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经典摘录
这个世界上虽然有很多不开心的事,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要当一个快乐的人,无论如何都会有办法的。
「我大概是一个很肤浅的人吧,很多人都会强调什么心灵的快乐,呵呵,其实我超容易被金钱可以买到的东西给满足耶,比如说,如果有人要送我一台iphone 3G,就够我爽好几天啦!」我沾沾自喜地拿出刚买不久的新笔记型计算机macbook air,眉飞色舞地说:「你看!自从我最近买了它,哗……每天用这么性感的计算机写小说,我就快乐得不得了啊!哪跟你讲什么心灵上的快乐呢?」我接着说到重点:「你们天下杂志一定采访过很多大企业老板,他们一定会跟你说他们很注重心灵上的快乐,然后说他们追求的幸福都是心灵上的幸福。对,我相信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我更相信,如果把我的存折跟他的存折对换,我敢打赌他一定不会整天在那边靠腰什么心灵上的快乐。说真的,像我们这种贱民,光是每个月多赚几千块就很开心了,可是我觉得这种开心,一点也不比有钱人追求的那种心灵上的开心,还要来得逊色啦!开心就是开心,因为多赚了一点钱得到的那种开心,就是很爽啊,没什么不好承认」
我只能结论一个我早就发现的事:「我觉得,会一直在想思索自己今天过得快不快乐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因为快乐的人哪管你这么多。」
「也许你们觉得我要讲的快乐诀窍很白烂,不过事实上接近真理的东西,常常听起来就是那么白痴------想要快乐,就多做一点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少做一点让自己不快乐的事。这样就会快乐了。」
要由别人来教你如何快乐,这样的事。很蠢。 你唯一应该请教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了解我自己,于是我尽量逃避让我不高兴的事,然后多做我喜欢的事。比如写小说、写小说、写小说、约会、看电影、看漫画、跟狗玩、打麻将。
一点也不难,难在你有多了解自己。
人不是因为看到什么而恐惧,而是因为恐惧而看到了什么。
人生没有意外,每件事都有它的意义。
重要的东西,要拿出象样的时间来对待
史蒂芬.金在「史蒂芬.金谈写作」一书中说道:「首先从这里开始:把你的书桌置于角落,当你每次坐在那儿开始写作时,提醒自己为什么这桌子不放在房间的中央。生活不是用来支援艺术的;相反的,艺术只是生活上的点缀。」
如果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实现,那不就天下大乱了?
如果每个螃蟹卵都能孵化,不就整个海洋都是螃蟹?!!!!
说到底,还是你对这份梦想的重视程度,跟你的力量。
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实践,差不多也是一个人珍惜梦想,唯一的标准吧!
如果我想日益进步,绝对不是调整写作快慢,如此肤浅的东西。
而是认真的生活,多看好读物,看好电影,看好漫画,
然后提升自我要求。
如果慢就可以变强......强,是不是太廉价了?
曾看过一个心理学家解析恋爱的阶段:
第一阶段,共存.也就是热恋,此时情人无时无刻都想腻在一起.
第二阶段,反依赖.至少有一方会想拥有自己的时间.
第三阶段,独立.至少有一方会要求更多的自主空间.
第四阶段,共生.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都学会独立,和平的牵绊,互相成长.
人是互相影响的 人生也没有意外 这两点一直是我的信念
旅行的意义在于玩伴,只有好的玩伴才能让你在旅行的过程中无碍烂天气、晕船、被骗、肚子痛、被抢、迷路等险恶,得到纯粹的快乐。
做自己很重要,也许更是唯一重要的事。
许大哥(许荣哲)认为在若干年后梁朝伟将变成一个「记忆中好像很会演戏的演员」,而周星驰,则会变成重要的、代表某种时代精神的文化(你可以拿一堆社会学会文化研究学里专门使用的符码去装饰周星驰)。
为什么我一定得做些什么才觉得不会浪费时间?为什么我就不能什么也不做地坐在位子上,喝我的咖啡就好?
