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当你的思维打开的时候,你的世界都变得多彩了
![]() |
凌晨四点半,这个夜已经过去太多。而大脑却久久不能入眠,脑海中那一幕幕与新生交流的情景时隐时现,夜,再一次让我陷入了沉思。
我已然不明白,一个还没踏进大学校门的准大学生,为什么要担心工作的问题?不管你的专业是多么所谓的差,扪心自问,你的专业一个学生都就不了业吗?如果有一个,为什么你不能成为这一个呢?当然,这是用极端的思维方式,可是,有时候,为什么我们不何尝用下这种方式呢?
创业,这是一个看起来很高端的词,经常有人听我说是创业者的时候,都会说那么厉害,在这里,借用袁岳老师的一句话“创业有啥不了起”。当然,我没有袁岳老师那么厉害,半年可以开五六家公司,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创业者,一步步在努力着的草根创业者。
还记得在GCC的宣传的时候,很多人不懂什么是GCC,当我告诉我们是做什么的时候,一看是跟创业相关的,然后就说一句,我不创业,我没那个能力。在这里,我还是觉得,创业这个词我们不妨用另一种角度去理解。
如果我们把创业解释成高级的工作,那么,有谁还会说我不要做高级的工作?为什么我们会害怕创业?对自己没信心?对自己能力怀疑?还是?经常在给我团队朋友做培训的时候,我会说到:“只要你比别人每天多走一步路,那么,四年,你就会比他多走1460步,按一步一米算,那么,人家已经落后你1460米了,那个时候,也许,他永远都无法追上你了。”创业也一样,如果你觉得创业比工作高端,那么,你在大学期间,多接触一些创业的东西,多学习一些创业的文化,多一些创业的精神。那么,当你去找工作的时候,哪个公司会不要你?没有人告诉你,在大学期间,你要去轰轰烈烈创业,你要去成就一番事业,大学的创业,仅仅只是为了培养自己更多的创业精神,成败如何,又有什么关系?再说了,你在大学拿到了学位证比业证,也经历过创业了,那么,你还觉得你的资本不够吗?你还觉得你找工作比别人没有优势吗?
时间,总是不经意地巧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创业,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氛围。当我们全民具有创业意识的时候,国家还能不更加富强吗?于国于有,创业,有什么不适应的呢?关键仅仅在于一个个人的观念,一个人的思维。
当中国的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时候,当高校扩招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当文凭的含金量越来越低的时候,我们,又有多少人是在抱怨这个制度?我们,又有多少人在奋起思考?我们,又有多少人在抱怨与奋起中堕落?越来越多的高校朋友,依然重复着大学以前那种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而社会这个大家庭,是需要慢慢去经历的,现在的我们,不仅仅只是需要在教室听两节课,在图书馆看两本书,就可以是满腹经纶,再做文凭找个铁饭碗。现实,已经需要更多能经受得社会考验的人了。
创业,只是一个代名词。如果你觉得有压力,那你就把他当作是一种锻炼,一种学习,只是,我学习的是书本上无法学习到的东西,我接受的是学校里无法给我提供的锻炼。如果这样去思考,你还会远离创业吗?
还记得半个月前GCC第一届峰会,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创业社团的负责人齐聚上海,这一刻,作为GCC一员,我深深地感到,这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大家都在各自做各自事情的时代了,我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发扬GCC精神,如何传播创业文化,如何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创业,去接触创业,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这,不是一年可以做到的,但是,是可以在一年后看到一个飞跃的。更多的GCC们,在自己想创业的时候,开始慢慢地转换到创业服务这个身份中,这是一种进步,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相信,我们,不再是媒体中的风口浪尖的对象,
相信,以们,以后可以有实力地说一句,我们行,我们拒绝看不起。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