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倚老卖老和年轻那档子事
莫名其妙,突然间从地上坐起来,是的,我现在还睡在地上。然后打开电脑,开始写字。
上个周五,陪一个小孩儿去city center 逛街。是个不认识的小孩。周三晚上在迪拜人群里发信息,征人逛街买东西,因为过年要回家,想挑些礼物带回去。本来没有应征的意思,但突然发现自己好久没有逛过街了,也好久没有带相机出去拍拍照了。所以就回他信息,问了问情况,大致了解了一下。
及至周四晚,想起这事,问他征到人没有?结果回复:在等你回话呢啊。我一时没办法,觉得不去也不好,顺道逛逛也算是个不错的周末。就约了第二天的时间。小孩说,我是男生啊。我说,我知道的啊。
小同学在男女问题上分得这么清,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像有点老,还是其实我更年轻些?
第二天下午一点,小同学和司机一道开车来接我。原来他们工作在乌木盖万,那边比较荒,所以来迪拜购物。问了几句,知道这个小孩儿是上海人,湖南读书,英语专业,今年毕业来迪拜工作,在公司里做翻译。问及公司里其他中国人呢?说,他们啊,都是文员啊。听上去好个年轻气盛的。
上海男人,上海小男人,真的是第一次接触。这辈子还没认识过一个上海男人,上海小男人。
车里聊着,知道他想给妈妈买个化妆品,奶奶买手表,爸爸买皮带,其他人带些椰枣巧克力之类的回去。
其实我也不是很懂逛街这回事,化妆品,手表,皮带之类的就更不太懂了。找我来逛街真是白找了。于是提醒他,下次征人,你要想好自己要做啥,然后征个懂的人来。
这样,也使我有些不好意思拿相机拍照了。所以一天相机都在背包里,没露过面。
进了商场,开始找化妆品,这期间小孩儿被我批评了很多次。既然要给家里人送礼物,就该提前查好相关资料的,妈妈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再就是哪个牌子的对中年妇女好些,哪个牌子的哪种护肤品比较适合妈妈的皮肤等等。终归是要表达心意的,不是把钱花出去,看看标价不算低就算完事了。钱总要花的值得才好,也才物有所值。你给自己家里人买东西都这样,做别的事还能做好到什么程度呢?
小孩当然不服气了啊。又劝他,酒啊,化妆品啊,可以去机场里买,比较划算,也方便,不占行李重量的。小孩说,既然今天过来了,就要全买齐,不想去机场里面费工夫。我说,事情都是安排好了,一件一件去做的,急是急不得的,所以要安排。小孩说,想法不一样,我要一次都搞定,不想再去想这些事,很烦的哎。
我就叹了口气,说,你真是年轻,还是太小。
小孩不服气,你才多大,也不过只比我大一岁而已。
我说,虽然只大你一岁,可我也工作了两年,比你经历多一些。
小孩不服气,哎,经历多这种话说在男人身上是褒奖,说在女人身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哎,轮我叹气了。
可反过来一想,他说的也不无道理吧。谁能比谁多经历多少呢?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每个人的经历都不适用与他人的,彼此交流交流,无非是个路边的笑话罢了。想去说教别人,实在是太错了。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摆正思路,好好陪着看东西,选选合适的价位,然后帮忙规整规整买好的东西。终于全都搞定了。
买完东西等司机,然后坐在商场里喝东西。放下包,他说有事离开一下,结果回来手里拿着刚才让我一直流连忘返的BR冰淇淋,因为当时位子都满了,所以没能在那边休息顺道吃个传说中比DQ还要好吃很多倍的冰淇淋。可能当时面露遗憾被看出来了。所以就自己去排队买了回来。
不倚老卖老还是好的。大家平等相待,还有冰淇淋吃。
大概是到年底了吧,好多人开始写总结。最近看了几个旅人的总结。发现好多人因为去过的地方多了,自觉眼界开阔。却无形中,心胸仿佛更加狭隘了。
他们认为,能够与之相谈的人,甚少了。他们认为,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全凭偶遇了。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生活里的人,都在路上了。
可能某个时间段里,我大概也有这样一种想法。但反思后,觉得这只能让一个人走上更加冷漠的心路。
自然属于每一个人,见过或没见过的。呼吸过的风,倾听过的雨,守望过的日光,背负过的黑夜,只要有颗亲近着的心,哪里,都是那里。
再有朋友去我碰巧经过的地方,我想,我会很开心地和他讲:路边的那家臭豆腐店,很好吃的哟!