锺老师(锺文音)也提供一个个人旅行的小秘诀,就是先跟团到某地,然后在该团返台后继续留在该地流浪,而跟团的那一段时间可以尽情咨询导游、累积所需的信息与知识、与最重要的资源,等到一个人探索该地时,也就不会太害怕了。
就是樱木花道说,左手只是辅助,意思就是还是得用右手投球的意思,如果你的人生过得很灰暗,应该想想可能你是左撇子,所以用右手投球才会一直投不进去,右手才是辅助喔!
换个角度想也行不通的话......那就再换个角度,打篮球不行就踢足球,靠咧管他左手还是右手!
「那些温馨接送的日常画面虽然不曾留下照片,但这世界上没有巧合,所有的事物都像齿轮般紧紧咬合,都有存在的重要理由。我对关于妈的记忆特别鲜明,必是为了保存那些动人的时刻。」
请不要因为我是谁而相信我.....
也不要因为我说了什么,作了什么而相信我。
请因为你思考了什么,检证了什么,挑战了什么,确认了什么,而相信你自己的认定。
但我真的很高兴,在最黑暗的时候,我看见过一道精彩的光。
我说过了,见识过这道光,终究让我相信人性无敌。
井上雄彦借着圣僧泽庵大师的口,说道:「厉害的人,都很温柔呢。」
我想做到。
我深信,我们发生过的每一件事,最后都会连结到往后的人生,触发某些情感,改变某些决定。没有一件事会是巧合的,都会成为我们人格特质的一部分。
失去的,我也许永远也拿不回来。
但我还是会继续前进。
睁大眼睛,这就是你曾经最喜欢的作家。
我的人生绝对不是一场自圆其说。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不停,不停的战斗。
纪录片中最经典的,当然就是「连续十四个月出版十四本书」这么唬烂的纪录。
「怎么会想把那个过程拍下来,是凑巧吗?」观众提问。
廖明毅说:「不是,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了。当时我跟制片听九把刀说:「喔,我要连续十四个月出版十四本书。」的时候,就知道他一定办得到,就决定把他连续出版的过程记录下来。」
一个观众举手,忍不住问:「你怎么知道他办得到?」
廖明毅停顿了一下,慢慢说:「如果你跟我一样拍了他那么久,你就知道他就是会作到。」
我坐在旁边,竟然很感动。
那连续十四个月出版十四本书,对现在的我来说真是不可思议的过去。那时我妈重病,毛毛狗不要我,书卖很烂,狗狗变老,人生一团漆黑。我好像非得作一些说出去连自己也会发疯的事,去突破人生的困境。
有时候,我们还真的是办不到很多从自己嘴巴讲出去的话。
但为了不辜负别人的期待,知道别人很相信我们,于是拼了命也得去干。
想十四个月出版十四本书,不只要我厉害,还得两间出版社天衣无缝地配合才行。一个人成功了,光都打在他身上,其余不可或缺的细节、辅助、支持,都会被忽略。
自我的心灵如果不够强壮,却想变强,也可以啊。
或许仰赖别人对你的期待、诸如:「我知道你一定办得到」这样的话,同样可以办到一些很厉害的事。真的。
渐渐的,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成长,会知道要成为一个「你口中宣称的自己」有多不简单。你知道有人在某个方向看着你,看你是一场嘴炮,还是烧着头在实践。跌倒时很豪迈,看到过程的人都绝不会笑你。
那位邻居大婶的女儿,为了贴补家用,跟很多村子里的女孩一样,国小毕业后就去都市里当工厂女工,过了几年,再去茶室或酒家上班赚取更多的钱。在当时虽然很多人都是这样,却仍是逼不得已。
那个孝顺的女儿,某天带了一个在茶室认识的男人回家,说要结婚。
女儿认识了不嫌弃她工作与出身的男人,应该替她高兴,但大婶还是难过地说,妈妈知道妳辛苦,但家里真的需要妳这份薪水,妳能不能再多辛苦两年?两年过后,再结婚好不好?
