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鸽子,女孩,兔子和男生
一
当时老人给男生讲这个故事时,太阳十分强烈,两个人即使坐在树荫下仍然感到热浪滚滚。这就使得老人语速快了很多,于是便给日后男生忘了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当然这是后话了。
故事是关于老人的一个朋友的。据老人所说,这个朋友是他最最了解的,也是最最了解他的,他们互相并不欣赏对方,然而由于生活两者又不得不频繁的处在一起。
老人这个朋友是一个成功人士。真正的成功人士,在各个方面都十分令人惊叹。事业上,他赚到了够他所有家人几辈子挥霍的财产;名誉上,他的乐善好施和孝顺谦逊为他赢得了很棒的口碑。遗憾的是,他没有娶妻,当然,这不是因为长相,他的长相也许是最成功不过的地方,无论在何处学习或是工作生活,他都能毋庸置疑的获得第一帅哥的称号。对于这般神人,大家也很自然的替他给出了理由:没有一个姑娘配得上他。
“你看我,虽然老了,但是还是风度翩翩是吧?”老人中断故事,俏皮的冲男生笑了一下,“而他,比我还要帅。”
也许你要问,这么一个人,能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当然,这么一个神不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不过,在神未成为神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这个神,小时候就是在地狱中度过的,作为最了解他的朋友的老人,自然不会放过爆料他童年事迹的好机会。
二
女孩是很普通的女孩。普通的面容,普通的马尾,普通的身材,普通的家庭,普通的成绩。当然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女孩也不能例外。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与众不同之处的话,大概就是她很准确的知道四个出版社所出的各个版本共计十一种不同的《追忆似水年华》的总页数分别是多少。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她是极其喜欢看书的,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在她看来,她的生命就是看书,而其他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看书而为。对于这样一个姑娘,她不顾一切的去寻找一本小说的后文,坐上列车去很远的城市拜访一位素不相识的穷文人,这样一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变得十分普通了。
这个事情的起因更加普通。她收到了一本小说作为生日礼物。这个普通起因的独特性有二:一,这本书不是她父母送的,而除了她父母,她确定再没有人知道她的生日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派出所的户籍警暗恋她的可能性,不过不论如何,这一点很奇特。二,这本小说结尾那一页页码是211,而之后还有一页,页码是293,也就是说,真正的结尾,后文,遗失了,不见了。这对于这样一个女孩来说,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她很自然的查出了作者的地址,很自然的带上这本书,很自然的坐上了火车向小说的后文进发。于是,这个普通的女孩的普通故事就开始了。
三
老人的朋友的童年是深陷在父母的压迫中的。这样一个童年,自然少不了“叛逆”这个关键词,而对于这位未来的神来说,专属于他的关键词是,自残。
每次当他兴致勃勃的同父母进行完争吵,并且心安理得的落败的时候,他都会找一个时机,在自己的大臂或者大腿上不易被发现的地方,用小刀划出一道痕迹。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出于泄愤之类的原因,不过后来他竟然喜欢上了这种行为。在他看来,这种划痕,俨然已经成为了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他在用刀刻下伤口的时候,逐渐的开始注意用刀的力度和速度,使得划下的痕迹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比如说,如果轻轻用刀,刀面略倾斜,快速的在皮肤上抹过,这时候血会慢慢的溢出。他最喜欢这种方式,不论是划痕,还是刀划过之后的感觉,都令他无比喜爱。