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墨脱——一场生与死的挑战(三)
穿越墨脱
一场生与死的挑战——身体与天险的挑战
汗密(2240)——背崩(900)
徒步:38公里
穿越墨脱的第三天:可以用崩溃来形容这段路,经历骇人听闻的蚂蝗区,让人后怕的塌方区,天险老虎嘴还有进入热带之后的连续4座大桥,身体和心理上都将承受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来完成这段路程。
夜晚听见暴雨的声音,从那时候起心里就已经起疙瘩了,因为今天要经过蚂蝗区,也就是这个区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的地方,在下过雨之后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了。而我知道的也仅此而已,不知道接下来还有那么多危险地带需要我去挑战的。
全副武装准备迎接挑战,其他在路上遇到的驴友也做好了足够的准备,用军用布带将小腿捆扎得十分结实,只有他们请的背夫,是没有做过多的准备,可能是他们已经有了对付蚂蝗的绝招,但我们由于心理恐惧还是必须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听他们说,尽量走路的中间,不要踩在草丛上面,但是,今天的路是那么狭窄,进入到了热带,这里的植被疯狂的肆意生长着,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蚂蝗的袭击。走了不到半个小时,感觉手指有些痛痒,等到仔细去看时,才发现上面有了一条蚂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爬上来的,但估计不是从下面爬上来的,应该是空降下来的。第一次被蚂蟥咬,还有些觉得它很可爱,弹指一下,就掉下去了,殊不知,接下来会马上对该种吸血动物深恶痛绝。大家有说有笑,但都是在围绕如何减少被蚂蝗咬这个话题,谁都没有想到,就在我们想办法,出策略的同时,蚂蝗已经开始他们的袭击了。在一个驴友惊叫声后大家发现身上已经沾满了蚂蝗,于是,大家停下来开始各种弹指神功,没有办法,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后来看见背夫淘出一个喷雾的瓶子对着蚂蝗喷才知道,蚂蝗怕盐水,遇到盐水就丧失了他们的战斗力,就地投降。蚂蝗一旦吸附在身体上,是很难拔掉的,只能拍旁边的地方或是用手指将其弹掉。
去掉身上的蚂蟥之后,继续行走。进入到了热带雨林,看到的是整片整片的芭蕉林还有其他说不上名号的阔叶植物。路况也还好,至少今天是不用爬上坡了。但走着走着会觉得身体某个部位开始发痒,听说要走出蚂蝗区还要一段时间,也无暇顾及这些,只想快点走出这个区域,免遭痛苦。可能是因为前几天走了过多的山路的原因,老是感觉脚底有东西,还会以为是蚂蝗在脚底板上,也不管下坡的危险,加快了速度。
走着走着,无数硕大的乱石挡住了去路,巨大的塌方区赫然眼前,整座山体半壁轰然坍塌,
泻入峡谷的深渊。山间的小路被乱石淹没得无影无踪,随时有石头掉下来,要经过塌方区
只有沿着这里的背夫在乱石上踏出的便道快速前行通过。
这里石碎土松,过塌方区精神必须高度集中。
上面是随时可能滑落的山体和落石,下面是随时松脱的乱石和万丈深渊。每向前一步,都要足够的勇气和意志。一到雨季,就会塌方不断,危机四伏,大规模的塌方,更时有发生。往往路一断就是几天甚至十几天无法同行。
小心翼翼的踏在松石上面,看着下面湍急的河流,脚都在发抖,忘却了刚刚对蚂蝗的惊恐,精神集中在每一步之上。
过了塌方区,卸掉装备,发现腿上好几处在流血,裤子里外都沾满了蚂蝗。看着都有些恶心,惊恐的将其一条一条弹掉。
开始有点下雨了,感觉毛毛细雨飘过,不知道前方还会遇到什么危险地段,也不知道前方是否还将遇到蚂蝗,跟着其他的驴友一起继续前行。