女儿大哭一场后,回到都市后与男人分手,继续在茶室里陪客。
过了两年,女儿又带了一个彬彬有礼的男人回家,喜孜孜地说要结婚。
不料,那位大婶还是难过地说了同样的话,诸如弟弟妹妹们都还在念书,还是需要她那份薪水,希望她女儿可以再辛苦两年……
这两年都活在希望里的女儿痛苦异常,在大哭中答应了她的母亲。与那位深爱她的男人回到都市后,提出了分手。
过了很多天,邻居大婶收到了一封来自那男人的信。
师傅去挖矿了,于是换吴念真出马。
吴念真说,他忘了那封信精确说了什么,有些艰涩的用字他也看不是很懂,但他清晰地记得六个字,叫「虎毒尚不食子」。当他将这六个字原原本本念了出来时,那位大婶发疯地地跑去撞墙,凄厉地哭喊她也不愿意这样啊、实在是生活所逼之类的话。
吴念真的妈妈跟一些围观的三姑六婆都傻眼了,奋力阻止大婶撞墙自杀后,赶紧说,吴念真应该是念错了意思,要大婶等到正港的师傅出马读信再说。
众人眼巴巴盼着师傅从矿坑回来,立刻把信奉上,师傅有条不紊地念了起来:「我很喜欢你的女儿,虽然现在因为种种现实原因无法在一起,真的非常遗憾,贫穷不是妳愿意的,我也能体谅妳的处境,如果将来还有缘份,希望还是能跟你的女儿在一起。」
念完了,完全傻眼的吴念真被他爸毒打了一顿,罪名是乱读信。
有好几天,屁股烂掉的吴念真正眼都不看师傅一眼,远远看见就避开。
直到被师傅叫住,拉到一旁。
师傅说,你读的内容没有错,但那样读只会白白伤了大婶的心。既然两人都已经分手了,是既定事实了,不如把内容圆一下------最后只要把「意思传达出来就好了」。
(其实,我必须吐槽,那意思一点都不对)。
当时年纪还小的吴念真虽然不是很懂,但还是勉强领受了。
几天后,矿坑塌陷。
师傅走了。
吴念真哭得不能自己。
他说,他这辈子就看过这么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师傅让吴念真知道,所谓真正的知识分子,是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知识比他低的人,而不是反过来利用知识,去掠夺知识比他不足的人。
他的一生中,就只有当年乱打盘尼西林的师傅符合这样的标准。
我想,这就是一颗柔软的心吧。
当然这是吴念真心中的知识分子典型。
现在的社会里,却充满了无数利用自己的知识,去掠夺知识比他们低的「知识分子」。他们可能是用尽种种说词说服你总统没贪污(或只要爱台湾就是好总统)的名嘴,同样也是语气沉重地告诉你拥有全世界最巨额的党产单纯是历史产物而非贪婪。连小孩子都开始使用政治的语言,模棱两可一句话就可以说清处的事实。
请问,正义有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吗?
正义,注定是要有人承受痛苦的。
朱学恒说:「我相信群众智慧,我相信维基百科虽然不正确,但会持续往正确迈进。也许大英百科的编辑说它是公共厕所,但我相信它是一个使用者会自行打扫的公共厕所。我不相信权威,除非我检证过他的话,因而认同他的理念。 但他下一次说话的时候,我还会重新检证一次。」
要培养自己的观点,要培养自己的正义感,要拥有自己的价值,不要轻易屈服在任何一个知识分子的论述底下,不要学会油腔滑调没睪丸的假客观。有时不属于理性的情绪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告诉了你很多事实,有时它叫良心,有时它叫心虚。
我想起了我到底在哭完卢安达饭店后,为那片黑色的土地做了些什么?
