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评。奇葩沈老师。欢迎围观。
******友情提示:括号内为忠实读者本人注。愿天下网友奇文共欣赏*****
朋友写信来,认为我不该对读者说“我又没请你来”。朋友写到:“哪有作家对读者这么说的?”并让我立刻写一封道歉信。我大笑,真的那么严重?我就不能对那些我不认识却不停地打扰我的人说:一边挠墙去?(这段是沈老师为了渲染自己的彪悍和无所畏惧。可惜逻辑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因此看点不足。不要失望,耐心看下去。)
我又不是什么大作家。(言下之意自己算是个作家。那么沈老师朋友的观点是“哪作家对读者这么说的?”被沈老师拆解为:大作家这么说就严重,小作家这么说“真有那么严重?”。这是双重标准,意思是key不在于是不是公众性文字的发表者,只在于作者名气大小。沈老师最拿手的逻辑已经循序渐进的开始展现出它诡秘的光芒。)
博客是自留地。我种自己的自留地,你来看,你就看。我不揪任何人的耳朵来强迫别人看我种的杂草或西红柿。别人不喜欢我的西红柿或杂草,或认为我种的西红柿小不溜秋的不好吃,或说我不是好农妇, 在我耳边鼓噪。(如果是写给自己看的,或者分享给少数至亲好友观摩,那叫做自留地,原则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趣的是,明摆着沈老师的这几篇文章,尤其本篇,就是写给人看的,至少她乐于发表到所有人能看到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吐槽她的人看得到的地方。沈老师的神逻辑在这里再次发光发热,按照一般性说法,这叫得了便宜卖乖。吐了人口水然后说你自己把脸凑上来的。其实我想沈老师质朴的心愿是,让那些不服的人,看到她的文章,并知道她如何的无所谓。当然,大家都看出来沈老师很有所谓了。口是心非算是沈老师特有的文学特质,请学会欣赏。至少我自己看完很激动。)
我就不能在我的自留地前竖个牌子说:非诚勿扰!
(神啊,读到这里我觉得沈老师安排的高潮来得太早了!!!!这话意思不就是看不惯滚蛋吗!这气度,这格局,何其彪悍。当然,言外之意是“诚者请扰”。所以我想,这块自留地在沈老师心目中,是粉丝的贴吧,捧臭脚者的茶话会。最后,总得有人来吃西红柿吧?)
转念一想,要不咱来一个自嘲自讽,干脆说“抓狂的写者”怎么样?(从写作手法上,这一段我个人是不大苟同的。很少有人会用自嘲的写法,然后揭露说这是自嘲。这等于自己破了梗,破了留白,去掉了文学的幽默感。又或者,沈老师根本幽默不起来,而是在较真?这句话怎么读都觉着其实在撒气,意思是:你要我彪悍是吧?我彪悍给你看。当然,偶尔写作手法上的失败无法动摇我对沈老师的爱)这
个抓狂的人,就是我。我在网上种自留地,抓狂不已,怎么样?我想象这个景象,脸上全是笑容。
(沈式逻辑永远闪耀,就像北极星。就像这句,有一种小孩儿干了坏事儿偷着乐的意思。“我表面上抓狂给你们看,其实我一点也没抓狂”。有一种得逞的快感,所以沈老师脸上满满的都是笑容呢!只可惜,沈老师不是个大作家,只是个小作家,手法上总受拘束。这种作了坏事唯恐人不知自己偷着乐的爆料式描述,不够匠气啊!)
-----------------------------------------------------------------------------------------------------------------------
第一阶段小总结:
以上为沈老师此文的第一阶段。大致表达的意思是:屁大个事儿,我还以为抢鸡蛋呢。我写我的,关你们屁事。不服是吧?我就抓狂给你们看。你们快来看啊啦啦啦啦啦啦。其实我告诉你们,我根本无所谓啦啦啦啦啦啦。(掀起少女的裙摆原地360°转圈状)。对于沈老师这种50向上的女性,还能保持这么少女的心态和幼齿萝莉的情商者,我只能说,擦狼黑哟!
