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团队合作:配器师与音乐准备
![]() |
电影配乐指南 |
音乐的团队合作:配器师与音乐准备
哈利·波菜 / 译
在当今世界,电影配乐已俨然成为了一项团队运动。
——威廉姆•罗斯
当为大型乐队谱写音乐的时候,必须要制作出一份总谱(Full Score)。谱子上的每一行都对应着一种乐器,像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小号,小提琴等等,每当乐队指挥在录音期间(Recording Session)的时候都要使用到它。然而,制作出这样一份谱子相当耗时,因此这个任务都是交给配器师(Orchestrator)来完成。较之这种要在每页谱纸填满三,四十行音符的任务来说,作曲家只需要写一份音乐小样(Sketch)就够了。
音乐小样就是由2-12行乐谱组成的缩谱,上面有作曲家根据场景时长的需要所布置好的节拍与小节线。作曲家随后会将小样作出不同程度的补充——无论它们最终是为大型乐队,小型合唱团还是通过串联而成(sequence)谱子,小样的作用就像是一张曲目分布图:它指明了每一小节的时间安排,也能展现出作曲家在不同场景中音乐间的区别。小样可以是简单两行的钢琴式谱子,也可以是十或者十二行的五线谱;它也能像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的音乐小样那样包含完整的主旋律,复调旋律(Counter-melody),和弦以及一些专门指定的乐器;再或者,干脆只有光秃秃的单行旋律——其它的部分都交给配器师完成就行了。小样的制作为作曲家们节省了大量时间,也让他们不用迷失在配器细节问题的同时,把精力更加集中到每首曲子的音乐创作上。不过,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到的是,有一些作曲家,尤其是那些有着深厚古典造诣的作曲家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配器师。也有作曲家,比如像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坚持要在电影制作时有时间来完成他们自己的管弦乐配器。但是他们之前仍然需要完成音乐小样,之后才会根据小样完成管弦乐配器。(请参阅插图11.1 小样范例和最终的成稿乐谱)
![]() |
插图11.1 小样范例 |
![]() |
插图11.2 最终的成稿乐谱 |
有些时候,甚至不用作曲家动手写下来就可以完成一份音乐小样。这种情况发生在当作曲家串联音乐动机各组成部分,或当场将它录制到磁带这类载体上的时候。这时,音乐就需要根据录音带一个音一个音的“翻译”出来。而此项工作会被交给第三个人完成,我们可以把这个人叫做“听写师(Transcriber)”,他需要把所听到曲子写成小样,然后再交给配器师完成下一步工作。对于那些可以边看边弹而获得灵感的作曲家们来说,这种工作模式显然很对他们胃口——完全不用担心非要把旋律写到谱子上,从而能加快工作的速度。
在如今电子世界里,音乐小样还可以直接用MIDI音乐文件生成。这些MIDI文件通常是交给助手们去编辑修改,以确认它们完全与作曲家本身的音乐相符合。配器师然后就可以直接在助手们编辑过的文件上工作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MIDI编译(MIDI Transcription)。有些配乐在整个音乐准备程序中都是电子化:作曲家首先做出MIDI文件,被编辑完成后,配器师直接不用手写而用软件程序直接完成配器,而有些部分甚至可以直接通过配器师的总谱自动生成。这些所有的阶段直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互联网完成,直到录音期间前都可以完全不用离开自己的家或者工作室。
【配器师】
一旦作曲家完成了音乐小样,或者整个音乐“翻译”的过程都结束了,下一步通往录音期间的任务就是管弦乐配器。正如我提到过的,很多作曲家自己就是一位非常棒的配器师。事实上,很多配乐家在最开始进入电影配乐领域之前就在为其它的作曲家做管弦乐配器。然而,对于很多有才能的电影配乐家,尤其是那些出身于摇滚,流行,爵士音乐的人来说,他们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配器训练,就需要配器师们帮助他们把音乐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威廉姆·罗斯:
配器师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作为一个配器师你最大的技能就是去解决问题,无论是音乐上的,心理上德还是经济上的——不管它是什么,给你的任务就只有一个:把问题都解决掉。】
配器师本人可以出身于任何音乐背景——古典,爵士,流行,乡村——但是他们必须要有扎实的作曲和配器功底来完成在电影配乐里所给他们的任务。不过很显然,除此外还要有丰富的乐器知识:乐器高音低音的范围;哪里声音强,哪里声音弱;什么样的旋律听起来自然,什么样的旋律听起来刺耳; 是否有一些不适合的音,怎样用其它的乐器保持这些音的平衡,将它们压制或者使它们听起来协调。扎实的作曲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时会要求配器师写出对位乐句,填写和声层,或在一系列和声进行的基础上填写人声旋律。
