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在地鐵上吃東西
前陣子有視頻拍到大陸游客在香港地鐵上吃東西然後被當地人群起而攻之,那個視頻我沒看,因為光聽人描述就足夠丑陋不堪。之後引發的一系列討論也讓我覺得有點不對勁,但不對勁在哪裡也說不上來。今天不知怎麼突然就福至心靈了:在地鐵上吃東西這件事的重點不在文明、素質之類的(如果考證這兩個詞在此語境中意義的源流應該相當有趣吧?),而是人們為什麼會在地鐵上吃東西吧?
我在上海住了那麼久從沒見過有人在地鐵上吃東西,以至於第一次見到還是初到倫敦的時候,被我視作倫敦一景,即刻掏出手機發短信給朋友:“the most pathetic scene of london is ppl biting cold sandwich on the train”(倫敦最悲催的景象莫過於在地鐵上啃著冷三明治的人),當然是沒有發成功,因為倫敦地鐵沒有信號覆蓋。之後由於我每次上午從O鎮出發去倫敦,到達的時間差不多都是飯點,再從帕丁頓火車站搭地鐵進城,經常遇到拖著拉桿箱、穿著做工粗糙的西服的疑似商務旅行者一個人坐在那裡就著涼水吃三明治,這景象總人心有戚戚。對我等信仰“吃飯最大”的天朝人來說,一頓正餐沒有熱湯熱菜已經夠可憐了,即使不奢望令人愉快的用餐環境,可是就連一小段正兒八經專屬吃飯的時間都要省下來,這得是被資本家剝削到什麼程度呀!至於火車上吃東西的則是數不勝數了,不過在火車上至少前面有個小桌子放食物,窗外有飛逝的風景觀賞,倒也不失為一件有情趣的事。
所以聽說有人在地鐵上吃東西被罵,我第一反應是是驚訝。會在地鐵上吃東西,肯定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法好好找個地方坐下吃,才不得不選擇交通工具這樣也許不那麼恰當的地點吧?如果周末不用上班可以坐在家裡好好吃早飯,也沒有人會願意在公交車上吃吧?雖然我也不喜歡在公共場合聞到食物的味道,但並不覺得真是什麼關乎原則的問題,甚至仔細想來,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你選擇寧願餓肚子也不能影響其他乘客,我當然會覺得你很高尚,但是這是你自己的事,沒道理也這樣要求別人吧?那人家意志沒那麼堅定,思想覺悟沒那麼高,人家餓了要吃東西,你有什麼權利不讓人吃呢?
如果有人跟我說“規定”什麼的,我一定會嗤之以鼻的。誰規定地鐵上不准吃東西的?首先,這個規定本身很荒謬。如果不允許在地鐵上吃東西是因為怕污染車廂環境或者影響其他乘客之類的,為什麼火車上就可以,甚至供應食物和飲料?如果說是因為長途旅行不得不讓人吃東西的話,短途旅行也沒聽說不能吃啊!一個規定僅僅是因為旅途長短就能夠被輕易推翻的話,說明它本身就站不住腳。這樣站不住腳的東西不可能成為法律,它只是一個沒有法律效應的規定,就算違反了也沒人拿你怎麼樣。不過聽說還真的會有人因為“規定”做或者不做一件事嗎,桀桀桀。至於“因為遵守了某種規定所以我是個文明的人/高人一等”這樣的邏輯更是匪夷所思。遵守了肉食者的游戲規則就是文明了?更何況制定規則的人從來沒想過去遵守?我沒有興趣討論規則和文明的關系這種深奧的話題,但至少在英國,據我觀察嚴格遵守的只有道貌岸然的中產階級而已,而upper class和lower class一樣邋遢,區別只在於後者是“沒素質”(“反正我是lower class我就是這樣的!”),前者叫“有性格”(“咦?commoner都不在車上吃東西的啊?真有趣!”)。不相信可以去看Virginia Woolf文章(好像那篇叫Am I a snob),文中某X爵小姐直接用手拿了帶血的生骨頭扔在地毯上喂狗,Woolf對此仰慕的不得了,感歎這才是貴族風范啊!關乎中產階級生死存亡的奇怪規定大概還有一條一夫一妻制,有人烏龜王八看對眼對上一輩子那是人家的自由,但要求所有人結婚了一定要保持絕對忠誠這是什麼奇怪的邏輯…不好意思我跑題了。
其實我只是想說,單“在地鐵上吃東西”這樣行為本身,而沒有前後文聯系,是不足以作為文明的標准的。那些即便不在地鐵上吃東西但出口惡言的香港人哪裡見得就有多文明了呢?還有許多天朝人提起來會很惱羞成怒的例子,比如我慕人禮教科學昌明,人卻毀我宮室殺我子民,調換年代角色,同樣的事情還是會發生。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不是個體花一輩子就能想通的。古人在這方面就比較變通,比如孔子雖然對管仲很多做法不認同,但是談到“仁”這樣問題,還是說沒有管仲我們到現在還被发左衽呢,這是何等仁義啊!