-----------------------------------------------------------------------------------------------------------------------
早上起来,打开百叶窗,竟看见雪,原来昨天晚上或今天早上下雪了。不多的雪,薄薄地铺在树林里,树对面的房屋的房顶上!这是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这让我惊喜。很小的雪,阴霾的灰濛的很低的天空(阴霾的,灰蒙的,很低的天空三连击,看到此处我湿了。),使四周有一种冬天早晨的安宁(三连击的消极意味形容词,果然让这个冬天很安宁啊!我又湿了)。我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天气让生活很安宁,很温馨。
我喜欢每一个星期六早晨。“爱是什么?爱是星期六的早晨。”很多年前我在中国听到这支歌。最近以来我每到星期六都忍不住想起这支歌,哼哼这支歌的曲调。因为星期六真的代表了爱,放松,体贴,什么也不用担心,只是轻松地享受着,多轻快啊!(意识流也是沈老师写作的一大特点。从自留地到冬日早晨,再到喜欢星期六。沈老师,你的神思维放慢点啊,粉丝们跟不上了啊!)
-----------------------------------------------------------------------------------------------------------------------
第二阶段小总结:
从正常的议论文来看,第二阶段沈老师的写作属于走偏了,思维逻辑没有停在主线上。其实第二段是散文。但是你们真觉得这是散文么?naïve!这是大部头小说的铺陈方式。该吐槽的先吐槽完,然后开始描写一种感性,知性,云淡风轻的生活场景。这是什么?这是说明沈老师的生活多么的平静,优越。并证明沈老师要显露文笔,大可以早就显露,刚才的吐槽只是赠品。那沈老师为什么要剑走偏锋转向散文,显露生活的平静优越呢?读到这里大概很多读者已经猜到了。直率的沈老师总不懂得掩藏自己内心的涌动啊!太真诚了。我在这里“窃以为”一下:这舒适平静生活带来的,是真正健康,正确的三观。拥有此神三观的作者,说的才是对的。这根本是在为后面的高潮做铺垫。你做到了,沈老师!!!!
-----------------------------------------------------------------------------------------------------------------------
未完待续…….
-----------------------------------------------------------------------------------------------------------------------
一边喝咖啡,一边上网。(这在写作里叫承上启下。借用第二阶段描述的安逸生活之气氛,揭开下面波澜壮阔的篇章。沈老师,你高杆!!!!欲扬先抑啊!!!)
看完读者留言,我笑着给朋友打电话,很想跟她说话,正跟她聊得欢,约好的来装电缆的人来了。装电缆的人刚走,儿子把电话打过来了(本篇核心人物出场):“我不明白您的那篇写包的文字怎么把这么多人都惹出火来了?那些读者是怎么回事?(主人公出场掷地有声,当下就表明了来意和立场,总之就是很沈老师一个阵线的。天兵天将啊!)我看了留言,这真是一个好的文化研究的机会。(不亏是沈老师的种,都吵成这样了,还心系文化研究。叫我怎能不敢动!!!!你们怎么还忍心说他装逼!!!坟蛋!!!!)我可以把留言分成几大类,可以研究中国的文化倾向和情绪。”我笑,说,“我也不明白这些人怎么这么激动。”(您要明白了,还能跟您儿子说一块儿去么。我大胆预测,您的儿子到了您的年龄,建树只会在您至上!)