没有。
了解这个世界的阴暗面,了解某些人的痛苦困顿,如果仅仅只是了解,那么了解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们对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的人性灾难有所接触,必定不同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亚弗加厥假说、或安培右手定则那样的知识性了解。
当我们发生了惨事,总是希望别人知道了能够感同身受,一手捧泪,另一手毫无犹豫拉住我们。但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能够对我们伸出援手的「其它人」永远都保持一份「身为其它人」的距离。
常常我们得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内心火热,但行动冷漠的人。
这份冷漠将我们划界在麻烦之外,只是偶而用模糊的泪水凝视麻烦里的人。
现在已经离开地球表面的企业家温世仁,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捐钱是最不负责的行善。」
也就是说,光只是捐钱,却没有监督这些钱是如何被妥善使用、让每一笔捐献都可以达到最好的助人效益,是不负责任的作法。
为善让人知,如果可以扩大一百倍的行善,只有更酷吧。
「我大概是一个很肤浅的人吧,很多人都会强调什么心灵的快乐,呵呵,其实我超容易被金钱可以买到的东西给满足耶,比如说,如果有人要送我一台iphone 3G,就够我爽好几天啦!」我沾沾自喜地拿出刚买不久的新笔记型计算机macbook air,眉飞色舞地说:「你看!自从我最近买了它,哗……每天用这么性感的计算机写小说,我就快乐得不得了啊!哪跟你讲什么心灵上的快乐呢?」我接着说到重点:「你们天下杂志一定采访过很多大企业老板,他们一定会跟你说他们很注重心灵上的快乐,然后说他们追求的幸福都是心灵上的幸福。对,我相信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我更相信,如果把我的存折跟他的存折对换,我敢打赌他一定不会整天在那边靠腰什么心灵上的快乐。说真的,像我们这种贱民,光是每个月多赚几千块就很开心了,可是我觉得这种开心,一点也不比有钱人追求的那种心灵上的开心,还要来得逊色啦!开心就是开心,因为多赚了一点钱得到的那种开心,就是很爽啊,没什么不好承认」
我只能结论一个我早就发现的事:「我觉得,会一直在想思索自己今天过得快不快乐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因为快乐的人哪管你这么多。」
「也许你们觉得我要讲的快乐诀窍很白烂,不过事实上接近真理的东西,常常听起来就是那么白痴------想要快乐,就多做一点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少做一点让自己不快乐的事。这样就会快乐了。」
要由别人来教你如何快乐,这样的事。很蠢。 你唯一应该请教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了解我自己,于是我尽量逃避让我不高兴的事,然后多做我喜欢的事。比如写小说、写小说、写小说、约会、看电影、看漫画、跟狗玩、打麻将。
一点也不难,难在你有多了解自己。
人不是因为看到什么而恐惧,而是因为恐惧而看到了什么。
人生没有意外,每件事都有它的意义。
重要的东西,要拿出象样的时间来对待
史蒂芬.金在「史蒂芬.金谈写作」一书中说道:「首先从这里开始:把你的书桌置于角落,当你每次坐在那儿开始写作时,提醒自己为什么这桌子不放在房间的中央。生活不是用来支援艺术的;相反的,艺术只是生活上的点缀。」
如果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实现,那不就天下大乱了?
如果每个螃蟹卵都能孵化,不就整个海洋都是螃蟹?!!!!
说到底,还是你对这份梦想的重视程度,跟你的力量。
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实践,差不多也是一个人珍惜梦想,唯一的标准吧!
如果我想日益进步,绝对不是调整写作快慢,如此肤浅的东西。
而是认真的生活,多看好读物,看好电影,看好漫画,
然后提升自我要求。
如果慢就可以变强......强,是不是太廉价了?
曾看过一个心理学家解析恋爱的阶段:
第一阶段,共存.也就是热恋,此时情人无时无刻都想腻在一起.
第二阶段,反依赖.至少有一方会想拥有自己的时间.
第三阶段,独立.至少有一方会要求更多的自主空间.
第四阶段,共生.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都学会独立,和平的牵绊,互相成长.
人是互相影响的 人生也没有意外 这两点一直是我的信念
旅行的意义在于玩伴,只有好的玩伴才能让你在旅行的过程中无碍烂天气、晕船、被骗、肚子痛、被抢、迷路等险恶,得到纯粹的快乐。
做自己很重要,也许更是唯一重要的事。
许大哥(许荣哲)认为在若干年后梁朝伟将变成一个「记忆中好像很会演戏的演员」,而周星驰,则会变成重要的、代表某种时代精神的文化(你可以拿一堆社会学会文化研究学里专门使用的符码去装饰周星驰)。
为什么我一定得做些什么才觉得不会浪费时间?为什么我就不能什么也不做地坐在位子上,喝我的咖啡就好?
锺老师(锺文音)也提供一个个人旅行的小秘诀,就是先跟团到某地,然后在该团返台后继续留在该地流浪,而跟团的那一段时间可以尽情咨询导游、累积所需的信息与知识、与最重要的资源,等到一个人探索该地时,也就不会太害怕了。
就是樱木花道说,左手只是辅助,意思就是还是得用右手投球的意思,如果你的人生过得很灰暗,应该想想可能你是左撇子,所以用右手投球才会一直投不进去,右手才是辅助喔!
