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和纸质书
李笑来说,仍然喜欢纸质书的人都是蠢蛋,不愿学习新技术,不愿进步.这真是我见过的关于电子书和纸质书争论中最奇怪的言论,因为自有“书”以来,只听说过学习识字,从没听过看书(仅指action)也要学的。如果照这个逻辑我也想说:使用那些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电子书阅读器的人,都是受虐狂。 -林愈静-顾家男
“使用”电子书称不上是一种新技术吧。很大一部分人有保持旧形式的隋性而已,按照进步的价值观来说当然是“蠢蛋”。只不过根据自由主义的理念,人家不care“进步的价值观”,谁也管不着就是了。 - 安衍
争论读纸质书或者电子书有意义么?不是该关注到底读什么内容的书么- jumay
用的人只是表态而已,不算争论。但对做产品的人是有意义的。- 安衍
同意安衍~~喜食萝卜的不应嘲笑爱吃白菜的,同样后者也不该因萝卜白菜的出现先后来获得心理上的时代优越感。其实无论是选择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只要能从中得到阅读上的愉悦,达到我们阅读的目的,这就够了。对于这种形式上的争执,特像一小说名“过于喧嚣的孤独”~~在标签化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二者之间,我们常常在喧嚣中本末倒置。- 栖涯
我个人是喜欢电子书的,要从实用角度比较优缺点纸质书当然是完败,勿庸置疑。虽然“进步”一向是个好词,不过其实很多人并不都象他们自以为地那样爱“进步”。
人类需要形式感,也是勿庸置疑的嘛。形式感那可是艺术嘛。纸质书至少作为道具是不会消亡的,“看纸质书”至少作为行为艺术是不会消亡的哈。- 安衍
个人偏好纸质书。喜欢看好看的排版、插图和字体。最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迹。它有电子书无法实现的功能,因为它是实体。而不仅仅只是形式感啊,行为艺术和道具……- TuRtLe
电子书完全可以实现好看的排版、插图和字体,可以实现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迹哈,唯有形式感、行为艺术和道具是电子书无能为力的呵呵。。我没有贬低的意思,我觉得形式感、行为艺术和道具都是很好、很重要的东西。- 安衍
只是觉得ls并非平面设计爱好者,亦非书法爱好者,也没有对纸质书实体这一特性有太多感情。实体是可以承载时间印迹的东西。道具?行为艺术?形式感?其实就是要把纸质书和阅读纸质书的行为放到古物或者装逼上去,比方说我们看同一本书,阅读纸质书的行为和看电子书的行为并无太多不同。我亦可以不方便的时候看电子书,方便时候选纸质书。何必搞对立。我不太认同你的这种倾向。- TuRtLe
我没有搞对立啊呵呵,的确是各取所需。只不过我对于您对纸质书的需要的描述,不太符合您的自我认知或者说感情倾向。我对于“道具、行为艺术、形式感”的感情是中立的,并不因为我本身对它没有太多感情而否认它(我也知道很多人把这一类东西都称作装逼)。我对艺术存有敬畏之心,虽然由于经历、条件、学识和修养的关系没有很深的共鸣。- 安衍
把实体书看作是行为艺术,真以为明天电子书就全面淘汰实体书了?您活的实在是太进步了。- 萝莉萝
您过奖哈,我的确是属于持有难以扭转的、很土很功利的进步价值观的那一类人,不过应该不算“太”:明天也许是很久的将来,技术是可期待的、但常常是艰难的,对于“进步”的结果我也是常常感到惆怅的,呵呵。参考张公子的《你们骂我吧,都是我的错搞出了这东西……》http://www.douban.com/note/156133260/ - 安衍
“使用”电子书称不上是一种新技术吧。很大一部分人有保持旧形式的隋性而已,按照进步的价值观来说当然是“蠢蛋”。只不过根据自由主义的理念,人家不care“进步的价值观”,谁也管不着就是了。 - 安衍
争论读纸质书或者电子书有意义么?不是该关注到底读什么内容的书么- jumay
用的人只是表态而已,不算争论。但对做产品的人是有意义的。- 安衍
同意安衍~~喜食萝卜的不应嘲笑爱吃白菜的,同样后者也不该因萝卜白菜的出现先后来获得心理上的时代优越感。其实无论是选择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只要能从中得到阅读上的愉悦,达到我们阅读的目的,这就够了。对于这种形式上的争执,特像一小说名“过于喧嚣的孤独”~~在标签化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二者之间,我们常常在喧嚣中本末倒置。- 栖涯
我个人是喜欢电子书的,要从实用角度比较优缺点纸质书当然是完败,勿庸置疑。虽然“进步”一向是个好词,不过其实很多人并不都象他们自以为地那样爱“进步”。
人类需要形式感,也是勿庸置疑的嘛。形式感那可是艺术嘛。纸质书至少作为道具是不会消亡的,“看纸质书”至少作为行为艺术是不会消亡的哈。- 安衍
个人偏好纸质书。喜欢看好看的排版、插图和字体。最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迹。它有电子书无法实现的功能,因为它是实体。而不仅仅只是形式感啊,行为艺术和道具……- TuRtLe
电子书完全可以实现好看的排版、插图和字体,可以实现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迹哈,唯有形式感、行为艺术和道具是电子书无能为力的呵呵。。我没有贬低的意思,我觉得形式感、行为艺术和道具都是很好、很重要的东西。- 安衍
只是觉得ls并非平面设计爱好者,亦非书法爱好者,也没有对纸质书实体这一特性有太多感情。实体是可以承载时间印迹的东西。道具?行为艺术?形式感?其实就是要把纸质书和阅读纸质书的行为放到古物或者装逼上去,比方说我们看同一本书,阅读纸质书的行为和看电子书的行为并无太多不同。我亦可以不方便的时候看电子书,方便时候选纸质书。何必搞对立。我不太认同你的这种倾向。- TuRtLe
我没有搞对立啊呵呵,的确是各取所需。只不过我对于您对纸质书的需要的描述,不太符合您的自我认知或者说感情倾向。我对于“道具、行为艺术、形式感”的感情是中立的,并不因为我本身对它没有太多感情而否认它(我也知道很多人把这一类东西都称作装逼)。我对艺术存有敬畏之心,虽然由于经历、条件、学识和修养的关系没有很深的共鸣。- 安衍
把实体书看作是行为艺术,真以为明天电子书就全面淘汰实体书了?您活的实在是太进步了。- 萝莉萝
您过奖哈,我的确是属于持有难以扭转的、很土很功利的进步价值观的那一类人,不过应该不算“太”:明天也许是很久的将来,技术是可期待的、但常常是艰难的,对于“进步”的结果我也是常常感到惆怅的,呵呵。参考张公子的《你们骂我吧,都是我的错搞出了这东西……》http://www.douban.com/note/156133260/ - 安衍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