从他们那里得知,接下来要经过的是从多雄拉到墨脱最为艰险的一个路段——老虎嘴。
老虎嘴是当年部队在万丈绝壁上用炸药炸开的一条便道。一侧是外突岩壁,一侧是绝壁
前面的背夫也告诉我们,在这里掉下的马和背夫不计其数,曾眼镜也告诉我们,曾经有一位驴友经过这里的时候就不慎掉入深渊。这里时而可以清晰的看见下面的多雄拉河,时而被旁边的草丛遮住。
下着雨,走在石子上面不免担心滑落下去,能够直接的从视觉上去幻想的恐惧,旁边的峭壁也不时有水滴落下来,被蚂蝗咬过的地方还在隐隐做痒。这些地形,气候各种危险的因素交集在一起,都已经到了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危险的时刻,只有勇敢的继续前行,没有后路可以回去了。提心吊胆的迈出每一步。下坡的时候,彭大哥说这地上的石头是玉石原石,只可惜,是在这险崖之上,无人开采。我们寻觅着地上小的石头给彭大哥鉴别,后面赶上来了几个村民,叫我们快点走,在这里,即使是不掉下去,也随时可能有塌方的可能,我们也只好作罢,继续前行。
下山比上山难,尤其是在这种不是道路的道路上下坡,踩在石头之上随时都可能顺而滑下悬崖,也冒着随时塌方的危险迈开脚步。
下完坡,他们稍作休息,而我,担心身上还有蚂蝗,故而一个人先走了,要赶紧走到一号大桥那里去,背夫说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一号大桥,但是一个人走的时候,突然听到奇异的动物的声音,冒出一身冷汗,不敢前行,但身上的痛痒实在受不了,还是选择孤军奋战。
到达一号大桥,阿尼桥,因为年久失修,曾经有马因为踏空而掉如多雄拉河。我暂时没有过河,下到江底,脱掉衣物整理是发现,其实上半身也沾有蚂蝗,腿上就不用说了,在滚滚江水里面清洗干净之后,他们也到达了。一起休息片刻,继续向二号大桥出发。
此时,已经是1点钟了,太阳的直射,能够感觉热带的闷热,边走边感觉汗如雨下,在过了一号大桥半个小时左右能够看见一座荒废的大桥,要不是背夫次仁说不要过河,自己还真会走错道路,二号大桥一个小时之后到达。这也是一座破烂的桥,长期经过雨水的浸泡,中间有些木板已经断裂,扶着旁边的绳子小心的经过,生怕一不小心,踩断了木板,就此丧生。
下面的江水呈现出碧蓝的颜色,就像是一块碧玉一般干净,但是,劳累的身躯已经无暇顾及这般美景。
过了二号大桥,有一个岔道口,跟着背夫走了下面的道路,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盐分的损耗,烈日的暴晒,已然有些快要虚脱,幸好,跟着背夫走,前方有瀑布,那块地方虽然也像是塌方的地方,但是还是坐下来休息整顿,吃了压缩饼干和榨菜,补充能量。
再过去不久,手机突然响起,在那一个地方,终于有了信号,给家里报个平安,以免大人们担心我的安危。过了这个点,此后又将失去与外界联络的机会。
三号大桥,是在过了一个岔道后下坡到达的,本来预计是3点到达背崩,但时间已经过去了,还只到达三号大桥,不免有些着急。
前面的路走得实在艰辛,过了三号大桥,到了背阳的一面,没有了毒辣的阳光照射,路似乎也要平坦许多,途中经过不少瀑布银带一样的瀑布,点缀期间。云在山中漂,水在山中流。
恍若人间仙境。
以为就快到达背崩了,但是一个人走,总感觉时间过得非常之慢。各种担心是不可避免的,这里的蜥蜴很多,在道路上随意穿梭,还好,不是蛇,当然,也只有勇敢的经过了。经过一个麦田,看到对面上坡上有人家,心想,终于要走完了,成功就在前方。
看到清澈的多雄拉河与汹涌的雅鲁藏布江的那一刻,震撼了,两条颜色不一的河水就此融为一起。前方又是塌方区,没有了雨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担心。跨过塌方区,看到了解放大桥。
