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记
(一)
十六个小时的行程,从呼和浩特到西安,一路上穿过了多个山洞,信号时有时无。途径很多站,有知名的,也有不起眼的小站。延安、富县,是在没有睡着的时候,偶然记得的。
走出车站,如同所有城市一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在人群中,我四处张望着,身边来回穿梭的行人,拎着包裹,有目的性的离开。抬头,依旧是一堵古城墙,如五年前一样,肃穆,安静,或是接见,或是告别,它都两眼凝望。人群中,姐姐看到了我,接我回到她的住所,一个繁华的居民区。
吃过冒菜,去幼儿园接了小外甥女,亲近姐姐的生活。一路上,看到街道两旁大都是门店,餐饮居多,一眼看去,尽是西安的小吃,有特色,很诱人,有种一家一家吃到底的冲动,可惜没那么大食量的胃。这里的生活氛围很休闲,透过车窗,看见几位老太太围在小桌旁,路边打起了扑克,有说有笑,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大庭广众下,其实也不过是自家的门口前。
看见在一条小道上,一位六旬的老太太坐在马路崖上,津津有味的吃着鸭梨,而车就从她的眼前驶过,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胃口,依旧吃的那样一个带劲,让周围人好生艳羡。可能这是就是这样的随意,百姓生活的味道浓厚,也因此有太多的悠然自得,舒适,慢节奏。
(二)
早晨,天气凉爽,很适合出行。目的地,西安碑林。
穿过一条文化特色街,因为地处碑林附近,这里多是文房四宝,还有皮影、陶器、玉器,以及各类古玩。
有点像天津的古玩街,有着很强的地域特色。临街店铺,有字画,吸引了我的注意。
走进碑林,带着新奇,还有满足,是实现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满心欢喜。
在石刻博物馆,看到了不同时期的石刻艺术品,真切感受到古人的巧夺天工。从周到唐,在不同的石刻艺术品上,一一展现,精湛的雕刻技术,唯美的石像造型,都不得不感叹。
碑林七宝,通过七间展示厅,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石碑,展现给游人。周到清,将近五千年的文化,都在一块一块的石碑上,慢慢展开,让人寻着这样的刻迹,走进历史长河中,感受古人的艺术天赋和文化底蕴。
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到圣教序,从李斯的峄山石刻到曹全碑,篆隶正行草,样样都有。可谓大开眼界了。
(三)
早晨,天气阴阴的,坐着公车,去和老同学会面。
她,曾是我的下铺,大学毕业后,留在西安。看到她的时候,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
她,依旧梳着马尾辫,齐刘海,笑容还是可掬,在一起的感觉没有变,她说我也一样。
时光走过,我们都在随波逐流,难得的是一如既往,不曾改变,几年后,在这里相见,很是开心。
她,带我去了小雁塔,市博物馆。我们还逛了骡马市场,买了可爱的头饰。
在小吃街里,她带我去吃了当地一家有名的小炒,还有路边特色,很好吃,津津有味的吃得那叫一个香。
我们互挽着,走在西安的街道上,如多年前,走在高中校园里,笑声不断,现在也一样。
我们聊起了曾经的高中同学,现在的境况,还有彼此的生活,一样笑着说着。
一路上,她边走边介绍,让我对这个城市越来越喜欢,好似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让我爱上。
感谢老同学的热情款待,也特别的想与她多呆几日,好好叙叙旧。可惜时间有限。
西安的地铁开通不久,今天有幸体验了一番,基础实施很到位,服务很好,自动买票系统还是头一次使用。
在小雁塔里,看到有名的古钟,新闻联播上的钟声来自这里。
在市博物馆里,看到西安出土的各类文物,有一些是在中学历史书上出现的东东,如今看到了实物。
从石刻到陶器,从彩釉到青铜,再到珊瑚、金银,不同质地的文物,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意义。
每一件文物,都让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世界。
据老同学介绍,有些文物的出土,当时可谓是震惊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古城的魅力越发强烈。
无论是在碑林,还是在小雁塔,都能看到来来往往的外国游人,对中国的艺术文化的敬重和欣赏。
国庆假期,开古城西安的游人,很多,景点、公园、购物场所等,都是人声鼎沸。
此时,西安,窗外,下着淅沥的小雨。
