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八期发布
第八期内容很精彩,包括11篇书评,2篇述评和2篇编译文章和若干电子资源链接,约6万字。第八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9505428.html
或 http://vdisk.weibo.com/s/IwwE
本刊采用“创作共用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的授权方式发布。欢迎大家下载、传播、阅读、讨论、分享!
以下是本期编辑,上海的禾玛写的“编者的话”:
很想念穿过层层暮霭飘然而至的那一束灯光,照亮人群中独处之人的心房,也许这便是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温情。无论是在以前,还是现今的数字时代,这份温暖都未尝改变。我们曾经翻阅竹简布帛,或是纸质书籍,亦或是iPad和电子阅读器,那由衷的乐趣始终常伴在每一名爱书人的身边。《数字时代阅读报告》也将一直坚持将一份属于数字时代的温情带到大家的身边。
作为一份以数字媒体乃至媒体传播相关书籍的阅评为主的“同人杂志”,《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如今已走到了第八期。在过去的七期中我们有过初创时的茫然,再到日益成熟,上一期更是借着麦克卢汉诞辰百年推出了麦克卢汉纪念特刊。对于这份特刊,我更愿意将之作为我们前进成长路上的一个节点,就好比一名歌手出版发行了若干张专辑后推出的精选集,这能够让我们回望过去,并继续数字时代的阅读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数字时代阅读报告》一直以来的坚持与精神将被延续,同时涉及的领域将被扩展。我们透过先贤们的视线审视媒介环境,将作为母体的媒介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角度加以演绎对提炼,去寻找探寻一种规律,而这种规律则将引导着我们跟随着麦克卢汉的脚步,向着个性的完全解放和和谐的太和之境前行。我们的编辑之一任珏则丰富了这一精神的内涵,她指出“我们关注数字媒体,除了关注作为器物的媒介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关注这个数字时代中的人的生存和发展”。这种人文情怀的追求和阅读的那种淡黄色温暖一道,试图营建起一种新的情境——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读者能够将数字媒体技术、数字时代的人和整个数字时代生态环境关联起来。这也将会是《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在今后需要进一步丰富的内涵。
本期内容包括11篇书评,2篇述评和2篇编译文章和若干电子资源链接。胡凌的《作为资本主义帝国的谷歌》和《苹果模式:赞成与反对》回顾审视了目前开始逐渐把持数字时代媒介生态系统的两大巨头苹果和谷歌的商业模式和全球影响,并提出了自己反思;萧秋水的《答案》则总结归纳了企业微博的经营与管理方式;任珏的两篇书评《中国女工的梦与痛》和《“新媒体事件”推动社会》则建立起媒体、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前者深入分析了作为数字媒体生产者的命运,事实上这一直是被很多人所忽视的领域,然而其带来的影响却是举足轻重的,后者则通过对“新媒体事件”的分析,对微博的影响力进行了探讨。
禾玛的《流言传播的微时代延伸》通过对奥尔波特流言公式的演绎,提出了适应微时代传播特点的新公式,这一番尝试值得与读者探讨研究;如果读者对深描这一阐释学领域的方法和方法论比较感兴趣,那么一定不能错过刘阳的《作为方法和方法论的深描》;常江的《孤独的人群及其终结》则对何威博士的《网众传播》给予关注,指出“孤独的人群”到“网众”的变迁象征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魏武挥的《网众传播:从信息爆炸到传播力爆炸》则同样对《网众传播》一书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并将网众传播的特点归纳为“传播力的爆炸”;立早则关注对现阶段数字媒介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一个议题——剽窃。她的《剽窃是现代性的发明》一文对剽窃这一行为的来龙去脉作了完整的回顾,并结合波斯纳的《论剽窃》一书,在文末提出了很有意思的结论,读者大可深入一读,并作进一步探讨;王婧则通过前些年热播的电影《穿普拉达的恶魔》对麦克盖根的Cool
Capitalism加以演绎,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作了解释。
本期还有两篇并非针对特定书籍的述评文章。五道口奥萨玛的《不许笑,严肃点,打游戏呢》则对游戏这个概念作了深入探讨,事实上这个游戏和我们日常口中所说的游戏来得更为广义,然而当人不在工作劳动或是休息的时候,便在游戏。事实上游戏占据了我们人生很大的比重,我们游戏的时候也许真的要严肃一点了;最后章戈浩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也许严格上说,《浅说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不能算是书评,但是却为传播学以及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质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力的工具,值得一看。
另外,本期还包含了两篇编译文章。立早继续对《ReMix再混合》一书进行翻译,译者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出色的翻译水准值得肯定;王欢的《2011年15个营销和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则结合数量众多的精彩案例回顾了过去一年中社会化营销的15个发展趋势,对未来进行了很有意义的展望。
本期文章内容精彩,期待当读者翻开第八期《报告》,能安详地泡上一杯咖啡,深深地沉浸在阅读的温馨之中。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够抛砖引玉,带给您更深刻的思考,一起翱翔在一片祥和之境中,在那里,媒介、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得到很深的关怀,这种关怀上升到一种高度,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能沐浴在温暖中,那么我们便也寻到了天堂。
