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哲学]爱情
依稀记得06年世界杯半决赛我在交大某理工博士的实验室上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爱情的日志。6年之后,我又想起了这个话题,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以特别严肃地方式谈论爱情,以一种反浪漫的方式谈论浪漫。这对我来说,却是最浪漫的事。最冰冷的浪漫。直觉之美。我当时到底说过些什么既幼稚又一本正经的话呢?我记不得了。不管我以后还会不会困惑,但至少现在,一定更接近那个答案。
那个时候许多人都热衷于寻找答案。某人曾经热切地征询了每一个朋友的意见。我只能模糊地想起,那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部落草原上裸奔的男女。有人告诉过我,蒙古的习俗,就是男女赛马,拦腰抱下,就是你的新娘。我以此作答。某年我在某人的抽屉里偷窥日记本,赫然写着许多关于爱情是什么的琐碎笔录。就像口供一样整洁,并且迷茫。我天真地想,没关系,我一定可以帮你找到答案的。我生来就是用来思考难题的,没错,一架机器。忧郁的机器。
有那么多互相做对爱情故事,却从没有一种公认标准的爱情。多数无法说服少数,纯洁始终被奚落,肉欲也一再贬值。嬉皮士的爱或偶像剧的爱,淫乱的爱或纯洁的爱,他们是如此仇视对方。我那时单纯地设想,也许真正的爱情就藏在其中,其他都是在为欲望诡辩。这难道不奇怪吗?既然如此,为什么每个人总是会对别人说,“你并不懂爱情。”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让人困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偶像。那个偶像其实并非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种气质,爱情的气质,他或者她心中最梦幻的憧憬。就像阿姐把自己的头像改成了虫师,那也许是属于她关于爱情的私人定义。但是,难道爱着偶像剧中男女主角的人们,就是肤浅的吗;又或者,像唐璜一样迅速换血的浪子们,就是肉欲的吗?甚至,对文盲、民工与乞丐来说,爱情就只是一种奢望吗?我本能地相信,这不公平。这个问题,我后来终于得到了答案。
我们的前提就是致命的错误。纯洁和坚贞绝非爱情的性质。否则就不会有拜伦的唐璜,不会有滥交的摇滚乐手,不会有《好笑的爱》,不会有吉姆·贾木许的《破碎之花》。他们之中达成了一种高贵的默契,抵制理想主义和乌托邦的爱情。他们拒绝相信这个草率的结论。而且他们的质疑,是如此铿锵。毫不羞耻。
为此,我困惑了许多年。要么是,要么不。但还有一种我一直不忍心尝试的蹊径,丧失自我。我一直记得兰波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誓言,“我的愿望就是成为所有人”。也依然记得萨特的墓志铭,“即使最好的时候,我也看不到自己”。关于爱情的谜底就在这两句话里。你们是否愿意,哪怕一刻忘我,仅仅是出于对爱情答案的好奇呢?起码我愿意。抱着最单纯的好奇,抱着渴望解答的童心,我在荒无人烟的思想中徒步数年。摘下了这个属于我的答案。
爱情,就是你眼中的世界,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你的爱情就是什么样。你眼中的世界是一管燃料,那股最原始也最神秘的性的欲望将它点燃。这,就是爱情。所以我知道,原来我以为爱情是一种东西,可以被定性。但其实,爱情是一种反应,也许万物的性命是一样的,正如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然而每个人心中的世界却不同,正如烟花的芯,点燃它的都是同一把火,绽放的却是千姿百态的花朵。只有最庸俗的人,才会为花朵区分真假和优劣。爱情,就是花朵,它们的绽放从来不是为了让别人观看和品评,只是为了释放自己充溢的激情。这股激情,没有真正的敌人,也没有愧对谁。让纯洁的人去纯洁,让庸俗的人去庸俗;让原始的人去原始吧,让放浪的人去放浪;让贫乏的人去贫乏,让浪漫的人去浪漫。让骗子们继续榨取,让殉爱者继续牺牲;让女神们继续做她们的女神,让唐璜们继续调戏女神。但是,千万记住,一定要让插嘴的人闭嘴,让插手的人住手。爱情的大敌,其实就是这个世界的大敌,也就是自由的大敌,他的名字,请一定记住,那就是:他人。
