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诗外传
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怀其宝而迷其国者,不可与语仁;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故君子桥褐趋时,当务为急。传云:不逢时而仕,任事而敦其虑,为之使而不入其谋,贫焉故也。诗云:“夙夜在公,实命不同。”
当年曾子在齐国的莒做官的时候,才三秉粟的工资,那个时候,曾子看重这点工资,不在乎自己当什么官,做什么事,曾子父母去世以后,齐国请他做相国,楚国请他做令尹,晋国请他做上卿,到了这个时候,曾子就看重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在乎工资了。
以前有人就用这事来非难儒家,说儒家说这分明就是伪君子,摆谱。
儒家自己不这么看,他们觉得一个人如果很有能力,他的国家却非常的动荡混乱,就不要和他说该行驶仁政之类的话,一个人很穷,他的父母也很贫困,就不要和跟他说孝顺之类的话。一个人任重道远,是不会选择休息的地方的,因为他已经累到没有力气去选了。一个人家里很穷,父母老了,也不会作死的挑剔工作,因为他要赶快赚钱。所以,君子要赶快走出困境,做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前一阵看到有人说儒家崇尚孝道,将原本是国家的责任,赡养老人教给了我们的下一代,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做法。儒家的孝是建立在个人生活不是太穷困的基础之上的吧。而让大家生活好起来又是谁的责任呢。
当年曾子在齐国的莒做官的时候,才三秉粟的工资,那个时候,曾子看重这点工资,不在乎自己当什么官,做什么事,曾子父母去世以后,齐国请他做相国,楚国请他做令尹,晋国请他做上卿,到了这个时候,曾子就看重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在乎工资了。
以前有人就用这事来非难儒家,说儒家说这分明就是伪君子,摆谱。
儒家自己不这么看,他们觉得一个人如果很有能力,他的国家却非常的动荡混乱,就不要和他说该行驶仁政之类的话,一个人很穷,他的父母也很贫困,就不要和跟他说孝顺之类的话。一个人任重道远,是不会选择休息的地方的,因为他已经累到没有力气去选了。一个人家里很穷,父母老了,也不会作死的挑剔工作,因为他要赶快赚钱。所以,君子要赶快走出困境,做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前一阵看到有人说儒家崇尚孝道,将原本是国家的责任,赡养老人教给了我们的下一代,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做法。儒家的孝是建立在个人生活不是太穷困的基础之上的吧。而让大家生活好起来又是谁的责任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