其他的,留给每个人自己去发现,或许该是更好的。
以前总认为年轻是种心态,以年轻人的心态去做事,去经历,去尝试,去失败,去奋起。
而在如何避免倚老卖老这件事情上,我突然感觉到,所谓年轻,还指向一种如何对待个人经历的态度。
年轻,是在经历世间一切,好的,坏的,善的,恶的,真的,假的,美的,丑的,香的,臭的,想要歌颂赞美分享炫耀的,让人发疯发狂咆哮愤怒甚至死亡的,经历这一切后,还能简简单单,单单纯纯地,怀揣一颗对生活最质朴的热爱的心,爱这赤裸而真实的生活的本身。
因为年轻,所以还想要拥抱它。
上个周五,陪一个小孩儿去city center 逛街。是个不认识的小孩。周三晚上在迪拜人群里发信息,征人逛街买东西,因为过年要回家,想挑些礼物带回去。本来没有应征的意思,但突然发现自己好久没有逛过街了,也好久没有带相机出去拍拍照了。所以就回他信息,问了问情况,大致了解了一下。
及至周四晚,想起这事,问他征到人没有?结果回复:在等你回话呢啊。我一时没办法,觉得不去也不好,顺道逛逛也算是个不错的周末。就约了第二天的时间。小孩说,我是男生啊。我说,我知道的啊。
小同学在男女问题上分得这么清,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像有点老,还是其实我更年轻些?
第二天下午一点,小同学和司机一道开车来接我。原来他们工作在乌木盖万,那边比较荒,所以来迪拜购物。问了几句,知道这个小孩儿是上海人,湖南读书,英语专业,今年毕业来迪拜工作,在公司里做翻译。问及公司里其他中国人呢?说,他们啊,都是文员啊。听上去好个年轻气盛的。
上海男人,上海小男人,真的是第一次接触。这辈子还没认识过一个上海男人,上海小男人。
车里聊着,知道他想给妈妈买个化妆品,奶奶买手表,爸爸买皮带,其他人带些椰枣巧克力之类的回去。
其实我也不是很懂逛街这回事,化妆品,手表,皮带之类的就更不太懂了。找我来逛街真是白找了。于是提醒他,下次征人,你要想好自己要做啥,然后征个懂的人来。
这样,也使我有些不好意思拿相机拍照了。所以一天相机都在背包里,没露过面。
进了商场,开始找化妆品,这期间小孩儿被我批评了很多次。既然要给家里人送礼物,就该提前查好相关资料的,妈妈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再就是哪个牌子的对中年妇女好些,哪个牌子的哪种护肤品比较适合妈妈的皮肤等等。终归是要表达心意的,不是把钱花出去,看看标价不算低就算完事了。钱总要花的值得才好,也才物有所值。你给自己家里人买东西都这样,做别的事还能做好到什么程度呢?
小孩当然不服气了啊。又劝他,酒啊,化妆品啊,可以去机场里买,比较划算,也方便,不占行李重量的。小孩说,既然今天过来了,就要全买齐,不想去机场里面费工夫。我说,事情都是安排好了,一件一件去做的,急是急不得的,所以要安排。小孩说,想法不一样,我要一次都搞定,不想再去想这些事,很烦的哎。
我就叹了口气,说,你真是年轻,还是太小。
小孩不服气,你才多大,也不过只比我大一岁而已。
我说,虽然只大你一岁,可我也工作了两年,比你经历多一些。
小孩不服气,哎,经历多这种话说在男人身上是褒奖,说在女人身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哎,轮我叹气了。
可反过来一想,他说的也不无道理吧。谁能比谁多经历多少呢?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每个人的经历都不适用与他人的,彼此交流交流,无非是个路边的笑话罢了。想去说教别人,实在是太错了。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摆正思路,好好陪着看东西,选选合适的价位,然后帮忙规整规整买好的东西。终于全都搞定了。
买完东西等司机,然后坐在商场里喝东西。放下包,他说有事离开一下,结果回来手里拿着刚才让我一直流连忘返的BR冰淇淋,因为当时位子都满了,所以没能在那边休息顺道吃个传说中比DQ还要好吃很多倍的冰淇淋。可能当时面露遗憾被看出来了。所以就自己去排队买了回来。
不倚老卖老还是好的。大家平等相待,还有冰淇淋吃。
大概是到年底了吧,好多人开始写总结。最近看了几个旅人的总结。发现好多人因为去过的地方多了,自觉眼界开阔。却无形中,心胸仿佛更加狭隘了。
他们认为,能够与之相谈的人,甚少了。他们认为,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全凭偶遇了。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生活里的人,都在路上了。
可能某个时间段里,我大概也有这样一种想法。但反思后,觉得这只能让一个人走上更加冷漠的心路。
自然属于每一个人,见过或没见过的。呼吸过的风,倾听过的雨,守望过的日光,背负过的黑夜,只要有颗亲近着的心,哪里,都是那里。
再有朋友去我碰巧经过的地方,我想,我会很开心地和他讲:路边的那家臭豆腐店,很好吃的哟!
其他的,留给每个人自己去发现,或许该是更好的。
以前总认为年轻是种心态,以年轻人的心态去做事,去经历,去尝试,去失败,去奋起。
而在如何避免倚老卖老这件事情上,我突然感觉到,所谓年轻,还指向一种如何对待个人经历的态度。
年轻,是在经历世间一切,好的,坏的,善的,恶的,真的,假的,美的,丑的,香的,臭的,想要歌颂赞美分享炫耀的,让人发疯发狂咆哮愤怒甚至死亡的,经历这一切后,还能简简单单,单单纯纯地,怀揣一颗对生活最质朴的热爱的心,爱这赤裸而真实的生活的本身。
因为年轻,所以还想要拥抱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