你爱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仅仅藏在你是谁这个环节里。男人总是比女人更关心这个问题。所以这不奇怪,通常更多女人从来不知道自己爱谁,更多男人却会因为女人的迷茫,得不到所爱。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超越性别的人,一样可以得到超越性别的爱,但同时,超越性别的人甚至可能比通常的男女更迷茫。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一开始,回到那部忧郁而疏离的电影,回到那个叫做贾木许的银发男子拍摄的《破碎之花》。他是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也是一个冷血的爱人。只有和他同样冷血的人,才能懂得这最彻骨的浪漫。这是另一种爱,也是爱情中最独特的一种。是爱情的对立面,也是爱情的升华。当然,我个人欣赏这样一种爱,因为这代表着人类心智的一种通透的极致。在影片的结尾,唐寻访了他一生无数爱人中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个。在她愤怒的尖叫声中,唐已经被人一拳击倒。当他从昏厥中摇晃着醒来,身在一片荒野。她的愤怒无法平息,这也许是唐最大的遗憾。可是,如果她如同唐一样平静,那么她就不再是她,却成了另一个唐。她必须是她,那个只听从内心痛楚的她。那也许是唐生命中最大的宿敌,我不知道他花了多大的勇气,才放弃了这份最值得他珍惜的虔诚爱情。但他必须这么做,否则他就得不到爱情的答案。最后他遇见了他的儿子,他疯狂地追逐自己的儿子:为了爱情的答案,以及属于他自己这个孤独世界的种子,可以得到传递。至今,《破碎之花》是我看过诠释爱情最透彻的一部电影。去爱和去谈论爱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可以去爱,而且他们的爱情是绝对真实的。但是只有彻底地失去自我,彻底地变成所有人,才有资格得到这个代价昂贵的答案。这个悲哀的答案。这部电影毫无动人处,既不浪漫,也不深情,毫无情趣,缺乏激情,一个年迈的男人,既单薄又空洞,却如同幽灵一样久久盘旋在我眼前。爱情的答案和爱情没有丝毫的共性,为此而责怪世界,却很愚蠢。
你听到了吗?我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了。多么美妙的答案。可是,你知道最悲哀的是什么?当我得到了爱情的答案,我却已经忘了我自己是谁,属于哪一个。当我明白了爱情与性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可以变成任何人,和任何人相爱,我却丧失了我私人的爱。不,确切地说,我丧失了的是爱的最原初的激情:对爱的虔诚。但虔诚,却是最大的贪婪。当然,正因为如此,这才是爱情最丰厚的膏腴。但是另一种贪婪却可以与之媲美。这,就是博爱的由来。对此换来的,是可以因每一种爱而动容。特别是那些最容易被偏见误解和贱视的爱情。这也是爱情中最让人心疼的一种。如果一定要从艺术层面区分爱情故事的好坏,心疼要好过幸福,被歧视的要好过受吹捧的。因此,也更浪漫。这份充分参与的旁观,让人得到更丰厚的心动。不关心一朵玫瑰的纯白,才触得到满手花瓣。心生欢喜。无穷藏。就像希腊人说的,放弃地越多,你就得到越多。圣女的虔诚和原始的博爱,是架在爱情纺锤的两极,闪烁着尖锐刺眼的光芒,是凡人的禁地,是精神与肉体的撕扯,是永无止息。但最根本的,是个人与世界的分裂。只有骄子中的骄子,才能弥合这道深渊。曾有人称之为,精灵。让我拜倒在这个人的面前吧,只有他,才真正配得上做一个偶像。
精灵的爱之咏叹:
“我,当然还是我。
爱情,依然是爱。
我,就是我的瓦解。
我的爱情,就是爱情的瓦解。
我,就是所有的人。
我的爱情,就是爱情的全部。”
2011.12.07.06:44
那个时候许多人都热衷于寻找答案。某人曾经热切地征询了每一个朋友的意见。我只能模糊地想起,那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部落草原上裸奔的男女。有人告诉过我,蒙古的习俗,就是男女赛马,拦腰抱下,就是你的新娘。我以此作答。某年我在某人的抽屉里偷窥日记本,赫然写着许多关于爱情是什么的琐碎笔录。就像口供一样整洁,并且迷茫。我天真地想,没关系,我一定可以帮你找到答案的。我生来就是用来思考难题的,没错,一架机器。忧郁的机器。
有那么多互相做对爱情故事,却从没有一种公认标准的爱情。多数无法说服少数,纯洁始终被奚落,肉欲也一再贬值。嬉皮士的爱或偶像剧的爱,淫乱的爱或纯洁的爱,他们是如此仇视对方。我那时单纯地设想,也许真正的爱情就藏在其中,其他都是在为欲望诡辩。这难道不奇怪吗?既然如此,为什么每个人总是会对别人说,“你并不懂爱情。”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让人困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偶像。那个偶像其实并非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种气质,爱情的气质,他或者她心中最梦幻的憧憬。就像阿姐把自己的头像改成了虫师,那也许是属于她关于爱情的私人定义。但是,难道爱着偶像剧中男女主角的人们,就是肤浅的吗;又或者,像唐璜一样迅速换血的浪子们,就是肉欲的吗?甚至,对文盲、民工与乞丐来说,爱情就只是一种奢望吗?我本能地相信,这不公平。这个问题,我后来终于得到了答案。
