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经典书目推荐 (转)
查资料的时候,看见这么个关心三农的博客,特转载。原文请点击:“三农”问题的经典书目推荐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林毅夫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11月
本书收集的是作者以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10篇论文,内容侧重于制度和技术层面的分析。前5篇文章探讨农作制度变迁的原因,不同的农作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随后的4篇文章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业技术的选择、创新和扩散;最后一篇文章则是纵论五千年的历史,说明中国科技在前现代社会领先于世界各国,但到现代社会却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这本书把规范的经济学方法与中国的问题做到了最好的结合,是中国经济学规范化的很好尝试,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而且,此书在国内外曾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一些结论、观点对我们现在思考“三农”问题仍有启发借鉴意义。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
◎[日]速水佑次郎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 年2月
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逻辑严密的发展经济学专著,它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少数国家达到了高度富裕,极为有限的几个发展中国家也在接近这个水平,而大多数国家还停留在贫困和停滞状态?造成全球性偏差的一个明显因素是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的能力不同;那么,为什么步入了同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差距日益缩小轨道的发展中国家的数量会如此有限呢?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低收入国家在它们的社会和文化的制约下,难以为引进的先进技术配备适宜的制度。为了找到消除它们的约束途径和手段,本书通过与成功地解除了这些制约的案例的比较,探讨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制约的性质。该书从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耗竭、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化等方面,概述了第三世界发展的数量特征。然而,本书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制度分析,即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及文化传统情形下的,由资源禀赋和技术变化引起的制度进化类型进行比较。作者相信,发展的机制潜在于表面的落后之中,如果这种机制被适当地开发出来,赶超发展是可能的。
●《经济增长与农业》
◎[美]舒尔茨著,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12月
该书作者舒尔茨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从事农业经济问题研究,60年代把对农业经济问题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从而对发展经济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独树一帜,至今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他在这本书中则确切地分析了农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政府农业政策的有效性,在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分析方法的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制定、执行现行的农业政策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改造传统农业》
◎[美]舒尔茨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8月
与传统轻视农业的看法不同,舒尔茨十分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仅使用传统生产要素的农业是无法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但现代化的农业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他在该书中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并且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问题的分析: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传统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的原因;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全书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无疑为我们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他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如关于对市场机制的利用的论述、关于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和做法、关于重点发展中小学教育等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事实上,这本书还体现了经济学中的反潮流精神,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个理解农民经济理性的分析框架和思维方式。
●《农村经济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
本书是农村经济绿皮书系列的第十一本,它以中国农村小康建设为专题,对中国农村小康建设的内涵、现状和基本思路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诠释。具体来说,该书全面、系统、客观地回顾了2002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和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保持了农村经济绿皮书的统计数据和经济分析的系统性及连续性。该书还展望了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2003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以及国内粮食价格指数等指标做出了具体的预测。读来,颇有一番参考价值。
●《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
◎于建嵘著,商务印书馆, 2001年12月
该书作者在深入进行社会调查、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学和政治人类学的角度,以岳村一个世纪的政治关系、权力体系等方面的变迁为对象,对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实证研究。书中认为,这一变迁的显著标志是城市政治社会对乡村社会的侵入即国家行政权力的下沉,但随着国家对乡村经济依赖性的减弱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行政权力将逐渐退出乡村的政治领域。这一理论结论具有较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另外作者对各个历史阶段的梳理,并不是单纯的历史事件,而是以自己的理论框架来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一些基于各阶段史实的基本判断和理论观点。这就使全文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联结农户与市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探究》
◎张晓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
