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美式大片的十三钗
在北美能提前看到《金陵十三钗》的点映也是纯属巧合。Telluride电影节每年在旧金山会有一场新片点映,由于Telluride电影节一向喜欢搞神秘。收到邀请的观众提前并不知道会上映哪一部电影,但主办方会确保这是一部在北美还没上映的又是重量级的影片,而且会有导演或制片方亲自来到现场。去年是索菲亚科波拉的《在某处》,她本人也亲自来到现场。坐在今年试映场地--工业光魔里的乔治卢卡斯私人剧院,等待主办方揭晓电影之前,本人脑海中还浮想联翩会是哪部新片,原来倒是非常期待会是像锡兰的“小亚细亚往事”,或者是索科洛夫的“浮士德”,因为这两部片是为数不多还没有在Telluride电影节上出线也没有在北美上映过的的戛纳或者威尼斯的重量级影片。不过恰好正好喵到剧场过道上某个熟悉的黑衣人,不就是张艺谋嘛,心想坏了,这下只能看十三钗了。
之前先说一下Telluride电影节,Telluride是个科罗拉多的小镇,它以最早使用交流电而闻名于世。诺兰的 《致命魔术》中休杰克曼同学去寻找交流电换人的地方的就是那个小镇。不过现在基本上已经是滑雪旅游地了。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小镇可以有全美最适合影迷的的电影节。Telluride电影节没有红毯也没有评奖,一共5天的时间里密密麻麻放映了那一年全球三大电影节上一些重要作品以及一些北美独立电影作品,而且每个电影都会有制作人或者导演,重要演员到来,比如今年就有达内兄弟,乔治克鲁尼。而且因为这个小镇很小,所以你有很大的机会在咖啡店就可以碰到这些人和普通人一样喝个咖啡。而且它的噱头是,在来Telluride之前,你永远也不知道会看到哪些电影,只是他的招牌保证了你绝对不会失望。
影片放映之前,老谋子上来说了几句,一是今天见到了一些老朋友很高兴,二是这个片子他拍得很是辛苦,是他所有片子中拍摄时间最长的。不过身边的翻译倒没完全说对意思,变成了是在中国拍摄时间最长的电影。和他一起上来的还有里面玉墨的扮演者,一口美式英文很是流利,说她是第一次拍电影也是第一次来美国。这类点映的开头都很简洁,主办方和嘉宾一撤就开始开电影了。这次张艺谋俨然是国际阵容了,开头字幕中就有一些美国电影人,比如在这边很受中产阶级喜爱的 Christian Bale。这边美国观众也挺有自豪感的,一旦开片字幕上出现美国电影人,他们就开始鼓掌,不过电影开头的血腥惨烈的战争场面还是很快让他们入境了。虽然这片放在美国院线片里也算是片长过长,但是在剧院里就只是转眼的一瞬间。片子里一些英文对话幽默处剧院的笑声,高潮煽情处我座位边上的老太太轻轻的抽泣,还有结尾时掌声,无不印证了我在看片中的第一印象,这是一部很能被美国观众接受的影片,因为它和美国主流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实在是没有两样。
之前老觉得张艺谋电影的剧本总是掉链子,这次《金》的剧本是我看过国内电影中最接近好莱坞大片剧本的。它几乎拥有了一部好莱坞正剧的应该有的元素。贝尔角色的设置就不用说了,典型的好莱坞机遇型平民英雄,最后他口中透露自己过世女儿的包袱又让他整个动机合情合理。里面十三钗和教会女学生的人物形象变化也是类似,从开始互相误解到互相宽容。曹可凡扮演的汉奸角色也是常见的苦情父亲。整个片子的道德立场是非常鲜明和正确的,好莱坞大片中家庭亲人,国家荣誉,萍水相逢的友谊,自我牺牲和个体的灵魂救赎都有机结合起来。主要人物们的形象也通过大量关键细节渲染而丰满起来。教堂里贝尔帮助女学生们逃离南京这条线几乎符合了所有美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一个先入为主的立场,另一个辛德勒名单的故事。电影和原著不同的地方是加入了大量中国抵抗军队和李教官这个人物,兼顾里国内左派的情感需要。