当血逐渐渗出的时候,那种感觉是十分奇妙的,就如同你的灵感,不是那样喷涌而出,而是缓缓地,不紧不慢的丝丝倾泻,这种迷幻感,对当下的急迫,对将要发生的期待,对可能枯竭的担心,种种感觉交织在一起,实在是妙不可言。当血溢出到一定程度时,那道划痕就会变得清晰起来,并且血在皮肤上逐渐散开的感觉很有趣。他认为,原本那伤痕好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你很紧张,因为你不知道那辆火车会把你带到什么地方去;当鲜血慢慢从中溢出时,你也逐渐变得安心了;之后鲜血开始在皮肤上漫延开来,就正如火车突然失事,血液在他细嫩的皮肤上弥漫出爆炸时火光的纹路,这列火车终于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天堂。
这快感远远没有结束。如果说之前的高潮令他兴奋的话,那么接下来才是真正让他无法释怀的绕梁余音。之后,最美的,就是用手指轻轻的一抹而过。就看那一抹红色突然在皮肤上散开了,不是简单的散开,而是向一个方向飘逸的掠过。运气好的话,还能够看见那一抹鲜红拐一个俏皮的弯儿,或者英姿飒爽的直直的流畅的飘向一边,这些场景总是让他陶醉。这像是什么呢?对啦,如果一定要给这个符号一个指代体的话,那就非女生的马尾莫属了!他是喜欢马尾的,每一次这样的自残,对于他都是这样一个体验:高速行驶的列车从站在铁路旁的他面前飞速驶过,他什么都没有看清,除了那么一瞬间,就那么一瞬,当他的眼球终于适应了火车的速度,目光追上车窗时,猛然在玻璃上一甩而过的那一抹马尾,当他要定睛细看时,列车又已经走远。之后的他束手无策又心甘情愿甚至是求之不得的陷入了对于这个马尾的回忆和迷失中,以至于,不远处火车到达终点站天堂时那一场最美的花火,都无法吸引他的注意了。
四
女孩带着那本小说上了火车。她想在火车上把这本书再温习一遍,准确的说,是把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再温习一遍。这个小说有点像一个人的传记,从主人公的小时候,一直讲到了主人公功成名就。这么说来很普通,确实很普通,独特之处,大多体现在细节上。女孩喜欢细节,大概是因为自己大体上就很普通,所以她很偏爱细节有特色的事物。比如这个故事里,那位主人公小时候会时常自残,在作者的笔下,这个主人公的自残行为,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艺术。女孩对此甚至一直觉得十分憧憬,然而她很胆小,自残这种事情,那可是决计做不出来的。不过这不会影响女孩对于主人公那种独特的“自残艺术”的欣赏和向往。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我们已经知道,女孩是很普通很普通的,尤其是肉体上和物质上,而同时,她又是一个宁可去记住每本小说的页码也不愿去计算一下当月生活费的孩子。当精神追求和物质压迫激发出矛盾时,有勇气的骑士们往往会选择战死沙场;而一些颇具智慧的魔法师,或许会选择一些巧妙的方式来化解冲突,当然这需要默默的忍耐和强大的能力;像女孩这样的胆小又普通的人类,自然是无法向前两者看齐,只有尽可能的活在自己的梦境中,随时期待着能真正有一列火车能够把她带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去。女孩很希望能像骑士或是魔法师一样能够骑着马或扫帚自己奔向真实,可是勇气的缺乏迫使她停下了脚步,只能寄希望于那列几乎要晚点一生的火车的进站。
“其实我现在坐的火车,为什么就不是通往真实的呢?”女孩看着小说中那一道道刀痕变成列车,又变成马尾,想到,“我坐着这列火车,去追寻那82页遗失的书页,只可惜,这火车只能把我带到承载有后半部小说的城市,终究无法让我到达真正的目的地。”
“也没办法了。”女孩扭头看看窗外,开始期待和书的作者见面。
五
总之,老人的朋友的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用自残的刀痕来装点的普通生活。老人并没有注意到,听他讲故事的男生已经昏昏欲睡了,他永远不知道,面前的这个男生压根对于什么如同列车和马尾的刀痕不感兴趣,本来他是期待着能听到什么创业诀窍,没想到仅仅是关于自残这等遥不可及的事情的冗长赘述。
当这个朋友成为神以后,一切的发展都十分自然。迅速的,他赚到了大把的钞票,同时,也以善心和孝心为人称颂,他成为了大家教育孩子的题材。“可是我很讨厌他,因为我知道,这不是真正的他。在他的身上,只有那些刀痕是真实的存在,只有在自残时,他才真正的以自己的形态活着。而在他十五岁之后,他就再也不自残了。从此,他就死了,活着的,只是他的钱,他的名,他的声誉。没了这些,他便在这个世界上完全消失了。”老人挺了挺身子,“对!就是这样!我才是真正活着的,我才是活在真实中的,而他,不是!”
“然后呢?”男生打了个哈欠,“他成功之后怎么样了?”
