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大观园戏楼 “爱唱戏的都在此”
![]() |
![]() |
22号,阴历冬至日,大观园戏楼,爱唱戏的都在此。
“爱唱戏的”——爱唱的,爱戏的,爱唱戏的…都汇集于此…
坐在高梁朱漆的戏楼里面,抬头就是古雅的戏台,台下倒是新式沙发椅,身边尽是传媒行业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调音、布光、架设机器,导演、技师等等,满场“飞来飞去”,调试着,准备着,他们是最先开始投入的群体之一,等待着记录一场视听欢宴。
六时左右,观众已开始入场,年老年少,男女宾朋,三三两两,呼朋引伴,或是多年旧交,或是新近相识,甚至是网路神交之好,无一例外地都亮出“爱唱戏的都在此”字样的请柬,甚至在摄录机前引吭高歌一句戏文,方才入场坐定。不论是德高望重的文界前辈,还是风头正锐的艺文新秀,还是普普通通的京戏爱好者、听客,甚至“血棒槌”如我的打酱油粉丝,确如请柬上所写,他们是爱戏之人,等待着欣赏一场文化欢宴。
时针快要指向七时三十分,舞台周围的人们渐次安静,全都等待着...
人们等着什么呢?
王珮瑜和她的朋友们带来的一场京戏欢宴。
瑜,上海京剧院余派老生,余孟二贤的后学传人,...
瑜,科里而红,出科更红的余派须生,这次为跨刀配演两位票友,外有来自北京京剧院的裘门三代裘继戎和谭门之后谭娜(茗心)二位青年演员助阵,伶票合作,彩串《昭关》、《搜孤》两本余杨派骨子老戏,真够一卖!
两位票友,何等人物?能引来京戏明星和各界人士前来,想必是有来头,大有来头!
两位票友,全是人物!杨派名票南昊&余派票友梁剑峰,前者是年轻有为的演出策划人,后者是资深的音乐制作人并乐手,全是艺文界的生力军,在自家领域内有成就,同时又都是须生票友,不单是玩儿玩儿,而是潜心研习,才能有登台彩串的实力。二位又都是瑜氏好友,前者所在单位即是巡演北京站的阵地,后者与瑜氏合作吉他京戏,以现代方式演绎传统戏剧,一种新尝试。
前者自幼爱戏,学杨(派)多年,很有心得,这出《昭关》也是一路闯关的保留作品。大幕启处,困路英雄,落入风尘,后花园中,独自嗟叹,耳边听着“一轮”明月,取景器里是穿戴着武生巾、黑马褂和白箭衣的南昊,随着腔调流转,已恍惚辨不出是本人?是宝森先生?是明辅将军伍子胥?大概是三人而一体了。戏中那人已是“头上换儒巾”“且向虎山行”了,只余醇厚的杨腔和大英雄一腔怨恨,予看客回味。
后者凭借乐人的造诣,苦学余派,恪守古法,取法乎上,挑帘一出《搜孤》,很有老唱片风味,旧式的戏楼,简单的文三件,高音锣鼓,场上行走着身着长衫的检场人,这一切仿佛将看客又带回民国时代… 一段舍子救孤的春秋大义故事,已经流传千百年,直到如今仍被世人翻检出来,甚至搬上大屏幕。而在一方小小氍毹之上,简简单单四个有名姓的人物,却仍能演绎出这段曲折而令人心折的故事,虽然是本事的
前半段,但已经很圆满的完成了“救孤”主题,免去了大报仇的鲜血淋漓。梁君身材高挑,面容清癯,配上方巾、青袍和三绺长髯,标准的老生,以歌舞演故事,诠释了一个含屈忍诟,舍子报恩的春秋义士。看客聆其唱念,可见苦心学余(孟)的拳拳心意,正宫以上的调门,清脆高亮的武场,给人久违的历史感。主演一身唱念,加之复古配乐,展现于舞台,于今时之观众,可以说是一个震动。
