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乌乌乌乌镇旅游心得。(限浙江附近交通方便的孩子们)
因为是自驾游,应该说是吃了一些教训的(其实也还好。旅游嘛,开心就好,总是要花些钱的)。
旅游篇:
我们早上出发,九点十点这样子到的乌镇,在到桐乡就电话联系了一间民宿,网上比较有名的潘阿姨家,在东栅(因为名片不在咱这儿,没有号码,可以去网上找找。现在比当初价格高了些,我们一行五个人,一间三人房一间二人房,刚好有一个卫生间,一共三百,真心忘记具体价格了)。但是比住外面划算,也比较干净,有空调有网,但是没有无线。
因为大清早就到了,所以买了东西栅的联票,150,中小学生可以凭学生证打折(大学生悲催)。个人认为吧,既然来玩了,几个凭票入内的景点还是该去看一看的(当然了,已经去过的孩子就可以逃票了。技术高超的还能跟着旅行团混进去),所以我也不觉得买了东栅的不划算。注意了,游东栅的时候,可以出去一次。如果想早一点回来,看完皮影戏花鼓戏(皮影戏和花鼓戏都是按点开演的)之后,就别回东栅了,在外头给潘阿姨打个电话,麻烦她去接一下你们,然后领路直接去西栅。不要去问检票的保安,他们会让你们进东栅,从进来的大门出去,坐景区提供的大巴去西栅。在保安手上吃了小亏的黑犬黑犬内牛。
(西栅)
西栅比东栅要迟开荒,检票大厅建的都特别气派。(咳,这都是废话,可以跳过)
乘船进了西栅之后,可以先四处逛逛,在西栅还是别买东西比较好,西栅普遍比较贵,特产更加别挑西栅买。在西栅的一个竹工艺品的店里买了几样小玩意儿,有很多小时候玩过的东西。他们家有一种竹蜻蜓,可以立在指尖的,不过东栅也有的卖,就是不知道价格怎么样,西栅的一对竹蜻蜓是30。
因为一天里真的走得累了,于是找了间茶楼,点了一壶杭白菊(价格……我真心不记得了,不是自己付账,就各种不记价钱啊)。他们一般是一壶茶四个杯子,加一个杯子加10块钱。茶楼傍水而建,趴在窗台上,看游客乘船而过,十分惬意。
吃过晚饭,就去了看了一场琵琶弹唱和露天电影。弹唱在室内,环境比较好,至少不用喂蚊子。露天电影放的是老电影,放映机也是很古老的那种,会喂蚊子。两场大概都是七点开始。听完弹唱,夜游也差不多可以开始了。因为我们一行五人,所以就直接包了一条船(似乎是160?)。为了保持平衡(这是借口),悲了个崔的咱被赶去船头坐镇。夜景的介绍非常多了,各自有各自的喜好,我自己是十分喜欢的,只是相机不给力,不能把看见的美好事物拍出来。
(回东栅)
从西栅出来,原路返回东栅。很多网友的攻略里都有介绍,东栅在九点之后就不检票了,可以趁这个时候进入东栅,回到民宿。不过之前说了,因为出了东栅之后,还能再回来一次,这里这张票应该可以再刷一次(如果跟楼主一样悲催得受骗,那就等九点以后再进去)。
回到民宿休息一晚,第二天早早起床,可以出去晃悠一下(楼主当初也有很美好的设想,早上四五点起床出去溜达,看看日出神马的,但是……睡过头了)。东栅早上七点钟清场,所以可以等八九点再出门。因为当时起得晚了,于是我们一行人就早餐中餐合在一块儿吃了。
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在东栅逗留一会儿。
吃货篇:
好吧,楼主投降了。
在乌镇确实吃了不少东西,但是能让楼主记住的,还真是不多。
第一天的中饭,一直到一点多才吃,饿的时候什么都好吃……是在东栅外头的一家饭店吃的(忘记了叫什么名字……OTL)。不过一样类型的饭店还是挺多的,就记得他们家的东坡肉特别好吃,点了一条白水鱼,味道一般,我觉得太淡,我姐觉得太咸。据姐姐分析,我吃的是没有沾到盐的尾巴,她吃的是盐巴没有化开的肚子。酱炒螺蛳没有,店家说这个季节臭螺蛳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就没有卖螺丝。
晚饭是在西栅吃的羊肉面,额,这个该怎么说呢……面少,羊肉少,汤少,收的钱多。大家应该心里清楚了。
第二天的早中饭是在东栅大门口进来左手边一直往里走的一家店,酱鸭很有名,确实很不错。还是忍不住点了一份酱炒螺蛳……然后感叹一句,啊,果然好淡。这家还吃了几样别的菜,已经忘得干净了。