感谢每一位读者对《数字时代阅读报告》长久以来的支持,感谢本期编辑和撰稿人的辛勤工作,感谢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数字时代! 本期责编:禾玛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创刊号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856969.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308948.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三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925135.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四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262497.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五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286346.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727696.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诞辰百年纪念专刊)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7536021.html
关于作者 魏武挥,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教师 哥不做总好多年 Blog 豆瓣 新浪微博 Twitter 腾讯微博 请俺吃饭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浏览我收集的信息图
关注我的微博 访问我的分享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 (2)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 (6)《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五期发布
(7)《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四期发布 (2)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三期发布 (9)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发布 (5)《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创刊号发布
(36) 关于作者魏武挥,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教师哥不做总好多年Blog 豆瓣 新浪微博 Twitter 腾讯微博 请俺吃饭
原文链接:http://www.weiwuhui.com/4459.html
或 http://vdisk.weibo.com/s/IwwE
本刊采用“创作共用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的授权方式发布。欢迎大家下载、传播、阅读、讨论、分享!
以下是本期编辑,上海的禾玛写的“编者的话”:
很想念穿过层层暮霭飘然而至的那一束灯光,照亮人群中独处之人的心房,也许这便是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温情。无论是在以前,还是现今的数字时代,这份温暖都未尝改变。我们曾经翻阅竹简布帛,或是纸质书籍,亦或是iPad和电子阅读器,那由衷的乐趣始终常伴在每一名爱书人的身边。《数字时代阅读报告》也将一直坚持将一份属于数字时代的温情带到大家的身边。
作为一份以数字媒体乃至媒体传播相关书籍的阅评为主的“同人杂志”,《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如今已走到了第八期。在过去的七期中我们有过初创时的茫然,再到日益成熟,上一期更是借着麦克卢汉诞辰百年推出了麦克卢汉纪念特刊。对于这份特刊,我更愿意将之作为我们前进成长路上的一个节点,就好比一名歌手出版发行了若干张专辑后推出的精选集,这能够让我们回望过去,并继续数字时代的阅读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数字时代阅读报告》一直以来的坚持与精神将被延续,同时涉及的领域将被扩展。我们透过先贤们的视线审视媒介环境,将作为母体的媒介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角度加以演绎对提炼,去寻找探寻一种规律,而这种规律则将引导着我们跟随着麦克卢汉的脚步,向着个性的完全解放和和谐的太和之境前行。我们的编辑之一任珏则丰富了这一精神的内涵,她指出“我们关注数字媒体,除了关注作为器物的媒介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关注这个数字时代中的人的生存和发展”。这种人文情怀的追求和阅读的那种淡黄色温暖一道,试图营建起一种新的情境——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读者能够将数字媒体技术、数字时代的人和整个数字时代生态环境关联起来。这也将会是《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在今后需要进一步丰富的内涵。
本期内容包括11篇书评,2篇述评和2篇编译文章和若干电子资源链接。胡凌的《作为资本主义帝国的谷歌》和《苹果模式:赞成与反对》回顾审视了目前开始逐渐把持数字时代媒介生态系统的两大巨头苹果和谷歌的商业模式和全球影响,并提出了自己反思;萧秋水的《答案》则总结归纳了企业微博的经营与管理方式;任珏的两篇书评《中国女工的梦与痛》和《“新媒体事件”推动社会》则建立起媒体、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前者深入分析了作为数字媒体生产者的命运,事实上这一直是被很多人所忽视的领域,然而其带来的影响却是举足轻重的,后者则通过对“新媒体事件”的分析,对微博的影响力进行了探讨。
