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小猪 一部少儿不宜的动画片
根据英国童话改编的迪斯尼动画片“三只小猪”(1933)算得上是最经典的儿童动画之一了。在影片中,三只小猪分别用不同的材料,茅草、树枝、砖头,盖了自己的房子,它们遇到了大灰狼的攻击,在茅草和树枝盖的房子先后被攻破之后,最终在砖头房子里面摆脱了危险并机智地赶走了大灰狼。
在影片中,前面两只小猪唱道,我喜欢唱歌跳舞,我用茅草、树枝盖房子。第三只小猪唱道,我要努力工作,用砖头水泥盖一个结实的房子,我没有时间去玩。故事的一层教育意义被认为是,要工作不要贪玩,否则就会吃苦头。它隐含的意思在于:
玩是轻松而有趣的,但工作是辛苦而无趣的;
工作的时候不应该玩,工作以后才可以玩;
危险就在附近,贪玩不努力工作就会吃苦头。
所有上面的这些都是错误的,因而这样的教育意义是虚假的。玩和工作不是对立的。工作本身就可以是有趣的,即使是辛苦的工作,玩也可能是辛苦的。即使是那个盖砖头房子的小猪,也在这个活动中得到了乐趣。说盖房子就不是玩,这完全是被劳动异化了的成年人的想法。把这样的想法灌输给儿童是不恰当的。玩和工作是同一活动的两面。盖房子的小猪既是在工作,也是在玩。也许有人会认为只有这个活动中工作的那一面才导致了盖好了房子这一结果。但是玩本身可能促进这项工作的完成。玩所具备的轻松,创造性,想象力都对工作的完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创造性的工作。儿童的工作都是而且应该是创造性的,不是吗?至于说总有一只大灰狼就在附近,不努力工作就会被吃掉。问题在于,在当下的社会里,大灰狼是什么?把玩和工作对立起来,把创造性、想象力和轻松娱乐从工作中排除出去,只留下让人憎恨的辛苦劳动和被劳动异化了的人,难道有利于赶走大灰狼吗?也许本来没有什么大灰狼,这种把玩和工作对立起来的想法才是那只大灰狼。
再看这个动画片的里面暗含的另一层教育意义,做事情就要做到最好,不能凑合。其隐藏的含义在于:茅草和树枝的房子是不好的,砖头和水泥的房子是好的。看上去大灰狼力量的设计就是为了区分自然材料的房子和工业化生产的房子。这完全符合征服自然的工业化精神,尤其是大萧条过后的罗斯福新政时期。此外,这其中还暗含这对消费行为的鼓吹。砖头水泥的房子要比茅草树枝的房子大很多,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显然被当成是必须的。如果儿童看到连小猪为了躲避它们自然界的敌人都不能依靠自然材料建成的房子来达成,那么破坏自然的不可持续的工业化生产似乎就非常合理了。在盖房子这件事情上,如果说要把事情做得最好的化,绝对不是砖头水泥所代表的征服自然的建设方式能达到的,反而恰恰是茅草、树枝所代表的契合自然的建设方式才行。所以,这一层教育意义在现在看来是自相矛盾的。
影片对待动物的态度也是非常虚伪的,第三只小猪的砖头房子内部挂着几幅画,一幅题为“母亲”的画中,画了一只母猪在喂一排小猪吃奶的温馨画面。然而两幅题为“父亲”的画中,却分别画着一串香肠和一根火腿这样的黑色幽默画面。在这里,又唱又跳的小猪的惹人喜爱和我们终将要吃掉它们的暗示是多么不协调的被放在了一起。暗示那些可爱的小猪并不介意甚至喜欢被我们吃掉。这不但不是事实,也没有诗意,有的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这部动画片里面的音乐,动作,形象设计是非常有趣的。但是正是在这些悦人耳目的音乐图像下面,暗含着如此多的虚伪观点和自相矛盾的教育意义。
在影片中,前面两只小猪唱道,我喜欢唱歌跳舞,我用茅草、树枝盖房子。第三只小猪唱道,我要努力工作,用砖头水泥盖一个结实的房子,我没有时间去玩。故事的一层教育意义被认为是,要工作不要贪玩,否则就会吃苦头。它隐含的意思在于:
玩是轻松而有趣的,但工作是辛苦而无趣的;
工作的时候不应该玩,工作以后才可以玩;
危险就在附近,贪玩不努力工作就会吃苦头。
所有上面的这些都是错误的,因而这样的教育意义是虚假的。玩和工作不是对立的。工作本身就可以是有趣的,即使是辛苦的工作,玩也可能是辛苦的。即使是那个盖砖头房子的小猪,也在这个活动中得到了乐趣。说盖房子就不是玩,这完全是被劳动异化了的成年人的想法。把这样的想法灌输给儿童是不恰当的。玩和工作是同一活动的两面。盖房子的小猪既是在工作,也是在玩。也许有人会认为只有这个活动中工作的那一面才导致了盖好了房子这一结果。但是玩本身可能促进这项工作的完成。玩所具备的轻松,创造性,想象力都对工作的完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创造性的工作。儿童的工作都是而且应该是创造性的,不是吗?至于说总有一只大灰狼就在附近,不努力工作就会被吃掉。问题在于,在当下的社会里,大灰狼是什么?把玩和工作对立起来,把创造性、想象力和轻松娱乐从工作中排除出去,只留下让人憎恨的辛苦劳动和被劳动异化了的人,难道有利于赶走大灰狼吗?也许本来没有什么大灰狼,这种把玩和工作对立起来的想法才是那只大灰狼。
再看这个动画片的里面暗含的另一层教育意义,做事情就要做到最好,不能凑合。其隐藏的含义在于:茅草和树枝的房子是不好的,砖头和水泥的房子是好的。看上去大灰狼力量的设计就是为了区分自然材料的房子和工业化生产的房子。这完全符合征服自然的工业化精神,尤其是大萧条过后的罗斯福新政时期。此外,这其中还暗含这对消费行为的鼓吹。砖头水泥的房子要比茅草树枝的房子大很多,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显然被当成是必须的。如果儿童看到连小猪为了躲避它们自然界的敌人都不能依靠自然材料建成的房子来达成,那么破坏自然的不可持续的工业化生产似乎就非常合理了。在盖房子这件事情上,如果说要把事情做得最好的化,绝对不是砖头水泥所代表的征服自然的建设方式能达到的,反而恰恰是茅草、树枝所代表的契合自然的建设方式才行。所以,这一层教育意义在现在看来是自相矛盾的。
影片对待动物的态度也是非常虚伪的,第三只小猪的砖头房子内部挂着几幅画,一幅题为“母亲”的画中,画了一只母猪在喂一排小猪吃奶的温馨画面。然而两幅题为“父亲”的画中,却分别画着一串香肠和一根火腿这样的黑色幽默画面。在这里,又唱又跳的小猪的惹人喜爱和我们终将要吃掉它们的暗示是多么不协调的被放在了一起。暗示那些可爱的小猪并不介意甚至喜欢被我们吃掉。这不但不是事实,也没有诗意,有的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这部动画片里面的音乐,动作,形象设计是非常有趣的。但是正是在这些悦人耳目的音乐图像下面,暗含着如此多的虚伪观点和自相矛盾的教育意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