十六个小时的行程,从呼和浩特到西安,一路上穿过了多个山洞,信号时有时无。途径很多站,有知名的,也有不起眼的小站。延安、富县,是在没有睡着的时候,偶然记得的。
走出车站,如同所有城市一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在人群中,我四处张望着,身边来回穿梭的行人,拎着包裹,有目的性的离开。抬头,依旧是一堵古城墙,如五年前一样,肃穆,安静,或是接见,或是告别,它都两眼凝望。人群中,姐姐看到了我,接我回到她的住所,一个繁华的居民区。
吃过冒菜,去幼儿园接了小外甥女,亲近姐姐的生活。一路上,看到街道两旁大都是门店,餐饮居多,一眼看去,尽是西安的小吃,有特色,很诱人,有种一家一家吃到底的冲动,可惜没那么大食量的胃。这里的生活氛围很休闲,透过车窗,看见几位老太太围在小桌旁,路边打起了扑克,有说有笑,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大庭广众下,其实也不过是自家的门口前。
看见在一条小道上,一位六旬的老太太坐在马路崖上,津津有味的吃着鸭梨,而车就从她的眼前驶过,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胃口,依旧吃的那样一个带劲,让周围人好生艳羡。可能这是就是这样的随意,百姓生活的味道浓厚,也因此有太多的悠然自得,舒适,慢节奏。
(二)
早晨,天气凉爽,很适合出行。目的地,西安碑林。
穿过一条文化特色街,因为地处碑林附近,这里多是文房四宝,还有皮影、陶器、玉器,以及各类古玩。
有点像天津的古玩街,有着很强的地域特色。临街店铺,有字画,吸引了我的注意。
走进碑林,带着新奇,还有满足,是实现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满心欢喜。
在石刻博物馆,看到了不同时期的石刻艺术品,真切感受到古人的巧夺天工。从周到唐,在不同的石刻艺术品上,一一展现,精湛的雕刻技术,唯美的石像造型,都不得不感叹。
碑林七宝,通过七间展示厅,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石碑,展现给游人。周到清,将近五千年的文化,都在一块一块的石碑上,慢慢展开,让人寻着这样的刻迹,走进历史长河中,感受古人的艺术天赋和文化底蕴。
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到圣教序,从李斯的峄山石刻到曹全碑,篆隶正行草,样样都有。可谓大开眼界了。
(三)
早晨,天气阴阴的,坐着公车,去和老同学会面。
她,曾是我的下铺,大学毕业后,留在西安。看到她的时候,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
她,依旧梳着马尾辫,齐刘海,笑容还是可掬,在一起的感觉没有变,她说我也一样。
时光走过,我们都在随波逐流,难得的是一如既往,不曾改变,几年后,在这里相见,很是开心。
她,带我去了小雁塔,市博物馆。我们还逛了骡马市场,买了可爱的头饰。
在小吃街里,她带我去吃了当地一家有名的小炒,还有路边特色,很好吃,津津有味的吃得那叫一个香。
我们互挽着,走在西安的街道上,如多年前,走在高中校园里,笑声不断,现在也一样。
我们聊起了曾经的高中同学,现在的境况,还有彼此的生活,一样笑着说着。
一路上,她边走边介绍,让我对这个城市越来越喜欢,好似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让我爱上。
感谢老同学的热情款待,也特别的想与她多呆几日,好好叙叙旧。可惜时间有限。
西安的地铁开通不久,今天有幸体验了一番,基础实施很到位,服务很好,自动买票系统还是头一次使用。
在小雁塔里,看到有名的古钟,新闻联播上的钟声来自这里。
在市博物馆里,看到西安出土的各类文物,有一些是在中学历史书上出现的东东,如今看到了实物。
从石刻到陶器,从彩釉到青铜,再到珊瑚、金银,不同质地的文物,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意义。
每一件文物,都让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世界。
据老同学介绍,有些文物的出土,当时可谓是震惊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古城的魅力越发强烈。
无论是在碑林,还是在小雁塔,都能看到来来往往的外国游人,对中国的艺术文化的敬重和欣赏。
国庆假期,开古城西安的游人,很多,景点、公园、购物场所等,都是人声鼎沸。
此时,西安,窗外,下着淅沥的小雨。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