儿子继续说,“一类认为您不懂名牌,所以奚落您的水平的;(比较遗憾第一类人群的分析就此打住,我还想听您儿子的神分析呢,可惜艹艹了事。)一类是认为您提倡盗版的,虽然与您所写的没关系,倒是表明中国的进步,因为人们开始重视盗版问题了。(神逻辑,沈老师啊,上篇里您不是标榜自己有假货并觉得生活静好么。虽然也谈不上提倡,可也没看出您支持进步,鄙视盗版啊!咋的您儿子这么一提升,瞬间觉得,您是下了一招苦肉计。因为自己一个盗版包,引发了中华民族对版权的尊重啊。这牺牲太伟大了,我都舍不得骂你了!!!!感人!!!!并在此湿了:您儿子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糊涂!就算是自己亲娘挨骂了,还心系的是中国人的素质问题。给您儿子跪了。)
但是他们有一种道德优越感,他们在留言里表明他们的道德立场比您的高,水平比您高;还有就是觉得您的文章侮辱了他们。不知他们哪里来的火气。(沈老师她儿子,你高杆。这前后两个句号里的内容你分析看看。按您的描述,大致主干可以浓缩为“他们受了侮辱,不知他们哪来的火气”。看来您的素养比沈老师还好。沈老师是被骂了还微笑。您是被吐了口水还下跪感谢。)
最后的就是胡说八道的根本没明白您在说什么就急扯白脸地说起来的,表示他们看不起您的,表示他们很气愤的,好像他们都是名牌公司的代表。(这话自相矛盾啊沈老师她娃。既然是胡说八道,根本不能领会您母亲的先进思想,那为啥您先入为主的认为“好像都是名牌公司代表了”。您这话意思是先说人家没立场,然后说人家的立场是名牌卫士。那他们到底是有立场还是没立场啊?还是您希望他们按照你描述的立场存在?偷人逻辑是您神逻辑里成就最高的部分,在这里我不得不叹服。)
”我说,“我本来也不懂名牌。(不懂名牌还信誓旦旦谈名牌消费观,叫不懂装懂可以不?这个请教下你啊,沈老师。)
我对名牌毫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话题还谈,叫狗拿耗子不?这个请教下你啊,沈老师。)
谁爱买名牌谁买名牌。任何人买东西都与我无关。(可上一篇您可不是这么说的,包括接下来的文章里您表达的也不是这个意思。矢口否认,说过就忘算不算啊,沈老师。和您无关您还说,是生活优越太闲了吧沈老师!)
写女人与衣服,是因为最近《女士》杂志提倡女权主义介入时装。我就想多写这类的文章,探讨一些想法。” (哦,原来不是您太闲了,是有人给您找事儿做,真不怪您!!!!)
儿子说,"我因为跟您一样,对名牌不感兴趣,所以我们都不理解那些人的愤怒。"
(妈呀,看到这句我唯有以泪洗面了。前面的文章,包括本篇,都是在探讨“基于名牌而衍生的价值观。”就是说,矛盾的本质不是名牌,是价值观。价值观人人都有,不管好坏。为啥您就能得出结论说,对名牌不感兴趣,所以不懂读者的愤怒?您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一种价值观对另一种价值观的judgement才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好歹您喝的洋墨水儿啊!您的逻辑怪力已经把我弄得血槽全空了。。。这语句里满满的无辜和懵懂,实在是单纯得叫人哀伤啊亲!!!)
喧嚣与愤怒, 儿子分析,“我的一个可能的理论是:书读得越少,越喜欢买名牌包。”(我擦!!!!全文高潮就在这里啊!!!!!我擦!!!!!!必须说我败了啊啊啊啊啊!!!!这结论怎么的出来的啊,我到现在都没回过神来啊!看不懂啊亲!!!闹哪样啊亲!!!!)
