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约会欧美女孩(二)
女性心理 首先,每个女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尤其是在西方国家推崇个人主义的大环境里;所以,每个女人的心理都是不同的,每个女人喜欢的男人类型也有差异。其次,在女性主义广泛普及的西方世界,强调男女的心理差异本身就是一件带有sexist(性别主义)色彩的事情。然而,人的性格和心理不光是由社会属性决定,也受到自然属性的影响。根据进化论,每个个体都会受到reproduction instinct的左右,从而向往寻找最适合哺育下一代的个体作为配偶。在加上人类社会长久的男女分工,以及父权社会的统治,导致女人和男人在社会里的status和practice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所以,女性心理,尽管因文化和个体而有所偏差,仍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以下就是欧美女孩在选择约会对象时考虑的几个主要标准: 健康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不论男女,一有空就到gym里健身的原因。而且欧美对男性的审美和东亚有很大的差异:简单的说就是 hyper-masculinity (肌肉男) V.S. metrosexuality (中性男);所以如果你家还有日韩时尚杂志,可以撕开垫桌子或者擦屁股了;如果你还没有six pack,赶紧去gym吧。最需要练的肌肉主要是腹肌,胸肌和二头肌。我的BFF告诉我,这三组肌肉里面,其实腹肌是最性感的,尽管它很难被看到。 自信 中国文化讲究谦虚低调,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要夹着尾巴做人;而西方文化大多宣扬自信高调,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oil,会叫唤的轮子有油吃。尤其是在美国这个非常讲究竞争的社会,一个人的自信是极为重要的,而且不光是约会女孩,对于你的工作,事业,自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功因素。另外,美国人对于自信程度的perception也很不一样。简单的换算方法就是+两个级别,也就是说,中国人眼中的“超级自信”对于美国人说才叫做confident,中国人眼中的“自恋”般的自信,对于美国人来说,才能算是very/super confident。同理,美国人在恭维你的时候,你也要-两个级别来理解。“good”其实是“不怎么样,一般般”,“very good”是“凑合”,“awesome”才算是“还不错”,“excellent”是“挺好”,如果真的是“特别好”,一般就是“perfect” “superb” “amazing”再加上一大堆的details。所以,当你compliment美国人,尤其是你喜欢的姑娘的时候,注意你的用词也一定要牛逼,最好还要be specific, add details. Pre-selection (求翻译)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很多女孩都觉得你有魅力,那么其他的女孩也会觉得你有魅力,尤其是在美国这样十分讲究竞争的地方,如果一个东西大家都喜欢,说明他有价值,有人抢的男人才是好男人。所以,为什么结婚了或者有女朋友的男人往往对女人更有魅力,因为他们已经被preselected,是女人们想偷吃的“禁果”。 社交能力 party也是一种社交能力,而亚洲男人一般很少参加美国人的派对,即便参加,往往也是在一旁喝闷酒,或者跟自己人聊天,充当群众演员的角色,很少是主角;这种社交能力往往是被忽视的,甚至被定义为“浪费时间”,而大多数中国理工科的学生宁愿周末在实验室里overwork, 不愿出去social。在美国,学霸和工作狂一样的男人是被鄙视,被边缘化的,美国主流文化里各种nerdy,geeky,书呆子的形象都是由此而来。But unfortunately, 大多数的Asian学生都fit in这一category, 所以如果如果你还在模仿 The Big Bang Theory里Sheldon和Leonard的说话方式,赶紧醒一醒出门看看外面的月亮吧。 幽默感 这个比较self-explanatory,就不多写了。在亚洲文化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了,不过一个误区就是,幽默感是建立在语言之上的。其实,幽默感也可以通过很多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方式表达。当然语言是有一定影响,但一个没有幽默感的人,不管是说英文,还是中文,都没有幽默感。不过好在humor是可以速成和训练的。 挑战性 和前面提到的一样,在高度竞争性的社会里,一个东西如果很容易得到,人们往往认为它没有太大价值,所以即便得到了,也不予珍惜。这也就是为什么 Ivy League的学校每年会收到成千上万份申请,而狂发文凭的太平洋大学则无人问津。欧美女孩从小都是在这种高度竞争的环境下长大,所以,你也必须得有挑战性,竞争力,才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以下这几条几乎是Universal的,也是大多数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但是一旦你据有这些条件,你的attraction scale(魅力值)就会大大增加。 地位 这就是为什么官二代牛逼,不多解释;前面说的social ability本身也是对potential status的一种显示,这里一个tip就是,如果你是大学里的助教,而且你的课教的不错,你的女学生大多内心很崇拜你的。 