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通治群经必读诸书举要》与《儒藏》精华编
马一浮《通治群经必读诸书举要》与《儒藏》精华编
蝼冢
《儒藏》精华编在正式出版之前,出过一些没有定价的样书,从书贩手中偶得一册,系四书类论语属。样书也是精装,但与日后正式出版的蓝色布面精装有差别。内文版式一致。鸣谢一栏有捐助者名姓。
《儒藏》精华编所选底本尤嘉,版本也具有权威性质,本卷收五种《论语》,其影响和版本情况如下:
1.论语集解(正平版)(魏)何晏——传世《论语》最早、最完整的单集解本,汉魏古注的集成之作;
2.论语义疏〔梁〕皇侃——传世《论语》最早的注疏本,南北朝《论语》注释的集成之作;
3.论语注疏(宋)邢昺——唐宋《论语》注疏本的代表;
4.论语集注(宋)朱熹——宋学《论语》注释的代表作,占据了宋元明清影响所及的半壁江山;
5.《论语注》(清)康有为——近代改良派思想家古为今用的《论语》注释之作。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释文》收录在《儒藏》精华编出土文献类,底本是汉代《论语》的隶书抄本(残本),乃目前最早的《论语》白文版本。
吾侪偶得此书环衬右侧竖向题有一段话,兹录如下:
怒波校友惠存
学校衷心感谢你为母校增添的那份光荣和骄傲,也永远祝福你。
许智宏
二〇〇七年二月八日
题赠是说原北大校长许智宏将样书赠送一卷给“怒波”。此“怒波”当是中坤集团老总黄氏,写诗的时候叫骆英。这位诗歌界的资本家和商界的诗人八卦甚多。曾捐赠两诗歌研究所三千万,一夜间爆红。在自己的诗集序言中说:妒忌有钱就去学MBA,生意作败了还有诗歌(大意)。近段因其在冰岛买地搞旅游开发遭拒也闹得沸沸扬扬。
很奇怪的是,这部书为何流落书贩手中?黄怒波不要《儒藏》吗?^_^
鸣谢中没有黄怒波的名字,只有本焕法师30万,欧阳旭2万(知道中关村第三极的人估计也知道他,知道国风的人当然更知道他),苑天舒2万,李继兴1万。
正式出版的《儒藏》精华编其他捐助者名单都去掉了,只有本焕法师一人,捐助额100万。《儒藏》之编撰本欲比肩《佛藏》和《道藏》,本焕法师并无门户之见,实为明道弘道之人。
《儒藏》精华编总目本四库目录之学:经史子集。而其所收书籍次第早在马一浮先生给复性书院学员所列的“初机”读书书目——《通治群经必读诸书举要》,所列书目自然也是出自四库部署——中可窥一斑。儒藏次第却合于马先生之彀,不同者,马先生多举乐类、诸子异家和史家三栏。诗文类也属多举。《儒藏》精华编限于儒之单一线索,与马先生所谓通儒之志不同。马先生国学楷定六艺统摄一切之学问(六艺统诸子、四部;也统西来学术),这也是其讲学的门津。儒藏特开四书类属,也算是反应了“藏”的内在变化,包括谶纬类赫然在列也是如此。《儒藏》精华编史类以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打头,其次是《续资治通鉴纲目》,其他为杂史杂论。有点过于谫陋。老子被马先生列入诸子异家虽难得其免,而马先生谓老子出自《易》,列入儒家也未尝不可,但与孔子之独尊确实不妥。老子既然出自《易》,自当儒家一脉,何尝不可。于通儒或者说国学是必然要通习的。马先生谓“九家以儒为高”,自然尊儒家,且不放弃诸家――道术裂变故,得失不同。儒藏之编撰其功在理出一个“藏”来,与《佛藏》《道藏》比肩而立,老子立于《道藏》魁首,所以《儒藏》自然就不必举其大纛了。吾国之学,当涵盖儒释道三藏,而新的儒者之道路当然是儒释道耶伊都应该包含在内。此一涵盖,当然还会有耶儒、回儒之称才恰当。《儒藏》编撰不收入此类任何著作。是不是有点可惜?当然,如果泛化,肯定会遭致更多谩骂。国学不是国故之学,也不是中国学-汉学(Sinology),今日看来,国学必然是一门与现有教育体制不同的独立门类,其所摄也渐渐的包容了现有学科的东西。
《儒藏》精华编也有马先生没有例举到的出土文献类,以及海外文献部类,还增加了谶纬一类。
