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攻略
南浔镇,河光山色,风土人情。号称鱼米之乡、园林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汇聚了中西文化、儒商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古桥文化,南浔水乡景色犹如一幅幅古朴、淡雅、怡然的诗意水墨画。南浔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有四象(刘、庞、张、顾)八牛七十二金狗之说。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之一。
一、 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张石铭旧宅、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
1.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主人为晚清南浔巨贾儒商张均衡,字石铭,是江南巨富、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西冷印社发起人之一。乃清光绪二十年举人,宅内以砖雕、木雕、石雕及法国进口的玻璃雕见胜,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和海派气韵,儒商治家的儒雅风范,号称“江南第一巨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晚清富贵大宅,讲究排场,头埭(dai)为平厅,亦称大厅,二埭三埭为楼厅,也称为内厅,最后为灶间及仆役居室。有大事或者迎接贵宾,才开大墙门,平时进出都走边门,边门通道直达后屋,各厅堂有门和通道相通,仆佣只能从通道进入厅堂,不许穿堂而过,有些通道叫“备弄”。
1) 懿德堂大厅:婚丧喜事、科举中榜举行仪式的所在地。女子多德曰懿,德,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精髓。
2) 花厅:主人日常生活和接待宾朋之处,其楼上为眷属卧室
3) 内厅:女眷接待客人之处,楼上为女眷居住之所。
4) 芭蕉厅:因廊庑和漏窗上都有木雕芭蕉图案,故得名。楼房外形为中氏风格,装饰上却采用了西式的材料和风格,如走廊铺设法国地砖。(芭蕉,用好的木头和翡翠做颜料,本来上面还有绿宝石)
5) 账房间:为张石铭聘员管理家族银钱货物出入之所,地面铺设进口花纹地砖,东侧墙内设有秘密金库。
6) 西洋楼和西洋舞厅:张石铭宴请文人名流,举办舞会之所,是南浔又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隔壁就是账房间,明则舞会,本质为敲定生意。
7) 韫(yun)辉斋:典型的欧式楼房,曾为张石铭之孙张葱玉所住,现为南浔张氏家族(南号)陈列馆,以先人基业、收藏巨子张石铭、金融与藏书双栖明星张芹伯(石铭长子)、近代古钱收藏大家张叔驯(石铭七子)、书画鉴定大师张葱玉(张珩)及尾声六大单元为展示内容,借用现代科技展示手段,纪录了南浔张氏家族(南号)创业治家的财富历程和一门三代收藏的人文传统,以此演绎“徽商”的传奇人生,讲述“江南第一民宅”的动人故事,弘扬浔商乃至徽商创业宏文的儒商传统。
张氏一门三代风流儒雅,富收藏、精鉴别,以湖丝贸易发家,后经营盐业,成为江浙盐业巨头。从商业巨象的财富传递到一门三代的收藏人生,南浔张氏家族(南号)演绎了百年浔商创业宏文的传奇,展示了“一样的江南古镇,不一样的南浔”的独特魅力。
2.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南浔五大名园之一。这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清末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花园及家庙所在,园内荷花池、假山、石桥与古亭相映成趣。
小莲庄位于鹧鸪溪畔,碧水环绕,园内绿木深深,不染一点俗尘,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位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意境,内有御赐牌坊、匾额、碑廊、家庙、净香诗窟、叔苹奖学金成就展览馆等景点。
书频奖学金纪念馆:在小莲庄里面,馆主是刘府女婿顾乾麟,他为了纪念父亲顾书频对其的谆谆教诲而设立了该项奖学金。
3. 嘉业藏书楼:为清末著名藏书家刘承干所建,园内的藏书楼则闻名天下,内藏有书籍60万卷,共16万余册,其中有不少海内珍本、孤本,整个书楼是一个回形建筑,既通风防潮,园内又可以晒书。
二、 市级文保单位:张静江故居、刘氏梯号、求恕里、百间楼和辑里湖丝馆、
1. 张静江故居:又称尊德堂,民国奇人。里面记录了一些张静江的身平事迹,主是与民国时期一些领导人物的事迹。
2. 刘氏梯号:又称崇德堂,俗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三子刘安泩(sheng),(字渊叔,号梯青)的居所,整座大宅高敞恢弘,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为理念,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并且融入西欧罗马式风格,反映了西风东浙的时代特色。里同的红房子就法式的。
3. 求恕里: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于1930年所建别墅。属于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结构以门房、甬道、西洋门楼、卷门、庭院和独立的楼厅相结合。里面设有刘旭沧摄影展览馆,刘旭沧先生,原名刘承东,是彩色摄影的先驱者和实践者。
4. 广惠宫——道观:中间的地上可听到回音,三拜(平安、健康、财运),里面有黄大仙殿。
5. 湖笔人家:
1) 笔王:秦始皇年间 ,蒙恬屯兵游城之际,途径南浔区善琏村,巧遇卜香莲,共同研究制笔工艺,并传授给乡亲,故称“笔祖”。
