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个人华语电影推荐
→纪录片→
【生活而已】
导演:魏晓波
短评:《生活而已》将摄像机对准自己和女友的日常生活,以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严谨的叙事,精准流畅的剪辑,描述了生活的艰涩、沉重,没有希望的希望,互相取暖的小幸福,浑然天成的幽默感消解了挥之不去的对未来的哀愁。目前为止最好的反映80后(尤其是农村进城上学,最后留在城市蜗居的80后)生活状态的片子,没有之一。
【未完成的生活史】
导演:丛峰
短评:2011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影评人单元获奖作品。我熟悉的乡间生活,我的父亲曾是云南高寒山区民办教师中一分子,十多年的教龄,半农半公身份。他们有不高的文化,能写会说,为人仗义,有乡土感情,业余时间爱好喝酒、打牌、下棋,有人一辈子屈居偏僻乡里,有人通过各种关系去了县城、州府,而有人喝酒过量提前殉职;片子讲就是类似的故事,不过地点是在遥远得甘肃古浪黄羊川。
【火星综合症】
导演:薛鉴羌
短评:极具试验风格的个人电影,完全在夜间模式下拍摄,视角独特而荒诞。片中神志恍惚,思路混乱的“火星人”,是很多文艺青年特有的综合症,他们不是饥饿艺术家,却在追求艺术的路上,因为方向不明,无法进入,让自己变成了艺术品。
【天降】
导演:张赞波
短评:今年才看到的赞波导演的代表作之一。《天降》卫星残骸于斯家也,必先砸其屋顶,陷其土地,鸡犬不宁人心惶惶。天降卫星残骸于斯人也,嫣然彩票头奖,必先砸其脑门,陷其筋骨,小乡官吏曰:“,“这个是辟邪的,天上掉下来的,天兵天将呢。”欲索赔,观测站兵痞曰:“你说赔啥呢?没东西可赔啊。你说这个地,地都是国家的。”。
【算命】
导演:徐童
短评:也许圈内人士会对徐童这个片子有些看法,因为他太准确,太故事化,太有逻辑,太工整,太具有可看性。但毫无疑问,它是把独立纪录片推向对普罗大众的代表作,人气极高。所以,要想了解中国独立剧情片从徐童的“流民三部曲”开始入手。
【危巢】
导演:季丹
短评:从赵亮《上言方》里陪母留京不停申诉,最后黯然回乡戏剧性地“认贼作父”结婚生子的女孩;到季丹《危巢》里心机缜密,精于算计,早熟得令人吃惊的姐妹花;再到范立欣《归途列车》里敢于和父亲对打的张琴,这些花季女孩都长着中国式的圆脸蛋儿,婴儿肥,时常紧蹙眉头,她们的理性务实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残忍,唯有如此她们才能卑微地活下去。她们的下一代还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自由成长。
【胶带】
导演:李凝
短评:先锋舞蹈糅合残酷现实,作者将个人现实身份和舞蹈演员身份进行了错位叠加,出现了亦幻亦真的奇诡效果。巡游在拆迁后面废墟上面、和巨大的挖掘机下的孤独裸体,像是想要回到荒原的原始部落的子民,在强大的社会化进程中,他们的存在,有着螳臂挡车的骇人意味。
【梦惟】
导演:张硕
一个性格倔强的四川姑娘,却学着越来越足以以假乱真的东北话。她以梦惟为艺名,家庭、爱人是她惟一取暖人世的奢望和梦想,孑然一身行走各大县城表演钢管舞的故事,有江湖气息,题材很好,逻辑清晰,人物台上台下性格反差对比鲜明,摄影细腻,大三的导演能捕捉这样的东西,难能可贵。
【阿仆大的守候】
导演:和渊
短评:纳西父子情,山林义气深,整体气质清新稳健,有刻意营造的,考验人注意力、忍耐力的长时间的固定机位、长镜头,差点把二锅木卫二弄睡着了。如果有,期待最佳剪辑版本。
【我年轻时也打老虎】
导演:薛鉴羌
短评:本片可作为资料来关照中国独立纪录片影人的精神状态、纪录片观点。薛鉴羌导演要闹革命了,不是武松,却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以自己方式在文艺圈里打老虎,只有文攻,没有武斗,敢把所谓权威资深拉下马,把镜头对准经常手持镜头的人,不似红卫兵,胜似红卫兵,其志可嘉,其心可彰。
【上苍保佑】
导演:李淼
短评:秦岭脚下十字山,吾皇保佑那些想在教堂门口修升旗台,津津乐道地欣赏“世界名画”的各级衙吏;上帝保佑那些在教堂简陋长椅上唱着赞美诗的父老乡亲,一圈圈皱纹那么凝重端庄,来祈福的瘸子都闪烁着圣光;被太阳晒红的妇女们,神圣地吹打着铜管乐,脸蛋憋得更加发红。上帝保佑吃饱饭的人民,还是党国保佑吃饱饭的人民?还是菩萨保佑?