2011年12月7日 银山
蝼冢
《儒藏》精华编在正式出版之前,出过一些没有定价的样书,从书贩手中偶得一册,系四书类论语属。样书也是精装,但与日后正式出版的蓝色布面精装有差别。内文版式一致。鸣谢一栏有捐助者名姓。
![]() |
汤一介先生手举《儒藏》精华编四书类论语属样书 |
《儒藏》精华编所选底本尤嘉,版本也具有权威性质,本卷收五种《论语》,其影响和版本情况如下:
1.论语集解(正平版)(魏)何晏——传世《论语》最早、最完整的单集解本,汉魏古注的集成之作;
2.论语义疏〔梁〕皇侃——传世《论语》最早的注疏本,南北朝《论语》注释的集成之作;
3.论语注疏(宋)邢昺——唐宋《论语》注疏本的代表;
4.论语集注(宋)朱熹——宋学《论语》注释的代表作,占据了宋元明清影响所及的半壁江山;
5.《论语注》(清)康有为——近代改良派思想家古为今用的《论语》注释之作。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释文》收录在《儒藏》精华编出土文献类,底本是汉代《论语》的隶书抄本(残本),乃目前最早的《论语》白文版本。
吾侪偶得此书环衬右侧竖向题有一段话,兹录如下:
怒波校友惠存
学校衷心感谢你为母校增添的那份光荣和骄傲,也永远祝福你。
许智宏
二〇〇七年二月八日
题赠是说原北大校长许智宏将样书赠送一卷给“怒波”。此“怒波”当是中坤集团老总黄氏,写诗的时候叫骆英。这位诗歌界的资本家和商界的诗人八卦甚多。曾捐赠两诗歌研究所三千万,一夜间爆红。在自己的诗集序言中说:妒忌有钱就去学MBA,生意作败了还有诗歌(大意)。近段因其在冰岛买地搞旅游开发遭拒也闹得沸沸扬扬。
很奇怪的是,这部书为何流落书贩手中?黄怒波不要《儒藏》吗?^_^
鸣谢中没有黄怒波的名字,只有本焕法师30万,欧阳旭2万(知道中关村第三极的人估计也知道他,知道国风的人当然更知道他),苑天舒2万,李继兴1万。
正式出版的《儒藏》精华编其他捐助者名单都去掉了,只有本焕法师一人,捐助额100万。《儒藏》之编撰本欲比肩《佛藏》和《道藏》,本焕法师并无门户之见,实为明道弘道之人。
《儒藏》精华编总目本四库目录之学:经史子集。而其所收书籍次第早在马一浮先生给复性书院学员所列的“初机”读书书目——《通治群经必读诸书举要》,所列书目自然也是出自四库部署——中可窥一斑。儒藏次第却合于马先生之彀,不同者,马先生多举乐类、诸子异家和史家三栏。诗文类也属多举。《儒藏》精华编限于儒之单一线索,与马先生所谓通儒之志不同。马先生国学楷定六艺统摄一切之学问(六艺统诸子、四部;也统西来学术),这也是其讲学的门津。儒藏特开四书类属,也算是反应了“藏”的内在变化,包括谶纬类赫然在列也是如此。《儒藏》精华编史类以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打头,其次是《续资治通鉴纲目》,其他为杂史杂论。有点过于谫陋。老子被马先生列入诸子异家虽难得其免,而马先生谓老子出自《易》,列入儒家也未尝不可,但与孔子之独尊确实不妥。老子既然出自《易》,自当儒家一脉,何尝不可。于通儒或者说国学是必然要通习的。马先生谓“九家以儒为高”,自然尊儒家,且不放弃诸家――道术裂变故,得失不同。儒藏之编撰其功在理出一个“藏”来,与《佛藏》《道藏》比肩而立,老子立于《道藏》魁首,所以《儒藏》自然就不必举其大纛了。吾国之学,当涵盖儒释道三藏,而新的儒者之道路当然是儒释道耶伊都应该包含在内。此一涵盖,当然还会有耶儒、回儒之称才恰当。《儒藏》编撰不收入此类任何著作。是不是有点可惜?当然,如果泛化,肯定会遭致更多谩骂。国学不是国故之学,也不是中国学-汉学(Sinology),今日看来,国学必然是一门与现有教育体制不同的独立门类,其所摄也渐渐的包容了现有学科的东西。
《儒藏》精华编也有马先生没有例举到的出土文献类,以及海外文献部类,还增加了谶纬一类。
2011年12月7日 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