换个角度想也行不通的话......那就再换个角度,打篮球不行就踢足球,靠咧管他左手还是右手!
「那些温馨接送的日常画面虽然不曾留下照片,但这世界上没有巧合,所有的事物都像齿轮般紧紧咬合,都有存在的重要理由。我对关于妈的记忆特别鲜明,必是为了保存那些动人的时刻。」
请不要因为我是谁而相信我.....
也不要因为我说了什么,作了什么而相信我。
请因为你思考了什么,检证了什么,挑战了什么,确认了什么,而相信你自己的认定。
但我真的很高兴,在最黑暗的时候,我看见过一道精彩的光。
我说过了,见识过这道光,终究让我相信人性无敌。
井上雄彦借着圣僧泽庵大师的口,说道:「厉害的人,都很温柔呢。」
我想做到。
我深信,我们发生过的每一件事,最后都会连结到往后的人生,触发某些情感,改变某些决定。没有一件事会是巧合的,都会成为我们人格特质的一部分。
失去的,我也许永远也拿不回来。
但我还是会继续前进。
睁大眼睛,这就是你曾经最喜欢的作家。
我的人生绝对不是一场自圆其说。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不停,不停的战斗。
纪录片中最经典的,当然就是「连续十四个月出版十四本书」这么唬烂的纪录。
「怎么会想把那个过程拍下来,是凑巧吗?」观众提问。
廖明毅说:「不是,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了。当时我跟制片听九把刀说:「喔,我要连续十四个月出版十四本书。」的时候,就知道他一定办得到,就决定把他连续出版的过程记录下来。」
一个观众举手,忍不住问:「你怎么知道他办得到?」
廖明毅停顿了一下,慢慢说:「如果你跟我一样拍了他那么久,你就知道他就是会作到。」
我坐在旁边,竟然很感动。
那连续十四个月出版十四本书,对现在的我来说真是不可思议的过去。那时我妈重病,毛毛狗不要我,书卖很烂,狗狗变老,人生一团漆黑。我好像非得作一些说出去连自己也会发疯的事,去突破人生的困境。
有时候,我们还真的是办不到很多从自己嘴巴讲出去的话。
但为了不辜负别人的期待,知道别人很相信我们,于是拼了命也得去干。
想十四个月出版十四本书,不只要我厉害,还得两间出版社天衣无缝地配合才行。一个人成功了,光都打在他身上,其余不可或缺的细节、辅助、支持,都会被忽略。
自我的心灵如果不够强壮,却想变强,也可以啊。
或许仰赖别人对你的期待、诸如:「我知道你一定办得到」这样的话,同样可以办到一些很厉害的事。真的。
渐渐的,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成长,会知道要成为一个「你口中宣称的自己」有多不简单。你知道有人在某个方向看着你,看你是一场嘴炮,还是烧着头在实践。跌倒时很豪迈,看到过程的人都绝不会笑你。
那位邻居大婶的女儿,为了贴补家用,跟很多村子里的女孩一样,国小毕业后就去都市里当工厂女工,过了几年,再去茶室或酒家上班赚取更多的钱。在当时虽然很多人都是这样,却仍是逼不得已。
那个孝顺的女儿,某天带了一个在茶室认识的男人回家,说要结婚。
女儿认识了不嫌弃她工作与出身的男人,应该替她高兴,但大婶还是难过地说,妈妈知道妳辛苦,但家里真的需要妳这份薪水,妳能不能再多辛苦两年?两年过后,再结婚好不好?