桥头,有一位士兵把守。墨脱,我们这些人千方百计的想要去的圣地,但对于长期驻守在这里的士兵来说,他们需要忍受多少的寂寞与险难。如果说,徒步墨脱依已然让自己觉得了不起,那就错了,真正的英雄,应该是常年守护在这里的最可爱的人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解放大桥,相比前面的三座大桥,气势更为雄伟,下面是浑浊的雅鲁藏布江,走在上面更加危险,就是从木板之间看到下面的江水也能让人害怕。过桥之前,士兵已经告诉我不能在上面拍照,这里是机密要地,但还是忍不住拍下了险恶的过程。过到这边,检查,边防证,身份证,拍照,行李检查,非常之严格,刚拍的照片也删除了。当然,我们还是很配合他们的工作,毕竟,这还是关系到国家的机密。
以为过了解放大桥就能到达背崩,能躺下来好好的休息一下,但接下来看到陡峭的山坡,还是崩溃了。这是一个连续上坡,在最为疲劳和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还要继续上坡,虽然现在已经6点了,太阳依旧暴烈。迈着沉重的步伐,边走边用毛巾擦拭脸上的汗水。用精神强行压制自己前行。
到达背崩,直接在第一家住下。放下行李,直奔前面的瀑布下面冲凉。
背崩,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这里的孩子有比我们童年更加欢快的时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得也比我们城市之中要更加自在。就因为这里很难与外界联系,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欲望。其实在我看来,这儿,就已经是一朵隐秘中盛开的莲花了。
晚上大家坐在外面乘凉,大部分的朋友选择明天坐车去墨脱,只有一位受伤的老驴友,和他们队伍中年轻的一个小伙,还有一位脚已经磨出水泡的龙文大哥和我选择徒步去墨脱。我们要面临的只有在暴晒中艰苦前行,在绝望坡中奋勇前行。我们是否能在烈日之下绝望坡而不绝望?能否挺到墨脱?
一场生与死的挑战——身体与天险的挑战
汗密(2240)——背崩(900)
徒步:38公里
穿越墨脱的第三天:可以用崩溃来形容这段路,经历骇人听闻的蚂蝗区,让人后怕的塌方区,天险老虎嘴还有进入热带之后的连续4座大桥,身体和心理上都将承受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来完成这段路程。
夜晚听见暴雨的声音,从那时候起心里就已经起疙瘩了,因为今天要经过蚂蝗区,也就是这个区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的地方,在下过雨之后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了。而我知道的也仅此而已,不知道接下来还有那么多危险地带需要我去挑战的。
全副武装准备迎接挑战,其他在路上遇到的驴友也做好了足够的准备,用军用布带将小腿捆扎得十分结实,只有他们请的背夫,是没有做过多的准备,可能是他们已经有了对付蚂蝗的绝招,但我们由于心理恐惧还是必须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听他们说,尽量走路的中间,不要踩在草丛上面,但是,今天的路是那么狭窄,进入到了热带,这里的植被疯狂的肆意生长着,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蚂蝗的袭击。走了不到半个小时,感觉手指有些痛痒,等到仔细去看时,才发现上面有了一条蚂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爬上来的,但估计不是从下面爬上来的,应该是空降下来的。第一次被蚂蟥咬,还有些觉得它很可爱,弹指一下,就掉下去了,殊不知,接下来会马上对该种吸血动物深恶痛绝。大家有说有笑,但都是在围绕如何减少被蚂蝗咬这个话题,谁都没有想到,就在我们想办法,出策略的同时,蚂蝗已经开始他们的袭击了。在一个驴友惊叫声后大家发现身上已经沾满了蚂蝗,于是,大家停下来开始各种弹指神功,没有办法,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后来看见背夫淘出一个喷雾的瓶子对着蚂蝗喷才知道,蚂蝗怕盐水,遇到盐水就丧失了他们的战斗力,就地投降。蚂蝗一旦吸附在身体上,是很难拔掉的,只能拍旁边的地方或是用手指将其弹掉。
