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疑惑
我:
楼主对日本文化所知不多,所以在看到僧侣在战时也出征这一情节时有些疑惑——而且部分僧侣还战死了。我的问题是:那些活着回来的僧侣,大都回到了寺院继续当和尚,只是,无论主动或被被动,终究是犯了杀生之戒的。木场修大爷还有关口吧…也是从战场回来的…因为京极堂系列发生的时间设在战后不久,所以很多次见出征回来的人物设置。。有点怪怪的,特别是昨天又看了《金陵十三钗》,各种感觉都来了。
战时的情况另当别论?老实说,我知道很多在中国犯下罪行的日本人,未被迫加入战争之前,没有大恶之心的——虽然这并不能为他们的罪行找开脱的借口。所以怎样看这一点…还望各位指教。我该不该这么认真…
最后说一下,楼主很喜欢京极大叔,不想引起太大激愤什么的,轻点拍砖~
関戸克己:
几只主角当时是身不由己,至于打完了仗日子还得继续过啊,就是这样,而且你看他们的个性当时会做出什么过分事么
错的是时代,他们如果拒绝命令,甚至都活不下来,人拿着兵器去杀人,兵器上沾了人的血,但兵器是没有罪的。至于往后内心是否有自责悔恨,那就是个人的事。小说中每个主角对战争也是各有各的看法
当然,对我们来说,有感到自责后悔的那些人更好接受一些。可是并不是没有的人就有罪。(这里不是指那些赞成战争的货,特指小关那类只对战争感到害怕厌憎或像大爷一样觉得迷惑的人,借战乱来满足**的不在讨论之列
所以战后如何看待自己在当时社会下真是每个人的问题而已,毕竟大家都有过那样经历,也不会被说什么。和尚们大概也是如此,你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作为僧侣的资格,那就走,如果觉得佛会原谅受迫者,那就留下,每天多念几遍经为死者超度也就是了。(个人看法,请轻喷
石榴砂糖:
开始我也不大能接受这方面设定的……毕竟身为一个天朝人啊
不过作品中能看出作者的观点,最明显的是铁鼠里京极给常信驱魔那一段
罪恶是已经存在的,特别是这种群体性时代性的罪恶,作为罪的参与者说什么“我是被命令的,没有办法”也不能否认犯下罪的就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捉着你的手去做的
所以必须承认这种罪,必须谢罪必须改过,为什么战后还能继续原来的生活,从社会的角度说是因为要改正原本扭曲的意识和行为。犯了罪于是就放弃(e.g.菅野)难道要比不放弃而继续做自己能做的、应做的事更好么?
不过现实中战后的泥轰人还是一味强调自己有多么不得已,拼命给自己洗脱的更多,京极在这一点的处理确实比较理想化……
然后,因为是文学创作,角色经历的事件并不代表作者赞同那些事件,我觉得读者能否接受的关键在于作者对事件的态度。而京极的态度我想天朝读者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吧,虽然偶见喷时代背景的人,但并没有见过喷作者战争观的……
大佐这个满身罪恶的家伙虽然闲聊的时候会yy两句,但应该没有人在认真的赞同他全盘喜欢他吧orz(都设定成这样了,丫结局必然很惨,只要某肉彦不坑……
我:
谢谢克己和砂糖的回复。~~~~
回克己:一个人在战场上的行为不能用他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做标准的。因为情境心境差太多。这也是我有点不能释怀的地方。
回砂糖:点头,受教很多,谢谢~~~~京极堂系列才看到《铁鼠之槛》的下,期待着京极堂驱魔的登场~~
经过昨天晚上电影的刺激,突然就冲动了。。嘿嘿。
步同:
我其实最喜欢肉彦书其中一点就是时不时会有意无意透出对日本战争的谴责
本来主人公们就都对那场战争没好感,不过都是从战争对主人公自身的影响来说的厌恶,避重就轻不直指原则正误【虽然各种蛛丝马迹,我还是对肉彦的态度先不做什么过度解读,毕竟自己感情因素在,也许是自作多情╮( ̄▽ ̄")╭】总之他不喜欢日本做出打仗这个决定
但到涂佛里面有借某人之口感慨(吐槽?):说是为了保卫国家而战(这里主要指面后来对美军的袭击),可自己不先侵略哪用得着保卫....大意这样
还有榎木津对看到的堂岛在中国犯下罪行的映像时的厌恶感...(虽然以前就厌恶来着)
我觉得就比较明显了
我的理解是他态度上还是认为主要是日本的错,但又不好明说,更何况在这种大批量印刷出版的东西上.....