我们的前提就是致命的错误。纯洁和坚贞绝非爱情的性质。否则就不会有拜伦的唐璜,不会有滥交的摇滚乐手,不会有《好笑的爱》,不会有吉姆·贾木许的《破碎之花》。他们之中达成了一种高贵的默契,抵制理想主义和乌托邦的爱情。他们拒绝相信这个草率的结论。而且他们的质疑,是如此铿锵。毫不羞耻。
为此,我困惑了许多年。要么是,要么不。但还有一种我一直不忍心尝试的蹊径,丧失自我。我一直记得兰波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誓言,“我的愿望就是成为所有人”。也依然记得萨特的墓志铭,“即使最好的时候,我也看不到自己”。关于爱情的谜底就在这两句话里。你们是否愿意,哪怕一刻忘我,仅仅是出于对爱情答案的好奇呢?起码我愿意。抱着最单纯的好奇,抱着渴望解答的童心,我在荒无人烟的思想中徒步数年。摘下了这个属于我的答案。
爱情,就是你眼中的世界,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你的爱情就是什么样。你眼中的世界是一管燃料,那股最原始也最神秘的性的欲望将它点燃。这,就是爱情。所以我知道,原来我以为爱情是一种东西,可以被定性。但其实,爱情是一种反应,也许万物的性命是一样的,正如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然而每个人心中的世界却不同,正如烟花的芯,点燃它的都是同一把火,绽放的却是千姿百态的花朵。只有最庸俗的人,才会为花朵区分真假和优劣。爱情,就是花朵,它们的绽放从来不是为了让别人观看和品评,只是为了释放自己充溢的激情。这股激情,没有真正的敌人,也没有愧对谁。让纯洁的人去纯洁,让庸俗的人去庸俗;让原始的人去原始吧,让放浪的人去放浪;让贫乏的人去贫乏,让浪漫的人去浪漫。让骗子们继续榨取,让殉爱者继续牺牲;让女神们继续做她们的女神,让唐璜们继续调戏女神。但是,千万记住,一定要让插嘴的人闭嘴,让插手的人住手。爱情的大敌,其实就是这个世界的大敌,也就是自由的大敌,他的名字,请一定记住,那就是:他人。
你爱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仅仅藏在你是谁这个环节里。男人总是比女人更关心这个问题。所以这不奇怪,通常更多女人从来不知道自己爱谁,更多男人却会因为女人的迷茫,得不到所爱。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超越性别的人,一样可以得到超越性别的爱,但同时,超越性别的人甚至可能比通常的男女更迷茫。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一开始,回到那部忧郁而疏离的电影,回到那个叫做贾木许的银发男子拍摄的《破碎之花》。他是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也是一个冷血的爱人。只有和他同样冷血的人,才能懂得这最彻骨的浪漫。这是另一种爱,也是爱情中最独特的一种。是爱情的对立面,也是爱情的升华。当然,我个人欣赏这样一种爱,因为这代表着人类心智的一种通透的极致。在影片的结尾,唐寻访了他一生无数爱人中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个。在她愤怒的尖叫声中,唐已经被人一拳击倒。当他从昏厥中摇晃着醒来,身在一片荒野。她的愤怒无法平息,这也许是唐最大的遗憾。可是,如果她如同唐一样平静,那么她就不再是她,却成了另一个唐。她必须是她,那个只听从内心痛楚的她。那也许是唐生命中最大的宿敌,我不知道他花了多大的勇气,才放弃了这份最值得他珍惜的虔诚爱情。但他必须这么做,否则他就得不到爱情的答案。最后他遇见了他的儿子,他疯狂地追逐自己的儿子:为了爱情的答案,以及属于他自己这个孤独世界的种子,可以得到传递。至今,《破碎之花》是我看过诠释爱情最透彻的一部电影。去爱和去谈论爱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可以去爱,而且他们的爱情是绝对真实的。但是只有彻底地失去自我,彻底地变成所有人,才有资格得到这个代价昂贵的答案。这个悲哀的答案。这部电影毫无动人处,既不浪漫,也不深情,毫无情趣,缺乏激情,一个年迈的男人,既单薄又空洞,却如同幽灵一样久久盘旋在我眼前。爱情的答案和爱情没有丝毫的共性,为此而责怪世界,却很愚蠢。
