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恋爱诗剧——初夏的提丝贝
![]() |
恋爱诗剧《初夏的提丝贝(2011版)》上演下河迷仓
时间:2011年11月18/19/20 19:15(19:40分以后禁止入场,请谅解)
地点:下河迷仓(龙漕路200弄100号3楼)
公交:地铁一号线、三号线
预约邮箱:sable_1984@hotmail.com
预约方式:日期+姓名+人数+联系方式(每场限定120人,请尽早预约哦)
观众礼包:30元(演出说明书、编剧个人诗集、自制原声cd、自制明信片)
希望大家懂得独立戏剧人经年不悔的戏剧信仰和原创精神。公益戏剧不是打秋风的所在,望不要吝啬区区30元,仅为演出纪念品的成本。原谅我们无法欢迎不尊重戏子的观众。
《初夏的提丝贝》,曾用名《提丝贝的罗曼斯》。伪文化年代里不熄的小剧场诗剧。
在2008年5月24日微醺的下河迷仓,120个座位满座后,仍有41位观众坚持站着看完全场演出。那一天的谢幕长达半小时,泪花满襟。
在那个博客曾经记录过青春的时代,若有所思的观众们曾为该戏留下了103篇博客。
数年来,没人能忘记每个人心里一度纯白的年代,和那首留在剧场每个角落的《云山云海》。
(主题曲试听:http://site.douban.com/LC/)
“我希望戏的名字改回《初夏的提丝贝》。因为,希望记忆停止在那个我遇见你的初夏,甚至是立夏那一天,那一天的天空特别蓝,我们的感情特别清澈。这是日历上的初夏,同是我生命的初夏。”
——摘自《初夏的提丝贝(2011版)》台词
终于,剧场还在,我们归来。三年半的光阴,于你,意味着什么?
是否还记得三年前的《提丝贝》?
那些哭着、笑着,看完了当年那一幕的朋友,说着、呼喊着改变了自己爱情观的那一群可爱的看官们——
可否愿意再一次走入剧场,与从不散场的记忆。
拾起诗行,让当年的自己,重逢此刻的心?
其实,你是否看过当年的《提丝贝》都没有关系。
只是请手放在左侧胸口,那个谁留下过什么的地方,扪心自问,认真地问一问自己:
这些年里,你可曾竭力爱过一个人?
时光如果倒流,生命可以轮回……
你是否依然无悔?你是否有愧?
眼里是否有泪。
三年前青年编剧田辰明和导演王成首度合作的《提丝贝的罗曼斯》,建立了两人约是一生难泯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编导再度联袂推出这一作品。故事依旧,心境已然有些必经的迁徙。
若昔日的演出,是一封寄给恋人告白的情书。
那此刻,我们想说的是——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即使不是你和我,我也快乐。”
剧情概要:
提丝贝,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笔下的人物。与一墙之隔的邻居皮拉穆斯相爱,但因两家家人反对,就约好某一夜私奔。子夜,提丝贝先到了约会地点,却遇到了狮子的袭击而受伤。匆忙中,她安全逃离,却将带血的披肩掉落。来到约会地点的皮拉穆斯看到带血的披肩,以为提丝贝已死,悲痛中自杀。提丝贝回来后看到临死的皮拉穆斯,也随他殉情。《皮拉穆斯与提丝贝》的故事,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原型。曾出现于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中的戏中戏。朱生豪先生曾将之译为提斯柏……
踏谣戏剧学馆:
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教坊记》
踏谣,取自始于北齐流行于唐代歌舞“踏谣娘”,在中国舞蹈史与中国戏曲史上具备双重划时代意义,被认为是我国最初的戏剧萌芽。
踏谣戏剧学馆的骨干人员来自原上海著名802戏剧工作室(2001-2010年)的核心骨干人员和亲密战友。该工作室历经十五年的风雨,通过戏剧实践,推广优秀的公益戏剧理念,与多家国内外优秀的戏剧、文化团体进行合作,自身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
踏谣戏剧学馆艺术总监为编导、创意人王成先生;制作人为编剧、诗人、音乐人田辰明先生。
学馆区别于国家戏剧院校的科班教学模式和社会短期研习的简单体验模式,开展长期系统的戏剧实践和教育。将尝试一种普及化、平民化,同时也是精英化的戏剧教育。
学馆提供公益的戏剧教学课程和相关实践活动,打造一个真诚、共享的交流平台。推动专业内外的合作共享,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破除各种戏剧、文化的藩篱。
2011年元月,踏谣戏剧学馆于小寒前夕正式组建。
2011年5月,小满节气前后,学馆联袂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众多高校剧社,推出系列话剧《我叫彼得•潘Ⅱ》,上演于上海1933老场坊。作为几位青年编导临近而立之际,对于自己生命的一种回望和确认,作为踏谣的首次亮相和第一次的“汇报演出”。
2011年7月,学馆正式对外招募第一届学员,并展开一系列的戏剧教学。第一期课程——暨“踏谣戏剧学馆首批学员开幕礼”,于当月23日(大暑节气)举办于沪上知名创意空间艾洛创意,此后陆续展开,内容包括戏剧理论、文学赏析、编导、表演等,同时与实践向结合,通过剧目的排练、演出,汇聚培育沪上众多青年爱戏人。
2011年11月—12月,学馆推出恋爱诗剧《初夏的提丝贝》(曾名《提丝贝的罗曼斯》,于2008年初上演),历经三年多的沉寂后卷土重来,在下河迷仓演出,并参与其2011年“秋收季节”的系列展演。该剧的原编剧、导演再次联袂,伴随着“80后”的种种思索,遴选优秀的“90后”青年演员,进行再度的对话和碰撞,带来再一次关于生命、爱情的拷问和审视。
在此,踏谣戏剧学馆期待着广大爱戏人无间的关注、支持和亲身参与!至诚的爱,是勇敢的陪伴!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