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宴
安妮宝贝的新书,断断续续的看完。在丽江之行的前一天早上,赶到图书批发市场买入。然后在颠簸的火车上开始阅读。我知道,这次旅途需要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姿态,来唤醒趋于麻木的感觉,努力将这场旅途回归到在路上的感觉。离开一座城市走在路上,便是对你日常生活轨迹的客观审视。文字,也许会来得更直接。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慢慢趋于宁静抑或是情感不再敏感,安妮宝贝的文字已经很久不再阅读,不再愿意接近那些黑暗、歇斯底里的文字。但是,出行前,偶然看到《城市画报》对安妮宝贝的采访,大篇幅的谈及新书的内容以及探讨的主题,吸引我试图去阅读一下。
新书取名《春宴》,意为春日海棠花盛开之时,亲人或好友相聚于花下,欢愉交谈,笑声颤颤,微风吹拂,花轻飘落,悄无声息。需知这是一场盛宴,终会离散。事物在最美好之时,便是腐烂开始之时。这是安妮宝贝的生命哲学里永远存在的命题,有光线则有黑暗。她笔下的生命总是在黑暗之中穿越、寻找光源,最终穿越苦难,迎接光线的到来。
如果说之前,她的作品是以情爱苦难作为黑暗,把爱情的完满作为光线之源;这次她则把黑暗的含义赋予更深,试图讨论个体在生命的黑暗长河里,如何寻找生命本源之光,完成自我的洗礼,以对抗纷繁复杂的社会,甚至是信仰缺失的末世时代。只不过,她仍然是通过爱情这一渠道来进行阐述,但含义已经与多年前她所表达的大不相同。
最近在偶有接触佛理,感受到一个理念是:人之存在皆有一致的本性,善良,追求真善美,对每一样事物都存在着欣赏和尊重,怜悯和宽容,而这种感情的对象,无关乎二维植物还是三维人类。这些生命密码注入到每一个比刚出生的孩子当中,纯真而开放。如同安妮书中提及西方宗教思想一样,“每一个出生的孩子,都拥有他独特的天宫图。万物星辰为任何一个生命提供能量。而人在成年之后,渐渐失去和这股原始力量的联系,被给予种种事先设定和束缚的概念,进入自我虚设的牢笼。”这些牢笼就是佛理里所阐述的欲望。
其实,一切定义都是人为,和事物的本质没有关系。而这些人为的规则在不同社会又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扭曲度和合理性。好比在安妮宝贝之前的作品里呈现的现时中国社会的状态,凸显标志的奢侈品牌,热烈追求成功却尽显虚伪的小资阶层,混乱的情欲关系,这些事物的存在都是当下社会的焦躁症结。"新时代的车辆行驶极为迅猛,所有人拥挤其中,很多人方向不明,但也没有人试图跳车。人不知道最终可相信什么。这个社会似乎陷入了一种无价值信仰的时代,于是原有的生命能量,渐渐被蒙混,无法直接去识别生命之间的关联"。
于是佛法提倡让人回归本性,去寻找、创造另一种社会状态。这也是安妮宝贝想要赋予的小说价值。只不过她还是脱离不了对爱的执着。
她赋予女主角庆长的性格是特立独行,对社会物质的追求存在排斥的洁癖心理,远离人群之外;为生存而选择自由的工作方式,但艰辛而困顿;内心丰盛敏感,对感情带着信仰式的追求。这类型性格的女主角经常出现在安妮宝贝的小说里。她努力让女主角生活在一个独立的角落里,无视乎外界环境、国家的变化,因此主角的出现就试图还原一个生命本原。但是庆长却因年少父母离异,而性格里存在着阴暗、暴戾的一面,对感情缺失信仰,于是她可以忽视生活中的社会价值,却极尽全力在追寻感情世界的信仰,以感情为渠道,试图去寻找她的生命密码里缺失的那一块。
她遇到过不同的体质男性。有家庭富裕但感情轻率的一同,以偶然相识速度结婚而带她离开故乡;有性格隐忍,静默而承担,却毫无感情交替的定山,给予她第二次形如形式的婚姻,即便带着怜悯和保护的感情,也无法理解她所追求的,最终离散。