禾玛的《流言传播的微时代延伸》通过对奥尔波特流言公式的演绎,提出了适应微时代传播特点的新公式,这一番尝试值得与读者探讨研究;如果读者对深描这一阐释学领域的方法和方法论比较感兴趣,那么一定不能错过刘阳的《作为方法和方法论的深描》;常江的《孤独的人群及其终结》则对何威博士的《网众传播》给予关注,指出“孤独的人群”到“网众”的变迁象征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魏武挥的《网众传播:从信息爆炸到传播力爆炸》则同样对《网众传播》一书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并将网众传播的特点归纳为“传播力的爆炸”;立早则关注对现阶段数字媒介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一个议题——剽窃。她的《剽窃是现代性的发明》一文对剽窃这一行为的来龙去脉作了完整的回顾,并结合波斯纳的《论剽窃》一书,在文末提出了很有意思的结论,读者大可深入一读,并作进一步探讨;王婧则通过前些年热播的电影《穿普拉达的恶魔》对麦克盖根的Cool
Capitalism加以演绎,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作了解释。
本期还有两篇并非针对特定书籍的述评文章。五道口奥萨玛的《不许笑,严肃点,打游戏呢》则对游戏这个概念作了深入探讨,事实上这个游戏和我们日常口中所说的游戏来得更为广义,然而当人不在工作劳动或是休息的时候,便在游戏。事实上游戏占据了我们人生很大的比重,我们游戏的时候也许真的要严肃一点了;最后章戈浩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也许严格上说,《浅说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不能算是书评,但是却为传播学以及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质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力的工具,值得一看。
另外,本期还包含了两篇编译文章。立早继续对《ReMix再混合》一书进行翻译,译者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出色的翻译水准值得肯定;王欢的《2011年15个营销和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则结合数量众多的精彩案例回顾了过去一年中社会化营销的15个发展趋势,对未来进行了很有意义的展望。
本期文章内容精彩,期待当读者翻开第八期《报告》,能安详地泡上一杯咖啡,深深地沉浸在阅读的温馨之中。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够抛砖引玉,带给您更深刻的思考,一起翱翔在一片祥和之境中,在那里,媒介、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得到很深的关怀,这种关怀上升到一种高度,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能沐浴在温暖中,那么我们便也寻到了天堂。
感谢每一位读者对《数字时代阅读报告》长久以来的支持,感谢本期编辑和撰稿人的辛勤工作,感谢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数字时代! 本期责编:禾玛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创刊号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856969.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308948.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三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925135.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四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262497.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五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286346.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727696.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诞辰百年纪念专刊)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7536021.html
关于作者 魏武挥,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教师 哥不做总好多年 Blog 豆瓣 新浪微博 Twitter 腾讯微博 请俺吃饭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浏览我收集的信息图
关注我的微博 访问我的分享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 (2)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 (6)《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五期发布
(7)《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四期发布 (2)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三期发布 (9)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发布 (5)《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创刊号发布
(36) 关于作者魏武挥,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教师哥不做总好多年Blog 豆瓣 新浪微博 Twitter 腾讯微博 请俺吃饭
原文链接:http://www.weiwuhui.com/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