(未完,沒有待續,沒時間寫了。)
我在上海住了那麼久從沒見過有人在地鐵上吃東西,以至於第一次見到還是初到倫敦的時候,被我視作倫敦一景,即刻掏出手機發短信給朋友:“the most pathetic scene of london is ppl biting cold sandwich on the train”(倫敦最悲催的景象莫過於在地鐵上啃著冷三明治的人),當然是沒有發成功,因為倫敦地鐵沒有信號覆蓋。之後由於我每次上午從O鎮出發去倫敦,到達的時間差不多都是飯點,再從帕丁頓火車站搭地鐵進城,經常遇到拖著拉桿箱、穿著做工粗糙的西服的疑似商務旅行者一個人坐在那裡就著涼水吃三明治,這景象總人心有戚戚。對我等信仰“吃飯最大”的天朝人來說,一頓正餐沒有熱湯熱菜已經夠可憐了,即使不奢望令人愉快的用餐環境,可是就連一小段正兒八經專屬吃飯的時間都要省下來,這得是被資本家剝削到什麼程度呀!至於火車上吃東西的則是數不勝數了,不過在火車上至少前面有個小桌子放食物,窗外有飛逝的風景觀賞,倒也不失為一件有情趣的事。
所以聽說有人在地鐵上吃東西被罵,我第一反應是是驚訝。會在地鐵上吃東西,肯定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法好好找個地方坐下吃,才不得不選擇交通工具這樣也許不那麼恰當的地點吧?如果周末不用上班可以坐在家裡好好吃早飯,也沒有人會願意在公交車上吃吧?雖然我也不喜歡在公共場合聞到食物的味道,但並不覺得真是什麼關乎原則的問題,甚至仔細想來,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你選擇寧願餓肚子也不能影響其他乘客,我當然會覺得你很高尚,但是這是你自己的事,沒道理也這樣要求別人吧?那人家意志沒那麼堅定,思想覺悟沒那麼高,人家餓了要吃東西,你有什麼權利不讓人吃呢?
如果有人跟我說“規定”什麼的,我一定會嗤之以鼻的。誰規定地鐵上不准吃東西的?首先,這個規定本身很荒謬。如果不允許在地鐵上吃東西是因為怕污染車廂環境或者影響其他乘客之類的,為什麼火車上就可以,甚至供應食物和飲料?如果說是因為長途旅行不得不讓人吃東西的話,短途旅行也沒聽說不能吃啊!一個規定僅僅是因為旅途長短就能夠被輕易推翻的話,說明它本身就站不住腳。這樣站不住腳的東西不可能成為法律,它只是一個沒有法律效應的規定,就算違反了也沒人拿你怎麼樣。不過聽說還真的會有人因為“規定”做或者不做一件事嗎,桀桀桀。至於“因為遵守了某種規定所以我是個文明的人/高人一等”這樣的邏輯更是匪夷所思。遵守了肉食者的游戲規則就是文明了?更何況制定規則的人從來沒想過去遵守?我沒有興趣討論規則和文明的關系這種深奧的話題,但至少在英國,據我觀察嚴格遵守的只有道貌岸然的中產階級而已,而upper class和lower class一樣邋遢,區別只在於後者是“沒素質”(“反正我是lower class我就是這樣的!”),前者叫“有性格”(“咦?commoner都不在車上吃東西的啊?真有趣!”)。不相信可以去看Virginia Woolf文章(好像那篇叫Am I a snob),文中某X爵小姐直接用手拿了帶血的生骨頭扔在地毯上喂狗,Woolf對此仰慕的不得了,感歎這才是貴族風范啊!關乎中產階級生死存亡的奇怪規定大概還有一條一夫一妻制,有人烏龜王八看對眼對上一輩子那是人家的自由,但要求所有人結婚了一定要保持絕對忠誠這是什麼奇怪的邏輯…不好意思我跑題了。
其實我只是想說,單“在地鐵上吃東西”這樣行為本身,而沒有前後文聯系,是不足以作為文明的標准的。那些即便不在地鐵上吃東西但出口惡言的香港人哪裡見得就有多文明了呢?還有許多天朝人提起來會很惱羞成怒的例子,比如我慕人禮教科學昌明,人卻毀我宮室殺我子民,調換年代角色,同樣的事情還是會發生。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不是個體花一輩子就能想通的。古人在這方面就比較變通,比如孔子雖然對管仲很多做法不認同,但是談到“仁”這樣問題,還是說沒有管仲我們到現在還被发左衽呢,這是何等仁義啊!
(未完,沒有待續,沒時間寫了。)
-
小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8 03:50:17
-
DrBigglesworth 转发了这篇日记
最悲惨的时候是在地铁上凉水啃馒头还没有腐乳啊混蛋。。。而且还是我饿了两天以后的第一顿饭 差点哭出来好吗==。。。。
2012-01-27 22:28:15 -
菀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7 20: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