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阴沉,多桑无语
见到snowlinee算是很意外的事情。豆瓣上认识的朋友,对民国有特殊感情,热爱历史,热爱南京,人很好很热情,以前我知道的大概就这些。
前几天我去南京考高级口译。事在9月18日上午10点,两场之间的休息。打开手机看到短信一条——12点钟在南师综合楼下见。于是关机,考试,交卷走人。在众多美女中看到罕见的一个男生,想必就是了。于是略一寒暄——真不好意思,阁下久等了。
那就找地方吃饭,南师大附近实在是人满为患,去夫子庙吧。Snowlinee说,这一路过明故宫,还过他家。于是挤上公车,让snowlinee讲解的南京风物冲刷一上午英语的狂轰滥炸。
我感叹道,南京的地名真的很有古韵,比如大行宫,比如午朝门,等等。到了标营,snowlinee一指路西边,诺,我家就住在那里,地道老南京了。车子路过南京航空大学,他说——我外公当年在这所学校里。我依稀记得,snowlinee说他外公当年是国军的空军将官,后来留在大陆,被留用,被批判,等等。聊到这些,然后忽然就到了。
在江南贡院门口的一架店点了臭豆腐之类的小吃,坐下,然后就说起从前的一些事情。当然,主要是民国旧事。我不经意间问道——你外公遇到过零战么?
Snowlinee说,没有,外公1940年以后身体原因,就转做地勤了。他的一个朋友,徐老,被零战击落但活下来了。在1940年的璧山。
“璧山空战么?”我惊讶道:“13比0?”——“是的。”
我知道那是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第一次参加战斗,击落国军13架飞机,自己无损失。——那么,讲讲徐老经历的那场战斗吧。
“1940年9月13日早上,我们接到通知,说有日军轰炸机轰炸重庆。我们的战斗机紧急升空拦截。突然从云层里冲出了一群我们从来没见过的战斗机。”Snowlinee开始讲了。
“我们判断出现了大的错误。我们以为,日本战斗机飞到这里,航程已经是极限了。我们就和他们兜圈子。谁知道敌机根本就没有要返航的意思,几个圈子兜下来,反而是我们的飞机纷纷往下掉。”
“徐老的俄国战斗机被击中发动机,动力失去,他试着努力滑翔着陆。运气真好,他只受了轻伤。飞机毁了。他爬出飞机,还给飞机残骸拍了几张照片。”
“但是其他的飞行员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吧。”——“是的,每次空战,都会牺牲很多弟兄。”
然后说到其他的民国旧事。Snowlinee忽然说,你知道么,击落徐老的日本飞行员还活到战后,徐老去东京找过他,他也去过台北。
“那么,两个人应该关系很好了吧。”——“是的。”
那个日本飞行员活下来挺不容易的。零式战斗机后来都调去了太平洋。这位飞行员没在中途岛被炸死,没在圣克鲁兹被击落,没在拉包尔耗死,没在马里亚纳变火鸡,没有去神风,活到战后,命不是一般的硬。
两个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老人,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年代,却发现来日无多了。那种心境,想想就觉得悲怆。
Snowlinee说——那个日本飞行员也是新手,当时,他见到国军飞机也害怕的。
言语间,桌上的吃食都被扫光,剩下一桌子龙虾壳。Snowlinee说——下午去哪里转转吧。我说——刚才你提到南京的国军阵亡空军纪念陵园,可以去看看么?