其中日本军队第一次闯入教堂戏中,贝尔试图用神父的名义来保护女学生,在粗鲁的日本士兵军刀下显得如此无力,关键时候还是靠李教官孤胆英雄把日本军队引入了陷阱和他们同归于尽,教堂里的生命和尊严才得以保存。没有武力支持的人道救助在极端暴力面前没有实际意义,只有武力抵抗才是真正的出路。而爱好音乐的日本军官人物的设置兼顾了一方面避免脸谱化日本军人,一方面又避免了美化侵略者。在片子的道德立场上,编剧可谓做得滴水不漏。电影节奏控制上也控制得很好,战争动作片段之间也不乏有轻松幽默的对话,无论是风尘女充满生活气息的方言对话,还是巴尔和玉墨英文对话中的调情,非常符合美式大片的调调。
既然要上美式大片这条船,就得丢掉点自己的东西。就像放映场和我一起来一个朋友抱怨说,这简直太美国化的片子里,如果不是事先有张艺谋出场,他根本无法想象到这是张艺谋的片子。另一个路人说这不是一部能让人沉思的片子,他更喜欢看到像在今年Telluride电影节场场爆满的伊朗片《A Separation》。是的,《金》全篇大量煽情排山倒海地涌向观众,根本不让他们有思考的余地。如果不是片中靓丽的旗袍,秦淮女的吟唱还隐约透露了张艺谋的标签,这片完全可以是一个好莱坞商业导演拍的片子。简单粗暴的配乐让原本不够聪明的煽情场面变成肤浅的催泪场。如果用美国商业大片的角度来看《金》的话,它的感情戏又略显拖沓,战争动作场面又毫无新意。相比国内媒体的“冲奥论”,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次老谋子是想要抢占北美主流院线的市场,毕竟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不青睐这种商业大片。不过如果能借此片建立起国内电影业的工业流水线的良性循环,说不定从未来回头看《金》也是中国电影商业大片的另一个标杆。这不是一部让人振奋,或者是眼前一亮的片子,但它也没有不负责任地粗制滥造,这只是一部工业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在这样的模式下导演个人的才情已经被无可避免地消磨掉了,它全身散发出令人乏味的循规蹈矩,和其它喜欢到处爆破的战争题材美国商业片没有两样。
PS: 罪过罪过,看过电影2周后才发出来...
之前先说一下Telluride电影节,Telluride是个科罗拉多的小镇,它以最早使用交流电而闻名于世。诺兰的 《致命魔术》中休杰克曼同学去寻找交流电换人的地方的就是那个小镇。不过现在基本上已经是滑雪旅游地了。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小镇可以有全美最适合影迷的的电影节。Telluride电影节没有红毯也没有评奖,一共5天的时间里密密麻麻放映了那一年全球三大电影节上一些重要作品以及一些北美独立电影作品,而且每个电影都会有制作人或者导演,重要演员到来,比如今年就有达内兄弟,乔治克鲁尼。而且因为这个小镇很小,所以你有很大的机会在咖啡店就可以碰到这些人和普通人一样喝个咖啡。而且它的噱头是,在来Telluride之前,你永远也不知道会看到哪些电影,只是他的招牌保证了你绝对不会失望。
影片放映之前,老谋子上来说了几句,一是今天见到了一些老朋友很高兴,二是这个片子他拍得很是辛苦,是他所有片子中拍摄时间最长的。不过身边的翻译倒没完全说对意思,变成了是在中国拍摄时间最长的电影。和他一起上来的还有里面玉墨的扮演者,一口美式英文很是流利,说她是第一次拍电影也是第一次来美国。这类点映的开头都很简洁,主办方和嘉宾一撤就开始开电影了。这次张艺谋俨然是国际阵容了,开头字幕中就有一些美国电影人,比如在这边很受中产阶级喜爱的 Christian Bale。这边美国观众也挺有自豪感的,一旦开片字幕上出现美国电影人,他们就开始鼓掌,不过电影开头的血腥惨烈的战争场面还是很快让他们入境了。虽然这片放在美国院线片里也算是片长过长,但是在剧院里就只是转眼的一瞬间。片子里一些英文对话幽默处剧院的笑声,高潮煽情处我座位边上的老太太轻轻的抽泣,还有结尾时掌声,无不印证了我在看片中的第一印象,这是一部很能被美国观众接受的影片,因为它和美国主流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实在是没有两样。