去掉身上的蚂蟥之后,继续行走。进入到了热带雨林,看到的是整片整片的芭蕉林还有其他说不上名号的阔叶植物。路况也还好,至少今天是不用爬上坡了。但走着走着会觉得身体某个部位开始发痒,听说要走出蚂蝗区还要一段时间,也无暇顾及这些,只想快点走出这个区域,免遭痛苦。可能是因为前几天走了过多的山路的原因,老是感觉脚底有东西,还会以为是蚂蝗在脚底板上,也不管下坡的危险,加快了速度。
走着走着,无数硕大的乱石挡住了去路,巨大的塌方区赫然眼前,整座山体半壁轰然坍塌,
泻入峡谷的深渊。山间的小路被乱石淹没得无影无踪,随时有石头掉下来,要经过塌方区
只有沿着这里的背夫在乱石上踏出的便道快速前行通过。
这里石碎土松,过塌方区精神必须高度集中。
上面是随时可能滑落的山体和落石,下面是随时松脱的乱石和万丈深渊。每向前一步,都要足够的勇气和意志。一到雨季,就会塌方不断,危机四伏,大规模的塌方,更时有发生。往往路一断就是几天甚至十几天无法同行。
小心翼翼的踏在松石上面,看着下面湍急的河流,脚都在发抖,忘却了刚刚对蚂蝗的惊恐,精神集中在每一步之上。
过了塌方区,卸掉装备,发现腿上好几处在流血,裤子里外都沾满了蚂蝗。看着都有些恶心,惊恐的将其一条一条弹掉。
开始有点下雨了,感觉毛毛细雨飘过,不知道前方还会遇到什么危险地段,也不知道前方是否还将遇到蚂蝗,跟着其他的驴友一起继续前行。
从他们那里得知,接下来要经过的是从多雄拉到墨脱最为艰险的一个路段——老虎嘴。
老虎嘴是当年部队在万丈绝壁上用炸药炸开的一条便道。一侧是外突岩壁,一侧是绝壁
前面的背夫也告诉我们,在这里掉下的马和背夫不计其数,曾眼镜也告诉我们,曾经有一位驴友经过这里的时候就不慎掉入深渊。这里时而可以清晰的看见下面的多雄拉河,时而被旁边的草丛遮住。
下着雨,走在石子上面不免担心滑落下去,能够直接的从视觉上去幻想的恐惧,旁边的峭壁也不时有水滴落下来,被蚂蝗咬过的地方还在隐隐做痒。这些地形,气候各种危险的因素交集在一起,都已经到了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危险的时刻,只有勇敢的继续前行,没有后路可以回去了。提心吊胆的迈出每一步。下坡的时候,彭大哥说这地上的石头是玉石原石,只可惜,是在这险崖之上,无人开采。我们寻觅着地上小的石头给彭大哥鉴别,后面赶上来了几个村民,叫我们快点走,在这里,即使是不掉下去,也随时可能有塌方的可能,我们也只好作罢,继续前行。
下山比上山难,尤其是在这种不是道路的道路上下坡,踩在石头之上随时都可能顺而滑下悬崖,也冒着随时塌方的危险迈开脚步。
下完坡,他们稍作休息,而我,担心身上还有蚂蝗,故而一个人先走了,要赶紧走到一号大桥那里去,背夫说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一号大桥,但是一个人走的时候,突然听到奇异的动物的声音,冒出一身冷汗,不敢前行,但身上的痛痒实在受不了,还是选择孤军奋战。
到达一号大桥,阿尼桥,因为年久失修,曾经有马因为踏空而掉如多雄拉河。我暂时没有过河,下到江底,脱掉衣物整理是发现,其实上半身也沾有蚂蝗,腿上就不用说了,在滚滚江水里面清洗干净之后,他们也到达了。一起休息片刻,继续向二号大桥出发。
此时,已经是1点钟了,太阳的直射,能够感觉热带的闷热,边走边感觉汗如雨下,在过了一号大桥半个小时左右能够看见一座荒废的大桥,要不是背夫次仁说不要过河,自己还真会走错道路,二号大桥一个小时之后到达。这也是一座破烂的桥,长期经过雨水的浸泡,中间有些木板已经断裂,扶着旁边的绳子小心的经过,生怕一不小心,踩断了木板,就此丧生。