→剧情片→
【钢的琴】
导演:张猛
短评:如果《钢的琴》有导演剪辑版,或者东京电影节放映的版本,我会再认真的看一次,内地公映的这个版本,剪得有些仓促,导致有些地方略显突兀,有断裂感,比如下岗工人女儿和二流子结婚这条线模糊得厉害。质感好,表演好,故事有时代性,音乐有情绪。
【Hello,树先生】
导演:韩杰
短评:《Hello,树先生》是一部神奇的电影,在中国只有莫言早期小说曾带给我这样的体验,和我情绪很对味。每个有着乡村经验的人,都会被带进一种微妙的现实哀愁里,想起身后一个个神奇无用善良无害的树先生,一身泥星子、酒沫子、火星子味道。所有乡土、人情都在失守,我们这些混迹城市的人在分裂成一个个无所适从的树先生。
【单身男女】
导演:杜琪峰
短评:三个天枰座演活了一个精巧的都市爱情故事,韦家辉像老师一样教人怎么讲好一个故事,杜琪峰北上的优质开篇。在叙述上实现所有铺垫的自圆其说,实际上女人还是喜欢情商高的男人,结尾太照顾主流价值观,如果古天乐在楼顶纵身一跃,获得美人芳心,我给五星。
【最爱】
导演:顾长卫
半部好戏,结尾多余。濮存昕、蔡国庆、孙海英、蒋雯丽、王宝强……配角演员个顶个的精彩,主角章子怡,郭富城倒是中规中矩,无惊喜。以鬼神的口吻叙事,现实主义题材,这样的剧本能通过是奇迹。
【观音山】
导演:李玉
短评:汶川地震,曾剑摄影、剪辑,皮耶曼配乐这些都可以忽略,我是来看范冰冰如何得东京影后的,还算惊艳,范冰冰在《苹果》之后,再接再厉。越来越喜欢范爷了,难道她是处女作,我是摩羯座的原因么?
【红灯梦】
导演:司马优
短评:独立剧情片。两个在中国多年的外国人拍出《红灯梦》这种极具北京胡同式幽默的独立剧情片,挺让人吃惊,还是成人用品题材,看得我乐死了,RED ONE的画质挺棒。剧本扎实,都没想到那么妙的转折点。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转变缺少一些铺垫,日本人的表演有些过,这群老北京的大爷大娘气场太拽了。
【斗鸡人】
导演:金瑞
短评:独立剧情片。作为处女作,导演解决了如何讲故事的问题,而且对中国的现实生活有很强的指涉性,有一股子韧性,虽然还不够狠辣,但是勇气可嘉。演富二代的章鑫,值得期待,演出神经质的感觉了,像是90年代的吴镇宇一样拥有爆发力。四星推荐。
【跟踪孔令学】
导演:张骁
短评:怕学生的老师不是病猫 ,很像我的初中生活。能想象范伟成为一个怕学生的语文老师,从教室到按摩包间,满嘴字正腔圆朱自清的“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么?范伟的角色,很容易让人想他在电影《耳朵大有福》里的王抗美,下岗失业、家庭溃败的王抗美,好歹像一只垂死挣扎的公鸡,在生活和尊严面前,拼死一搏,直到最后完全斗败,孔令学是彻底妥协了。
【窃听风云2】
导演:庄文强、麦兆辉
短评:悬念交叠,层层剥茧,华语片中续集电影的优秀代表作。内地演员黄奕这次没有像第一部张静初那么搅戏,编剧水准上了一个台阶。小瑕疵是追逐、爆破场面流于形式,太小气,而且不严谨。三个主角的配音不太舒服,貌似配音经常在换,不能长期固定一个人么?