女儿大哭一场后,回到都市后与男人分手,继续在茶室里陪客。
过了两年,女儿又带了一个彬彬有礼的男人回家,喜孜孜地说要结婚。
不料,那位大婶还是难过地说了同样的话,诸如弟弟妹妹们都还在念书,还是需要她那份薪水,希望她女儿可以再辛苦两年……
这两年都活在希望里的女儿痛苦异常,在大哭中答应了她的母亲。与那位深爱她的男人回到都市后,提出了分手。
过了很多天,邻居大婶收到了一封来自那男人的信。
师傅去挖矿了,于是换吴念真出马。
吴念真说,他忘了那封信精确说了什么,有些艰涩的用字他也看不是很懂,但他清晰地记得六个字,叫「虎毒尚不食子」。当他将这六个字原原本本念了出来时,那位大婶发疯地地跑去撞墙,凄厉地哭喊她也不愿意这样啊、实在是生活所逼之类的话。
吴念真的妈妈跟一些围观的三姑六婆都傻眼了,奋力阻止大婶撞墙自杀后,赶紧说,吴念真应该是念错了意思,要大婶等到正港的师傅出马读信再说。
众人眼巴巴盼着师傅从矿坑回来,立刻把信奉上,师傅有条不紊地念了起来:「我很喜欢你的女儿,虽然现在因为种种现实原因无法在一起,真的非常遗憾,贫穷不是妳愿意的,我也能体谅妳的处境,如果将来还有缘份,希望还是能跟你的女儿在一起。」
念完了,完全傻眼的吴念真被他爸毒打了一顿,罪名是乱读信。
有好几天,屁股烂掉的吴念真正眼都不看师傅一眼,远远看见就避开。
直到被师傅叫住,拉到一旁。
师傅说,你读的内容没有错,但那样读只会白白伤了大婶的心。既然两人都已经分手了,是既定事实了,不如把内容圆一下------最后只要把「意思传达出来就好了」。
(其实,我必须吐槽,那意思一点都不对)。
当时年纪还小的吴念真虽然不是很懂,但还是勉强领受了。
几天后,矿坑塌陷。
师傅走了。
吴念真哭得不能自己。
他说,他这辈子就看过这么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师傅让吴念真知道,所谓真正的知识分子,是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知识比他低的人,而不是反过来利用知识,去掠夺知识比他不足的人。
他的一生中,就只有当年乱打盘尼西林的师傅符合这样的标准。
我想,这就是一颗柔软的心吧。
当然这是吴念真心中的知识分子典型。
现在的社会里,却充满了无数利用自己的知识,去掠夺知识比他们低的「知识分子」。他们可能是用尽种种说词说服你总统没贪污(或只要爱台湾就是好总统)的名嘴,同样也是语气沉重地告诉你拥有全世界最巨额的党产单纯是历史产物而非贪婪。连小孩子都开始使用政治的语言,模棱两可一句话就可以说清处的事实。
请问,正义有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吗?
正义,注定是要有人承受痛苦的。
朱学恒说:「我相信群众智慧,我相信维基百科虽然不正确,但会持续往正确迈进。也许大英百科的编辑说它是公共厕所,但我相信它是一个使用者会自行打扫的公共厕所。我不相信权威,除非我检证过他的话,因而认同他的理念。 但他下一次说话的时候,我还会重新检证一次。」
要培养自己的观点,要培养自己的正义感,要拥有自己的价值,不要轻易屈服在任何一个知识分子的论述底下,不要学会油腔滑调没睪丸的假客观。有时不属于理性的情绪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告诉了你很多事实,有时它叫良心,有时它叫心虚。
我想起了我到底在哭完卢安达饭店后,为那片黑色的土地做了些什么?
没有。
了解这个世界的阴暗面,了解某些人的痛苦困顿,如果仅仅只是了解,那么了解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们对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的人性灾难有所接触,必定不同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亚弗加厥假说、或安培右手定则那样的知识性了解。
当我们发生了惨事,总是希望别人知道了能够感同身受,一手捧泪,另一手毫无犹豫拉住我们。但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能够对我们伸出援手的「其它人」永远都保持一份「身为其它人」的距离。
常常我们得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内心火热,但行动冷漠的人。
这份冷漠将我们划界在麻烦之外,只是偶而用模糊的泪水凝视麻烦里的人。
现在已经离开地球表面的企业家温世仁,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捐钱是最不负责的行善。」
也就是说,光只是捐钱,却没有监督这些钱是如何被妥善使用、让每一笔捐献都可以达到最好的助人效益,是不负责任的作法。
为善让人知,如果可以扩大一百倍的行善,只有更酷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