当小样准备好以后,作曲家通常会与配器师碰头来讨论曲子。根据小样的完成程度,作曲家会标注出如何进行分奏,或某个段落演奏的力度、不协和度。配器师回去后就可以开始完成总谱了。许多配器师喜欢对着有window burn(详见第十五章)和时间轴(timing notes)的视屏工作,这样他们就能很清楚的知道具体的场景如何,音乐怎样与之对应。通常情况下,作曲家和配器师会保持联系,相互传真小样,通过电话讨论曲子。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时间,配器师也不必跑到作曲家的家里或者工作室了。总谱一旦完成,配器师会将谱子交给作曲家那里进行校对,另一份就寄给抄写员(copyist),而有时干脆就把电子文件直接传给抄写员。
配器师需要将音乐添加,更改或着重写多少取决于作曲家本身和具体项目 。而决定小样中有问题的地方是否应该保留或者被替换掉就是看配器师能力的事情了。
【威廉姆·罗斯为超过100部电影做过管弦乐编曲,而他自己本人也是一位作曲家,他这样解释配器师的角色:
“作为一名配器师,我的任务就是协助作曲家把工作完成。由于现在电影后期制作计划的关系,要想让一个人完成全篇的作曲,配器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管弦乐编曲的工作是被独立承包下来的:配器师自己本身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到需要他们工作地方去服务。他们的薪级由音乐家联合会决定(美国音乐家联合会American Federations of Musicians 简称AFM),通常是根据谱子的页数(每页四小节)和每页五线谱的行数来计算。依照曲子的难易程度,编曲工作可能花费几个小时甚至是一整天。 整体上(也)需要兼顾较难的乐段与较容易的乐段。
最后一点关于配器师的问题就是,有的人说:是配器师或者说是一个配器团队拯救了作曲家。这句话有时候是对的,但这句话成立的底线是,作曲家已经有了一个想好了的音乐构思,或者是他已经有了一份哪怕只有单线旋律的小样。作曲家本人才是整个配乐背后的真正驱动力,但作曲家又依靠着配器师使音乐变得好听。所以,如果说作曲家的音乐设想是整个配乐计划的小小的一步的话,那么配器师就仅仅是把这个设想放大的那个人。但如果设想没了,那么即使你配器师花费再大力气也不能使整个配乐成功。
音乐准备:抄写员
一旦配器师把总谱完成,谱子就会被送到音乐准备室(Music Preparation Office)。在好莱坞早期,每个制片厂都有自己的音乐准备室。实际上,那时的所有的音乐人都签订了只能在这个制片厂工作的合同。所以说,音乐制作在当时走的都是一条流水线道路,从作曲家到配器师再到音乐准备最后一直到乐队,基本没有离开过片厂一步。现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承包给个人或者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小公司。
完成好配器的曲子送到音乐准备室根据工作进度监控表(master chart)逐一对照。每部电影大约有四十至五十首独立曲目,所以会有很多声轨(Track)。准备室的头头们将这些曲子分给一个或者多个抄写员,而抄写员的任务就是把每件独立乐器组合到一起。在过去的两年里(1997年和1998年),大部分的誊抄工作都从由手写转向到由电脑生成,通常不是用Final就是用Etata(软件名称?)。配器师可以交手写谱也可以直接用这些程序完成谱子,然后抄写员就能作出比较,为乐队提取出分谱。
当抄写员完成了曲子的某个部分,打比如说中提琴,他就把中提琴分谱交给校对。校对将新誊写出的中提琴谱和原始版本进行对比看是否有错误。这样就能确保这些错误在进录音棚前就发现,避免到那个时候再花费时间去修改(要知道棚子里的每一分钟都要花费掉好几百美元)。一旦校对完成了这些分谱的核对工作,他就要把谱子交到准备室的主管那里,然后主管就根据工作进度监控表核对所有的分谱是不是都已经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要碰到人的就是谱务(Music Librarian)。这是一份相当关键的工作,谱务要检查乐队里每一个乐手在录音期间开始前的谱架上的谱子是否都是对的。四五十首曲子几天内就可以录好,作曲家在音乐准备室的时候就要先说好哪首曲子在哪一天录,然后再找出这些曲子是否都已经准备好了。谱务参照工作进度监控表,确认那些最重要的曲子是否都已经完成了,再把这些曲子带到录音棚,把它们分放到每个乐手谱架上。
配乐制作流程到了这一步,电影通常都是落后于整个计划安排的,所有的音乐人们的工作都面临着巨大的时间压力。准备室里的工作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到午夜甚至是整个晚上都是很正常的,所有的这些人包括音乐家,还有很多抄写员,校对,以及谱务都为谱曲编曲奋战在自己岗位上。由于这些都属于工会工作(Union Jobs),因此由AFM发放薪水,除此外,还包括配器师,录音师的薪水都是直接由AFM发放(够有趣吧,不过作曲家并不包括在内)。因为工会的薪级设置非常合理,所以这些干音乐准备工作的人都能拿到非常丰厚的薪水。