【生活而已】
导演:魏晓波
短评:《生活而已》将摄像机对准自己和女友的日常生活,以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严谨的叙事,精准流畅的剪辑,描述了生活的艰涩、沉重,没有希望的希望,互相取暖的小幸福,浑然天成的幽默感消解了挥之不去的对未来的哀愁。目前为止最好的反映80后(尤其是农村进城上学,最后留在城市蜗居的80后)生活状态的片子,没有之一。
【未完成的生活史】
导演:丛峰
短评:2011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影评人单元获奖作品。我熟悉的乡间生活,我的父亲曾是云南高寒山区民办教师中一分子,十多年的教龄,半农半公身份。他们有不高的文化,能写会说,为人仗义,有乡土感情,业余时间爱好喝酒、打牌、下棋,有人一辈子屈居偏僻乡里,有人通过各种关系去了县城、州府,而有人喝酒过量提前殉职;片子讲就是类似的故事,不过地点是在遥远得甘肃古浪黄羊川。
【火星综合症】
导演:薛鉴羌
短评:极具试验风格的个人电影,完全在夜间模式下拍摄,视角独特而荒诞。片中神志恍惚,思路混乱的“火星人”,是很多文艺青年特有的综合症,他们不是饥饿艺术家,却在追求艺术的路上,因为方向不明,无法进入,让自己变成了艺术品。
【天降】
导演:张赞波
短评:今年才看到的赞波导演的代表作之一。《天降》卫星残骸于斯家也,必先砸其屋顶,陷其土地,鸡犬不宁人心惶惶。天降卫星残骸于斯人也,嫣然彩票头奖,必先砸其脑门,陷其筋骨,小乡官吏曰:“,“这个是辟邪的,天上掉下来的,天兵天将呢。”欲索赔,观测站兵痞曰:“你说赔啥呢?没东西可赔啊。你说这个地,地都是国家的。”。
【算命】
导演:徐童
短评:也许圈内人士会对徐童这个片子有些看法,因为他太准确,太故事化,太有逻辑,太工整,太具有可看性。但毫无疑问,它是把独立纪录片推向对普罗大众的代表作,人气极高。所以,要想了解中国独立剧情片从徐童的“流民三部曲”开始入手。
【危巢】
导演:季丹
短评:从赵亮《上言方》里陪母留京不停申诉,最后黯然回乡戏剧性地“认贼作父”结婚生子的女孩;到季丹《危巢》里心机缜密,精于算计,早熟得令人吃惊的姐妹花;再到范立欣《归途列车》里敢于和父亲对打的张琴,这些花季女孩都长着中国式的圆脸蛋儿,婴儿肥,时常紧蹙眉头,她们的理性务实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残忍,唯有如此她们才能卑微地活下去。她们的下一代还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自由成长。
【胶带】
导演:李凝
短评:先锋舞蹈糅合残酷现实,作者将个人现实身份和舞蹈演员身份进行了错位叠加,出现了亦幻亦真的奇诡效果。巡游在拆迁后面废墟上面、和巨大的挖掘机下的孤独裸体,像是想要回到荒原的原始部落的子民,在强大的社会化进程中,他们的存在,有着螳臂挡车的骇人意味。
【梦惟】
导演:张硕
一个性格倔强的四川姑娘,却学着越来越足以以假乱真的东北话。她以梦惟为艺名,家庭、爱人是她惟一取暖人世的奢望和梦想,孑然一身行走各大县城表演钢管舞的故事,有江湖气息,题材很好,逻辑清晰,人物台上台下性格反差对比鲜明,摄影细腻,大三的导演能捕捉这样的东西,难能可贵。
【阿仆大的守候】
导演:和渊
短评:纳西父子情,山林义气深,整体气质清新稳健,有刻意营造的,考验人注意力、忍耐力的长时间的固定机位、长镜头,差点把二锅木卫二弄睡着了。如果有,期待最佳剪辑版本。
【我年轻时也打老虎】
导演:薛鉴羌
短评:本片可作为资料来关照中国独立纪录片影人的精神状态、纪录片观点。薛鉴羌导演要闹革命了,不是武松,却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以自己方式在文艺圈里打老虎,只有文攻,没有武斗,敢把所谓权威资深拉下马,把镜头对准经常手持镜头的人,不似红卫兵,胜似红卫兵,其志可嘉,其心可彰。
【上苍保佑】
导演:李淼
短评:秦岭脚下十字山,吾皇保佑那些想在教堂门口修升旗台,津津乐道地欣赏“世界名画”的各级衙吏;上帝保佑那些在教堂简陋长椅上唱着赞美诗的父老乡亲,一圈圈皱纹那么凝重端庄,来祈福的瘸子都闪烁着圣光;被太阳晒红的妇女们,神圣地吹打着铜管乐,脸蛋憋得更加发红。上帝保佑吃饱饭的人民,还是党国保佑吃饱饭的人民?还是菩萨保佑?
