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苹果
不高谈阔论,就说说生活中我注意到的苹果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1.QQ好友列表带惯性的滑动效果,以前QQ是没有的,自从iphone开始流行之后。还有现在很多浏览器的快捷列表也有这个效果,虽然没有一样用,但不得不说,使用时因为这个效果,我的心情确实更舒畅了一些。这就是用户体验,看似微不足道。
2.一夜间大家都开始重视用户体验,高谈用户体验了。现在windows上各种软件管家之类的软件,其实都是对IOS应用管理的照搬。从此再也不用上天空烦心地一个个找软件了。最早搞这个的应该就是360吧,周鸿祎本人就是乔布斯理念的鼓吹者。
3.安卓手机,这个再明显不过。最早用的智能机是诺基亚E50,跟N73一样是第一代的S60V3机器,CPU很慢,干啥都是半吊子,没感觉任何好用。后来换了6120c,S60FP1,cpu快了,系统界面响应快了很多,终于感到了智能机的舒爽。再后来的E72,虽然系统相对6120没什么改进,但硬件的提升带来体验的大幅提升让我有了手机做到这份也差不多够了的错觉。E72用了3月掉厕所换了MOTO的里程碑,终于彻底感悟到了新生代手机系统的强大和舒适,直到现在用的arc和ipad2,那就几乎很难让人不舒心了。如果没有iphone和IOS,自然也就不会有照搬iphone灵魂的便宜又好用的安卓手机,大家用的肯定还是日复一日科技以换壳为本的诺基亚以及各种笨重而花哨的移动设备。
说到乔布斯的逝世,对于我这样一直对IT数码兴趣浓厚混迹于各路IT网站论坛的人来说,确实有失去了一位老朋友的感觉。更何况他的理念不管是在人生还是设计上,都直截了当,实实在在地启发了我。其实以前一直对苹果的产品和果粉的言行是很不屑的,觉得苹果的东西也只是外观简约小清新而已,在我看来能代表工业设计最高水平的还是索尼,风格更多样,并且索尼设计体现机能美的特色也更对我的口味。后来随着iphone的流行,看了不少科技博客的文章,才发觉苹果的设计不仅仅只是看上去那么美,更重要的是有其设计哲学。一件产品有设计理念并不出奇,在设计里谈设计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超越了设计和技术的边界,融汇凝聚了心理学,美学,技术于一件精巧产品的,这种充满文艺复兴精神的,只有苹果,只有乔布斯。苹果的设计观无疑是健康的,他们从不盲目堆砌硬件,或是提供花样繁多的选择来取悦消费者的虚荣,靠鼓励纵欲来获取高额利润。一切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靠直觉简约的设计引导用户行为以提高用户体验,在ios上随处可见这种用心。但这种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又完全不是平时我们熟悉的“以用户为上帝”的理念,用户就是用户,他们并不完全明晓自己的需求,对用户的引导乃至规训,是需要的。机器于人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仅仅是为了取悦人的欲望或是冰冷得只能让操作机器的人只能顺从机器的规则从而让人也异化为机器的一部分?关于这些,苹果设计都给出了简洁而有说服力的回答。
我想,苹果的设计观一定是和乔布斯修禅的经历分不开的。苹果的设计完全不是传统的美国设计,相反充满了东方精神强调的简约和优雅。年轻时作为嬉皮士的乔布斯身上那种放荡不羁的激情是蓬勃肆意,不讲方向的,而正是禅为这种激情提供了方向,控制引导了过剩的力比多,最终成就了苹果的设计。
1.QQ好友列表带惯性的滑动效果,以前QQ是没有的,自从iphone开始流行之后。还有现在很多浏览器的快捷列表也有这个效果,虽然没有一样用,但不得不说,使用时因为这个效果,我的心情确实更舒畅了一些。这就是用户体验,看似微不足道。
2.一夜间大家都开始重视用户体验,高谈用户体验了。现在windows上各种软件管家之类的软件,其实都是对IOS应用管理的照搬。从此再也不用上天空烦心地一个个找软件了。最早搞这个的应该就是360吧,周鸿祎本人就是乔布斯理念的鼓吹者。
3.安卓手机,这个再明显不过。最早用的智能机是诺基亚E50,跟N73一样是第一代的S60V3机器,CPU很慢,干啥都是半吊子,没感觉任何好用。后来换了6120c,S60FP1,cpu快了,系统界面响应快了很多,终于感到了智能机的舒爽。再后来的E72,虽然系统相对6120没什么改进,但硬件的提升带来体验的大幅提升让我有了手机做到这份也差不多够了的错觉。E72用了3月掉厕所换了MOTO的里程碑,终于彻底感悟到了新生代手机系统的强大和舒适,直到现在用的arc和ipad2,那就几乎很难让人不舒心了。如果没有iphone和IOS,自然也就不会有照搬iphone灵魂的便宜又好用的安卓手机,大家用的肯定还是日复一日科技以换壳为本的诺基亚以及各种笨重而花哨的移动设备。
说到乔布斯的逝世,对于我这样一直对IT数码兴趣浓厚混迹于各路IT网站论坛的人来说,确实有失去了一位老朋友的感觉。更何况他的理念不管是在人生还是设计上,都直截了当,实实在在地启发了我。其实以前一直对苹果的产品和果粉的言行是很不屑的,觉得苹果的东西也只是外观简约小清新而已,在我看来能代表工业设计最高水平的还是索尼,风格更多样,并且索尼设计体现机能美的特色也更对我的口味。后来随着iphone的流行,看了不少科技博客的文章,才发觉苹果的设计不仅仅只是看上去那么美,更重要的是有其设计哲学。一件产品有设计理念并不出奇,在设计里谈设计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超越了设计和技术的边界,融汇凝聚了心理学,美学,技术于一件精巧产品的,这种充满文艺复兴精神的,只有苹果,只有乔布斯。苹果的设计观无疑是健康的,他们从不盲目堆砌硬件,或是提供花样繁多的选择来取悦消费者的虚荣,靠鼓励纵欲来获取高额利润。一切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靠直觉简约的设计引导用户行为以提高用户体验,在ios上随处可见这种用心。但这种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又完全不是平时我们熟悉的“以用户为上帝”的理念,用户就是用户,他们并不完全明晓自己的需求,对用户的引导乃至规训,是需要的。机器于人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仅仅是为了取悦人的欲望或是冰冷得只能让操作机器的人只能顺从机器的规则从而让人也异化为机器的一部分?关于这些,苹果设计都给出了简洁而有说服力的回答。
我想,苹果的设计观一定是和乔布斯修禅的经历分不开的。苹果的设计完全不是传统的美国设计,相反充满了东方精神强调的简约和优雅。年轻时作为嬉皮士的乔布斯身上那种放荡不羁的激情是蓬勃肆意,不讲方向的,而正是禅为这种激情提供了方向,控制引导了过剩的力比多,最终成就了苹果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