于是,又坐车去王家湾。一个很幽静的墓园和纪念馆。
纪念馆里,有许多当时的文物,文件,照片,还有一些简单的介绍。那些从前依稀听到名字的人们,比如高志航,陈纳德,在这里化成了一张张照片和一些文字。民国的空军在二战中打的很惨烈,基本上是日本哪天轰炸自己就得疲于应战,损失很重。可能一场空战下来,指挥官看到的是损失飞机多少,战果多少之类的。但是每个阵亡的飞行员,都有自己的故事,家人。他死了,这些就忽然中止,空留裂帛的绝响。
我记得,是有个飞行员某次出击没有回来,他女友给他整理遗物,摸到他的手枪,自杀殉情。
纪念馆后面的山上,刻着许多面纪念墙,上面是在中国牺牲的中,美,苏联飞行员的姓名。很多人很年轻。
飞行员有时候真的是很悬的东西。运气好的时候,在枪林弹雨中飞几个来回都没事。运气不好的时候,一发乱打的流弹就要了命。就算如此,还要苦练飞行技术。大约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众人,都会变得这般宿命吧——而他们很年轻,如我这般年纪。
想到德国的王牌飞行员马尔塞尤,从来没有在空战中失手,却因为发动机故障摔死在埃及。
而侥幸活下来的哈特曼,鲁德尔,在余生中带着怎样的心境回想这些逝去的人们,想想就觉得可怕。
国军的飞行员更凄惨些。战后没几年,或者退居海岛看着山河沦陷,或者留下遭到人格侮辱。Snowlinee告诉我,他的外公留在大陆,被当局利用建立南航,然后就兔死狗烹,在文革时受尽侮辱,还好,活过来了。
我想起以前开封1948年沦陷时,很多国军的将官来不及跑,就只好去拉板车。就算拉板车,军官的那种气场也还没丢,站有站相,整洁干净。
Snowlinee说他外公在文革被批判时,也是这样的。纵使被吐痰被殴打。
大约,这些事情对那些老人而言,悲伤程度远甚于二次大战的回忆。
在南京有这么个纪念墓园,也算是很奇迹的事情。虽然墓园游人寥寥,来的最多的,还是被接待的领导们。
那天下午,我就碰见了这么一群人,领导的穿着,领导的作风。一群人坐在纪念碑前面,有说有笑照合影,1,2,3,茄子!
那天是9月18日。
Snowlinee很淡地笑笑——这场面见多了。
他的外公,在1996年就作古。而徐老先生,也于不久前往生。时间流逝,老兵越来越少了。他们不死,只是退隐在了这个角落。
Snowlinee对我说——他父母都算理工科的,外公的许多事情,父母也没兴致听。于是他年纪轻轻就被外公拉在身边,听他絮叨许多过去的事情,那些活着的,或者死去的战友。
现在距离他外公去世,大约15年了。看到这一排整齐的纪念墙之间穿梭的诸位春风满面的人们,忽然想起吴念真的电影多桑,那个阴郁的结尾,东京的大雪。此时,南京天是阴天。
南京阴沉,多桑无语。
前几天我去南京考高级口译。事在9月18日上午10点,两场之间的休息。打开手机看到短信一条——12点钟在南师综合楼下见。于是关机,考试,交卷走人。在众多美女中看到罕见的一个男生,想必就是了。于是略一寒暄——真不好意思,阁下久等了。
那就找地方吃饭,南师大附近实在是人满为患,去夫子庙吧。Snowlinee说,这一路过明故宫,还过他家。于是挤上公车,让snowlinee讲解的南京风物冲刷一上午英语的狂轰滥炸。
我感叹道,南京的地名真的很有古韵,比如大行宫,比如午朝门,等等。到了标营,snowlinee一指路西边,诺,我家就住在那里,地道老南京了。车子路过南京航空大学,他说——我外公当年在这所学校里。我依稀记得,snowlinee说他外公当年是国军的空军将官,后来留在大陆,被留用,被批判,等等。聊到这些,然后忽然就到了。
在江南贡院门口的一架店点了臭豆腐之类的小吃,坐下,然后就说起从前的一些事情。当然,主要是民国旧事。我不经意间问道——你外公遇到过零战么?