之前老觉得张艺谋电影的剧本总是掉链子,这次《金》的剧本是我看过国内电影中最接近好莱坞大片剧本的。它几乎拥有了一部好莱坞正剧的应该有的元素。贝尔角色的设置就不用说了,典型的好莱坞机遇型平民英雄,最后他口中透露自己过世女儿的包袱又让他整个动机合情合理。里面十三钗和教会女学生的人物形象变化也是类似,从开始互相误解到互相宽容。曹可凡扮演的汉奸角色也是常见的苦情父亲。整个片子的道德立场是非常鲜明和正确的,好莱坞大片中家庭亲人,国家荣誉,萍水相逢的友谊,自我牺牲和个体的灵魂救赎都有机结合起来。主要人物们的形象也通过大量关键细节渲染而丰满起来。教堂里贝尔帮助女学生们逃离南京这条线几乎符合了所有美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一个先入为主的立场,另一个辛德勒名单的故事。电影和原著不同的地方是加入了大量中国抵抗军队和李教官这个人物,兼顾里国内左派的情感需要。其中日本军队第一次闯入教堂戏中,贝尔试图用神父的名义来保护女学生,在粗鲁的日本士兵军刀下显得如此无力,关键时候还是靠李教官孤胆英雄把日本军队引入了陷阱和他们同归于尽,教堂里的生命和尊严才得以保存。没有武力支持的人道救助在极端暴力面前没有实际意义,只有武力抵抗才是真正的出路。而爱好音乐的日本军官人物的设置兼顾了一方面避免脸谱化日本军人,一方面又避免了美化侵略者。在片子的道德立场上,编剧可谓做得滴水不漏。电影节奏控制上也控制得很好,战争动作片段之间也不乏有轻松幽默的对话,无论是风尘女充满生活气息的方言对话,还是巴尔和玉墨英文对话中的调情,非常符合美式大片的调调。
既然要上美式大片这条船,就得丢掉点自己的东西。就像放映场和我一起来一个朋友抱怨说,这简直太美国化的片子里,如果不是事先有张艺谋出场,他根本无法想象到这是张艺谋的片子。另一个路人说这不是一部能让人沉思的片子,他更喜欢看到像在今年Telluride电影节场场爆满的伊朗片《A Separation》。是的,《金》全篇大量煽情排山倒海地涌向观众,根本不让他们有思考的余地。如果不是片中靓丽的旗袍,秦淮女的吟唱还隐约透露了张艺谋的标签,这片完全可以是一个好莱坞商业导演拍的片子。简单粗暴的配乐让原本不够聪明的煽情场面变成肤浅的催泪场。如果用美国商业大片的角度来看《金》的话,它的感情戏又略显拖沓,战争动作场面又毫无新意。相比国内媒体的“冲奥论”,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次老谋子是想要抢占北美主流院线的市场,毕竟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不青睐这种商业大片。不过如果能借此片建立起国内电影业的工业流水线的良性循环,说不定从未来回头看《金》也是中国电影商业大片的另一个标杆。这不是一部让人振奋,或者是眼前一亮的片子,但它也没有不负责任地粗制滥造,这只是一部工业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在这样的模式下导演个人的才情已经被无可避免地消磨掉了,它全身散发出令人乏味的循规蹈矩,和其它喜欢到处爆破的战争题材美国商业片没有两样。
PS: 罪过罪过,看过电影2周后才发出来...
文西
(San Francisco Bay Area, United States)
Dr.StrangeLove, How can I stop being mean and start to be a better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