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野生动物救助者!向他致敬!
在海南师范大学,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李波。十几年来,这个体育老师已自费救助了近千只野生动物。他开玩笑说:“家里那小阳台,除了海豚没住过,基本上什么野生动物都住过。”
1.8米的个头,天生卷发,黑瘦的李波怎么看都是一个大帅哥,但在不少人眼中他却是个“疯子”。李波至今未婚,放弃了和女朋友一起出国的机会,花掉了早年做生意的积蓄救助野生动物。他对自己很苛刻,一切从简,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却每天给救助的动物买最新鲜的肉吃,自己只用剩下的骨头煮汤喝。被他称作“儿子”的,是一条陪伴他13年的苏俄猎狼犬,只吃煮汤用的骨头。
十几年来,只要听说哪里有野生动物需要救助,李波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几乎不计成本;只要看到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他就会上前阻止或举报,有时候也会花“高价”买下那些动物。他救助的动物,80%已康复放生。现在,他几乎不敢出现在海口的“地下”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因为那里的人对他太熟悉了。
对于动物,李波有着一种特有的尊重,照顾起动物来,就像是对待亲人一样,连语气都很温柔,他总是亲切地称它们为“宝贝”。
李波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源于1997年的一场意外。那时,他和女朋友从事时装表演,“整天美女、明星陪伴,出入高级场所,很是风光”。
有一天,李波驾驶着朋友的豪华奔驰车准备停靠,突然上来几个人用手枪顶住他的头部要抢劫。他出于本能的反抗让歹徒扣动了扳机,但不知什么原因枪没有打响,歹徒便拿出了刀行凶,多亏有体育好的“底子”,才使他死里逃生。
在东北老家养病的几个月里,“扣动扳机的声音总是在耳边,终日感到惶恐不安”。这场生死较量,使李波“对生命有了一种崇敬与蔑视”,让他“开始关注人类之外的生命,反思生命的意义”。
“和活着比起来,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李波悟出这么一个道理。于是他退出商界,开始救助流浪猫狗。
在和流浪动物的接触中,他感觉到,困扰自己的紧张情绪有了些许缓解。对动物也“由最初的喜欢到爱,上升到尊重与保护,以至于现在的疯狂”。
为了动物能更好地活下去,每次放生他都要走很远。为了救一头山猪,他不惜奔波数百公里进入深山老林,花掉上千元钱。为了一只海豚,他包船到几百海里以外的深海区去放生。
“2009年10月31日(周六),领角鸮已恢复,等待尽快放生。当天傍晚不慎飞走,寻找较长时间无结果。痛心!”这是李波的日记《辛德勒名单——动物劫》的一段话,这本日记记录了2006年以来他救助每一个动物的过程。
他还创建了“动物110”个人网站,为收集动物保护信息、交流经验,提供平台。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动物福利”公选课,120人的选课名额,每次都有七八百人报名。
李波曾想辞掉教师的工作,一心一意从事动物保护,但巨大的开支,迫使他放弃了这个念头,“老师是我的职业,动物保护是我的事业”。
面对女朋友在美国的召唤,李波开玩笑地说,“中国需要我,那些野生动物更需要我!”
他解释说,自己不适合成家,对于动物倾注了太多的爱,无法承担结婚后的责任,“在中国搞野生动物保护注定是孤独的”。
家里人说他瞎折腾、不务正业,对他不找老婆、放弃挣钱的时装表演等“疯狂”行为已是无语,只能劝他要注意身体。至于那些利益受到损害的人,更是曾多次威胁他。
李波承认自己有点“疯狂”。他说,“在中国,你不做个极端的环保主义者,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1.8米的个头,天生卷发,黑瘦的李波怎么看都是一个大帅哥,但在不少人眼中他却是个“疯子”。李波至今未婚,放弃了和女朋友一起出国的机会,花掉了早年做生意的积蓄救助野生动物。他对自己很苛刻,一切从简,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却每天给救助的动物买最新鲜的肉吃,自己只用剩下的骨头煮汤喝。被他称作“儿子”的,是一条陪伴他13年的苏俄猎狼犬,只吃煮汤用的骨头。
十几年来,只要听说哪里有野生动物需要救助,李波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几乎不计成本;只要看到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他就会上前阻止或举报,有时候也会花“高价”买下那些动物。他救助的动物,80%已康复放生。现在,他几乎不敢出现在海口的“地下”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因为那里的人对他太熟悉了。
对于动物,李波有着一种特有的尊重,照顾起动物来,就像是对待亲人一样,连语气都很温柔,他总是亲切地称它们为“宝贝”。
李波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源于1997年的一场意外。那时,他和女朋友从事时装表演,“整天美女、明星陪伴,出入高级场所,很是风光”。
有一天,李波驾驶着朋友的豪华奔驰车准备停靠,突然上来几个人用手枪顶住他的头部要抢劫。他出于本能的反抗让歹徒扣动了扳机,但不知什么原因枪没有打响,歹徒便拿出了刀行凶,多亏有体育好的“底子”,才使他死里逃生。
在东北老家养病的几个月里,“扣动扳机的声音总是在耳边,终日感到惶恐不安”。这场生死较量,使李波“对生命有了一种崇敬与蔑视”,让他“开始关注人类之外的生命,反思生命的意义”。
“和活着比起来,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李波悟出这么一个道理。于是他退出商界,开始救助流浪猫狗。
在和流浪动物的接触中,他感觉到,困扰自己的紧张情绪有了些许缓解。对动物也“由最初的喜欢到爱,上升到尊重与保护,以至于现在的疯狂”。
为了动物能更好地活下去,每次放生他都要走很远。为了救一头山猪,他不惜奔波数百公里进入深山老林,花掉上千元钱。为了一只海豚,他包船到几百海里以外的深海区去放生。
“2009年10月31日(周六),领角鸮已恢复,等待尽快放生。当天傍晚不慎飞走,寻找较长时间无结果。痛心!”这是李波的日记《辛德勒名单——动物劫》的一段话,这本日记记录了2006年以来他救助每一个动物的过程。
他还创建了“动物110”个人网站,为收集动物保护信息、交流经验,提供平台。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动物福利”公选课,120人的选课名额,每次都有七八百人报名。
李波曾想辞掉教师的工作,一心一意从事动物保护,但巨大的开支,迫使他放弃了这个念头,“老师是我的职业,动物保护是我的事业”。
面对女朋友在美国的召唤,李波开玩笑地说,“中国需要我,那些野生动物更需要我!”
他解释说,自己不适合成家,对于动物倾注了太多的爱,无法承担结婚后的责任,“在中国搞野生动物保护注定是孤独的”。
家里人说他瞎折腾、不务正业,对他不找老婆、放弃挣钱的时装表演等“疯狂”行为已是无语,只能劝他要注意身体。至于那些利益受到损害的人,更是曾多次威胁他。
李波承认自己有点“疯狂”。他说,“在中国,你不做个极端的环保主义者,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