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台北故宮博物院記聞
趁着台湾的双十假期去了一趟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被列为必游项目之一。在去之前早就听说台北故宫博物院奇珍异宝无数,当日一去,果然名不虚传。所藏文物年代跨度之大,数目之多,以及珍贵程度都是世所罕见,是北京的故宫博物馆所不能比的。要比的话,只能说北京故宫本身很值得一看,但是里面所藏之物相比台北故宫逊色不少。
台北故宫的学生门票是80台币,合人民币17块钱,相對於里面所藏的无数无价之宝来看,这个价格已经不能再便宜了。台北故宫全称是国立故宫博物院,共三层,一层是佛像、青铜器展厅和两个特展厅(那天为了配合双十国庆,博物院特地设了两个特展区,来摆放博物院各个展区精品中的精品),二层是书画展厅,三楼是玉器、瓷器展厅,所谓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和肉形石都在这一展区。
我们进的第一个展区是佛像展区,展厅中央是是一个高两米左右的宋朝鎏金佛塔,展厅四周按年代顺序陈列着从北魏时期的小型鎏金佛像、唐朝、宋朝佛像,佛像雕刻艺术鼎盛时期的明朝佛像,佛像的形状、形态则各有不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佛像的体型则是由小到大,一楼右侧的大厅里坐落着两座高达10几米的铜铸鎏金佛像,脸上面带微笑、头部稍稍下倾,体态祥和,可以看得出来,与前面朝代的佛像相比,这两座佛像的雕刻线条极为流畅、细腻,佛像的面部特征更加接近汉族人的面部特征,看起来给人大气、稳重、祥和的感觉,仿佛看它一眼心中的杂念和烦恼瞬间就消失了,从这个展厅开始我们开始被这里的文物深深地且持续的震撼着。
接着我走进了107特展区,由于里面文物太多,即使它们都很珍贵也记不清它们的名字是什么了。其中有中学学过的课文《核舟记》里面所讲的橄榄核舟一枚,大小只有手指的一个关节大小,透过放大镜看,舟里面人物的面部表情、体位、动作都一清二楚,且极为细腻,是我之后所买的仿制纪念品所不可比拟的。还有乾隆皇帝上朝多穿的朝服、玉带、玉佩、玉珠和所戴的朝帽,朝服多用金线缝制,精美绝伦;还有乾隆七十和八十岁时所雕刻的“古稀天子之寶”和“八十耄耋之寶”的玉印,手掌大小;还有。。。
走进105特展区,迎面所展示的是高1.2米左右的战国时期的玉琮,已有2000多年历史。玉琮外方内圆,象征着古代人“天圆地方”的观念,玉琮的四角有很多看起来像是磨制的棱沟,由上至下每个角约有一百多条,这些棱沟刻在颜色呈暗绿又有些墨绿、质地浑厚之至的玉琮上看起来美观之极,话说这是台北故宫最让我震惊的展品之一,面对他,除了选择被震撼,还能做什么呢?
二楼为书画展区,不必说郑板桥的百竹图,不必说唐伯虎、文征明的真迹,不必说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版本不详),也不必说陆游的《剑南诗稿》李清照的《漱玉词》,更不必说宋高宗的草书《洛神赋》、明朝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清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数柜。。。文物太多,记忆不详,这么多重量级藏品只能一一掠过,罪过。。。
三楼是陶器、玉器和瓷器展区,有原始时代的玉斧、玉铲、鱼纹陶罐(高中历史书上得那个),战国的玉琮、玉戈、玉璧,汉朝的玉佩、玉镯、玉簪;有宋朝钧窑、汝窑、哥窑的瓷器,其中有价值连城的钧窑裂纹淡绿瓷瓶,还有唐朝的唐三彩、仕女陶俑,以及从元朝至清朝的的各种青花瓷盘、碗、花瓶、鼻烟壶等等。相比较而言,宋朝的瓷器多为淡绿、淡蓝、棕褐色等单色,越往后发展,瓷器颜色更为多样和绚丽,元朝出现青花瓷,清朝是青花瓷烧制艺术发展的顶峰,青瓷花纹更加清晰、多样、复杂,并出现了景泰蓝瓷器。到清朝末期光绪年间,发展出颜色非常纯正的彩瓷和制作更加精美的青花瓷。玉器比较有名的有古代帝王将相丧葬之时,手中所握的金箔裹玉猪,口中所含的玉蝉,和汉朝的各种质地纯厚的玉佩。台北故宫所谓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也在这一层,翠玉白菜之所以有名是因为白绿相间且颜色纯正、质地透明的玉石本来就世所罕见,再加上玉器师傅精湛之极的雕刻艺术,使之成为天人合一的玉石精品中的精品。
三层还有一件玉器让我极为惊叹,又对其做工百思不得其解。玉器是为一个白玉所雕刻成的镂空的香囊,大概有一个橘子大小。玉囊为完全空心,玉囊表面为无数小孔,小孔和小孔之间的间距在1-2mm之间。我不得其解的是玉器师傅如何在不破坏表层小孔的情况下把玉石给镂空呢?这个答案是什么或许只有他本人知道吧。三层还有一件三代人雕刻56年的桌球大小的龙纹玉球,这个没细看,也就不细说了。
边看这些文物我边感慨,当年蒋介石撤到台湾的时候带走了这么多好东西啊!放在这里大陆人民看不到简直是莫大的遗憾。同行的雪婷和晚霞止不住感叹“盼祖国早日统一!”在故宫参观的人中日本人和西方人大概占了一半左右,一群一群的日本人看文物的时候也都表示惊叹和佩服之情。
台北故宫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文物数目统计表,如下:
![]() |
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数目列表 |
6点半从出口出来,故宫地下一层正在进行庆祝百年国庆的辣妹热舞表演,我和同行的都觉得这一庆祝活动和台北故宫的气氛很不相配,在大陆绝对见不到这样的景象。这也促使我思考台湾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台湾人的气质和大陆人的气质差在哪里?这样的气质的成因是什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