财富 这就是为什么富二代牛逼,不多解释;欧美也有很有gold-digger,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以及美国东西海岸。如果你爸给你买了辆一手的敞篷跑车,你就开到downtown停着,然后坐在车里冲着人群微笑就好了,因为美眉们会自动过来搭讪你的;如果这样你都还打光棍,那就不能怨人了。 名气 这就是为什么星二代牛逼,不多解释;如果你是学校的football player,摇滚乐队或者舞蹈队的队员,或者经常上当地报纸网站的头版,有着非凡的popularity,那么你就不愁没有美眉喜欢你了,其实popularity本身也是一种preselection。 虚假感同偏差 麦兜说过,我又不是你,我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 在生活中,人们普遍喜欢夸大自己的经验感知和判断的普遍性,并以此作为依据去认知他人。比如,某个人坚定认为是perfect 10的完美女人,在另一个人眼中可能只是个super 8。同理,在跨文化跨性别的communication时,这种虚假感同偏差则更容易产生。比如,我听过朋友最多的抱怨就是,”我长的不够帅,外国美眉们肯定不喜欢我,”于是就放弃了尝试的想法。如果你都不尝试,怎么知道“肯定”不可能?事实上,我见到过的和漂亮欧美女孩在一起的Asian男人相貌在中国的大众审美观里并算不出众。此外,女人对于外貌的要求,总体来说,远远低于男人,这也是为什么你经常会看见鲜花插在“牛粪”上,以及潘金莲会嫁给“武大郎”的原因。然而,女人往往很注重自己的打扮和相貌,因为女人的相貌是很大的筹码(我的大学教授就曾教育我们系的女生:学的好不如嫁得好),而男人更关注自己的事业与成功,因为花瓶一样的男人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而且不同文化不同族裔的人又有不同的审美观,如果你遇到一个美眉,你正好是她的type,即便你自己觉得自己是个5,在她眼里,你可能就是10了。所以,我并没有把“长相”这一条列入到上面的标准之中,相反,身材(也就是上面说的健康)则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当然,这并不是说,欧美女孩不喜欢帅哥,或者长相并不重要。长相仍然重要,只是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而且除非你长的像吴彦祖,一般Asian男人的长相对于欧美女孩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在美国这个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里,大众审美观更是有去长相化的趋势,也就是说,大家普遍轻视长相,重视身材。因为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的脸谁美谁丑是很难有统一标准的,但是肌肉和身材却是可以比较和衡量的。而且用白人的面部特征作为标准来评判其他族裔的结果本身就是一种institutional racism和cultural hegemony(尽管美国主流媒体,好莱坞仍然在沿用这一标准来维持美国社会的white supremacy)。当然,也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高加索人种的相貌,高鼻子,大眼睛,下陷的眼眶,金色的头发,白皙的皮肤,天生就是更好看,更符合人类的审美,是自然选择;这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如果你同意,你就可以与希特勒为伍了。 关于虚假感同偏差,这里还想插入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小故事。有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黑哥们,特别喜欢一个中国女孩,而且这个中国女孩也觉得这个黑哥们条件不错,但是就是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后来,这个黑哥们忍不住了,去问这个中国女孩,你不愿意跟我在一起是不是因为我长的黑?你猜这个中国女孩怎么回答?她说,当然不是啦,是因为你是天蝎座!这个黑哥们直接被雷到了。 当然,我没有把“长相”刻意列出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长相(包括你的肤色,族裔)是天生的,除了整容和植皮,几乎没法改变。但是你的身材,气质和打扮是可以改变,可以后天培养的。如果你还在自怨自艾,因为自己相貌平平而没有女人缘,或者因为自己是Asian而约会不到欧美美眉的时候,可以先扪心自问,看看自己有没有在现有的条件上做到最好。事实上,你往往只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给自己心理暗示:因为我不帅,所以也没必要锻炼,也没时间打扮了,或者欧美美眉都不喜欢Asian男人;于是恶性循环,直到你终于完成了self-fulfilling prophecy。所以说,要热爱你的body,学会欣赏你自己你才会有自信,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爱自己,又怎能指望别人来爱你呢? 写于2011感恩节前夕
-
MYS3lf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5 20: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