我笑:“你的理论倒是很有洞见(沈老师最牛逼的一点就是抛开世俗成见,就算对方是自己的儿子,只要观点正确,也不遗余力的吹捧,感人!这才是学者风范),
虽然也不尽然。可能有些人就是有钱,他们喜欢名贵的东西,跟他们读书是否关系不大。买东西是一个感情过程。有钱人花钱买高兴,也是可能的。”(棒打两头,高明,果然姜是老的辣。这话的逻辑就是,儿子啊喂,你说的全对啊!但是也全不对啊!总之,他们不是对的,儿子你也不是对的,我才是对的。沈老师!你太棒了!!!一句话,搞得群众的话是屁话,您儿子的话也是屁话。总之都是屁话。)
儿子在电话的那边点头(请问您怎么看到您儿子点头的,难道是激情视频裸聊,不对啊!是电话啊亲!闹哪样啊亲!!!):“即使如此,感情过程也是想象自己在社会的目光注视下的地位啊等等identity的一部分。说到底,我们的穿用戴,都与我们想象的身份有关。”(哦,感情结果还是跟身份挂钩啊。看来您儿子不苟同您的看法啊沈老师。这家教没做好。也?不对啊。这话越读越不是味儿啊。这句话才代表了您儿子的真实观点啊:买东西是感情,感情和社会身份的自我认同挂钩。那您儿子到底是觉得自己的身份配不上名牌,还是啥?不然你俩说了这么久不是白说了吗。。。)
他进一步说: “我的感觉是亚洲国家的人似乎更重视名牌。日本人追牌子也追得厉害。”我问他怎样看这个现象。他顿了顿,说:“可能还是与亚洲和西方的关系有关。(神逻辑果然是要遗传的啊!!!!!!!太震撼了!!!看到这里我已经披头散发了啊亲!!!!劈头散发了啊!!!!以小见大,现象引出本质,您儿子学哲学的吧!!!从买东西的感情变成身份的认同,再变成三观,眼下已经变成国际关系了。。。再下去只有神学可以解释了,我好期待续集啊!!!)
消费的名牌大多是西方来的。拥有西方的名牌产品,在某种意义上就使某些人觉得拥有了西方的现代性的一部分。(西方现代性是啥。。。。天哪。自从有了brand的意识,人类就在做brand。自然有brand做的好有的做得不好。做得好的就叫名牌啊。这和现代性的关系在哪啊亲。。。。几百年前也有名牌啊亲。而且说真的我到现在都还不确定自己懂了您儿子说的西方现代性持有是啥意思啊!!!!你觉得我文化低也就算了,可我看不懂,那些买名牌的也没您有文化,没怎么读过书,也看不懂啊!!!!他们要能想到您这一层,还买名牌干嘛啊!!!!您的高屋建瓴让我们全部被代表了啊,霸气侧漏啊!!!!)
”我点头,(电话啊亲,您儿子看不见您点头啊亲!!!)的确,这是本质。(恩!本质!)
儿子继续说,“中国没有自己的名牌。(这个您儿子没做过中国人我表示原谅他。你看,我学到了您的大气!)
有的,只有吃的,比如全聚德的烤鸭。(您儿子体重多少?脑子里对中国的印象就只有吃。。。)
向别人夸耀自己吃过烤鸭或拥有烤鸭可能什么社会地位都增加不了。(T-T 神啊,我已经泣不成声,快要崩溃了。放过我吧,沈老师她儿子!!!!!!这个比方真的不恰当啊!!!!看得人哭笑不得啊!!!!)”
听儿子的话,我大笑。(是啊,有这种儿子的乐趣,整天有好戏看啊沈老师!!!)
跟儿子说完话,把他的话记下来,是我抓狂的动作之一。(沈老师,真的好难想象您怎么一边赏雪喝咖啡,一边云淡风轻的笑,一边抓狂了。。。。这是精神分裂吧。。。。)
雪仍在无声地下着。跟儿子谈话真好。下雪的天在家里真好。(作为全文的总结,这个尾声的写法留白相当充分,我小学作文一直采用这种办法,最质朴安全的写法,就是最好的,沈老师您做到了!)
1/21/2012
儿子的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35803640
(这是为了证明确有其人还是为了让非诚勿扰么不要扰您,转而去扰您的儿子?沈老师,您真是太有文化良知了,问题总归是要探讨的,您不想探讨的,就交给您儿子。那么多人找不到骂的对象,您连儿子都不放过啊!!!!!!!大义灭亲啊!!!!!!看到这里我真的一库!!!!!一库了啊啊啊啊啊!!!!!!)
