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的交流还是那么重要吗?
看到好多人研究过或正在研究或想研究和谐的邻里社区。
我觉得困惑,现在大家都这么忙,还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邻居们交往呢?
暑假我加了我们家小区的qq群,看他们群聊。一群三四十岁的青年们,上班时候聊qq,晚上回家各自活动。各种职业的人在qq上交流得很和谐。利用职业的便利,大家也可互帮互助。聊到同样的爱好的几人,可以约好一起开车去某个咖啡吧,面对面促膝长谈。
如今网络如此发达,有没有必要用建筑的力量来促进社区交流呢?
每天晚上,我会看到几个老年人成群结队地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他们原本互不相识,来自不同的家庭,但老人们的习性却可以让他们走到一起。闲聊儿孙事,稍解寂寞心。他们也成了最熟悉社区的人。
小区里很多小朋友都在一个地方上的小学,每天一起上下学,自然家长们也互相认识了。而中学生们,学习的压力这么大,或许不会有时间用来交往。但如果小区里多一个篮球场,中学生们或许也会熟悉起来。
小区附近的江尖公园,小广场时常有人组织练习太极拳和交谊舞,人们也能在那里从陌生到相识。
人是群居的动物,只要有人,就会有关系。建筑似乎不必承载太多。
我觉得困惑,现在大家都这么忙,还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邻居们交往呢?
暑假我加了我们家小区的qq群,看他们群聊。一群三四十岁的青年们,上班时候聊qq,晚上回家各自活动。各种职业的人在qq上交流得很和谐。利用职业的便利,大家也可互帮互助。聊到同样的爱好的几人,可以约好一起开车去某个咖啡吧,面对面促膝长谈。
如今网络如此发达,有没有必要用建筑的力量来促进社区交流呢?
每天晚上,我会看到几个老年人成群结队地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他们原本互不相识,来自不同的家庭,但老人们的习性却可以让他们走到一起。闲聊儿孙事,稍解寂寞心。他们也成了最熟悉社区的人。
小区里很多小朋友都在一个地方上的小学,每天一起上下学,自然家长们也互相认识了。而中学生们,学习的压力这么大,或许不会有时间用来交往。但如果小区里多一个篮球场,中学生们或许也会熟悉起来。
小区附近的江尖公园,小广场时常有人组织练习太极拳和交谊舞,人们也能在那里从陌生到相识。
人是群居的动物,只要有人,就会有关系。建筑似乎不必承载太多。
-
曦城设计成柯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9-05 09: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