农民中介组织是指联结农户与市场的各类经济组织,如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乡村社区组织等。本书从农民中介组织一般性概念出发,对农民中介组织状况做出较准确的描述,通过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各类中介组织的内部结构、管理机制的现状和部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较系统的归纳、总结,探索新老中介组织对接问题。本书对农民中介组织所做的理论探讨,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对于发育和完善农民中介组织,大国发展农工贸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
◎温铁军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该书的作者长期关注和研究“三农”问题,去年7月,还在河北翟城村集资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免费培养农民的“乡村建设学院”,免费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等培训,让农民来建设本乡本土,自己解决剩余劳动力,寻求发展。这种试验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作乡村建设运动的复兴。因此,他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3年度经济人物。
这本书是他的一项课题进行多年研究的总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首先综述了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指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随人口倍增而更加严峻,资源紧约束使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安排不可能再有条件趋向私有制,于是大包干以后在土地占有关系上出现了比解放前的两权分离更进一步的产权两级构造,农户私有财产和其他经济成分财产比例上升,使农村财产关系复杂化。他在十年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改造传统组织制度资源形成农业基本经济制度,由于能够在资源约束不变的压力下有效地扩大农业内、外部规模,弱化市场风险,而可能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尽管他的一些观点受到有些学者的批评,但是,他的这一报告仍有着独特的价值,值得一读。
●《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陈锡文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2月
该书通过对湖北省襄阳县、河南省鄢陵县和江西省泰和县等三个典型的农业县进行深入的解剖,着重从县乡财政的角度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题的完整政策思路。该书曾获得政策研究的最高奖励——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陆学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如何由“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分化为十大阶层?它们各自将向何处演化?本书以丰富的数据和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描述了1949年以来中国经历的五次社会流动,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总体格局。
《新乡土中国》
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作者不但提出了返回国情、常识和个案,提倡精细研究,他还找到了贯彻其理念的视角,为走这条路的人指出了方向,并身体力行地破了题。另类的声音,另类的路。新乡土中国,孕育着当代中国农村研究和农村发展重建的新希望。
《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
秦晖著,秦晖的中国传统社会研究,在今天方兴未艾的社会史研究中独树一帜。与人类学取向的“新社会史”颇为不同的是,他对传统社会的研究似乎更接近于传统宏观社会史研究,是一种关于中国政治社会结构的总体分析。
《“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陆学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该书系统阐发了作者“三农”研究的学术思想,收入了一些重要而有影响的文章,例如:我国农业要警惕再走扭秧歌的老路;治理通货膨胀必须调控粮食市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新思路等,为读者认识“三农”问题,研究“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向总理说实话》 李昌平著,作者以17年的亲身体验,给我们展现了一副农村的真实画面,使“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成为描述三农的最经典话语。
《黄河边的中国》
一位智者、一位使徒般的跋涉者,历时十年穿走于黄河上下,匍匐于中原大地,在城镇、在乡间,在地方官员的厅堂里、在普通农民的炕头上,他“望、闻、听、切”,观察、体验、咀嚼生活,逼近生活的真相,诊断生活中的病症。十年积蓄,一朝吐哺;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终于一本洋洋60万言的日记体社会考察报告《黄河边的中国》奉献于一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人的面前。
●《山坳上的中国》何博传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农民调查》 陈桂棣、春桃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一部透视当下中国农民问题的不可多得的反思警世之作。作者耗时三年,遍访安徽乡村,深入调查,访问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批致力于农村改革的有识之士、专家教授和党政要员。收集的材料和废弃的手稿,几近等身。作品依据大量第一手材料,反映了当前农民的生存状态,披露了曾惊动中央的几起重大涉农案件,揭示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种种原因,展现了农村费税改革的艰难曲折过程。文本叙述客观真实。听作者锥心泣血哭述农民的命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眼泪。
●《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 徐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1999-2003年所发表的研究文章的结集,主要内容分为:村民自治、县乡治理、乡村发展,以中国为主位的政治学四部分。
●《农民》,李一清,
四川文艺出版社,这是当年以《山杠爷》震动文坛的乡土作家李一清,磨砺数年、潜心打造的又—长篇力作。小说《农民》塑造了以牛天才为代表的典州农民形象,描写了这个一辈子植根于土地,依赖于土地,深爱着土地的淳朴农民在历经了土地包产到户的喜悦,进城打工的艰辛,重返乡里的无奈,一直到土地商业性开发等—系列农村生活的剧烈变化。内心的思想挣扎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使他情不自禁地对天发问,对地呼喊:“土地,狗日的土地牎到底是该爱你,还是该恨你
(推荐人:李明珍)
网站推荐
一、学术网站:
1、中国农村研究www.ccrs.org.cn
2、中国乡村网www.china-village.org
3、公法评论www.gongfa.com
4、三农中www.snzg.net
5、世纪中www.cc.org.cn
6、思想评论www.sinoliberal.net
7、中国思维网www.chinathink,net
8、乌有之www.wyzxwyzx.com
9、开放时www.opentimes.cn
10、中国改革论www.chinareform.org.cn
11、其它参见以上各网站的链接,不妨试试,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二、农业信息网站:
1、中国农业信息网www.agri.gov.cn
2、三农数据网www.sannong.gov.cn
3、中国农经信息www.caein.com
4、中国农www.aweb.com.cn
5、中国兴农www.cnan.com.cn
三、值得一去的论坛:
1、大学生支农调研www.3nong.org/bbs
2、关天茶舍www2.tianyaclub.com
3、凯迪社区club.cat898.com
4、强国论坛bbs.peopledaily.com.cn
5、北大未名bbs.pku.edu.cn
6、中间论www.zhongjian.net
7、满江红论www.manjianghong.net
8、青年论坛bbs.ynet.com
9、中南论坛bbs.znufe.edu.cn
10、乡村建设与县域发展论坛rcc.zjnu.net.cn
四、学生社团网站:
农民之子中国农村发展促进会www.crdpa-bnu.org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www.3nongren.com
山东经济学院齐鲁情大学生支农促进会qiluqing.home.sunbo.net