朋友写信来,认为我不该对读者说“我又没请你来”。朋友写到:“哪有作家对读者这么说的?”并让我立刻写一封道歉信。我大笑,真的那么严重?我就不能对那些我不认识却不停地打扰我的人说:一边挠墙去?(这段是沈老师为了渲染自己的彪悍和无所畏惧。可惜逻辑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因此看点不足。不要失望,耐心看下去。)
我又不是什么大作家。(言下之意自己算是个作家。那么沈老师朋友的观点是“哪作家对读者这么说的?”被沈老师拆解为:大作家这么说就严重,小作家这么说“真有那么严重?”。这是双重标准,意思是key不在于是不是公众性文字的发表者,只在于作者名气大小。沈老师最拿手的逻辑已经循序渐进的开始展现出它诡秘的光芒。)
博客是自留地。我种自己的自留地,你来看,你就看。我不揪任何人的耳朵来强迫别人看我种的杂草或西红柿。别人不喜欢我的西红柿或杂草,或认为我种的西红柿小不溜秋的不好吃,或说我不是好农妇, 在我耳边鼓噪。(如果是写给自己看的,或者分享给少数至亲好友观摩,那叫做自留地,原则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趣的是,明摆着沈老师的这几篇文章,尤其本篇,就是写给人看的,至少她乐于发表到所有人能看到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吐槽她的人看得到的地方。沈老师的神逻辑在这里再次发光发热,按照一般性说法,这叫得了便宜卖乖。吐了人口水然后说你自己把脸凑上来的。其实我想沈老师质朴的心愿是,让那些不服的人,看到她的文章,并知道她如何的无所谓。当然,大家都看出来沈老师很有所谓了。口是心非算是沈老师特有的文学特质,请学会欣赏。至少我自己看完很激动。)
我就不能在我的自留地前竖个牌子说:非诚勿扰!
(神啊,读到这里我觉得沈老师安排的高潮来得太早了!!!!这话意思不就是看不惯滚蛋吗!这气度,这格局,何其彪悍。当然,言外之意是“诚者请扰”。所以我想,这块自留地在沈老师心目中,是粉丝的贴吧,捧臭脚者的茶话会。最后,总得有人来吃西红柿吧?)
转念一想,要不咱来一个自嘲自讽,干脆说“抓狂的写者”怎么样?(从写作手法上,这一段我个人是不大苟同的。很少有人会用自嘲的写法,然后揭露说这是自嘲。这等于自己破了梗,破了留白,去掉了文学的幽默感。又或者,沈老师根本幽默不起来,而是在较真?这句话怎么读都觉着其实在撒气,意思是:你要我彪悍是吧?我彪悍给你看。当然,偶尔写作手法上的失败无法动摇我对沈老师的爱)这
个抓狂的人,就是我。我在网上种自留地,抓狂不已,怎么样?我想象这个景象,脸上全是笑容。
(沈式逻辑永远闪耀,就像北极星。就像这句,有一种小孩儿干了坏事儿偷着乐的意思。“我表面上抓狂给你们看,其实我一点也没抓狂”。有一种得逞的快感,所以沈老师脸上满满的都是笑容呢!只可惜,沈老师不是个大作家,只是个小作家,手法上总受拘束。这种作了坏事唯恐人不知自己偷着乐的爆料式描述,不够匠气啊!)
-----------------------------------------------------------------------------------------------------------------------
第一阶段小总结:
以上为沈老师此文的第一阶段。大致表达的意思是:屁大个事儿,我还以为抢鸡蛋呢。我写我的,关你们屁事。不服是吧?我就抓狂给你们看。你们快来看啊啦啦啦啦啦啦。其实我告诉你们,我根本无所谓啦啦啦啦啦啦。(掀起少女的裙摆原地360°转圈状)。对于沈老师这种50向上的女性,还能保持这么少女的心态和幼齿萝莉的情商者,我只能说,擦狼黑哟!