“呃?”老人愣了一下,垂下了眼睛,沉默了一会,又仰头眺望远处的山头,老人知道那座小山上风景很好,时常有一群鸽子在那里栖息,山脚下还有一条铁路绕过。老人望了一会山,“之后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他留了很大一笔钱给了他的父母亲,然后就秘密买了块地,过起了隐居生活。”
男生很失望,没能听到想听的故事,于是就和老人分别了。自己一个人向那个风景不错的小山走去。他想,去看看好风景也挺好。
六
女孩的这列火车经过的沿途风景都很美。女孩真希望这列车一直开下去,就这么一直开着,不要停。既然这火车无法带你去真实的目的地,既然沿途的景色这么美好,那么为什么要停车呢?可惜开车的不是骑士,也不是魔法师,甚至连女孩这种胆小的人都不是。他们根本不会带你前往真实,也绝对不会关心路边的风情。
女孩在火车上看见了一个人,她无法确定那是一位男生还是女生。很短的头发,个子感觉挺高的,可是皮肤很细嫩白皙,动作也似淑女般优雅。女孩很好奇,她一直关注着这个人,很久,可是仍然无法确定。她知道也就只有她才会关心这样的问题,她往往在意的事情都为身边的人嗤之以鼻。
“可是,如果那个人,知道你根本就不关心TA到底是男是女的话,那该是有多伤心呢?”女孩想,“人们总是在意事物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从来不关心事物本身。人们总是以为自己无私的爱一个人,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未能完成的事情在那个人身上实现。毕竟人只能活一次,所以总会有很多体验无法得到,于是只能用所谓的爱去换取一出可以自己编排导演的真人戏剧。”
“就像这个人的存在。小偷只会关心TA有多少钱,警察只会关心TA是否违法,列车员只会希望TA少惹麻烦,TA的老板只会关注TA业绩如何,TA的父母只会关注如果自己像TA一样会不会幸福,而不会关心TA是不是幸福,车上的其他人,世界上的其他人,只要TA不和他们接触,甚至都不会注意到TA的存在。”女孩越来越悲哀,“也许直到TA死,也不会有人真正关心过TA到底是男是女。这种,关于一个人的实质,本质,最基本的问题,从来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幸好TA遇见了我,虽然很可能我最后也弄不清楚,不过至少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关心过TA的人。”
七
老人看着男生走向那个山头,自己也跟着起身向山上的林子里走去。
初春的天气,林子里清香弥漫。老人很喜欢这种清香,准确的说,他是喜欢这香气的“清”。他觉得这气味恰到好处,也许,也许,再浓一些,会更加诱人,会更加美好,然而,这样就会招惹来不懂香味的人群的可笑的追捧。“就是这样,”老人想,“虚假的人们从来不会真正喜欢什么东西,他们喜欢的,只是事物带给他们的影响和好处。没有人能真正懂这个香气,除了我。因为其他人会觉得这个气味太淡了,可是我能,我理解这气味的情感。如果香味再浓烈一些,那些人就会沉醉于从香气中得到的快感,他们永远不会尝试去懂香气的内容。如果恶臭能带给他们快感,他们就会去追求恶臭。他们对于万物的心态,完全取决于自我的感受,而不是客观的真伪。所以他们是虚假的,只有我才是真实的。”
老人来到一棵大树前。这棵树在老人刚来这里时,还没有这般高大,如今已经枝叶繁茂了。“你是一个见证。”老人抚摸着树干说到,“自从我来到这里之后,就和我那个自残的成功朋友诀别了。你见证了我和虚假人类的告别,你看着我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一直活到现在。只可惜,这里不是我应该生活的地方。这是虚假的世界。”
四周开着一片夏天才会开放的花朵,于是整片土地显得生机盎然。已经是下午了,可是花瓣上还静静的躺着清早的露珠。该晚到的提前了,该消失的留下了。一切都反常了,可是很美。老人抬头看了看树上,一只鸽子平静的注视着自己。
