春发夏长 秋收冬藏
顺着节气养身体
中医素有“顺时养生”之说,即顺着二十四个节气的特点防病养生。近段时间,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有人听说“冬病夏治”好,因此频频求医;有人听说绿豆汤能解暑便天天喝,人们如何走出中医养生误区,做到顺时养生,适时进补?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养生保健专家池晓玲为我们一一解答。
记者:何为顺时养生?
池晓玲:中医认为“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所谓顺四时,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的方法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中医认为春气通于肝气,夏气通于心气,秋气通于肺气,冬气通于肾气。例如春天是生发的时候,自然界万物生长,我们人体的气血也从体内向体表四肢分布,此时应早睡早起,舒缓形体,多做运动。而夏季阳气外发,此时我们应夜卧早起,不要发怒,饱食宜温、软,多服食一些具有清热益气生津作用的食物。到了秋季阳气收敛,而自然界也是丰收的季节,此时养生宜使心情舒畅,要早睡早起,多登高、郊游。冬季是一个潜藏的季节,为来年的生发做准备,此时养生可以早睡晚起,多吃点牛羊肉等进补,所谓“冬季进补,开春打虎”。
中医素有“顺时养生”之说,即顺着二十四个节气的特点防病养生。近段时间,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有人听说“冬病夏治”好,因此频频求医;有人听说绿豆汤能解暑便天天喝,人们如何走出中医养生误区,做到顺时养生,适时进补?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养生保健专家池晓玲为我们一一解答。
记者:何为顺时养生?
池晓玲:中医认为“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所谓顺四时,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的方法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中医认为春气通于肝气,夏气通于心气,秋气通于肺气,冬气通于肾气。例如春天是生发的时候,自然界万物生长,我们人体的气血也从体内向体表四肢分布,此时应早睡早起,舒缓形体,多做运动。而夏季阳气外发,此时我们应夜卧早起,不要发怒,饱食宜温、软,多服食一些具有清热益气生津作用的食物。到了秋季阳气收敛,而自然界也是丰收的季节,此时养生宜使心情舒畅,要早睡早起,多登高、郊游。冬季是一个潜藏的季节,为来年的生发做准备,此时养生可以早睡晚起,多吃点牛羊肉等进补,所谓“冬季进补,开春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