-----------------------------------------------------------------------------------------------------------------------
早上起来,打开百叶窗,竟看见雪,原来昨天晚上或今天早上下雪了。不多的雪,薄薄地铺在树林里,树对面的房屋的房顶上!这是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这让我惊喜。很小的雪,阴霾的灰濛的很低的天空(阴霾的,灰蒙的,很低的天空三连击,看到此处我湿了。),使四周有一种冬天早晨的安宁(三连击的消极意味形容词,果然让这个冬天很安宁啊!我又湿了)。我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天气让生活很安宁,很温馨。
我喜欢每一个星期六早晨。“爱是什么?爱是星期六的早晨。”很多年前我在中国听到这支歌。最近以来我每到星期六都忍不住想起这支歌,哼哼这支歌的曲调。因为星期六真的代表了爱,放松,体贴,什么也不用担心,只是轻松地享受着,多轻快啊!(意识流也是沈老师写作的一大特点。从自留地到冬日早晨,再到喜欢星期六。沈老师,你的神思维放慢点啊,粉丝们跟不上了啊!)
-----------------------------------------------------------------------------------------------------------------------
第二阶段小总结:
从正常的议论文来看,第二阶段沈老师的写作属于走偏了,思维逻辑没有停在主线上。其实第二段是散文。但是你们真觉得这是散文么?naïve!这是大部头小说的铺陈方式。该吐槽的先吐槽完,然后开始描写一种感性,知性,云淡风轻的生活场景。这是什么?这是说明沈老师的生活多么的平静,优越。并证明沈老师要显露文笔,大可以早就显露,刚才的吐槽只是赠品。那沈老师为什么要剑走偏锋转向散文,显露生活的平静优越呢?读到这里大概很多读者已经猜到了。直率的沈老师总不懂得掩藏自己内心的涌动啊!太真诚了。我在这里“窃以为”一下:这舒适平静生活带来的,是真正健康,正确的三观。拥有此神三观的作者,说的才是对的。这根本是在为后面的高潮做铺垫。你做到了,沈老师!!!!
-----------------------------------------------------------------------------------------------------------------------
未完待续…….
-----------------------------------------------------------------------------------------------------------------------
一边喝咖啡,一边上网。(这在写作里叫承上启下。借用第二阶段描述的安逸生活之气氛,揭开下面波澜壮阔的篇章。沈老师,你高杆!!!!欲扬先抑啊!!!)
看完读者留言,我笑着给朋友打电话,很想跟她说话,正跟她聊得欢,约好的来装电缆的人来了。装电缆的人刚走,儿子把电话打过来了(本篇核心人物出场):“我不明白您的那篇写包的文字怎么把这么多人都惹出火来了?那些读者是怎么回事?(主人公出场掷地有声,当下就表明了来意和立场,总之就是很沈老师一个阵线的。天兵天将啊!)我看了留言,这真是一个好的文化研究的机会。(不亏是沈老师的种,都吵成这样了,还心系文化研究。叫我怎能不敢动!!!!你们怎么还忍心说他装逼!!!坟蛋!!!!)我可以把留言分成几大类,可以研究中国的文化倾向和情绪。”我笑,说,“我也不明白这些人怎么这么激动。”(您要明白了,还能跟您儿子说一块儿去么。我大胆预测,您的儿子到了您的年龄,建树只会在您至上!)