老人知道鸽子要说什么,他笑了,露出那种,只有小孩子见到母亲才会露出的笑容。他看着鸽子,就如同看着母亲,就如同孩童一般笑着。然后他觉得自己变得像孩子一样灵活有力了,他爬上树,解下腰带在树干上系紧,然后把自己吊起来。
裤子顺着腿滑掉落在地上,老人露出的大腿上一道道刀痕,又像列车,又像女孩的马尾。
太阳斜照到老人大腿最长,最飘逸的一条疤痕上,以22.5°的角度。如果自残一次大致是五分钟的话,老人身上正好有十八道刀痕,那么他的生命正好是十六分之一天。22.5°正好是360°的十六分之一。
鸽子得到了阳光的神谕。它“咕”的叫了一声,飞来了漫天的鸽子。所有的鸽子扑闪着翅膀,把老人紧紧围了起来。
它们开始分食老人的肉体。皮肤裂开的声音,鸽子的叫声,翅膀的扑扇声,树枝晃动的树叶沙沙声,融合在一起,那是老人的笑声。那只有幼儿见到母亲才会发出的笑声。血液组成一辆辆火车,欢快的跃到地面上,向大树根部疾驰,最后在大树底下迸发出最灿烂的烟火。血滴飞溅出来,在阳光下犹如女孩的马尾,扫过花儿和露水的时候,你可以清楚的看见花儿更加鲜艳,露水更加璀璨。
慢慢的笑声停止了。鸽子发出一阵啼鸣,那是慈爱的母亲对于孩童的应和,对于即将远去天堂的少年的赞赏,从心底发出的真正的高兴。
四下的花儿和露珠想要说些什么,可是本来就是违反法则偷偷跑来朝圣的它们不敢造次,也就都偷偷的消失了。
一声汽笛划破天空,鸽子扭头。山脚下,一列火车疾驰而来,一个男生站在铁道旁,不知所措。
八
女孩手中的小说变厚了。女孩突然感觉到书厚度的增加。她屏住呼吸翻开书本,发现211到293之间的书页出现了。
那位童年自残的成功人士怎么样了呢?他在把一堆财富留给父母之后的隐居生活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他上吊自杀了。在他最爱的树上自杀了,一群鸽子分食了他的尸体。
女孩有些恍惚,她不太明白。她翻过第293页。
她发现在第293页到书封底之间,夹着一朵花,一朵只有夏天才会开放的花。花瓣上还沾着露水,打湿了书页。她以为花要说什么,然而花没说话,只是在封底留下了一行字。
“老人最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母亲——鸽子。他在真正母亲的指引下回到了真实的世界——天堂。老人很幸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真正的母亲,因为有的人迷失的实在太远了。祝你幸福,能回到真实。老人会帮助你的。爱你的,花儿和露珠。”
尾声
男生站在铁道旁,身后是风景如画的山丘。一声汽笛传来,男生扭头去看。
一辆火车减速驶来。一扇扇窗户从他面前飘过。
火车里有一个女孩。女孩合起手中的书,她听到一声鸽鸣。于是她抬头去看,一群鸽子飞过天空。女孩确信,那些鸽子就是书中所写到的;她也确信,那些鸽子在飞过火车时,低下头看了她一眼。
就在女孩抬头的一瞬,她的普通的马尾扫过车窗。她永远无法知道,就这么一个画面,深深的印刻在铁道旁那个男生的脑海中。
男生看到了那一飘而过的马尾。他猛然觉得生命中突然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可是他说不出来是什么。关于老人给他讲的那个故事,他已经忘了。不过他还是觉得很熟悉,他在人生中第一次被什么东西的本质真正的打动了,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真正懂了一件东西,这就是他三秒钟的真实的人生。
女孩觉得无比的满足。她不仅找到了故事的结局,而且和鸽子、花儿还有露水成为了好朋友,对啦,怎么能忘了老人呢?既然这么幸福,为什么这列火车不能驶向真实呢?
男生久久注视着火车远去,就在就要看不见火车的时候,他见到了世界上最灿烂的烟火。
女孩很高兴自己达到了目的地——真实的天堂,唯一遗憾的是,她还没能听到花儿的声音。“只有字迹是不够的啊,花儿!我要听你唱歌!”
