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场幻觉
![]() |
初次知道《空谷幽兰》是在安妮的文章里,可不知为何没有书店找到它,在国图偶然发现了马上请它回家,原来真是一本犹如清泉一样的流澈心间的好书。
全书是讲一个美国汉学家多次到中国的荒无人烟的山中寻访传闻中隐士的事,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他的旅程。在他看来中国既是神秘的,又是神圣的。全书中,不得不惊叹他对于中国古典研究的透彻与具体,包括文学,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涵盖多方面的知识,他甚至对某个对于中国人来说都很陌生的地方的某个传说以及它所发生的年代都了如指掌,这不得不令我们这些从小受着新中国教育式的人感到惭愧,当然这些才只是他为了突出他所追寻的主题“隐士”的旁枝绿叶,他极客观的看待这些无论是道家也好佛家也好的真正的隐士们。认真的寻找他们,并怀着崇敬的心态去采访他们的只言片语,并真诚的以礼相待,在他所访问的隐士中,我摘录了这些话
“悟道前你必须修行,老子教我们要自然,你不能强求包括修行,悟是自然发生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主要是是清心寡欲,修行要花很长时间,所以你必须保持身体健康,如果你有很多念头和欲望,就活不到实现目标的时候。”
“老子说,要修静和不偏不倚,要自然,自然的意思是不强求,当你自然地行事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但是为了了解什么是自然的,你必须修静,作为一个道教中心,很久以来,华山如此出名,就是因为它安静,过去这里有很多隐士,但是现在这座山已经发展了旅游业,宁静不再,隐士也不在了。”...
“道教徒是寻求的是修成一个长生不死之身,佛教徒寻求的是摆脱一切身相。涅槃看起来结果与道教长死不死的目标也不一样,禅修也有差异。道教徒把他们的呼吸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且专心致志于体内气息的循环和变化,而佛教徒则强调呼吸调柔,要舍弃对身体的执着和修炼...”
这本书实际上是完成于80年代末期,但是即使是当代甚或是以后再看也丝毫不觉得落伍,反而时时有种清凉幽静的感觉。他给我的启示并不是看完后要冲动去修行或修道,更不是去当隐士,而是在当前的极为复杂,贪欲满盈的世界里,如何能保持一个清醒的,静的思想和心境。去摆脱周围的因欲望而变得日渐贪婪的心,给它一个独处的空间。
看完后,我马上想到了安妮的《莲花》,再品味一下她的孤独情怀,有人说她的作品太过颓靡,使人丧失了对生活中阳光的期许,从前我也这样认为,但是我再看时,恍然觉悟,她是在释放在她理解的对于追求个人内心世界平静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的情怀,她时常告诉我们生命是一场幻觉,是一场旅程,不可强求,不可奢望,只能带着自己踏上旅途,对任何人不能给予厚望。在我看来这是对佛家与道家精神的融合。她要我们平静。
当我再次做瑜伽冥想的时候,脑子里只轻轻地说:生命是一场幻觉,只有我的呼吸存在。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