除了三餐,还尝了一些小吃,包括臭豆腐啊,青团啊,青团只有甜的,楼主天生偏爱咸的,于是没觉得好吃。在西栅的时候,买了一点姑嫂饼,感觉还不错,至少比后来在东栅买的要好吃一点(可能……跟在西栅的时候比较饿也有关系吧……咳咳)。然后楼主在乌镇也看见有卖芡实糕的,不过没买,当初去西塘的时候买了吃过,也挺好吃的。另外,乌镇的手工酱在西栅是可以买的。论斤称,也没去问过价钱。
口渴得要命,去买了几杯青梅茶乌梅茶和乌冻,个人感觉,还是乌冻比较好喝一点。青梅茶里有一颗梅子,乌梅茶就是一杯褐色的饮料了。
特产篇:
所谓特产,就是蓝印花布啦,三白酒啦,杭白菊啦,姑嫂饼啦之类的。
蓝印花布是有一个专门的景区的,景区门口就有卖,但是不推荐。实在是贵啊。楼主在东栅的店里买了三件旗袍,一件上衣,一共两百块不到吧。买了之后就这么蹬着双帆布鞋穿出去了,满脸都是我是二货我自豪。反正这些衣服除了乌镇,也觉得不会再出现了。噗噗。
明信片,比较推荐的是东栅一排的小摊子,因为没有房租的压力,所以卖的东西也比较便宜,像一些蓝印花布的小钱包(这个钱包,十块钱一套,从大到小,一共五六个,挺划算,我给我姐买了搭配旗袍的。)、小镜子小梳子、明信片、扇子。楼主在西栅没有见到邮局,所以也没有寄过明信片,觉得挺可惜的。摊位上有各式各样的明信片,可以大家买个几套,然后黑白的和彩色的交换一下什么的。
三白酒,潘阿姨是不建议我们买这个的,不过包装还是很可爱的,29块,一小小小坛。不过咱没有买。
杭白菊,潘阿姨家里有,不过没有多少包,被我们几个差不多抢空了。潘叔叔说胎菊没有开花的好喝,不过我们在东栅吃饭的时候,喝的茶就是胎菊,感觉还不错。在之前说过的那个不用付房租的一排小摊上买了一些。不过胎菊里头有很多很多很多虫子(不知道和季节又没有关系),带回家以后别闷在袋子里,最好晒一晒。还是挺吓人的。
姑嫂饼之前说过了,潘阿姨也说这个不用买,因为不好吃。
注意:楼主写的是自己的路线,最上头说过,如果是想省钱一点的话,最好就下午出发,然后买西栅的夜游票(80),然后去东栅外面的街上解决晚饭。九点以后回东栅民宿。这样的话,门票就只要80了。
另外提醒自驾游的孩子,车停在停车场的话,就不用动了,东西栅之间的小路可以问当地居民,不然又要多交停车费不划算。另外停好车最好能挡一下太阳,不至于第二天回程没法坐人。
旅游篇:
我们早上出发,九点十点这样子到的乌镇,在到桐乡就电话联系了一间民宿,网上比较有名的潘阿姨家,在东栅(因为名片不在咱这儿,没有号码,可以去网上找找。现在比当初价格高了些,我们一行五个人,一间三人房一间二人房,刚好有一个卫生间,一共三百,真心忘记具体价格了)。但是比住外面划算,也比较干净,有空调有网,但是没有无线。
因为大清早就到了,所以买了东西栅的联票,150,中小学生可以凭学生证打折(大学生悲催)。个人认为吧,既然来玩了,几个凭票入内的景点还是该去看一看的(当然了,已经去过的孩子就可以逃票了。技术高超的还能跟着旅行团混进去),所以我也不觉得买了东栅的不划算。注意了,游东栅的时候,可以出去一次。如果想早一点回来,看完皮影戏花鼓戏(皮影戏和花鼓戏都是按点开演的)之后,就别回东栅了,在外头给潘阿姨打个电话,麻烦她去接一下你们,然后领路直接去西栅。不要去问检票的保安,他们会让你们进东栅,从进来的大门出去,坐景区提供的大巴去西栅。在保安手上吃了小亏的黑犬黑犬内牛。
(西栅)
西栅比东栅要迟开荒,检票大厅建的都特别气派。(咳,这都是废话,可以跳过)
乘船进了西栅之后,可以先四处逛逛,在西栅还是别买东西比较好,西栅普遍比较贵,特产更加别挑西栅买。在西栅的一个竹工艺品的店里买了几样小玩意儿,有很多小时候玩过的东西。他们家有一种竹蜻蜓,可以立在指尖的,不过东栅也有的卖,就是不知道价格怎么样,西栅的一对竹蜻蜓是30。
因为一天里真的走得累了,于是找了间茶楼,点了一壶杭白菊(价格……我真心不记得了,不是自己付账,就各种不记价钱啊)。他们一般是一壶茶四个杯子,加一个杯子加10块钱。茶楼傍水而建,趴在窗台上,看游客乘船而过,十分惬意。
吃过晚饭,就去了看了一场琵琶弹唱和露天电影。弹唱在室内,环境比较好,至少不用喂蚊子。露天电影放的是老电影,放映机也是很古老的那种,会喂蚊子。两场大概都是七点开始。听完弹唱,夜游也差不多可以开始了。因为我们一行五人,所以就直接包了一条船(似乎是160?)。为了保持平衡(这是借口),悲了个崔的咱被赶去船头坐镇。夜景的介绍非常多了,各自有各自的喜好,我自己是十分喜欢的,只是相机不给力,不能把看见的美好事物拍出来。