后记
那位失踪的老人让人们很迷惑,人们找到了老人上吊用的腰带,然而其他的什么都没有,除了一些鸽子粪。那位女孩同样令人费解,火车失事现场并没有找到她的尸体,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兔子活动的痕迹。
当时老人给男生讲这个故事时,太阳十分强烈,两个人即使坐在树荫下仍然感到热浪滚滚。这就使得老人语速快了很多,于是便给日后男生忘了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当然这是后话了。
故事是关于老人的一个朋友的。据老人所说,这个朋友是他最最了解的,也是最最了解他的,他们互相并不欣赏对方,然而由于生活两者又不得不频繁的处在一起。
老人这个朋友是一个成功人士。真正的成功人士,在各个方面都十分令人惊叹。事业上,他赚到了够他所有家人几辈子挥霍的财产;名誉上,他的乐善好施和孝顺谦逊为他赢得了很棒的口碑。遗憾的是,他没有娶妻,当然,这不是因为长相,他的长相也许是最成功不过的地方,无论在何处学习或是工作生活,他都能毋庸置疑的获得第一帅哥的称号。对于这般神人,大家也很自然的替他给出了理由:没有一个姑娘配得上他。
“你看我,虽然老了,但是还是风度翩翩是吧?”老人中断故事,俏皮的冲男生笑了一下,“而他,比我还要帅。”
也许你要问,这么一个人,能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当然,这么一个神不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不过,在神未成为神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这个神,小时候就是在地狱中度过的,作为最了解他的朋友的老人,自然不会放过爆料他童年事迹的好机会。
二
女孩是很普通的女孩。普通的面容,普通的马尾,普通的身材,普通的家庭,普通的成绩。当然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女孩也不能例外。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与众不同之处的话,大概就是她很准确的知道四个出版社所出的各个版本共计十一种不同的《追忆似水年华》的总页数分别是多少。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她是极其喜欢看书的,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在她看来,她的生命就是看书,而其他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看书而为。对于这样一个姑娘,她不顾一切的去寻找一本小说的后文,坐上列车去很远的城市拜访一位素不相识的穷文人,这样一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变得十分普通了。
这个事情的起因更加普通。她收到了一本小说作为生日礼物。这个普通起因的独特性有二:一,这本书不是她父母送的,而除了她父母,她确定再没有人知道她的生日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派出所的户籍警暗恋她的可能性,不过不论如何,这一点很奇特。二,这本小说结尾那一页页码是211,而之后还有一页,页码是293,也就是说,真正的结尾,后文,遗失了,不见了。这对于这样一个女孩来说,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她很自然的查出了作者的地址,很自然的带上这本书,很自然的坐上了火车向小说的后文进发。于是,这个普通的女孩的普通故事就开始了。
三
老人的朋友的童年是深陷在父母的压迫中的。这样一个童年,自然少不了“叛逆”这个关键词,而对于这位未来的神来说,专属于他的关键词是,自残。
每次当他兴致勃勃的同父母进行完争吵,并且心安理得的落败的时候,他都会找一个时机,在自己的大臂或者大腿上不易被发现的地方,用小刀划出一道痕迹。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出于泄愤之类的原因,不过后来他竟然喜欢上了这种行为。在他看来,这种划痕,俨然已经成为了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他在用刀刻下伤口的时候,逐渐的开始注意用刀的力度和速度,使得划下的痕迹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比如说,如果轻轻用刀,刀面略倾斜,快速的在皮肤上抹过,这时候血会慢慢的溢出。他最喜欢这种方式,不论是划痕,还是刀划过之后的感觉,都令他无比喜爱。