最后唤醒她内心的是许清池。许清池的出现能打动庆长的内心,是因为许清池身上的生命密码与她的匹配,唤醒了她身上对爱情的幻想。与对方的联结,好比冥冥中的注定,相拥而睡时会觉得前世就如此并存过,彼此间的吸引默契无比,内心天地得以照亮,静默而汹涌澎湃。
她觉得,“这个相遇是帮助对方在这个由规则、秩序和客观性结构组成的现时中,找到一个接近真相的位置。”因为庆长在这场感情对峙里,暴露出了天生的本性,隐藏在深处的性格脆弱点,清楚看到自己所追求的信仰,坚持爱情的姿态和原则,而这些方式很容易伤害对方和自己。双方会冲突、争执、矛盾,试图控制对方、征服对方,最终发现每个人都是在试图对方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然而每个人都是在坚持自己的方式而已。这种自我的方式让你看清自己性格里的缺陷。
其实人生活在社会里,也存在种种冲突和矛盾,只是人们都没有将自己还原到最真实的状态中去感受那些矛盾冲突,各种面具和自我防卫得以将这些对欲望的追求所遭受到的伤害减弱。而往往只有在感情的世界里,人才会让自己退去一切,回到内核,于是感受到最真实而剧烈的疼痛。于是,我们容易在世俗的人事中混沌、麻木快速痊愈,在自我的感情世界里容易陷入泥沼。其实这一切的遭遇,都是生命的内里与周遭社会的冲击,它试图让我们明白应该以何种姿态去还原内心。
最终,庆长在与许清池的爱情对手戏里伤的遍体鳞伤,终究是看到了人性的弱点所带来的结局,即使相爱时的美好如何丰满。于是她也看到了自己身体里对信仰的缺失。
最后,遇到宋告诉她,“当你学会爱自己,相信自己,才会相信别人,爱别人,而无论对方离开你或是在你身边”。结局似乎是指引庆长发现并弥补了生命密码里缺失的东西,安定而坚毅地生活了下去。
我想,每个个体都尝试通过自身来获得对生命的探索、理解和修补,然后去适应社会的发展。个体在社会洪流中是微小的,尤其是在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中,如果每个人都对生命本身持有严肃的敬畏,对事物都持有本真的尊重和欣赏,对内心的欲望都持有戒律,用足够的耐心去感知关于审美、自我存在、灵性的发展和培养,这些成为每个生命的内核,才可以面对以后的生活考验,而不至于迷失和混沌。这些就是安妮宝贝赋予的生存理念,也是佛理中所倡导回归的生命之源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慢慢趋于宁静抑或是情感不再敏感,安妮宝贝的文字已经很久不再阅读,不再愿意接近那些黑暗、歇斯底里的文字。但是,出行前,偶然看到《城市画报》对安妮宝贝的采访,大篇幅的谈及新书的内容以及探讨的主题,吸引我试图去阅读一下。
新书取名《春宴》,意为春日海棠花盛开之时,亲人或好友相聚于花下,欢愉交谈,笑声颤颤,微风吹拂,花轻飘落,悄无声息。需知这是一场盛宴,终会离散。事物在最美好之时,便是腐烂开始之时。这是安妮宝贝的生命哲学里永远存在的命题,有光线则有黑暗。她笔下的生命总是在黑暗之中穿越、寻找光源,最终穿越苦难,迎接光线的到来。
如果说之前,她的作品是以情爱苦难作为黑暗,把爱情的完满作为光线之源;这次她则把黑暗的含义赋予更深,试图讨论个体在生命的黑暗长河里,如何寻找生命本源之光,完成自我的洗礼,以对抗纷繁复杂的社会,甚至是信仰缺失的末世时代。只不过,她仍然是通过爱情这一渠道来进行阐述,但含义已经与多年前她所表达的大不相同。
最近在偶有接触佛理,感受到一个理念是:人之存在皆有一致的本性,善良,追求真善美,对每一样事物都存在着欣赏和尊重,怜悯和宽容,而这种感情的对象,无关乎二维植物还是三维人类。这些生命密码注入到每一个比刚出生的孩子当中,纯真而开放。如同安妮书中提及西方宗教思想一样,“每一个出生的孩子,都拥有他独特的天宫图。万物星辰为任何一个生命提供能量。而人在成年之后,渐渐失去和这股原始力量的联系,被给予种种事先设定和束缚的概念,进入自我虚设的牢笼。”这些牢笼就是佛理里所阐述的欲望。
