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山彭城书院】
![]() |
真正的书院在戏马台下面的绿荫道旁,户部山特有的那种有廊檐的门面房。这张是以前某次大型活动照 |
认识汉风是在高中文学社的时候。还记得海报是周甜加入“智囊团”的处女作。
那一次的汉风还挂着年轻的锐气,讲文化,讲读书,讲徐州。那时候自己正是在政治课上半懂不懂偷看萨特的时候。听到有人颤抖着讲“每一个作家都是在用毕生的精力表达自己脚下的土地”时,心中一颤。
后来六班的胡小涵问了个关于汉风感情的问题,很尴尬。然后我们文学社请他吃饭,就在九里食堂二楼。宋超还专门买了个本子找他签字……正因为这样,我们都忘记那回汉风先生来还带了一捆书,走的时候没剩几本,几乎都售完了。
在后来在师大外院又听了他的讲座。和三年前那场竟大同小异。讲完后请他吃饭的换成了校领导,胡书记啦什么的。再再后来跟他通过e-mail和一封信。当我礼拜天上午站在“彭城书院”门口和汉风搭讪时,他以一种“咱们以前见过?”的表情看着我说:“你是…哪家报纸记者来着?”
我放弃了。
但这个书院却让我不能不动容——不大的教室里一群学龄前的孩子在跟着老师诵读古书——什么身正德修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大意。孩子们念得并不太熟练,但认真而专注。少数孩子的家长坐在后面也在低声诵读着。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带着眼镜儿穿着旗袍,朗朗地站在教室后面咬准每一个字,气出丹田。
书院门口的画架上一字摆开最近的活动通知。白纸小楷,一幅幅,古朴地立着。最近在讲《中庸》周六是第三讲,一共十讲,都是周六早上八点开始。平时周日上午是小孩子的“国学启蒙”。而且旁边的一位年轻妈妈告诉我他们上课基本上是免费的只要缴少许的水电费而已。
清晨户部山不多的人,轿车还像以往那样在路边端端正正地码开,几声鸟鸣,几许微风。我书包里的英文和绿叶一样安静,看着下课的孩子跑向自己的母亲,汉风走到门口吆喝着别让调皮的男孩子跑远,想起浓浓的往事,想到淡淡的未来。
——天阴树影淡,课下童子嘻,册薄藏岁久,年少早负笈。
【书院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7cf880100923e.html
【近期活动】
http://www.cnxz.com.cn/newscenter/xznews/sjbt/2008-09/19/content_1231862.htm
http://msn.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80912215103/
http://news.idoican.com.cn/pcwb/html/2008-09/07/content_12240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