思想的碎片-岳麓法学沙www.lawsalon.net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林毅夫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11月
本书收集的是作者以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10篇论文,内容侧重于制度和技术层面的分析。前5篇文章探讨农作制度变迁的原因,不同的农作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随后的4篇文章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业技术的选择、创新和扩散;最后一篇文章则是纵论五千年的历史,说明中国科技在前现代社会领先于世界各国,但到现代社会却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这本书把规范的经济学方法与中国的问题做到了最好的结合,是中国经济学规范化的很好尝试,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而且,此书在国内外曾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一些结论、观点对我们现在思考“三农”问题仍有启发借鉴意义。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
◎[日]速水佑次郎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 年2月
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逻辑严密的发展经济学专著,它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少数国家达到了高度富裕,极为有限的几个发展中国家也在接近这个水平,而大多数国家还停留在贫困和停滞状态?造成全球性偏差的一个明显因素是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的能力不同;那么,为什么步入了同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差距日益缩小轨道的发展中国家的数量会如此有限呢?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低收入国家在它们的社会和文化的制约下,难以为引进的先进技术配备适宜的制度。为了找到消除它们的约束途径和手段,本书通过与成功地解除了这些制约的案例的比较,探讨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制约的性质。该书从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耗竭、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化等方面,概述了第三世界发展的数量特征。然而,本书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制度分析,即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及文化传统情形下的,由资源禀赋和技术变化引起的制度进化类型进行比较。作者相信,发展的机制潜在于表面的落后之中,如果这种机制被适当地开发出来,赶超发展是可能的。
●《经济增长与农业》
◎[美]舒尔茨著,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12月
该书作者舒尔茨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从事农业经济问题研究,60年代把对农业经济问题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从而对发展经济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独树一帜,至今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他在这本书中则确切地分析了农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政府农业政策的有效性,在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分析方法的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制定、执行现行的农业政策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改造传统农业》
◎[美]舒尔茨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8月
与传统轻视农业的看法不同,舒尔茨十分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仅使用传统生产要素的农业是无法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但现代化的农业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他在该书中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并且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问题的分析: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传统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的原因;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全书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无疑为我们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他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如关于对市场机制的利用的论述、关于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和做法、关于重点发展中小学教育等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事实上,这本书还体现了经济学中的反潮流精神,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个理解农民经济理性的分析框架和思维方式。
●《农村经济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
本书是农村经济绿皮书系列的第十一本,它以中国农村小康建设为专题,对中国农村小康建设的内涵、现状和基本思路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诠释。具体来说,该书全面、系统、客观地回顾了2002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和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保持了农村经济绿皮书的统计数据和经济分析的系统性及连续性。该书还展望了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2003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以及国内粮食价格指数等指标做出了具体的预测。读来,颇有一番参考价值。
●《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
◎于建嵘著,商务印书馆, 2001年12月
该书作者在深入进行社会调查、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学和政治人类学的角度,以岳村一个世纪的政治关系、权力体系等方面的变迁为对象,对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实证研究。书中认为,这一变迁的显著标志是城市政治社会对乡村社会的侵入即国家行政权力的下沉,但随着国家对乡村经济依赖性的减弱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行政权力将逐渐退出乡村的政治领域。这一理论结论具有较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另外作者对各个历史阶段的梳理,并不是单纯的历史事件,而是以自己的理论框架来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一些基于各阶段史实的基本判断和理论观点。这就使全文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联结农户与市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探究》
◎张晓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