当血逐渐渗出的时候,那种感觉是十分奇妙的,就如同你的灵感,不是那样喷涌而出,而是缓缓地,不紧不慢的丝丝倾泻,这种迷幻感,对当下的急迫,对将要发生的期待,对可能枯竭的担心,种种感觉交织在一起,实在是妙不可言。当血溢出到一定程度时,那道划痕就会变得清晰起来,并且血在皮肤上逐渐散开的感觉很有趣。他认为,原本那伤痕好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你很紧张,因为你不知道那辆火车会把你带到什么地方去;当鲜血慢慢从中溢出时,你也逐渐变得安心了;之后鲜血开始在皮肤上漫延开来,就正如火车突然失事,血液在他细嫩的皮肤上弥漫出爆炸时火光的纹路,这列火车终于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天堂。
这快感远远没有结束。如果说之前的高潮令他兴奋的话,那么接下来才是真正让他无法释怀的绕梁余音。之后,最美的,就是用手指轻轻的一抹而过。就看那一抹红色突然在皮肤上散开了,不是简单的散开,而是向一个方向飘逸的掠过。运气好的话,还能够看见那一抹鲜红拐一个俏皮的弯儿,或者英姿飒爽的直直的流畅的飘向一边,这些场景总是让他陶醉。这像是什么呢?对啦,如果一定要给这个符号一个指代体的话,那就非女生的马尾莫属了!他是喜欢马尾的,每一次这样的自残,对于他都是这样一个体验:高速行驶的列车从站在铁路旁的他面前飞速驶过,他什么都没有看清,除了那么一瞬间,就那么一瞬,当他的眼球终于适应了火车的速度,目光追上车窗时,猛然在玻璃上一甩而过的那一抹马尾,当他要定睛细看时,列车又已经走远。之后的他束手无策又心甘情愿甚至是求之不得的陷入了对于这个马尾的回忆和迷失中,以至于,不远处火车到达终点站天堂时那一场最美的花火,都无法吸引他的注意了。
四
女孩带着那本小说上了火车。她想在火车上把这本书再温习一遍,准确的说,是把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再温习一遍。这个小说有点像一个人的传记,从主人公的小时候,一直讲到了主人公功成名就。这么说来很普通,确实很普通,独特之处,大多体现在细节上。女孩喜欢细节,大概是因为自己大体上就很普通,所以她很偏爱细节有特色的事物。比如这个故事里,那位主人公小时候会时常自残,在作者的笔下,这个主人公的自残行为,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艺术。女孩对此甚至一直觉得十分憧憬,然而她很胆小,自残这种事情,那可是决计做不出来的。不过这不会影响女孩对于主人公那种独特的“自残艺术”的欣赏和向往。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我们已经知道,女孩是很普通很普通的,尤其是肉体上和物质上,而同时,她又是一个宁可去记住每本小说的页码也不愿去计算一下当月生活费的孩子。当精神追求和物质压迫激发出矛盾时,有勇气的骑士们往往会选择战死沙场;而一些颇具智慧的魔法师,或许会选择一些巧妙的方式来化解冲突,当然这需要默默的忍耐和强大的能力;像女孩这样的胆小又普通的人类,自然是无法向前两者看齐,只有尽可能的活在自己的梦境中,随时期待着能真正有一列火车能够把她带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去。女孩很希望能像骑士或是魔法师一样能够骑着马或扫帚自己奔向真实,可是勇气的缺乏迫使她停下了脚步,只能寄希望于那列几乎要晚点一生的火车的进站。
“其实我现在坐的火车,为什么就不是通往真实的呢?”女孩看着小说中那一道道刀痕变成列车,又变成马尾,想到,“我坐着这列火车,去追寻那82页遗失的书页,只可惜,这火车只能把我带到承载有后半部小说的城市,终究无法让我到达真正的目的地。”
“也没办法了。”女孩扭头看看窗外,开始期待和书的作者见面。
五
总之,老人的朋友的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用自残的刀痕来装点的普通生活。老人并没有注意到,听他讲故事的男生已经昏昏欲睡了,他永远不知道,面前的这个男生压根对于什么如同列车和马尾的刀痕不感兴趣,本来他是期待着能听到什么创业诀窍,没想到仅仅是关于自残这等遥不可及的事情的冗长赘述。
当这个朋友成为神以后,一切的发展都十分自然。迅速的,他赚到了大把的钞票,同时,也以善心和孝心为人称颂,他成为了大家教育孩子的题材。“可是我很讨厌他,因为我知道,这不是真正的他。在他的身上,只有那些刀痕是真实的存在,只有在自残时,他才真正的以自己的形态活着。而在他十五岁之后,他就再也不自残了。从此,他就死了,活着的,只是他的钱,他的名,他的声誉。没了这些,他便在这个世界上完全消失了。”老人挺了挺身子,“对!就是这样!我才是真正活着的,我才是活在真实中的,而他,不是!”
“然后呢?”男生打了个哈欠,“他成功之后怎么样了?”
