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一千六百八十分之一
上了很多课,笔记记了一堆,重温了一些还在校园的感觉,大概阔别了有两年那么久。半个月,一年的二十四分之一,活到70岁的话,就是生命的一千六百八十分之一,在手中溜走,我看见自己微笑着和那个自己告别。
書,有时候是政治色彩浓重,有时候却是只能偷偷看的DM,我觉得自己已经分成两个,白天是正常向的大好青年,夜里却变得歇斯底里,只希望将心底的欲望描摹在苍白的纸张上。
感受那个城市的每一次呼吸,匆忙或者安逸,都能体会自己不属于那片夜空,不属于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很羡慕数不清的商店、衣橱,各种引起欲望的小东西,也希望有机会就泡在舒适的图书馆或者书城里,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知道把心底的空洞填满。但是,我终究离了那城,选择成长的故乡,没有来往如梭的人流和车辆,没有华美的衣裳,没有热闹褪尽后的空旷。我只是过自己的小生活,晨起、上班、上网、聚会、看书,谈一场不会轰轰烈烈的爱情,找一个能守护一辈子的港湾。
觉得自己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我自己只是不停的寻觅,那个还在正常线上的自己,不让偏激与冲动占据大脑的最后防线,不让自己落入别人眼中叛离的世界。
每一次出行,都会写一点终结性的东西,无关虚伪的考试,无关人际场上浅薄的交集。也许,很多人,我只有一面之缘,今生,不再相见。我害怕分别,所以,不愿深交,终究会变得和世界毫无交点,不是绝望,而是怕被遗忘。
圣诞节,用刚刚看见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国人就是能把除清明节以外的所有节日都过得像是情人节。
書,有时候是政治色彩浓重,有时候却是只能偷偷看的DM,我觉得自己已经分成两个,白天是正常向的大好青年,夜里却变得歇斯底里,只希望将心底的欲望描摹在苍白的纸张上。
感受那个城市的每一次呼吸,匆忙或者安逸,都能体会自己不属于那片夜空,不属于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很羡慕数不清的商店、衣橱,各种引起欲望的小东西,也希望有机会就泡在舒适的图书馆或者书城里,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知道把心底的空洞填满。但是,我终究离了那城,选择成长的故乡,没有来往如梭的人流和车辆,没有华美的衣裳,没有热闹褪尽后的空旷。我只是过自己的小生活,晨起、上班、上网、聚会、看书,谈一场不会轰轰烈烈的爱情,找一个能守护一辈子的港湾。
觉得自己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我自己只是不停的寻觅,那个还在正常线上的自己,不让偏激与冲动占据大脑的最后防线,不让自己落入别人眼中叛离的世界。
每一次出行,都会写一点终结性的东西,无关虚伪的考试,无关人际场上浅薄的交集。也许,很多人,我只有一面之缘,今生,不再相见。我害怕分别,所以,不愿深交,终究会变得和世界毫无交点,不是绝望,而是怕被遗忘。
圣诞节,用刚刚看见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国人就是能把除清明节以外的所有节日都过得像是情人节。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