农民中介组织是指联结农户与市场的各类经济组织,如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乡村社区组织等。本书从农民中介组织一般性概念出发,对农民中介组织状况做出较准确的描述,通过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各类中介组织的内部结构、管理机制的现状和部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较系统的归纳、总结,探索新老中介组织对接问题。本书对农民中介组织所做的理论探讨,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对于发育和完善农民中介组织,大国发展农工贸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
◎温铁军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该书的作者长期关注和研究“三农”问题,去年7月,还在河北翟城村集资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免费培养农民的“乡村建设学院”,免费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等培训,让农民来建设本乡本土,自己解决剩余劳动力,寻求发展。这种试验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作乡村建设运动的复兴。因此,他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3年度经济人物。
这本书是他的一项课题进行多年研究的总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首先综述了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指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随人口倍增而更加严峻,资源紧约束使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安排不可能再有条件趋向私有制,于是大包干以后在土地占有关系上出现了比解放前的两权分离更进一步的产权两级构造,农户私有财产和其他经济成分财产比例上升,使农村财产关系复杂化。他在十年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改造传统组织制度资源形成农业基本经济制度,由于能够在资源约束不变的压力下有效地扩大农业内、外部规模,弱化市场风险,而可能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尽管他的一些观点受到有些学者的批评,但是,他的这一报告仍有着独特的价值,值得一读。
●《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陈锡文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2月
该书通过对湖北省襄阳县、河南省鄢陵县和江西省泰和县等三个典型的农业县进行深入的解剖,着重从县乡财政的角度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题的完整政策思路。该书曾获得政策研究的最高奖励——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陆学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如何由“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分化为十大阶层?它们各自将向何处演化?本书以丰富的数据和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描述了1949年以来中国经历的五次社会流动,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总体格局。
《新乡土中国》
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作者不但提出了返回国情、常识和个案,提倡精细研究,他还找到了贯彻其理念的视角,为走这条路的人指出了方向,并身体力行地破了题。另类的声音,另类的路。新乡土中国,孕育着当代中国农村研究和农村发展重建的新希望。
《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
秦晖著,秦晖的中国传统社会研究,在今天方兴未艾的社会史研究中独树一帜。与人类学取向的“新社会史”颇为不同的是,他对传统社会的研究似乎更接近于传统宏观社会史研究,是一种关于中国政治社会结构的总体分析。
《“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陆学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该书系统阐发了作者“三农”研究的学术思想,收入了一些重要而有影响的文章,例如:我国农业要警惕再走扭秧歌的老路;治理通货膨胀必须调控粮食市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新思路等,为读者认识“三农”问题,研究“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向总理说实话》 李昌平著,作者以17年的亲身体验,给我们展现了一副农村的真实画面,使“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成为描述三农的最经典话语。
《黄河边的中国》
一位智者、一位使徒般的跋涉者,历时十年穿走于黄河上下,匍匐于中原大地,在城镇、在乡间,在地方官员的厅堂里、在普通农民的炕头上,他“望、闻、听、切”,观察、体验、咀嚼生活,逼近生活的真相,诊断生活中的病症。十年积蓄,一朝吐哺;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终于一本洋洋60万言的日记体社会考察报告《黄河边的中国》奉献于一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人的面前。
●《山坳上的中国》何博传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农民调查》 陈桂棣、春桃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一部透视当下中国农民问题的不可多得的反思警世之作。作者耗时三年,遍访安徽乡村,深入调查,访问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批致力于农村改革的有识之士、专家教授和党政要员。收集的材料和废弃的手稿,几近等身。作品依据大量第一手材料,反映了当前农民的生存状态,披露了曾惊动中央的几起重大涉农案件,揭示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种种原因,展现了农村费税改革的艰难曲折过程。文本叙述客观真实。听作者锥心泣血哭述农民的命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眼泪。
●《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 徐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1999-2003年所发表的研究文章的结集,主要内容分为:村民自治、县乡治理、乡村发展,以中国为主位的政治学四部分。
●《农民》,李一清,
四川文艺出版社,这是当年以《山杠爷》震动文坛的乡土作家李一清,磨砺数年、潜心打造的又—长篇力作。小说《农民》塑造了以牛天才为代表的典州农民形象,描写了这个一辈子植根于土地,依赖于土地,深爱着土地的淳朴农民在历经了土地包产到户的喜悦,进城打工的艰辛,重返乡里的无奈,一直到土地商业性开发等—系列农村生活的剧烈变化。内心的思想挣扎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使他情不自禁地对天发问,对地呼喊:“土地,狗日的土地牎到底是该爱你,还是该恨你
(推荐人:李明珍)
网站推荐
一、学术网站:
1、中国农村研究www.ccrs.org.cn
2、中国乡村网www.china-village.org
3、公法评论www.gongfa.com
4、三农中www.snzg.net
5、世纪中www.cc.org.cn
6、思想评论www.sinoliberal.net
7、中国思维网www.chinathink,net
8、乌有之www.wyzxwyzx.com
9、开放时www.opentimes.cn
10、中国改革论www.chinareform.org.cn
11、其它参见以上各网站的链接,不妨试试,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二、农业信息网站:
1、中国农业信息网www.agri.gov.cn
2、三农数据网www.sannong.gov.cn
3、中国农经信息www.caein.com
4、中国农www.aweb.com.cn
5、中国兴农www.cnan.com.cn
三、值得一去的论坛:
1、大学生支农调研www.3nong.org/bbs
2、关天茶舍www2.tianyaclub.com
3、凯迪社区club.cat898.com
4、强国论坛bbs.peopledaily.com.cn
5、北大未名bbs.pku.edu.cn
6、中间论www.zhongjian.net
7、满江红论www.manjianghong.net
8、青年论坛bbs.ynet.com
9、中南论坛bbs.znufe.edu.cn
10、乡村建设与县域发展论坛rcc.zjnu.net.cn
四、学生社团网站:
农民之子中国农村发展促进会www.crdpa-bnu.org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www.3nongren.com
山东经济学院齐鲁情大学生支农促进会qiluqing.home.sunbo.net
思想的碎片-岳麓法学沙www.lawsal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