Snowlinee说,没有,外公1940年以后身体原因,就转做地勤了。他的一个朋友,徐老,被零战击落但活下来了。在1940年的璧山。
“璧山空战么?”我惊讶道:“13比0?”——“是的。”
我知道那是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第一次参加战斗,击落国军13架飞机,自己无损失。——那么,讲讲徐老经历的那场战斗吧。
“1940年9月13日早上,我们接到通知,说有日军轰炸机轰炸重庆。我们的战斗机紧急升空拦截。突然从云层里冲出了一群我们从来没见过的战斗机。”Snowlinee开始讲了。
“我们判断出现了大的错误。我们以为,日本战斗机飞到这里,航程已经是极限了。我们就和他们兜圈子。谁知道敌机根本就没有要返航的意思,几个圈子兜下来,反而是我们的飞机纷纷往下掉。”
“徐老的俄国战斗机被击中发动机,动力失去,他试着努力滑翔着陆。运气真好,他只受了轻伤。飞机毁了。他爬出飞机,还给飞机残骸拍了几张照片。”
“但是其他的飞行员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吧。”——“是的,每次空战,都会牺牲很多弟兄。”
然后说到其他的民国旧事。Snowlinee忽然说,你知道么,击落徐老的日本飞行员还活到战后,徐老去东京找过他,他也去过台北。
“那么,两个人应该关系很好了吧。”——“是的。”
那个日本飞行员活下来挺不容易的。零式战斗机后来都调去了太平洋。这位飞行员没在中途岛被炸死,没在圣克鲁兹被击落,没在拉包尔耗死,没在马里亚纳变火鸡,没有去神风,活到战后,命不是一般的硬。
两个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老人,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年代,却发现来日无多了。那种心境,想想就觉得悲怆。
Snowlinee说——那个日本飞行员也是新手,当时,他见到国军飞机也害怕的。
言语间,桌上的吃食都被扫光,剩下一桌子龙虾壳。Snowlinee说——下午去哪里转转吧。我说——刚才你提到南京的国军阵亡空军纪念陵园,可以去看看么?
于是,又坐车去王家湾。一个很幽静的墓园和纪念馆。
纪念馆里,有许多当时的文物,文件,照片,还有一些简单的介绍。那些从前依稀听到名字的人们,比如高志航,陈纳德,在这里化成了一张张照片和一些文字。民国的空军在二战中打的很惨烈,基本上是日本哪天轰炸自己就得疲于应战,损失很重。可能一场空战下来,指挥官看到的是损失飞机多少,战果多少之类的。但是每个阵亡的飞行员,都有自己的故事,家人。他死了,这些就忽然中止,空留裂帛的绝响。
我记得,是有个飞行员某次出击没有回来,他女友给他整理遗物,摸到他的手枪,自杀殉情。
纪念馆后面的山上,刻着许多面纪念墙,上面是在中国牺牲的中,美,苏联飞行员的姓名。很多人很年轻。
飞行员有时候真的是很悬的东西。运气好的时候,在枪林弹雨中飞几个来回都没事。运气不好的时候,一发乱打的流弹就要了命。就算如此,还要苦练飞行技术。大约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众人,都会变得这般宿命吧——而他们很年轻,如我这般年纪。
想到德国的王牌飞行员马尔塞尤,从来没有在空战中失手,却因为发动机故障摔死在埃及。
而侥幸活下来的哈特曼,鲁德尔,在余生中带着怎样的心境回想这些逝去的人们,想想就觉得可怕。
国军的飞行员更凄惨些。战后没几年,或者退居海岛看着山河沦陷,或者留下遭到人格侮辱。Snowlinee告诉我,他的外公留在大陆,被当局利用建立南航,然后就兔死狗烹,在文革时受尽侮辱,还好,活过来了。
我想起以前开封1948年沦陷时,很多国军的将官来不及跑,就只好去拉板车。就算拉板车,军官的那种气场也还没丢,站有站相,整洁干净。
Snowlinee说他外公在文革被批判时,也是这样的。纵使被吐痰被殴打。
大约,这些事情对那些老人而言,悲伤程度远甚于二次大战的回忆。
在南京有这么个纪念墓园,也算是很奇迹的事情。虽然墓园游人寥寥,来的最多的,还是被接待的领导们。
那天下午,我就碰见了这么一群人,领导的穿着,领导的作风。一群人坐在纪念碑前面,有说有笑照合影,1,2,3,茄子!
那天是9月18日。
Snowlinee很淡地笑笑——这场面见多了。
他的外公,在1996年就作古。而徐老先生,也于不久前往生。时间流逝,老兵越来越少了。他们不死,只是退隐在了这个角落。
Snowlinee对我说——他父母都算理工科的,外公的许多事情,父母也没兴致听。于是他年纪轻轻就被外公拉在身边,听他絮叨许多过去的事情,那些活着的,或者死去的战友。
现在距离他外公去世,大约15年了。看到这一排整齐的纪念墙之间穿梭的诸位春风满面的人们,忽然想起吴念真的电影多桑,那个阴郁的结尾,东京的大雪。此时,南京天是阴天。
南京阴沉,多桑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