而作为跨刀的超级老生,瑜氏则尽职尽责地帮衬着两位主演,也撑起一半的戏份。瑜氏本是偶像气质实力派,这次忽而化身为员外打扮的隐士高贤,折扇轻摇,白髯飘动,“闲来无事不从容”的一份清闲自在,后花园中月影下背听愁人思绪,谈笑间助伍将军过关而去。忽有化身为甘舍性命的义士公孙,出场几步老头儿脚步,已经全然入戏,分明看不出正在青春的年纪,公堂面对凶人,奋力一搏,法场慨然赴死,千古一叹。虽是跨刀,也是正演的状态,十分入戏。最后时装登台,与梁剑峰以吉他乐手身份合作,爵士乐中轻吟慢唱了《探母见娘》的二六唱段,和《赵氏孤儿》“老程婴”一段反调,这是瑜氏的新尝试首次在北京亮相,台上的歌者和乐手配合的水乳交融,台下的看客听得如醉如痴,这一时刻所谓传统与现代的争论都已不重要,只需要歌者轻轻的唱,看客静静的听,是戏也好,是歌也罢,都作为一种音乐来听吧,听听四郎延辉见娘时的感情,听听老程婴十五年后寓故事于丹青图本的一腔愁绪…音乐无国界,也可以跨越领域,勾起人们心底的和弦。
随着乐曲和唱腔的结束,已是将近夜晚十一点时间,一场欢乐欢宴即将结束,瑜氏对两位主演伸出大指,观众为瑜氏以及台上的一众演员鼓掌不止,是为瑜鼓掌,是为两位票友鼓掌,是为助演裘继戎、谭娜以及龙套演员鼓掌,是为开场清场的王汐、何碧楠等北京青年剧社等成员鼓掌,是为那些进场时和中奖登台高歌一句戏文的观众鼓掌,更是为戏楼内外到场的每一个人鼓掌,因为在此的都是爱唱的、爱戏的、爱唱戏的。
瑜,新时代京戏偶像代表,戏台上的一个亮点,努力成就一片光芒,照亮每个爱京戏人的眼前世界,也照亮因爱瑜而爱戏人的世界,这也是其近年努力做的工作,随着演出中间两次揭幕海报,全国巡回演出即将启动,就是为了以瑜为亮点,扩及全国,吸引更多人关注京戏、聆听京戏,热爱京戏,这不单是瑜一个人在做,也是她的朋友共同在做,她的团队一直在做着…正如策划人马千导演所说,以现代手法保存传统技艺,能获得更完美的结果。期待明天自上海开始走遍全国的巡演,期待来年的“十八张半”、传统老戏和吉他京戏组成清音会,期待来年的墨本丹青版《赵氏孤儿》。
冬至饺子夏至面,演出结束之后,还为到场观众准备了饺子,很是贴心,精神物质双丰收。
题外话:
1.下午四时许,到达右安门街头。冬天的寒意,被一碗热汤拉面盖去,并喝了一瓶北冰洋橙味汽水,橙味的更贴近老味道。
2.本场节目应该有央11套各路人马采集。
3.池座中群贤毕至,识得的有老前辈马铁汉、叶蓬教授以及登台讲话的画家李燕夫妇、梅大东家余声女士,余(叔岩)家、裘家后人也都有到场,张(君球)家第三代后人也以戏迷身份登场。戏界青年除裘继戎、谭娜,看见李孟嘉跑前跑后帮忙,张凯下了夜戏赶来为二路瑜氏助阵。青年剧社除登台的,还有顾伯岳在座,老唱片版主何毅到场。网路上神交的“慢哥”、“红豆”、“万面”都举着神器记录光影,还有不知名的摄家。开场前跟瑜氏琴师骏强刘掰掰简单聊两句,湘普地道。
4.万能的微博更是了解了幕后故事,卓如裘继戎赶场坐车上勾脸,张凯后台给瑜二路把关等等,十分欢乐。
节目单:
壹、 清唱(北京青年京剧社)
穆桂英挂帅———王汐
斩黄袍———仰强
锁麟囊———何碧楠
刺王僚———月中原
贰、彩串《文昭关》
伍子胥———南昊(杨派票友,演出策划人)
东皋公———王珮瑜
皇甫讷———石磊
鼓师:马勇
琴师:赵宇
叁、《戏里戏外•瑜音绕梁》京剧坤生王珮瑜2012全国巡演
策划导演讲话、“清雅版”海报揭幕
肆、彩串《搜孤救孤》
程婴———梁剑峰(余派票友,音乐制作人)
公孙杵臼———王珮瑜
屠岸贾———裘继戎(北京京剧院)
程妻———谭娜(北京京剧院)
鼓师:马勇
琴师:高少军(上海京胡名票)
伍、《戏里戏外•瑜音绕梁》京剧坤生王珮瑜2012全国巡演
“苍郁版”海报揭幕
陆、吉他京戏
《四郎探母》“老娘亲…”
《赵氏孤儿》“老程婴…”
演唱:王珮瑜
吉他:梁剑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