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之旅(一)
对于这次浙西之行,可以说纯粹是由于郁达夫先生笔下的风光对我所造成的吸引,于是八月打算辞职时已有了这次旅行的计划。
12号清晨5点半,抵金华,下火车后,依预先的计划打算先看一看这金华山的风光和双龙洞的景致。在火车站前的公交站台直等了1个多小时,方才看见首班直抵双龙的城乡公交。待渐次开出城区,车子慢慢上了盘山路,车速却不见减下分毫。
作为清晨的第一波游客,买票入内后没几步就到了双龙洞口。这双龙洞和别处的溶洞有个特异之处,从外洞进入内洞时,须得平躺在一个小船上,然后被拽入内洞。哈哈,中间总想坐起来,不过鼻子几乎是贴着上璧的,就丝毫不敢动弹了。不由想起活死人墓中,杨过和小龙女泅水潜出的一段。这洞中的暗河要是再略高上几十公分,我们是不是也得游进去呢?进得内洞,沿着修好的小道慢慢前行,左侧是一条地下暗河,被洞中的彩灯照得泛出各种光来,用手探了探,于夏日中不吝是一种享受,寒意顺着指尖直抵心窝。小道右侧怪石嶙峋,有些还在不断地向下滴水,老子说柔能克刚,却不知柔亦能生刚啊,这些垂下的钟乳石不知是经过了几百几千年的水滴方才形成。
继续向前走了一段,头顶就越发低矮了,这才体会到身高有时并不是一种优势,背着包弯起腰来走路确实太辛苦了些。待走过这段,豁然开朗了些,似乎进入了另一个洞(后来才知是到冰壶洞了),只觉耳畔水声大作,不过灯光实在太暗,看不清楚周遭。慢慢沿着小路向前走去,只觉水声越来越大,待沿着台阶上到一个小平台后,才发现一个小瀑布就在身边了,此时只有斜上方很远处一点天光泻下,周围亦无他人,不由闭上眼略静了静,感觉那阵阵的细微水珠铺洒在面颊上。此时再往上走,台阶又滑又陡,小心翼翼走了半会方才到出口,看见两个工作人员刚把门打开。怪不得刚才里面的灯都是灭着的。出得洞来,发现自己已经是从冰壶洞出来了。郁先生说他在此洞内曾跌了一身烂泥,呵呵,看来我足够小心,总算未曾重蹈他的覆辙。洞口不远处一座石碑,凑上前去一瞧才发现是郭沫若的题字。唉,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游完两洞,开始向后山走去,寻访更高处的仙瀑洞。此时太阳已经升上来了,自己又背个包,兼且是上山,很快全身就被汗水浸个通透。待到半山,突然看见一个大坝,长长的一溜台阶横在眼前。其实爬山最怕这种,自己咬了咬牙,一溜气跑了上去,腿却酸得要死。不过一抬头却发现一面镜湖悄悄地映入眼帘,不由惊呆了。很难想象半山中还会有如此的一个小湖。沿着湖畔走了一段,问了下当地人,才知道还得继续沿着公路往上走。期间看着景区内直抵仙瀑洞的小巴屡屡从身畔经过,不过终究是抵御住了这现代文明的诱惑,坚持走到了目的地。检票入洞,却被一股迎面的寒冰之气挡了回来,自己一路走来,周身早已湿透,赶紧又披了件长衫,方才又重新步入其中。那股寒风从一条长长的略向下倾斜的甬道扑扑的吹来,只是现在都已是电灯照明,如若周遭都是些油灯,于此明灭之境,不知又该是何等感觉。约莫走了10分钟左右,终于走出甬道,算是到了洞内,此时已无风,不过水气很大,随处可见朝下滴水的石头。沿着小径又向前走了一段,到得观瀑台,只见一径水帘自斜上方6,7米落下,直坠入台前不知几许深处。仔细向下望去,只见黑黢黢一片,仿佛恶鬼的嘴巴,直欲将人吞没。
离了这观瀑台,继续向前走去,路径虽有上有下,但大体是朝上去的,我自知是已到了山体深处,正在向顶端走去。此时如若没有灯光和预先凿好的脚下便道,亦可称得上是险境环生了。有一处连我这等瘦人也只能侧身方可通过,两壁间隙实在太过狭窄。在山腹间转来转去,忽然转入一室,原来是垂帘瀑到了。只见从无限高出,一脉水珠迅速的由小变大,落入我身旁的一个水池,与观瀑台那里刚好相反,一个是落入地底深处,一个是从高处而来,源头和去向就都成了一团迷雾。
