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广州三年展
今天看了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地说再见。那些艺术作品确实引起了我的反思。首先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艺术,在我理解下,艺术是一种教直观地将人类大脑思维活动以一种外在形式表现的行为。这样说,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行为,就像一切日常的吃喝一样的自然,然而很多时候却被定义为比较难接近的另类是何解?我觉得这与艺术创作背后的动机有直接的联系。我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从作品的外在试图剖析。也许是在人类固有的渴求被认知被理解下触发的,也许是单纯的信息表达,也许是他们有一股强烈的使命感要将自己看到的这个世界被遗忘不愿被提起的隐晦事件重新揭开,这需要站在一个与常人不一样的位置审视,并具有敏锐的触觉与洞察力。在这三个“也许”驱使下,艺术创作生生不息。
创作是单一还是复杂,是浅显还是深奥,当一切的大脑影像雏形渐现,需要考虑的是怎样将其表达,从虚贯实。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但归根到底只需达到一个效果,就是令外部躯体为带来感观刺激,然而采用哪种形式,影像,绘画,声音,写作,行为表演?各人喜好。当我们需要明白,每一类的创作都增添了现实元素,因为艺术者的世界也不是一片空白的,外在的环境对思维的反作用无处不在。
回到这个展影,我没有看到过分极端,叛逆的痕迹,这是可喜的。更多的是渴求和唤醒人类沉寂的灵魂,跨越多文化主义下的现实障碍,开拓更多未被认知的领域,纯理性批判的成分居多。对于一些灰暗残存的历史片段,很多时候是我们不愿触碰的,因为我们害怕去面对。但是我们需要知道,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今天也是明天的昨天。这也是反思的重要性。我记得老师曾经说,只有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而没有历史事件的事实。我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会有这么多的不争,不公,不正,但是我们不能够不鸣。只有不畏地直述,正确地审视,才可得到真正的进步。但是我们也不可以用激进的方式,因为会给恶人留下话柄,作为一个智者,要说之有度。有时真的很矛盾,因为当事实裸露,内心的疼痛总是特别剧烈,挣扎着。揭秘需要强烈的欲望和坚毅的意志并行。历史是有限的,至少只可以追溯到人类始现,但是将来是无限的,努力着,为创造历史而不断追逐,纵使不清晰,也愿意前行。为什么我们常常自诩人类思维的潜能是无限的,历史就是见证。有时候,我会想将电脑晶片植入大脑,记录每一秒的思维活动,然后不加修饰地表现出来,也许我也成为了一名艺术家。
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这样敏锐,就像尼采自问我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们都有各自的答案。很多东西我看到了,不单透过眼睛,而是用心,但是我不懂得如何表达,或者我根本不想表达,然而我却很痛苦,我没有能力改变,却要直面无处躲避,这是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失败与成功徒是结果。我不享受这个过程,痛并活着。我记得有个叫THIS IS THE END的影像作品,坐在那里,我觉得很压抑,我深刻感受到那种垂死的挣扎,祷告也不能抑制内心的恐惧,那种无助,直接撕裂我的内心,触痛我的灵魂,还有那繁华背后寂寥的歌声,令我差点而留泪。对于嘲讽我可以一笑置之,对于颓败我可以置身度外,然而对于记忆我不可以漠视。为什么我是这样敏锐,也许是上天给我开的玩笑。
创作是单一还是复杂,是浅显还是深奥,当一切的大脑影像雏形渐现,需要考虑的是怎样将其表达,从虚贯实。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但归根到底只需达到一个效果,就是令外部躯体为带来感观刺激,然而采用哪种形式,影像,绘画,声音,写作,行为表演?各人喜好。当我们需要明白,每一类的创作都增添了现实元素,因为艺术者的世界也不是一片空白的,外在的环境对思维的反作用无处不在。
回到这个展影,我没有看到过分极端,叛逆的痕迹,这是可喜的。更多的是渴求和唤醒人类沉寂的灵魂,跨越多文化主义下的现实障碍,开拓更多未被认知的领域,纯理性批判的成分居多。对于一些灰暗残存的历史片段,很多时候是我们不愿触碰的,因为我们害怕去面对。但是我们需要知道,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今天也是明天的昨天。这也是反思的重要性。我记得老师曾经说,只有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而没有历史事件的事实。我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会有这么多的不争,不公,不正,但是我们不能够不鸣。只有不畏地直述,正确地审视,才可得到真正的进步。但是我们也不可以用激进的方式,因为会给恶人留下话柄,作为一个智者,要说之有度。有时真的很矛盾,因为当事实裸露,内心的疼痛总是特别剧烈,挣扎着。揭秘需要强烈的欲望和坚毅的意志并行。历史是有限的,至少只可以追溯到人类始现,但是将来是无限的,努力着,为创造历史而不断追逐,纵使不清晰,也愿意前行。为什么我们常常自诩人类思维的潜能是无限的,历史就是见证。有时候,我会想将电脑晶片植入大脑,记录每一秒的思维活动,然后不加修饰地表现出来,也许我也成为了一名艺术家。
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这样敏锐,就像尼采自问我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们都有各自的答案。很多东西我看到了,不单透过眼睛,而是用心,但是我不懂得如何表达,或者我根本不想表达,然而我却很痛苦,我没有能力改变,却要直面无处躲避,这是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失败与成功徒是结果。我不享受这个过程,痛并活着。我记得有个叫THIS IS THE END的影像作品,坐在那里,我觉得很压抑,我深刻感受到那种垂死的挣扎,祷告也不能抑制内心的恐惧,那种无助,直接撕裂我的内心,触痛我的灵魂,还有那繁华背后寂寥的歌声,令我差点而留泪。对于嘲讽我可以一笑置之,对于颓败我可以置身度外,然而对于记忆我不可以漠视。为什么我是这样敏锐,也许是上天给我开的玩笑。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