下面的江水呈现出碧蓝的颜色,就像是一块碧玉一般干净,但是,劳累的身躯已经无暇顾及这般美景。
过了二号大桥,有一个岔道口,跟着背夫走了下面的道路,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盐分的损耗,烈日的暴晒,已然有些快要虚脱,幸好,跟着背夫走,前方有瀑布,那块地方虽然也像是塌方的地方,但是还是坐下来休息整顿,吃了压缩饼干和榨菜,补充能量。
再过去不久,手机突然响起,在那一个地方,终于有了信号,给家里报个平安,以免大人们担心我的安危。过了这个点,此后又将失去与外界联络的机会。
三号大桥,是在过了一个岔道后下坡到达的,本来预计是3点到达背崩,但时间已经过去了,还只到达三号大桥,不免有些着急。
前面的路走得实在艰辛,过了三号大桥,到了背阳的一面,没有了毒辣的阳光照射,路似乎也要平坦许多,途中经过不少瀑布银带一样的瀑布,点缀期间。云在山中漂,水在山中流。
恍若人间仙境。
以为就快到达背崩了,但是一个人走,总感觉时间过得非常之慢。各种担心是不可避免的,这里的蜥蜴很多,在道路上随意穿梭,还好,不是蛇,当然,也只有勇敢的经过了。经过一个麦田,看到对面上坡上有人家,心想,终于要走完了,成功就在前方。
看到清澈的多雄拉河与汹涌的雅鲁藏布江的那一刻,震撼了,两条颜色不一的河水就此融为一起。前方又是塌方区,没有了雨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担心。跨过塌方区,看到了解放大桥。
桥头,有一位士兵把守。墨脱,我们这些人千方百计的想要去的圣地,但对于长期驻守在这里的士兵来说,他们需要忍受多少的寂寞与险难。如果说,徒步墨脱依已然让自己觉得了不起,那就错了,真正的英雄,应该是常年守护在这里的最可爱的人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解放大桥,相比前面的三座大桥,气势更为雄伟,下面是浑浊的雅鲁藏布江,走在上面更加危险,就是从木板之间看到下面的江水也能让人害怕。过桥之前,士兵已经告诉我不能在上面拍照,这里是机密要地,但还是忍不住拍下了险恶的过程。过到这边,检查,边防证,身份证,拍照,行李检查,非常之严格,刚拍的照片也删除了。当然,我们还是很配合他们的工作,毕竟,这还是关系到国家的机密。
以为过了解放大桥就能到达背崩,能躺下来好好的休息一下,但接下来看到陡峭的山坡,还是崩溃了。这是一个连续上坡,在最为疲劳和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还要继续上坡,虽然现在已经6点了,太阳依旧暴烈。迈着沉重的步伐,边走边用毛巾擦拭脸上的汗水。用精神强行压制自己前行。
到达背崩,直接在第一家住下。放下行李,直奔前面的瀑布下面冲凉。
背崩,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这里的孩子有比我们童年更加欢快的时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得也比我们城市之中要更加自在。就因为这里很难与外界联系,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欲望。其实在我看来,这儿,就已经是一朵隐秘中盛开的莲花了。
晚上大家坐在外面乘凉,大部分的朋友选择明天坐车去墨脱,只有一位受伤的老驴友,和他们队伍中年轻的一个小伙,还有一位脚已经磨出水泡的龙文大哥和我选择徒步去墨脱。我们要面临的只有在暴晒中艰苦前行,在绝望坡中奋勇前行。我们是否能在烈日之下绝望坡而不绝望?能否挺到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