2) 笔后:秦始皇年间,蒙恬之妻“卜香莲”,返乡隐居之时,传授乡民制笔技艺,故称“笔娘”。笔王和笔后都全长5米,峰长1米,重量80多公斤,破中国吉尼斯纪录。
汇聚了中西文化、儒商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古桥文化,南浔水乡景色犹如一幅幅古朴、淡雅、怡然的诗意水墨画。南浔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有四象(刘、庞、张、顾)八牛七十二金狗之说。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之一。
一、 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张石铭旧宅、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
1.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主人为晚清南浔巨贾儒商张均衡,字石铭,是江南巨富、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西冷印社发起人之一。乃清光绪二十年举人,宅内以砖雕、木雕、石雕及法国进口的玻璃雕见胜,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和海派气韵,儒商治家的儒雅风范,号称“江南第一巨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晚清富贵大宅,讲究排场,头埭(dai)为平厅,亦称大厅,二埭三埭为楼厅,也称为内厅,最后为灶间及仆役居室。有大事或者迎接贵宾,才开大墙门,平时进出都走边门,边门通道直达后屋,各厅堂有门和通道相通,仆佣只能从通道进入厅堂,不许穿堂而过,有些通道叫“备弄”。
1) 懿德堂大厅:婚丧喜事、科举中榜举行仪式的所在地。女子多德曰懿,德,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精髓。
2) 花厅:主人日常生活和接待宾朋之处,其楼上为眷属卧室
3) 内厅:女眷接待客人之处,楼上为女眷居住之所。
4) 芭蕉厅:因廊庑和漏窗上都有木雕芭蕉图案,故得名。楼房外形为中氏风格,装饰上却采用了西式的材料和风格,如走廊铺设法国地砖。(芭蕉,用好的木头和翡翠做颜料,本来上面还有绿宝石)
5) 账房间:为张石铭聘员管理家族银钱货物出入之所,地面铺设进口花纹地砖,东侧墙内设有秘密金库。
6) 西洋楼和西洋舞厅:张石铭宴请文人名流,举办舞会之所,是南浔又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隔壁就是账房间,明则舞会,本质为敲定生意。
7) 韫(yun)辉斋:典型的欧式楼房,曾为张石铭之孙张葱玉所住,现为南浔张氏家族(南号)陈列馆,以先人基业、收藏巨子张石铭、金融与藏书双栖明星张芹伯(石铭长子)、近代古钱收藏大家张叔驯(石铭七子)、书画鉴定大师张葱玉(张珩)及尾声六大单元为展示内容,借用现代科技展示手段,纪录了南浔张氏家族(南号)创业治家的财富历程和一门三代收藏的人文传统,以此演绎“徽商”的传奇人生,讲述“江南第一民宅”的动人故事,弘扬浔商乃至徽商创业宏文的儒商传统。
张氏一门三代风流儒雅,富收藏、精鉴别,以湖丝贸易发家,后经营盐业,成为江浙盐业巨头。从商业巨象的财富传递到一门三代的收藏人生,南浔张氏家族(南号)演绎了百年浔商创业宏文的传奇,展示了“一样的江南古镇,不一样的南浔”的独特魅力。
2.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南浔五大名园之一。这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清末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花园及家庙所在,园内荷花池、假山、石桥与古亭相映成趣。
小莲庄位于鹧鸪溪畔,碧水环绕,园内绿木深深,不染一点俗尘,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位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意境,内有御赐牌坊、匾额、碑廊、家庙、净香诗窟、叔苹奖学金成就展览馆等景点。
书频奖学金纪念馆:在小莲庄里面,馆主是刘府女婿顾乾麟,他为了纪念父亲顾书频对其的谆谆教诲而设立了该项奖学金。
3. 嘉业藏书楼:为清末著名藏书家刘承干所建,园内的藏书楼则闻名天下,内藏有书籍60万卷,共16万余册,其中有不少海内珍本、孤本,整个书楼是一个回形建筑,既通风防潮,园内又可以晒书。
二、 市级文保单位:张静江故居、刘氏梯号、求恕里、百间楼和辑里湖丝馆、
1. 张静江故居:又称尊德堂,民国奇人。里面记录了一些张静江的身平事迹,主是与民国时期一些领导人物的事迹。
2. 刘氏梯号:又称崇德堂,俗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三子刘安泩(sheng),(字渊叔,号梯青)的居所,整座大宅高敞恢弘,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为理念,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并且融入西欧罗马式风格,反映了西风东浙的时代特色。里同的红房子就法式的。
3. 求恕里: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于1930年所建别墅。属于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结构以门房、甬道、西洋门楼、卷门、庭院和独立的楼厅相结合。里面设有刘旭沧摄影展览馆,刘旭沧先生,原名刘承东,是彩色摄影的先驱者和实践者。
4. 广惠宫——道观:中间的地上可听到回音,三拜(平安、健康、财运),里面有黄大仙殿。
5. 湖笔人家:
1) 笔王:秦始皇年间 ,蒙恬屯兵游城之际,途径南浔区善琏村,巧遇卜香莲,共同研究制笔工艺,并传授给乡亲,故称“笔祖”。
2) 笔后:秦始皇年间,蒙恬之妻“卜香莲”,返乡隐居之时,传授乡民制笔技艺,故称“笔娘”。笔王和笔后都全长5米,峰长1米,重量80多公斤,破中国吉尼斯纪录。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