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人的标准
爱因斯坦说他评判人的标准是 一个人 到什么程度和出于什么目的从“我”解放出来。
可能被他的背景环境影响,他的价值观把人当做世界人来看,甚至忽略国家民族故乡这些很多人认为是人生之根本的东西。不知道他的这个标准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出的,如果是他坚持的观点,这也是一种极端。跟资本主义追求人性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符啊。
就话论话,是一组矛盾:如果为了满足“大我”牺牲“小我”,这种程度和目的很高尚,可也是离不了一个索取的意味,索取名声索取满足感索取人类一起分享的东西,这样的牺牲,仍然为了“我”。
反之如果不提牺牲的问题,不分“你我”,凡事又没有原则来指导,那么人还能不能存活?还能不能称之为人?
所以不同意这样的标准。要形成自己的想法的话,可能要更注重多方面的考虑,不仅是这种解放感或曰逍遥感,还要有归宿感、责任感、存在感。活的方法多种,丰富的世界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并举,一切尚客观则导致单调,一切尚主观则导致灭亡。
可能被他的背景环境影响,他的价值观把人当做世界人来看,甚至忽略国家民族故乡这些很多人认为是人生之根本的东西。不知道他的这个标准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出的,如果是他坚持的观点,这也是一种极端。跟资本主义追求人性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符啊。
就话论话,是一组矛盾:如果为了满足“大我”牺牲“小我”,这种程度和目的很高尚,可也是离不了一个索取的意味,索取名声索取满足感索取人类一起分享的东西,这样的牺牲,仍然为了“我”。
反之如果不提牺牲的问题,不分“你我”,凡事又没有原则来指导,那么人还能不能存活?还能不能称之为人?
所以不同意这样的标准。要形成自己的想法的话,可能要更注重多方面的考虑,不仅是这种解放感或曰逍遥感,还要有归宿感、责任感、存在感。活的方法多种,丰富的世界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并举,一切尚客观则导致单调,一切尚主观则导致灭亡。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