“呃?”老人愣了一下,垂下了眼睛,沉默了一会,又仰头眺望远处的山头,老人知道那座小山上风景很好,时常有一群鸽子在那里栖息,山脚下还有一条铁路绕过。老人望了一会山,“之后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他留了很大一笔钱给了他的父母亲,然后就秘密买了块地,过起了隐居生活。”
男生很失望,没能听到想听的故事,于是就和老人分别了。自己一个人向那个风景不错的小山走去。他想,去看看好风景也挺好。
六
女孩的这列火车经过的沿途风景都很美。女孩真希望这列车一直开下去,就这么一直开着,不要停。既然这火车无法带你去真实的目的地,既然沿途的景色这么美好,那么为什么要停车呢?可惜开车的不是骑士,也不是魔法师,甚至连女孩这种胆小的人都不是。他们根本不会带你前往真实,也绝对不会关心路边的风情。
女孩在火车上看见了一个人,她无法确定那是一位男生还是女生。很短的头发,个子感觉挺高的,可是皮肤很细嫩白皙,动作也似淑女般优雅。女孩很好奇,她一直关注着这个人,很久,可是仍然无法确定。她知道也就只有她才会关心这样的问题,她往往在意的事情都为身边的人嗤之以鼻。
“可是,如果那个人,知道你根本就不关心TA到底是男是女的话,那该是有多伤心呢?”女孩想,“人们总是在意事物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从来不关心事物本身。人们总是以为自己无私的爱一个人,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未能完成的事情在那个人身上实现。毕竟人只能活一次,所以总会有很多体验无法得到,于是只能用所谓的爱去换取一出可以自己编排导演的真人戏剧。”
“就像这个人的存在。小偷只会关心TA有多少钱,警察只会关心TA是否违法,列车员只会希望TA少惹麻烦,TA的老板只会关注TA业绩如何,TA的父母只会关注如果自己像TA一样会不会幸福,而不会关心TA是不是幸福,车上的其他人,世界上的其他人,只要TA不和他们接触,甚至都不会注意到TA的存在。”女孩越来越悲哀,“也许直到TA死,也不会有人真正关心过TA到底是男是女。这种,关于一个人的实质,本质,最基本的问题,从来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幸好TA遇见了我,虽然很可能我最后也弄不清楚,不过至少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关心过TA的人。”
七
老人看着男生走向那个山头,自己也跟着起身向山上的林子里走去。
初春的天气,林子里清香弥漫。老人很喜欢这种清香,准确的说,他是喜欢这香气的“清”。他觉得这气味恰到好处,也许,也许,再浓一些,会更加诱人,会更加美好,然而,这样就会招惹来不懂香味的人群的可笑的追捧。“就是这样,”老人想,“虚假的人们从来不会真正喜欢什么东西,他们喜欢的,只是事物带给他们的影响和好处。没有人能真正懂这个香气,除了我。因为其他人会觉得这个气味太淡了,可是我能,我理解这气味的情感。如果香味再浓烈一些,那些人就会沉醉于从香气中得到的快感,他们永远不会尝试去懂香气的内容。如果恶臭能带给他们快感,他们就会去追求恶臭。他们对于万物的心态,完全取决于自我的感受,而不是客观的真伪。所以他们是虚假的,只有我才是真实的。”
老人来到一棵大树前。这棵树在老人刚来这里时,还没有这般高大,如今已经枝叶繁茂了。“你是一个见证。”老人抚摸着树干说到,“自从我来到这里之后,就和我那个自残的成功朋友诀别了。你见证了我和虚假人类的告别,你看着我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一直活到现在。只可惜,这里不是我应该生活的地方。这是虚假的世界。”
四周开着一片夏天才会开放的花朵,于是整片土地显得生机盎然。已经是下午了,可是花瓣上还静静的躺着清早的露珠。该晚到的提前了,该消失的留下了。一切都反常了,可是很美。老人抬头看了看树上,一只鸽子平静的注视着自己。
老人知道鸽子要说什么,他笑了,露出那种,只有小孩子见到母亲才会露出的笑容。他看着鸽子,就如同看着母亲,就如同孩童一般笑着。然后他觉得自己变得像孩子一样灵活有力了,他爬上树,解下腰带在树干上系紧,然后把自己吊起来。