由于现在整个电影制作周期时间的缩短,作曲家必须依靠他的团队来完成这个从音乐设想到被搬上大银幕过程。这就意味着有着大量值得信赖的人们去协作完成串联 ,编曲,誊写,联系乐手等一系列过程。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作曲家挤出能集中精力完成作曲的宝贵时间,而剩下的每个人都会做好自己的事情来努力实现这个最终目标。
注:
1、本文翻译自理查德·戴维斯1999年出版的《电影配乐指南》(Complete Guide to Film Scoring)一书 第一版
第二章第十一节《音乐的团队合作:配器师与音乐准备》(The Music Team: Orchestrators and Music Preparation);
2、本文于2009年11月初译过一次,今天发布的为修正版;
3、翻译经验有限,部分电影专业术语认知能力有限,因此会出现很多生硬的英译中,欢迎批评指正;
4、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不要随意转载传播。
5、请高人指点一下window burn的意思,谢谢
-
是你的小猪宝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6 18:33:05
-
Holme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25 22:37:55
-
豆友68990206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5 01:20:27
-
woodyall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1 16:55:39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14 14:17:00
-
b_flat_minor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3 23:00:48
-
patio布兰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2-04 21:45:30
-
武三郎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2-03 00:25:32
-
kIDsfa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2-03 00:21:01
-
m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2-03 00:16:25
-
虾米爱学习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1-08 18:41:0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8-21 19:21:35
-
wuji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6-14 20:21:25
-
猫系闪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05 18:22:10
-
太晚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02 20:27:43
-
unknown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02 16:28:2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02 11:22:14
-
Sariel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31 17:48:35
-
E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31 17:30:20
-
正太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31 10:57:19
-
小野大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31 10:46:56
-
Alyss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30 20:54:1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30 12:17:39
-
chak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9 23:02:16
-
Nymmmmmmmmer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9-14 05:54:51
-
畢懷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03 15: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