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雀》,银河映像,难以相像,有一种浪漫叫简单,有一种悲伤叫怀旧
70元的价格对于我这个典型摩羯座“守财奴”来说,实在是一笔“巨款”,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进影院,银幕不够大,小厅的影院总觉得少了份气势,习惯了大光明、国泰这样老牌的大厅电影院,小厅总觉得别扭,搞得像是家庭影院的小家子气感觉,音响效果和当初在大光明感受《骇客帝国》的时候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文雀》期待了很久,但是陆陆续续的前期报道,85分钟自行修改的送审版本,搞笑的雷人桥段,尤其在受过《赤壁》雷人的刺激之后,对《文雀》是又想看又怕看,仿佛是遇到相亲对象一般。
熟悉的MilkyWay Logo伴随着音轨上冷冷的声音飞出,我的忐忑不安终于有了落点。
镜头从任达华缝衣服开始,简单却颇有心思的陈设,床,柜,镜,窗,很中国的音乐,慢慢推的镜头,一个大男人,却随着音乐的节奏“肆无忌惮”地摇摆着身子,干净利落地缝补着西装,有些滑稽的开始,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明明很简陋却充斥着浓郁的味道,明明很轻松却透着无名的悲伤。
片尾还没出完,工作人员已经打开了灯,其实在收尾的时候,门已经打开,本来就百来个位置的地方,没有坐满,字幕刚开始,除了我和同伴,观众已经走完,曾经门庭若市的电影院现在是这样落寞,我坐着不动,同伴问“要看完字幕”,我轻轻地点了点头。
传说中的片尾,那些黑白的照片,一张张闪过,定格着一个个曾经让香港人熟悉的地方,那些不会说话的旧楼,文明、经济让他们退出历史的舞台,那些坐着缅怀往事的香港老头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的记忆被拆掉,一个接着一个,以至于当有一天他们想起,他们再也找不到记忆的证明,证明他们曾经的记忆是真实的。我们用什么来证明,我们曾经活过?所谓怀旧,就是去捡拾那些已经失去的,面对失去,谁能不悲伤?
杜琪峰的电影是少不了男人的情感的,尽管是个女人,却总是被男人的情感所迷恋,尤其是在香港导演的镜头中,就像林熙蕾在电影里问任达华的那样:“你为什么要拍黑白的?”“简单”。这一刻,很不喜欢这个配音,开始想象着任达华那略低沉富有磁性的嗓音,流出“简单”这两个粤语发音的感觉,一定比国语版震撼得多,深刻得多,单纯得多,自然得多。男人与男人的情感似乎天生比女人简单得多,喜欢就在一起勾肩搭背、出生入死、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喜欢就肉帛相见,一拳一脚,刀剑棍棒,枪林弹雨,打个痛快,无需收收埋埋。
很喜欢杜琪峰设计的四人同踩一辆自行车的情节,孩童般的天真和调皮,那一刻仿佛岁月不曾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那一刻仿佛过往所有的不开心都没有发生,一辆本该承受不起四个大男人重量的自行车,晃晃悠悠,颤颤巍巍,放肆地在窄小的人行道上前行,摔就一起摔,“不如你做老大吧”“不,还是你做”,这样的对话原本是应该有一番勾心斗角,原本是有一些虚情假意的,但是这一刻,却那么真诚。
林熙蕾的出场并不惊艳,那本passport也确实很好笑,片尾的“重新做人”也显得唐突,但是《文雀》依然精彩。
看似林熙蕾并非花瓶,看似林熙蕾推动了整个故事,连同伴都在问“你看懂了吗?究竟是他们骗了林熙蕾,还是林熙蕾骗了他们”
我笑笑,不想回答,其实,是杜琪峰骗了你。
不需要费心研究是谁骗了谁,女人,只不过是身外物,只是让男人们可以正面较量一下的理由,是让男人们可以认识的理由,卢海鹏的刀片上留下了任达华的血,“割伤了人还怎么做文雀”,他哭泣得夸张,不是因为走了一个香艳的女人,而是因为他失去了一个对手,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一个让他佩服的男人,因为他失去了自己,失去了和他并肩的高度。
雨中对决的镜头美得离奇,歌舞片一样的浪漫,华尔兹一般的优雅,偷东西,这个原本龌龊令人厌恶的动作,这一刻却令人神往,闪烁的霓虹,无声的雨滴,在丝竹声中飞舞,大提琴的悲鸣提醒着你这是一场必须有输赢的决斗。