儿子继续说,“一类认为您不懂名牌,所以奚落您的水平的;(比较遗憾第一类人群的分析就此打住,我还想听您儿子的神分析呢,可惜艹艹了事。)一类是认为您提倡盗版的,虽然与您所写的没关系,倒是表明中国的进步,因为人们开始重视盗版问题了。(神逻辑,沈老师啊,上篇里您不是标榜自己有假货并觉得生活静好么。虽然也谈不上提倡,可也没看出您支持进步,鄙视盗版啊!咋的您儿子这么一提升,瞬间觉得,您是下了一招苦肉计。因为自己一个盗版包,引发了中华民族对版权的尊重啊。这牺牲太伟大了,我都舍不得骂你了!!!!感人!!!!并在此湿了:您儿子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糊涂!就算是自己亲娘挨骂了,还心系的是中国人的素质问题。给您儿子跪了。)
但是他们有一种道德优越感,他们在留言里表明他们的道德立场比您的高,水平比您高;还有就是觉得您的文章侮辱了他们。不知他们哪里来的火气。(沈老师她儿子,你高杆。这前后两个句号里的内容你分析看看。按您的描述,大致主干可以浓缩为“他们受了侮辱,不知他们哪来的火气”。看来您的素养比沈老师还好。沈老师是被骂了还微笑。您是被吐了口水还下跪感谢。)
最后的就是胡说八道的根本没明白您在说什么就急扯白脸地说起来的,表示他们看不起您的,表示他们很气愤的,好像他们都是名牌公司的代表。(这话自相矛盾啊沈老师她娃。既然是胡说八道,根本不能领会您母亲的先进思想,那为啥您先入为主的认为“好像都是名牌公司代表了”。您这话意思是先说人家没立场,然后说人家的立场是名牌卫士。那他们到底是有立场还是没立场啊?还是您希望他们按照你描述的立场存在?偷人逻辑是您神逻辑里成就最高的部分,在这里我不得不叹服。)
”我说,“我本来也不懂名牌。(不懂名牌还信誓旦旦谈名牌消费观,叫不懂装懂可以不?这个请教下你啊,沈老师。)
我对名牌毫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话题还谈,叫狗拿耗子不?这个请教下你啊,沈老师。)
谁爱买名牌谁买名牌。任何人买东西都与我无关。(可上一篇您可不是这么说的,包括接下来的文章里您表达的也不是这个意思。矢口否认,说过就忘算不算啊,沈老师。和您无关您还说,是生活优越太闲了吧沈老师!)
写女人与衣服,是因为最近《女士》杂志提倡女权主义介入时装。我就想多写这类的文章,探讨一些想法。” (哦,原来不是您太闲了,是有人给您找事儿做,真不怪您!!!!)
儿子说,"我因为跟您一样,对名牌不感兴趣,所以我们都不理解那些人的愤怒。"
(妈呀,看到这句我唯有以泪洗面了。前面的文章,包括本篇,都是在探讨“基于名牌而衍生的价值观。”就是说,矛盾的本质不是名牌,是价值观。价值观人人都有,不管好坏。为啥您就能得出结论说,对名牌不感兴趣,所以不懂读者的愤怒?您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一种价值观对另一种价值观的judgement才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好歹您喝的洋墨水儿啊!您的逻辑怪力已经把我弄得血槽全空了。。。这语句里满满的无辜和懵懂,实在是单纯得叫人哀伤啊亲!!!)
喧嚣与愤怒, 儿子分析,“我的一个可能的理论是:书读得越少,越喜欢买名牌包。”(我擦!!!!全文高潮就在这里啊!!!!!我擦!!!!!!必须说我败了啊啊啊啊啊!!!!这结论怎么的出来的啊,我到现在都没回过神来啊!看不懂啊亲!!!闹哪样啊亲!!!!)