(回东栅)
从西栅出来,原路返回东栅。很多网友的攻略里都有介绍,东栅在九点之后就不检票了,可以趁这个时候进入东栅,回到民宿。不过之前说了,因为出了东栅之后,还能再回来一次,这里这张票应该可以再刷一次(如果跟楼主一样悲催得受骗,那就等九点以后再进去)。
回到民宿休息一晚,第二天早早起床,可以出去晃悠一下(楼主当初也有很美好的设想,早上四五点起床出去溜达,看看日出神马的,但是……睡过头了)。东栅早上七点钟清场,所以可以等八九点再出门。因为当时起得晚了,于是我们一行人就早餐中餐合在一块儿吃了。
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在东栅逗留一会儿。
吃货篇:
好吧,楼主投降了。
在乌镇确实吃了不少东西,但是能让楼主记住的,还真是不多。
第一天的中饭,一直到一点多才吃,饿的时候什么都好吃……是在东栅外头的一家饭店吃的(忘记了叫什么名字……OTL)。不过一样类型的饭店还是挺多的,就记得他们家的东坡肉特别好吃,点了一条白水鱼,味道一般,我觉得太淡,我姐觉得太咸。据姐姐分析,我吃的是没有沾到盐的尾巴,她吃的是盐巴没有化开的肚子。酱炒螺蛳没有,店家说这个季节臭螺蛳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就没有卖螺丝。
晚饭是在西栅吃的羊肉面,额,这个该怎么说呢……面少,羊肉少,汤少,收的钱多。大家应该心里清楚了。
第二天的早中饭是在东栅大门口进来左手边一直往里走的一家店,酱鸭很有名,确实很不错。还是忍不住点了一份酱炒螺蛳……然后感叹一句,啊,果然好淡。这家还吃了几样别的菜,已经忘得干净了。
除了三餐,还尝了一些小吃,包括臭豆腐啊,青团啊,青团只有甜的,楼主天生偏爱咸的,于是没觉得好吃。在西栅的时候,买了一点姑嫂饼,感觉还不错,至少比后来在东栅买的要好吃一点(可能……跟在西栅的时候比较饿也有关系吧……咳咳)。然后楼主在乌镇也看见有卖芡实糕的,不过没买,当初去西塘的时候买了吃过,也挺好吃的。另外,乌镇的手工酱在西栅是可以买的。论斤称,也没去问过价钱。
口渴得要命,去买了几杯青梅茶乌梅茶和乌冻,个人感觉,还是乌冻比较好喝一点。青梅茶里有一颗梅子,乌梅茶就是一杯褐色的饮料了。
特产篇:
所谓特产,就是蓝印花布啦,三白酒啦,杭白菊啦,姑嫂饼啦之类的。
蓝印花布是有一个专门的景区的,景区门口就有卖,但是不推荐。实在是贵啊。楼主在东栅的店里买了三件旗袍,一件上衣,一共两百块不到吧。买了之后就这么蹬着双帆布鞋穿出去了,满脸都是我是二货我自豪。反正这些衣服除了乌镇,也觉得不会再出现了。噗噗。
明信片,比较推荐的是东栅一排的小摊子,因为没有房租的压力,所以卖的东西也比较便宜,像一些蓝印花布的小钱包(这个钱包,十块钱一套,从大到小,一共五六个,挺划算,我给我姐买了搭配旗袍的。)、小镜子小梳子、明信片、扇子。楼主在西栅没有见到邮局,所以也没有寄过明信片,觉得挺可惜的。摊位上有各式各样的明信片,可以大家买个几套,然后黑白的和彩色的交换一下什么的。
三白酒,潘阿姨是不建议我们买这个的,不过包装还是很可爱的,29块,一小小小坛。不过咱没有买。
杭白菊,潘阿姨家里有,不过没有多少包,被我们几个差不多抢空了。潘叔叔说胎菊没有开花的好喝,不过我们在东栅吃饭的时候,喝的茶就是胎菊,感觉还不错。在之前说过的那个不用付房租的一排小摊上买了一些。不过胎菊里头有很多很多很多虫子(不知道和季节又没有关系),带回家以后别闷在袋子里,最好晒一晒。还是挺吓人的。
姑嫂饼之前说过了,潘阿姨也说这个不用买,因为不好吃。
注意:楼主写的是自己的路线,最上头说过,如果是想省钱一点的话,最好就下午出发,然后买西栅的夜游票(80),然后去东栅外面的街上解决晚饭。九点以后回东栅民宿。这样的话,门票就只要80了。
另外提醒自驾游的孩子,车停在停车场的话,就不用动了,东西栅之间的小路可以问当地居民,不然又要多交停车费不划算。另外停好车最好能挡一下太阳,不至于第二天回程没法坐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