继续向前走去,遇见一队小学生,小萝莉们都很可爱。超过他们后,到了一处所在,所谓太平天国藏兵处是也,也不知是真是假。
由于一路上都是在上台阶,尽管洞内很凉爽,出洞后依旧是一身大汗。此时已接近山顶,金华山的风光可谓一览无遗,相对于家乡华山的险峻,这里的山只可用妩媚来形容了,只让人有一种轻松惬意的感觉。
下山时我选了和来时不同的一条山径,从湖的另一侧向下走去。背着包独自走在山间的小径上,突然想到梁羽生用滥的一个词,杂花生树,哈哈,其实这个词可与黄大师的虎躯一震对看。其间路过所谓黄大仙祖宫,我对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向来是不大相信的,略转了转就出来了。
大概午间时分,返回了金华,随意吃了点东西,就坐上了去兰溪的大巴,其实华东地方地少人密,市镇间隔都不太远。到得兰溪,紧接着转车去下一站----大慈岩悬空寺。从兰溪到诸葛镇,再坐从诸葛镇到寿昌的小巴,不过中间在大慈岩下车即可。最后这趟小巴可谓是老牛破车吧,没有空调,甚至车门也不怎么关得上,呵呵,忽然想起方鸿渐,赵辛楣他们奔赴大后方时的情境了,不过我没像赵辛楣那般带了一箱药就是,孙柔佳后来虽有些面目可憎,但此刻却是聊胜于无啦!
终于到大慈岩时,在山门口遇见一对卖矿泉水的母女,顶着日头,殊为不易,自己也实在口渴,便打算买两瓶,不过拿起水,一看包装,却是假劣的东西。没办法,只好进了景区再买了。此时已接近三点钟,爬上爬下的时间是不够了,本来准备爬上去再坐缆车下山,但是由于现在只卖上山的缆车票,便只得颠倒过来。此时游人已经很少了,缆车只为我一人启动了开来。不知怎的,这次坐缆车,总感觉它要掉下来似的,心底不由默默盼着它快点到达。
到站下车,然后没走几步就是一线紧邻着山壁的悬空道了,不过格局比起华山毕竟见小许多。但亭台寺阁,也修得还不错,其实现在这种和佛教有关的东西,十有八九都已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眼中所见无非是些新修的景致。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其实看看历史,兵燹之祸频频,人文建筑的破坏也是很严重的,再加上我们的建筑大多以木质为主,较易焚毁,故保存的也就不多。重修的东西只要在做工,设计方面做好,也不失为一件善事吧。
不过在佛前买饮料时,卖水阿姨真会问啊,说我怎么会一个人来玩,和女朋友一起会有意思得多吧。真有点哭笑不得,您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本来已经把她暂时从心中移开了一点,您又给我添堵。
下山路上,鸟儿啁啾婉转,山间泉鸣忽远忽近,真是修道的好地方啊,其间多有一些已经漶漫的山径在正路两侧,立了些许游客止步的牌子,不过时间不多,晚上还要赶到梅城住宿,便也没有一探究竟了。
到得山脚,拦了辆去往新安江的大巴,然后再转坐到梅城的车子。找了家酒店,条件还算不错。此时已是7点钟了,放好行李,走出酒店时刚巧看到一轮银盘挂在眼前,中秋时分,独在异地,不过对于我这等没心没肺之人,只把那离愁略转了转,就去寻觅食肆去祭五脏庙了。
要提一下的是,这里吃饭点菜竟然不用菜单,店家会预先把菜蔬放在冷藏箱内,然后随你挑选配菜,他们再大致估算一下价格就是。我选了一碟清炒苦瓜,一份尖椒土鸡。不得不说,这浙西的古镇中,做菜的口味竟和家乡很近,味重,油大,且偏辣(江南的同学可能要鄙夷的看我一眼了,呵呵,俗人一个,总是吃不惯清淡的东西)。尤其是土鸡,好久都没吃过这么香的鸡肉了,现在城里的鸡大多是催熟出来的,肉多,但食之无味。等我风卷残云扫荡完两盘菜,一瓶啤酒后,才想起应该给那盘鸡拍张照片。可惜只剩一丁点辣椒剩在盘中了。
回到酒店,打开电脑,想起前一天在豆瓣上看见贾樟柯又结婚了,便忍不住把《小武》重温一遍。不过未等看完,实在太过疲累,便倒头大睡了。