我笑:“你的理论倒是很有洞见(沈老师最牛逼的一点就是抛开世俗成见,就算对方是自己的儿子,只要观点正确,也不遗余力的吹捧,感人!这才是学者风范),
虽然也不尽然。可能有些人就是有钱,他们喜欢名贵的东西,跟他们读书是否关系不大。买东西是一个感情过程。有钱人花钱买高兴,也是可能的。”(棒打两头,高明,果然姜是老的辣。这话的逻辑就是,儿子啊喂,你说的全对啊!但是也全不对啊!总之,他们不是对的,儿子你也不是对的,我才是对的。沈老师!你太棒了!!!一句话,搞得群众的话是屁话,您儿子的话也是屁话。总之都是屁话。)
儿子在电话的那边点头(请问您怎么看到您儿子点头的,难道是激情视频裸聊,不对啊!是电话啊亲!闹哪样啊亲!!!):“即使如此,感情过程也是想象自己在社会的目光注视下的地位啊等等identity的一部分。说到底,我们的穿用戴,都与我们想象的身份有关。”(哦,感情结果还是跟身份挂钩啊。看来您儿子不苟同您的看法啊沈老师。这家教没做好。也?不对啊。这话越读越不是味儿啊。这句话才代表了您儿子的真实观点啊:买东西是感情,感情和社会身份的自我认同挂钩。那您儿子到底是觉得自己的身份配不上名牌,还是啥?不然你俩说了这么久不是白说了吗。。。)
他进一步说: “我的感觉是亚洲国家的人似乎更重视名牌。日本人追牌子也追得厉害。”我问他怎样看这个现象。他顿了顿,说:“可能还是与亚洲和西方的关系有关。(神逻辑果然是要遗传的啊!!!!!!!太震撼了!!!看到这里我已经披头散发了啊亲!!!!劈头散发了啊!!!!以小见大,现象引出本质,您儿子学哲学的吧!!!从买东西的感情变成身份的认同,再变成三观,眼下已经变成国际关系了。。。再下去只有神学可以解释了,我好期待续集啊!!!)
消费的名牌大多是西方来的。拥有西方的名牌产品,在某种意义上就使某些人觉得拥有了西方的现代性的一部分。(西方现代性是啥。。。。天哪。自从有了brand的意识,人类就在做brand。自然有brand做的好有的做得不好。做得好的就叫名牌啊。这和现代性的关系在哪啊亲。。。。几百年前也有名牌啊亲。而且说真的我到现在都还不确定自己懂了您儿子说的西方现代性持有是啥意思啊!!!!你觉得我文化低也就算了,可我看不懂,那些买名牌的也没您有文化,没怎么读过书,也看不懂啊!!!!他们要能想到您这一层,还买名牌干嘛啊!!!!您的高屋建瓴让我们全部被代表了啊,霸气侧漏啊!!!!)
”我点头,(电话啊亲,您儿子看不见您点头啊亲!!!)的确,这是本质。(恩!本质!)
儿子继续说,“中国没有自己的名牌。(这个您儿子没做过中国人我表示原谅他。你看,我学到了您的大气!)
有的,只有吃的,比如全聚德的烤鸭。(您儿子体重多少?脑子里对中国的印象就只有吃。。。)
向别人夸耀自己吃过烤鸭或拥有烤鸭可能什么社会地位都增加不了。(T-T 神啊,我已经泣不成声,快要崩溃了。放过我吧,沈老师她儿子!!!!!!这个比方真的不恰当啊!!!!看得人哭笑不得啊!!!!)”
听儿子的话,我大笑。(是啊,有这种儿子的乐趣,整天有好戏看啊沈老师!!!)
跟儿子说完话,把他的话记下来,是我抓狂的动作之一。(沈老师,真的好难想象您怎么一边赏雪喝咖啡,一边云淡风轻的笑,一边抓狂了。。。。这是精神分裂吧。。。。)
雪仍在无声地下着。跟儿子谈话真好。下雪的天在家里真好。(作为全文的总结,这个尾声的写法留白相当充分,我小学作文一直采用这种办法,最质朴安全的写法,就是最好的,沈老师您做到了!)
1/21/2012
儿子的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35803640
(这是为了证明确有其人还是为了让非诚勿扰么不要扰您,转而去扰您的儿子?沈老师,您真是太有文化良知了,问题总归是要探讨的,您不想探讨的,就交给您儿子。那么多人找不到骂的对象,您连儿子都不放过啊!!!!!!!大义灭亲啊!!!!!!看到这里我真的一库!!!!!一库了啊啊啊啊啊!!!!!!)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