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去登高
约好了去径山寺,所以我六点就起了床,感叹真乃今年以来起得最早的一天。之后的几个小时演变成杭州公共交通的接力,上了B1转了506再转769然后466,末了还得再走四十多分钟的径山古道。期间由于在转车的地方买了两个烧饼,心情分外舒意,又早起又有早餐的日子就是我对幸福的定义。
途中遇到一个去过径山寺觉得好玩回头带了老伴上山的老先生,一个指路会精确到过了第二座桥左拐走10米的老先生。一路过来有树有山,知道我们要去的寺庙就在前面某一座山上,但不知道在哪座,直到到达前也不知道具体在哪里,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寺庙出现的时候会有种“啊,在这里”的感觉把。
到了古道前,空气已经好得惨无人道了。
上山的石径是斜的,高低不平,道旁是竹林和间隔的石灯,靠近山顶的石头上都斑斓地附上了青苔。“远上寒山石径斜”,说的就是“一个衣着单薄的人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一边不知道离目的地还有多远一边诅咒他妈的就不能把台阶修地平整点吗”这样复杂的心绪。路过一片岩石,没有红字勾勒地写着“老鼠岩”三个大字,也许有什么故事也许是写的人没有吞天吐地般如龙似虎的抱负。
途中休息的时候听同行的茗禅说起北京一个高人泡茶时候一边聊着家常一边不误出汤,那一道一道的茶水如乐章般连续且波澜起伏各有倾吐的“神迹”,还有用冰块的“冰泡”法泡出的茶来如大雪纷飞中一抹腊梅香,叹闻所未闻,惟张口结舌做痴呆神往状。
本来计划上山以后吃个斋饭的,不过等上了山看看时间肯定过了饭店,又架不住来拉客的人,遂跟从一个顾泠挑选出来“敦实诚恳”的男子去了他开的农家菜。随便点了几个素菜又加了一盘红烧肉,吃了之后才知道“敦实诚恳”的男子果然敦实诚恳,菜相当相当好吃,尤其是丝瓜,第一次吃到这么嫩且甜的丝瓜。(关于大家关心的价格问题只有人均30,如有需要我可以代为指路)席间谈论来去得知茗禅竟然是黄老师的第一届学生,世界真小。
待吃完饭以后,我们这群没有原则随时改变主题的人竟然忽略了此行的原始目标“径山寺”,随随便便地就换了个主题沿着上山的公路再走下去等待回城的巴士。其实,真正的故事从这里才刚刚地开始。
菜饱饭足,精神是非常不错的,沿着公路谈着天,心情就更好了,再加上路边常有山上顺流而下的溪流,水声潺潺。走了不久,故事的主角姗姗来迟。
那是一头土狗,学名中华田园犬,长得很漂亮,像日本秋田一样,黄棕色的毛,不声不响地朝我们走了过来。因为它很漂亮,我就招呼大家看,顺便还推荐说真漂亮啊,当然因为有动静,它也在路过我们的时候朝我们看了几眼,也就不惊不乍地过去了。路过之后我还是想多看几眼,就回头看了它一下,发现它也回转身停了下来、看了我一下,这样一来二去就有了眼神交流,就像http需要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一样,我跟它眼神交流了几次之后就算是有了连接。阿黄(暂且这么叫吧)在连接建立之后就试图向我传递信息,它很严肃的在我看它之后左转头斜向上,用头指着我们刚才路过的一个地方、带甩头地向我做了一个“hey,look there”的动作,就在我惊讶和迟疑地刹那,它见我没反应,又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动作“hey,look there”,我于是不淡定了,我招呼杨说,快看,那只狗想向我说什么。杨于是也回头看,阿黄看到杨看它,就矜持地扭过头,不理他,杨于是说怎么可能的时候,阿黄又一次迎着我的注视做了一次“look there”的示意……如此反复多次以后,我觉得我有必要过去一下,起码要对得起它一次又一次跟我做暗示。而当我过去几步之后,阿黄一扭脸头也不回头、悠哉游哉地离我而去了。以上整个过程相持了好几分钟,期间阿黄一言不发,只有我这样傻逼大惊小怪的人类吵吵着快看快看、它在向我暗示之类少见多怪的言论。
后来我去看了一下它示意的方向,有一口细泉在一人高的地方涓涓流水,也许它是在向我发出诗人般的感慨“看,泉水呢”。
等我回头跟大家一起又往山下走的时候,他们都说我被狗骗了,狗现在也许内心在想,傻逼,我扭头你就过来啊,真好骗。可能多走了几步还会想,哼,骗人真容易。好吧,也许是吧。不过我想,在这片会有“老鼠岩”这样题词的山林中,有一只打理地很干净且敦实的狗不失灵气地重复对我扭头示意,我宁愿相信它是一枚乡村诗人。
不过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余下来的下山路上,山色风光确实不错,不过道路也是遥遥无期没有尽头。原本预计一小时左右的路程在一小时的时候我们还在一块视野相对开阔的地方眺望到远方尽处还在蜿蜒没有完结的柏油路,就像现在享受过不错风景的我们望不到自己的生命尽头,无法估量和计划让我们心无着落,我们害怕自己会赶不上原本山上出发的巴士,想起刚才下山碰到上山的一对男女听到我们说还有15分钟到山上的喜悦,当然,我又想起了阿黄。