黑色的伞,黑色的风衣,黑色的夜晚,喜欢黑色的杜琪峰,把现实拉长拉长拉长到不再现实,一切便仿佛银河中的星光,让人难辨真假,黑色很简单,却不简单,因为黑色背后是一个迷。
《文雀》期待了很久,但是陆陆续续的前期报道,85分钟自行修改的送审版本,搞笑的雷人桥段,尤其在受过《赤壁》雷人的刺激之后,对《文雀》是又想看又怕看,仿佛是遇到相亲对象一般。
熟悉的MilkyWay Logo伴随着音轨上冷冷的声音飞出,我的忐忑不安终于有了落点。
![]() |
镜头从任达华缝衣服开始,简单却颇有心思的陈设,床,柜,镜,窗,很中国的音乐,慢慢推的镜头,一个大男人,却随着音乐的节奏“肆无忌惮”地摇摆着身子,干净利落地缝补着西装,有些滑稽的开始,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明明很简陋却充斥着浓郁的味道,明明很轻松却透着无名的悲伤。
片尾还没出完,工作人员已经打开了灯,其实在收尾的时候,门已经打开,本来就百来个位置的地方,没有坐满,字幕刚开始,除了我和同伴,观众已经走完,曾经门庭若市的电影院现在是这样落寞,我坐着不动,同伴问“要看完字幕”,我轻轻地点了点头。
传说中的片尾,那些黑白的照片,一张张闪过,定格着一个个曾经让香港人熟悉的地方,那些不会说话的旧楼,文明、经济让他们退出历史的舞台,那些坐着缅怀往事的香港老头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的记忆被拆掉,一个接着一个,以至于当有一天他们想起,他们再也找不到记忆的证明,证明他们曾经的记忆是真实的。我们用什么来证明,我们曾经活过?所谓怀旧,就是去捡拾那些已经失去的,面对失去,谁能不悲伤?
杜琪峰的电影是少不了男人的情感的,尽管是个女人,却总是被男人的情感所迷恋,尤其是在香港导演的镜头中,就像林熙蕾在电影里问任达华的那样:“你为什么要拍黑白的?”“简单”。这一刻,很不喜欢这个配音,开始想象着任达华那略低沉富有磁性的嗓音,流出“简单”这两个粤语发音的感觉,一定比国语版震撼得多,深刻得多,单纯得多,自然得多。男人与男人的情感似乎天生比女人简单得多,喜欢就在一起勾肩搭背、出生入死、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喜欢就肉帛相见,一拳一脚,刀剑棍棒,枪林弹雨,打个痛快,无需收收埋埋。
很喜欢杜琪峰设计的四人同踩一辆自行车的情节,孩童般的天真和调皮,那一刻仿佛岁月不曾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那一刻仿佛过往所有的不开心都没有发生,一辆本该承受不起四个大男人重量的自行车,晃晃悠悠,颤颤巍巍,放肆地在窄小的人行道上前行,摔就一起摔,“不如你做老大吧”“不,还是你做”,这样的对话原本是应该有一番勾心斗角,原本是有一些虚情假意的,但是这一刻,却那么真诚。
林熙蕾的出场并不惊艳,那本passport也确实很好笑,片尾的“重新做人”也显得唐突,但是《文雀》依然精彩。
看似林熙蕾并非花瓶,看似林熙蕾推动了整个故事,连同伴都在问“你看懂了吗?究竟是他们骗了林熙蕾,还是林熙蕾骗了他们”
我笑笑,不想回答,其实,是杜琪峰骗了你。
不需要费心研究是谁骗了谁,女人,只不过是身外物,只是让男人们可以正面较量一下的理由,是让男人们可以认识的理由,卢海鹏的刀片上留下了任达华的血,“割伤了人还怎么做文雀”,他哭泣得夸张,不是因为走了一个香艳的女人,而是因为他失去了一个对手,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一个让他佩服的男人,因为他失去了自己,失去了和他并肩的高度。
雨中对决的镜头美得离奇,歌舞片一样的浪漫,华尔兹一般的优雅,偷东西,这个原本龌龊令人厌恶的动作,这一刻却令人神往,闪烁的霓虹,无声的雨滴,在丝竹声中飞舞,大提琴的悲鸣提醒着你这是一场必须有输赢的决斗。
黑色的伞,黑色的风衣,黑色的夜晚,喜欢黑色的杜琪峰,把现实拉长拉长拉长到不再现实,一切便仿佛银河中的星光,让人难辨真假,黑色很简单,却不简单,因为黑色背后是一个迷。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