楼主对日本文化所知不多,所以在看到僧侣在战时也出征这一情节时有些疑惑——而且部分僧侣还战死了。我的问题是:那些活着回来的僧侣,大都回到了寺院继续当和尚,只是,无论主动或被被动,终究是犯了杀生之戒的。木场修大爷还有关口吧…也是从战场回来的…因为京极堂系列发生的时间设在战后不久,所以很多次见出征回来的人物设置。。有点怪怪的,特别是昨天又看了《金陵十三钗》,各种感觉都来了。
战时的情况另当别论?老实说,我知道很多在中国犯下罪行的日本人,未被迫加入战争之前,没有大恶之心的——虽然这并不能为他们的罪行找开脱的借口。所以怎样看这一点…还望各位指教。我该不该这么认真…
最后说一下,楼主很喜欢京极大叔,不想引起太大激愤什么的,轻点拍砖~
関戸克己:
几只主角当时是身不由己,至于打完了仗日子还得继续过啊,就是这样,而且你看他们的个性当时会做出什么过分事么
错的是时代,他们如果拒绝命令,甚至都活不下来,人拿着兵器去杀人,兵器上沾了人的血,但兵器是没有罪的。至于往后内心是否有自责悔恨,那就是个人的事。小说中每个主角对战争也是各有各的看法
当然,对我们来说,有感到自责后悔的那些人更好接受一些。可是并不是没有的人就有罪。(这里不是指那些赞成战争的货,特指小关那类只对战争感到害怕厌憎或像大爷一样觉得迷惑的人,借战乱来满足**的不在讨论之列
所以战后如何看待自己在当时社会下真是每个人的问题而已,毕竟大家都有过那样经历,也不会被说什么。和尚们大概也是如此,你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作为僧侣的资格,那就走,如果觉得佛会原谅受迫者,那就留下,每天多念几遍经为死者超度也就是了。(个人看法,请轻喷
石榴砂糖:
开始我也不大能接受这方面设定的……毕竟身为一个天朝人啊
不过作品中能看出作者的观点,最明显的是铁鼠里京极给常信驱魔那一段
罪恶是已经存在的,特别是这种群体性时代性的罪恶,作为罪的参与者说什么“我是被命令的,没有办法”也不能否认犯下罪的就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捉着你的手去做的
所以必须承认这种罪,必须谢罪必须改过,为什么战后还能继续原来的生活,从社会的角度说是因为要改正原本扭曲的意识和行为。犯了罪于是就放弃(e.g.菅野)难道要比不放弃而继续做自己能做的、应做的事更好么?
不过现实中战后的泥轰人还是一味强调自己有多么不得已,拼命给自己洗脱的更多,京极在这一点的处理确实比较理想化……
然后,因为是文学创作,角色经历的事件并不代表作者赞同那些事件,我觉得读者能否接受的关键在于作者对事件的态度。而京极的态度我想天朝读者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吧,虽然偶见喷时代背景的人,但并没有见过喷作者战争观的……
大佐这个满身罪恶的家伙虽然闲聊的时候会yy两句,但应该没有人在认真的赞同他全盘喜欢他吧orz(都设定成这样了,丫结局必然很惨,只要某肉彦不坑……
我:
谢谢克己和砂糖的回复。~~~~
回克己:一个人在战场上的行为不能用他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做标准的。因为情境心境差太多。这也是我有点不能释怀的地方。
回砂糖:点头,受教很多,谢谢~~~~京极堂系列才看到《铁鼠之槛》的下,期待着京极堂驱魔的登场~~
经过昨天晚上电影的刺激,突然就冲动了。。嘿嘿。
步同:
我其实最喜欢肉彦书其中一点就是时不时会有意无意透出对日本战争的谴责
本来主人公们就都对那场战争没好感,不过都是从战争对主人公自身的影响来说的厌恶,避重就轻不直指原则正误【虽然各种蛛丝马迹,我还是对肉彦的态度先不做什么过度解读,毕竟自己感情因素在,也许是自作多情╮( ̄▽ ̄")╭】总之他不喜欢日本做出打仗这个决定
但到涂佛里面有借某人之口感慨(吐槽?):说是为了保卫国家而战(这里主要指面后来对美军的袭击),可自己不先侵略哪用得着保卫....大意这样
还有榎木津对看到的堂岛在中国犯下罪行的映像时的厌恶感...(虽然以前就厌恶来着)
我觉得就比较明显了
我的理解是他态度上还是认为主要是日本的错,但又不好明说,更何况在这种大批量印刷出版的东西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新年新气象啊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村上春树还是这么能写到我心里去啊啊啊
- 豆瓣2023年度图书 (1人喜欢)
- 我想看《好东西》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