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笔记--谱本演变
古琴谱的演变的三个阶段
1 文字谱―――唐朝以前,人们通过用语言文字,记录一首琴曲每个音所在的弦数和徽位。左手用哪一手指按住哪根弦,右手用哪一手指拨弹。并加入节奏快慢的提示。因此,记叙一个音,短则一两句,长则三到四句。一首《幽兰》约十几分钟。一千多个音,要记成文字谱,是非常艰辛繁难的。据考,北魏神龟年间、陈仲儒用文字记写有《琴用指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先存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神光院。
2 减字谱―――中唐时期,曹柔完成了从文字谱到减字谱的改进。减字谱继承了文字谱的思维轨迹,但将文字描述中最重要的四个要素(哪根弦、哪个徽位、左手指法、右手指法)分别用汉字减少笔画的偏旁,重新组成一个方块字。减字谱大大简化了琴谱的篇幅。历经千年,至今还在使用。
3 解放后,琴家们将减字谱的下方再配上五线谱或简谱,帮助描述乐曲的音高与旋律。进一步简化了古琴学习难度。
1 文字谱―――唐朝以前,人们通过用语言文字,记录一首琴曲每个音所在的弦数和徽位。左手用哪一手指按住哪根弦,右手用哪一手指拨弹。并加入节奏快慢的提示。因此,记叙一个音,短则一两句,长则三到四句。一首《幽兰》约十几分钟。一千多个音,要记成文字谱,是非常艰辛繁难的。据考,北魏神龟年间、陈仲儒用文字记写有《琴用指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先存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神光院。
2 减字谱―――中唐时期,曹柔完成了从文字谱到减字谱的改进。减字谱继承了文字谱的思维轨迹,但将文字描述中最重要的四个要素(哪根弦、哪个徽位、左手指法、右手指法)分别用汉字减少笔画的偏旁,重新组成一个方块字。减字谱大大简化了琴谱的篇幅。历经千年,至今还在使用。
3 解放后,琴家们将减字谱的下方再配上五线谱或简谱,帮助描述乐曲的音高与旋律。进一步简化了古琴学习难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