(待续)
12号清晨5点半,抵金华,下火车后,依预先的计划打算先看一看这金华山的风光和双龙洞的景致。在火车站前的公交站台直等了1个多小时,方才看见首班直抵双龙的城乡公交。待渐次开出城区,车子慢慢上了盘山路,车速却不见减下分毫。
作为清晨的第一波游客,买票入内后没几步就到了双龙洞口。这双龙洞和别处的溶洞有个特异之处,从外洞进入内洞时,须得平躺在一个小船上,然后被拽入内洞。哈哈,中间总想坐起来,不过鼻子几乎是贴着上璧的,就丝毫不敢动弹了。不由想起活死人墓中,杨过和小龙女泅水潜出的一段。这洞中的暗河要是再略高上几十公分,我们是不是也得游进去呢?进得内洞,沿着修好的小道慢慢前行,左侧是一条地下暗河,被洞中的彩灯照得泛出各种光来,用手探了探,于夏日中不吝是一种享受,寒意顺着指尖直抵心窝。小道右侧怪石嶙峋,有些还在不断地向下滴水,老子说柔能克刚,却不知柔亦能生刚啊,这些垂下的钟乳石不知是经过了几百几千年的水滴方才形成。
继续向前走了一段,头顶就越发低矮了,这才体会到身高有时并不是一种优势,背着包弯起腰来走路确实太辛苦了些。待走过这段,豁然开朗了些,似乎进入了另一个洞(后来才知是到冰壶洞了),只觉耳畔水声大作,不过灯光实在太暗,看不清楚周遭。慢慢沿着小路向前走去,只觉水声越来越大,待沿着台阶上到一个小平台后,才发现一个小瀑布就在身边了,此时只有斜上方很远处一点天光泻下,周围亦无他人,不由闭上眼略静了静,感觉那阵阵的细微水珠铺洒在面颊上。此时再往上走,台阶又滑又陡,小心翼翼走了半会方才到出口,看见两个工作人员刚把门打开。怪不得刚才里面的灯都是灭着的。出得洞来,发现自己已经是从冰壶洞出来了。郁先生说他在此洞内曾跌了一身烂泥,呵呵,看来我足够小心,总算未曾重蹈他的覆辙。洞口不远处一座石碑,凑上前去一瞧才发现是郭沫若的题字。唉,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游完两洞,开始向后山走去,寻访更高处的仙瀑洞。此时太阳已经升上来了,自己又背个包,兼且是上山,很快全身就被汗水浸个通透。待到半山,突然看见一个大坝,长长的一溜台阶横在眼前。其实爬山最怕这种,自己咬了咬牙,一溜气跑了上去,腿却酸得要死。不过一抬头却发现一面镜湖悄悄地映入眼帘,不由惊呆了。很难想象半山中还会有如此的一个小湖。沿着湖畔走了一段,问了下当地人,才知道还得继续沿着公路往上走。期间看着景区内直抵仙瀑洞的小巴屡屡从身畔经过,不过终究是抵御住了这现代文明的诱惑,坚持走到了目的地。检票入洞,却被一股迎面的寒冰之气挡了回来,自己一路走来,周身早已湿透,赶紧又披了件长衫,方才又重新步入其中。那股寒风从一条长长的略向下倾斜的甬道扑扑的吹来,只是现在都已是电灯照明,如若周遭都是些油灯,于此明灭之境,不知又该是何等感觉。约莫走了10分钟左右,终于走出甬道,算是到了洞内,此时已无风,不过水气很大,随处可见朝下滴水的石头。沿着小径又向前走了一段,到得观瀑台,只见一径水帘自斜上方6,7米落下,直坠入台前不知几许深处。仔细向下望去,只见黑黢黢一片,仿佛恶鬼的嘴巴,直欲将人吞没。
离了这观瀑台,继续向前走去,路径虽有上有下,但大体是朝上去的,我自知是已到了山体深处,正在向顶端走去。此时如若没有灯光和预先凿好的脚下便道,亦可称得上是险境环生了。有一处连我这等瘦人也只能侧身方可通过,两壁间隙实在太过狭窄。在山腹间转来转去,忽然转入一室,原来是垂帘瀑到了。只见从无限高出,一脉水珠迅速的由小变大,落入我身旁的一个水池,与观瀑台那里刚好相反,一个是落入地底深处,一个是从高处而来,源头和去向就都成了一团迷雾。
继续向前走去,遇见一队小学生,小萝莉们都很可爱。超过他们后,到了一处所在,所谓太平天国藏兵处是也,也不知是真是假。