裤子顺着腿滑掉落在地上,老人露出的大腿上一道道刀痕,又像列车,又像女孩的马尾。
太阳斜照到老人大腿最长,最飘逸的一条疤痕上,以22.5°的角度。如果自残一次大致是五分钟的话,老人身上正好有十八道刀痕,那么他的生命正好是十六分之一天。22.5°正好是360°的十六分之一。
鸽子得到了阳光的神谕。它“咕”的叫了一声,飞来了漫天的鸽子。所有的鸽子扑闪着翅膀,把老人紧紧围了起来。
它们开始分食老人的肉体。皮肤裂开的声音,鸽子的叫声,翅膀的扑扇声,树枝晃动的树叶沙沙声,融合在一起,那是老人的笑声。那只有幼儿见到母亲才会发出的笑声。血液组成一辆辆火车,欢快的跃到地面上,向大树根部疾驰,最后在大树底下迸发出最灿烂的烟火。血滴飞溅出来,在阳光下犹如女孩的马尾,扫过花儿和露水的时候,你可以清楚的看见花儿更加鲜艳,露水更加璀璨。
慢慢的笑声停止了。鸽子发出一阵啼鸣,那是慈爱的母亲对于孩童的应和,对于即将远去天堂的少年的赞赏,从心底发出的真正的高兴。
四下的花儿和露珠想要说些什么,可是本来就是违反法则偷偷跑来朝圣的它们不敢造次,也就都偷偷的消失了。
一声汽笛划破天空,鸽子扭头。山脚下,一列火车疾驰而来,一个男生站在铁道旁,不知所措。
八
女孩手中的小说变厚了。女孩突然感觉到书厚度的增加。她屏住呼吸翻开书本,发现211到293之间的书页出现了。
那位童年自残的成功人士怎么样了呢?他在把一堆财富留给父母之后的隐居生活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他上吊自杀了。在他最爱的树上自杀了,一群鸽子分食了他的尸体。
女孩有些恍惚,她不太明白。她翻过第293页。
她发现在第293页到书封底之间,夹着一朵花,一朵只有夏天才会开放的花。花瓣上还沾着露水,打湿了书页。她以为花要说什么,然而花没说话,只是在封底留下了一行字。
“老人最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母亲——鸽子。他在真正母亲的指引下回到了真实的世界——天堂。老人很幸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真正的母亲,因为有的人迷失的实在太远了。祝你幸福,能回到真实。老人会帮助你的。爱你的,花儿和露珠。”
尾声
男生站在铁道旁,身后是风景如画的山丘。一声汽笛传来,男生扭头去看。
一辆火车减速驶来。一扇扇窗户从他面前飘过。
火车里有一个女孩。女孩合起手中的书,她听到一声鸽鸣。于是她抬头去看,一群鸽子飞过天空。女孩确信,那些鸽子就是书中所写到的;她也确信,那些鸽子在飞过火车时,低下头看了她一眼。
就在女孩抬头的一瞬,她的普通的马尾扫过车窗。她永远无法知道,就这么一个画面,深深的印刻在铁道旁那个男生的脑海中。
男生看到了那一飘而过的马尾。他猛然觉得生命中突然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可是他说不出来是什么。关于老人给他讲的那个故事,他已经忘了。不过他还是觉得很熟悉,他在人生中第一次被什么东西的本质真正的打动了,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真正懂了一件东西,这就是他三秒钟的真实的人生。
女孩觉得无比的满足。她不仅找到了故事的结局,而且和鸽子、花儿还有露水成为了好朋友,对啦,怎么能忘了老人呢?既然这么幸福,为什么这列火车不能驶向真实呢?
男生久久注视着火车远去,就在就要看不见火车的时候,他见到了世界上最灿烂的烟火。
女孩很高兴自己达到了目的地——真实的天堂,唯一遗憾的是,她还没能听到花儿的声音。“只有字迹是不够的啊,花儿!我要听你唱歌!”
后记
那位失踪的老人让人们很迷惑,人们找到了老人上吊用的腰带,然而其他的什么都没有,除了一些鸽子粪。那位女孩同样令人费解,火车失事现场并没有找到她的尸体,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兔子活动的痕迹。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