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的风景与书
1/校一线改在理工大学门口下车,走到学校有好长一段路。我不怕走路。就是怕尘土和废气。
今天下车的时候还早,走到几步,看到公园树篱上的花开得热闹,树篱又恰好有一道小口子,忍不住就走进去。一小片草地上,三叶草连绵地开着浅紫红小花。乔木的落叶栖止在树干下,围成一个安静的集会,──它们生在不同的枝干上,如今可以挨着靠着。空气里浮动着木叶芬芳。让人不忍离去。我坐在树下的石头上看书,深觉无论多么无趣的旅程里,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其实也不是惊喜,总还是时间稍有富余,容得下心静一刻,天地入怀。
2/昨天开始看《听杨绛谈往事》,睡前看,公交车上看,树下看,回来再抓紧看。就看完了。杨绛的书平和温敛,但其实很抓人。书是吴学昭写的──她是吴宓的女儿。文字不见得好,可称通畅亲近,一抒情就很生硬,远不及杨绛的文字淡然里头有种骄傲,自成风格。但这本书的内容很好,关于家庭,关于受教育历程,关于职业与工作,关于爱情。都能读出启迪与教益。她是一个付出得很坚定,也坚定于自己的收获的人,在读书与感情上如此,在遇到挫折与屈辱时也如此。《伯林传》中有一句话说:“用弯的人性造不出直的东西来。”对于杨绛这样的人,恰恰是“用直的人性,世界可依己而直”──当然这是小世界,而且是凭天份,兴趣与努力方可营造出的,独立于大世界的小世界。她的这个小世界又与大世界是相通的,因此能写好散文与好小说──在散文里,她通常写些好人好事,有看不惯想嘲讽的,就留在可以“虚构”的小说里写,这也算是她的处世法则。
前些日子看过《走在人生边上》,杨绛的思想根祗是儒家的,内圣的路子,有坚定真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有一首诗杨绛引用过,我以前看的时候没有感受,这回重新看到,觉得很好。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今天下车的时候还早,走到几步,看到公园树篱上的花开得热闹,树篱又恰好有一道小口子,忍不住就走进去。一小片草地上,三叶草连绵地开着浅紫红小花。乔木的落叶栖止在树干下,围成一个安静的集会,──它们生在不同的枝干上,如今可以挨着靠着。空气里浮动着木叶芬芳。让人不忍离去。我坐在树下的石头上看书,深觉无论多么无趣的旅程里,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其实也不是惊喜,总还是时间稍有富余,容得下心静一刻,天地入怀。
2/昨天开始看《听杨绛谈往事》,睡前看,公交车上看,树下看,回来再抓紧看。就看完了。杨绛的书平和温敛,但其实很抓人。书是吴学昭写的──她是吴宓的女儿。文字不见得好,可称通畅亲近,一抒情就很生硬,远不及杨绛的文字淡然里头有种骄傲,自成风格。但这本书的内容很好,关于家庭,关于受教育历程,关于职业与工作,关于爱情。都能读出启迪与教益。她是一个付出得很坚定,也坚定于自己的收获的人,在读书与感情上如此,在遇到挫折与屈辱时也如此。《伯林传》中有一句话说:“用弯的人性造不出直的东西来。”对于杨绛这样的人,恰恰是“用直的人性,世界可依己而直”──当然这是小世界,而且是凭天份,兴趣与努力方可营造出的,独立于大世界的小世界。她的这个小世界又与大世界是相通的,因此能写好散文与好小说──在散文里,她通常写些好人好事,有看不惯想嘲讽的,就留在可以“虚构”的小说里写,这也算是她的处世法则。
前些日子看过《走在人生边上》,杨绛的思想根祗是儒家的,内圣的路子,有坚定真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有一首诗杨绛引用过,我以前看的时候没有感受,这回重新看到,觉得很好。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