→剧情片→
【钢的琴】
导演:张猛
短评:如果《钢的琴》有导演剪辑版,或者东京电影节放映的版本,我会再认真的看一次,内地公映的这个版本,剪得有些仓促,导致有些地方略显突兀,有断裂感,比如下岗工人女儿和二流子结婚这条线模糊得厉害。质感好,表演好,故事有时代性,音乐有情绪。
【Hello,树先生】
导演:韩杰
短评:《Hello,树先生》是一部神奇的电影,在中国只有莫言早期小说曾带给我这样的体验,和我情绪很对味。每个有着乡村经验的人,都会被带进一种微妙的现实哀愁里,想起身后一个个神奇无用善良无害的树先生,一身泥星子、酒沫子、火星子味道。所有乡土、人情都在失守,我们这些混迹城市的人在分裂成一个个无所适从的树先生。
【单身男女】
导演:杜琪峰
短评:三个天枰座演活了一个精巧的都市爱情故事,韦家辉像老师一样教人怎么讲好一个故事,杜琪峰北上的优质开篇。在叙述上实现所有铺垫的自圆其说,实际上女人还是喜欢情商高的男人,结尾太照顾主流价值观,如果古天乐在楼顶纵身一跃,获得美人芳心,我给五星。
【最爱】
导演:顾长卫
半部好戏,结尾多余。濮存昕、蔡国庆、孙海英、蒋雯丽、王宝强……配角演员个顶个的精彩,主角章子怡,郭富城倒是中规中矩,无惊喜。以鬼神的口吻叙事,现实主义题材,这样的剧本能通过是奇迹。
【观音山】
导演:李玉
短评:汶川地震,曾剑摄影、剪辑,皮耶曼配乐这些都可以忽略,我是来看范冰冰如何得东京影后的,还算惊艳,范冰冰在《苹果》之后,再接再厉。越来越喜欢范爷了,难道她是处女作,我是摩羯座的原因么?
【红灯梦】
导演:司马优
短评:独立剧情片。两个在中国多年的外国人拍出《红灯梦》这种极具北京胡同式幽默的独立剧情片,挺让人吃惊,还是成人用品题材,看得我乐死了,RED ONE的画质挺棒。剧本扎实,都没想到那么妙的转折点。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转变缺少一些铺垫,日本人的表演有些过,这群老北京的大爷大娘气场太拽了。
【斗鸡人】
导演:金瑞
短评:独立剧情片。作为处女作,导演解决了如何讲故事的问题,而且对中国的现实生活有很强的指涉性,有一股子韧性,虽然还不够狠辣,但是勇气可嘉。演富二代的章鑫,值得期待,演出神经质的感觉了,像是90年代的吴镇宇一样拥有爆发力。四星推荐。
【跟踪孔令学】
导演:张骁
短评:怕学生的老师不是病猫 ,很像我的初中生活。能想象范伟成为一个怕学生的语文老师,从教室到按摩包间,满嘴字正腔圆朱自清的“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么?范伟的角色,很容易让人想他在电影《耳朵大有福》里的王抗美,下岗失业、家庭溃败的王抗美,好歹像一只垂死挣扎的公鸡,在生活和尊严面前,拼死一搏,直到最后完全斗败,孔令学是彻底妥协了。
【窃听风云2】
导演:庄文强、麦兆辉
短评:悬念交叠,层层剥茧,华语片中续集电影的优秀代表作。内地演员黄奕这次没有像第一部张静初那么搅戏,编剧水准上了一个台阶。小瑕疵是追逐、爆破场面流于形式,太小气,而且不严谨。三个主角的配音不太舒服,貌似配音经常在换,不能长期固定一个人么?
内陆飞鱼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个人聆听华语音乐20佳专辑 (13人喜欢)
- 2024年个人阅片20部最佳影片 (3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