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书房沙龙讲座第四期札记
吴冠中1975年来青岛画画,是因为四方机厂邀请他来参加为援助非洲建造的火车客车车厢里画装饰用的风景油画,坦赞铁路,客车车厢,援助非洲人民,这在当年是重要的政治任务,能受邀为这样的任务画画,尤其是有了创作的机会,在吴冠中应该是很惬意的事情。那个年代,不是随便一个画家就有这样的机会的。
前几年一位朋友说,他同学的父亲是当年陪吴冠中在青岛画画的几个年青人之一,家里有几幅吴冠中留下的油画写生。当年在四方机厂,几位喜欢画画的年青人陪着吴冠中写生。吴冠中在青岛两个月画了很多写生。在崂山有了迷路的经历,后来吴冠中写了“误入崂山”,还让在青岛的学生为他在一块崂山绿石上刻下了这四个字。
吴冠中的油画写生,几乎都是小幅,非常写实,和他后来的创作有着明显不同,就是写实描绘看到的一切,但后来的创作,不管是崂山松,还是青岛老城,与写生相比,已经是更在描绘青岛的“印象”了,提炼和繁复,概括和叠加,已经是吴冠中的青岛印象和崂山松石了。但却更是鲜明的青岛和崂山。对比他的写生和创作,是很好的艺术修养课。
当年陪同吴冠中身边的三位年轻人,现在也都是耄耋之年,其中一位将吴冠中当年给他的书信整理出来,成了一本《看日出》,书中就是根据吴冠中写给他的66封信,所做的关于当年的诠释和回忆。吴冠中所画的青岛也许不是他的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但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吴冠中当年在青岛时的精神和生活,尤其是对艺术的态度。
前几年一位朋友说,他同学的父亲是当年陪吴冠中在青岛画画的几个年青人之一,家里有几幅吴冠中留下的油画写生。当年在四方机厂,几位喜欢画画的年青人陪着吴冠中写生。吴冠中在青岛两个月画了很多写生。在崂山有了迷路的经历,后来吴冠中写了“误入崂山”,还让在青岛的学生为他在一块崂山绿石上刻下了这四个字。
吴冠中的油画写生,几乎都是小幅,非常写实,和他后来的创作有着明显不同,就是写实描绘看到的一切,但后来的创作,不管是崂山松,还是青岛老城,与写生相比,已经是更在描绘青岛的“印象”了,提炼和繁复,概括和叠加,已经是吴冠中的青岛印象和崂山松石了。但却更是鲜明的青岛和崂山。对比他的写生和创作,是很好的艺术修养课。
当年陪同吴冠中身边的三位年轻人,现在也都是耄耋之年,其中一位将吴冠中当年给他的书信整理出来,成了一本《看日出》,书中就是根据吴冠中写给他的66封信,所做的关于当年的诠释和回忆。吴冠中所画的青岛也许不是他的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但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吴冠中当年在青岛时的精神和生活,尤其是对艺术的态度。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