你听到了吗?我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了。多么美妙的答案。可是,你知道最悲哀的是什么?当我得到了爱情的答案,我却已经忘了我自己是谁,属于哪一个。当我明白了爱情与性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可以变成任何人,和任何人相爱,我却丧失了我私人的爱。不,确切地说,我丧失了的是爱的最原初的激情:对爱的虔诚。但虔诚,却是最大的贪婪。当然,正因为如此,这才是爱情最丰厚的膏腴。但是另一种贪婪却可以与之媲美。这,就是博爱的由来。对此换来的,是可以因每一种爱而动容。特别是那些最容易被偏见误解和贱视的爱情。这也是爱情中最让人心疼的一种。如果一定要从艺术层面区分爱情故事的好坏,心疼要好过幸福,被歧视的要好过受吹捧的。因此,也更浪漫。这份充分参与的旁观,让人得到更丰厚的心动。不关心一朵玫瑰的纯白,才触得到满手花瓣。心生欢喜。无穷藏。就像希腊人说的,放弃地越多,你就得到越多。圣女的虔诚和原始的博爱,是架在爱情纺锤的两极,闪烁着尖锐刺眼的光芒,是凡人的禁地,是精神与肉体的撕扯,是永无止息。但最根本的,是个人与世界的分裂。只有骄子中的骄子,才能弥合这道深渊。曾有人称之为,精灵。让我拜倒在这个人的面前吧,只有他,才真正配得上做一个偶像。
精灵的爱之咏叹:
“我,当然还是我。
爱情,依然是爱。
我,就是我的瓦解。
我的爱情,就是爱情的瓦解。
我,就是所有的人。
我的爱情,就是爱情的全部。”
2011.12.07.06:44
-
陈老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9 14:05:05
-
泊船瓜洲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8 02:32:25
-
法外赛博天使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16 20:29:51
-
香理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2 12:55:13
-
江峰宜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1-19 10:17:25
-
biglulufish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1-19 00:04:37
-
肉片粥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13 10:47:27
-
殊珍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0-03 11:48:0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11 11:35:0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18 16:04:46
-
LisaLe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11 15:59:46
-
幺蛾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10 10:53:11
-
MossMor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7 23:14:33
-
玉夫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7 20:26:44
-
三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7 20:02:18
-
潮汐花园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7 19:02:2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7 18:50:15
-
上帝在高处吸烟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7 14:00:00
-
野生皮皮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7 11:49:03
-
貓小三的意思其實是如果先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7 09:34:02
14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魔法小镇[限时放送]
- 【译】马丁·海德格尔对现代哲学的巨大影响与特拉克尔诗歌的解读(尼克·兰德) (3人喜欢)
- 内在性回归的世纪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