由于一路上都是在上台阶,尽管洞内很凉爽,出洞后依旧是一身大汗。此时已接近山顶,金华山的风光可谓一览无遗,相对于家乡华山的险峻,这里的山只可用妩媚来形容了,只让人有一种轻松惬意的感觉。
下山时我选了和来时不同的一条山径,从湖的另一侧向下走去。背着包独自走在山间的小径上,突然想到梁羽生用滥的一个词,杂花生树,哈哈,其实这个词可与黄大师的虎躯一震对看。其间路过所谓黄大仙祖宫,我对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向来是不大相信的,略转了转就出来了。
大概午间时分,返回了金华,随意吃了点东西,就坐上了去兰溪的大巴,其实华东地方地少人密,市镇间隔都不太远。到得兰溪,紧接着转车去下一站----大慈岩悬空寺。从兰溪到诸葛镇,再坐从诸葛镇到寿昌的小巴,不过中间在大慈岩下车即可。最后这趟小巴可谓是老牛破车吧,没有空调,甚至车门也不怎么关得上,呵呵,忽然想起方鸿渐,赵辛楣他们奔赴大后方时的情境了,不过我没像赵辛楣那般带了一箱药就是,孙柔佳后来虽有些面目可憎,但此刻却是聊胜于无啦!
终于到大慈岩时,在山门口遇见一对卖矿泉水的母女,顶着日头,殊为不易,自己也实在口渴,便打算买两瓶,不过拿起水,一看包装,却是假劣的东西。没办法,只好进了景区再买了。此时已接近三点钟,爬上爬下的时间是不够了,本来准备爬上去再坐缆车下山,但是由于现在只卖上山的缆车票,便只得颠倒过来。此时游人已经很少了,缆车只为我一人启动了开来。不知怎的,这次坐缆车,总感觉它要掉下来似的,心底不由默默盼着它快点到达。
到站下车,然后没走几步就是一线紧邻着山壁的悬空道了,不过格局比起华山毕竟见小许多。但亭台寺阁,也修得还不错,其实现在这种和佛教有关的东西,十有八九都已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眼中所见无非是些新修的景致。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其实看看历史,兵燹之祸频频,人文建筑的破坏也是很严重的,再加上我们的建筑大多以木质为主,较易焚毁,故保存的也就不多。重修的东西只要在做工,设计方面做好,也不失为一件善事吧。
不过在佛前买饮料时,卖水阿姨真会问啊,说我怎么会一个人来玩,和女朋友一起会有意思得多吧。真有点哭笑不得,您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本来已经把她暂时从心中移开了一点,您又给我添堵。
下山路上,鸟儿啁啾婉转,山间泉鸣忽远忽近,真是修道的好地方啊,其间多有一些已经漶漫的山径在正路两侧,立了些许游客止步的牌子,不过时间不多,晚上还要赶到梅城住宿,便也没有一探究竟了。
到得山脚,拦了辆去往新安江的大巴,然后再转坐到梅城的车子。找了家酒店,条件还算不错。此时已是7点钟了,放好行李,走出酒店时刚巧看到一轮银盘挂在眼前,中秋时分,独在异地,不过对于我这等没心没肺之人,只把那离愁略转了转,就去寻觅食肆去祭五脏庙了。
要提一下的是,这里吃饭点菜竟然不用菜单,店家会预先把菜蔬放在冷藏箱内,然后随你挑选配菜,他们再大致估算一下价格就是。我选了一碟清炒苦瓜,一份尖椒土鸡。不得不说,这浙西的古镇中,做菜的口味竟和家乡很近,味重,油大,且偏辣(江南的同学可能要鄙夷的看我一眼了,呵呵,俗人一个,总是吃不惯清淡的东西)。尤其是土鸡,好久都没吃过这么香的鸡肉了,现在城里的鸡大多是催熟出来的,肉多,但食之无味。等我风卷残云扫荡完两盘菜,一瓶啤酒后,才想起应该给那盘鸡拍张照片。可惜只剩一丁点辣椒剩在盘中了。
回到酒店,打开电脑,想起前一天在豆瓣上看见贾樟柯又结婚了,便忍不住把《小武》重温一遍。不过未等看完,实在太过疲累,便倒头大睡了。
(待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