其实,一切定义都是人为,和事物的本质没有关系。而这些人为的规则在不同社会又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扭曲度和合理性。好比在安妮宝贝之前的作品里呈现的现时中国社会的状态,凸显标志的奢侈品牌,热烈追求成功却尽显虚伪的小资阶层,混乱的情欲关系,这些事物的存在都是当下社会的焦躁症结。"新时代的车辆行驶极为迅猛,所有人拥挤其中,很多人方向不明,但也没有人试图跳车。人不知道最终可相信什么。这个社会似乎陷入了一种无价值信仰的时代,于是原有的生命能量,渐渐被蒙混,无法直接去识别生命之间的关联"。
于是佛法提倡让人回归本性,去寻找、创造另一种社会状态。这也是安妮宝贝想要赋予的小说价值。只不过她还是脱离不了对爱的执着。
她赋予女主角庆长的性格是特立独行,对社会物质的追求存在排斥的洁癖心理,远离人群之外;为生存而选择自由的工作方式,但艰辛而困顿;内心丰盛敏感,对感情带着信仰式的追求。这类型性格的女主角经常出现在安妮宝贝的小说里。她努力让女主角生活在一个独立的角落里,无视乎外界环境、国家的变化,因此主角的出现就试图还原一个生命本原。但是庆长却因年少父母离异,而性格里存在着阴暗、暴戾的一面,对感情缺失信仰,于是她可以忽视生活中的社会价值,却极尽全力在追寻感情世界的信仰,以感情为渠道,试图去寻找她的生命密码里缺失的那一块。
她遇到过不同的体质男性。有家庭富裕但感情轻率的一同,以偶然相识速度结婚而带她离开故乡;有性格隐忍,静默而承担,却毫无感情交替的定山,给予她第二次形如形式的婚姻,即便带着怜悯和保护的感情,也无法理解她所追求的,最终离散。
最后唤醒她内心的是许清池。许清池的出现能打动庆长的内心,是因为许清池身上的生命密码与她的匹配,唤醒了她身上对爱情的幻想。与对方的联结,好比冥冥中的注定,相拥而睡时会觉得前世就如此并存过,彼此间的吸引默契无比,内心天地得以照亮,静默而汹涌澎湃。
她觉得,“这个相遇是帮助对方在这个由规则、秩序和客观性结构组成的现时中,找到一个接近真相的位置。”因为庆长在这场感情对峙里,暴露出了天生的本性,隐藏在深处的性格脆弱点,清楚看到自己所追求的信仰,坚持爱情的姿态和原则,而这些方式很容易伤害对方和自己。双方会冲突、争执、矛盾,试图控制对方、征服对方,最终发现每个人都是在试图对方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然而每个人都是在坚持自己的方式而已。这种自我的方式让你看清自己性格里的缺陷。
其实人生活在社会里,也存在种种冲突和矛盾,只是人们都没有将自己还原到最真实的状态中去感受那些矛盾冲突,各种面具和自我防卫得以将这些对欲望的追求所遭受到的伤害减弱。而往往只有在感情的世界里,人才会让自己退去一切,回到内核,于是感受到最真实而剧烈的疼痛。于是,我们容易在世俗的人事中混沌、麻木快速痊愈,在自我的感情世界里容易陷入泥沼。其实这一切的遭遇,都是生命的内里与周遭社会的冲击,它试图让我们明白应该以何种姿态去还原内心。
最终,庆长在与许清池的爱情对手戏里伤的遍体鳞伤,终究是看到了人性的弱点所带来的结局,即使相爱时的美好如何丰满。于是她也看到了自己身体里对信仰的缺失。
最后,遇到宋告诉她,“当你学会爱自己,相信自己,才会相信别人,爱别人,而无论对方离开你或是在你身边”。结局似乎是指引庆长发现并弥补了生命密码里缺失的东西,安定而坚毅地生活了下去。
我想,每个个体都尝试通过自身来获得对生命的探索、理解和修补,然后去适应社会的发展。个体在社会洪流中是微小的,尤其是在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中,如果每个人都对生命本身持有严肃的敬畏,对事物都持有本真的尊重和欣赏,对内心的欲望都持有戒律,用足够的耐心去感知关于审美、自我存在、灵性的发展和培养,这些成为每个生命的内核,才可以面对以后的生活考验,而不至于迷失和混沌。这些就是安妮宝贝赋予的生存理念,也是佛理中所倡导回归的生命之源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