难道说,阿黄是在扭头向我示意别走这条路,跟着它回去吧。
啊……
这就是为什么它看到我跟着它以后就转身向前的原因吧,可惜我还是没有听从它的好意,诶
途中遇到一个去过径山寺觉得好玩回头带了老伴上山的老先生,一个指路会精确到过了第二座桥左拐走10米的老先生。一路过来有树有山,知道我们要去的寺庙就在前面某一座山上,但不知道在哪座,直到到达前也不知道具体在哪里,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寺庙出现的时候会有种“啊,在这里”的感觉把。
到了古道前,空气已经好得惨无人道了。
上山的石径是斜的,高低不平,道旁是竹林和间隔的石灯,靠近山顶的石头上都斑斓地附上了青苔。“远上寒山石径斜”,说的就是“一个衣着单薄的人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一边不知道离目的地还有多远一边诅咒他妈的就不能把台阶修地平整点吗”这样复杂的心绪。路过一片岩石,没有红字勾勒地写着“老鼠岩”三个大字,也许有什么故事也许是写的人没有吞天吐地般如龙似虎的抱负。
途中休息的时候听同行的茗禅说起北京一个高人泡茶时候一边聊着家常一边不误出汤,那一道一道的茶水如乐章般连续且波澜起伏各有倾吐的“神迹”,还有用冰块的“冰泡”法泡出的茶来如大雪纷飞中一抹腊梅香,叹闻所未闻,惟张口结舌做痴呆神往状。
本来计划上山以后吃个斋饭的,不过等上了山看看时间肯定过了饭店,又架不住来拉客的人,遂跟从一个顾泠挑选出来“敦实诚恳”的男子去了他开的农家菜。随便点了几个素菜又加了一盘红烧肉,吃了之后才知道“敦实诚恳”的男子果然敦实诚恳,菜相当相当好吃,尤其是丝瓜,第一次吃到这么嫩且甜的丝瓜。(关于大家关心的价格问题只有人均30,如有需要我可以代为指路)席间谈论来去得知茗禅竟然是黄老师的第一届学生,世界真小。
待吃完饭以后,我们这群没有原则随时改变主题的人竟然忽略了此行的原始目标“径山寺”,随随便便地就换了个主题沿着上山的公路再走下去等待回城的巴士。其实,真正的故事从这里才刚刚地开始。
菜饱饭足,精神是非常不错的,沿着公路谈着天,心情就更好了,再加上路边常有山上顺流而下的溪流,水声潺潺。走了不久,故事的主角姗姗来迟。
那是一头土狗,学名中华田园犬,长得很漂亮,像日本秋田一样,黄棕色的毛,不声不响地朝我们走了过来。因为它很漂亮,我就招呼大家看,顺便还推荐说真漂亮啊,当然因为有动静,它也在路过我们的时候朝我们看了几眼,也就不惊不乍地过去了。路过之后我还是想多看几眼,就回头看了它一下,发现它也回转身停了下来、看了我一下,这样一来二去就有了眼神交流,就像http需要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一样,我跟它眼神交流了几次之后就算是有了连接。阿黄(暂且这么叫吧)在连接建立之后就试图向我传递信息,它很严肃的在我看它之后左转头斜向上,用头指着我们刚才路过的一个地方、带甩头地向我做了一个“hey,look there”的动作,就在我惊讶和迟疑地刹那,它见我没反应,又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动作“hey,look there”,我于是不淡定了,我招呼杨说,快看,那只狗想向我说什么。杨于是也回头看,阿黄看到杨看它,就矜持地扭过头,不理他,杨于是说怎么可能的时候,阿黄又一次迎着我的注视做了一次“look there”的示意……如此反复多次以后,我觉得我有必要过去一下,起码要对得起它一次又一次跟我做暗示。而当我过去几步之后,阿黄一扭脸头也不回头、悠哉游哉地离我而去了。以上整个过程相持了好几分钟,期间阿黄一言不发,只有我这样傻逼大惊小怪的人类吵吵着快看快看、它在向我暗示之类少见多怪的言论。
后来我去看了一下它示意的方向,有一口细泉在一人高的地方涓涓流水,也许它是在向我发出诗人般的感慨“看,泉水呢”。
等我回头跟大家一起又往山下走的时候,他们都说我被狗骗了,狗现在也许内心在想,傻逼,我扭头你就过来啊,真好骗。可能多走了几步还会想,哼,骗人真容易。好吧,也许是吧。不过我想,在这片会有“老鼠岩”这样题词的山林中,有一只打理地很干净且敦实的狗不失灵气地重复对我扭头示意,我宁愿相信它是一枚乡村诗人。
不过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余下来的下山路上,山色风光确实不错,不过道路也是遥遥无期没有尽头。原本预计一小时左右的路程在一小时的时候我们还在一块视野相对开阔的地方眺望到远方尽处还在蜿蜒没有完结的柏油路,就像现在享受过不错风景的我们望不到自己的生命尽头,无法估量和计划让我们心无着落,我们害怕自己会赶不上原本山上出发的巴士,想起刚才下山碰到上山的一对男女听到我们说还有15分钟到山上的喜悦,当然,我又想起了阿黄。
难道说,阿黄是在扭头向我示意别走这条路,跟着它回去吧。
啊……
这就是为什么它看到我跟着它以后就转身向前的原因吧,可惜我还是没有听从它的好意,诶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