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潘玉良
我想说说潘玉良。
其实我是没有资格说的,我原先甚至不知道她是个她,更不用说她的生平云云了。我只知道,在我出生之前,她死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失之交臂。然而,她是个女人,艺术家,民国人,旅法画家,这就足以让我对她产生足够的兴趣,在一个懒洋洋的周日的下午,花十块钱,跑去看那个只装满一个小展厅的简陋的画展,即便在四个工作人员关于“给不给孩子买巧克力”和“今晚吃不吃烤鸭”的热烈讨论中,整个展厅自始至终只有我一个参观者。
记得上次看到陈丹青给南京的四方美术馆写的“民国美术作品展”的序言,对民国美术长了一点记性,如今这记性变成眼前活生生的东西,怎能不好好满足一下好奇心呢。
于是我站在你的画面前,仿佛开始和你展开了一场时隔半个世纪的对话,你的语言是含蓄的,隐晦的,你想考我,所以在跟我打哑谜,我偏不买账,直视着你目光曾经着陆的地方,我好像渐渐可以把自己的目光和你的合为一体了。
这就是民国油画的感觉吗?这使我想起曾经在广东美术馆看过的赵兽的东西,也是那种感觉。在你的作品上,我看到一种很纯粹的朴实,这是你画画时用过的真诚吗?看得出来,你对家乡风景的眷恋,河岸边停泊的小船,荒野上孤零零地一座古塔,热闹的南京夫子庙。还有你对人体线条的把握真绝了,即便现在科班出生的画家,我想也未必能画得出来(当然,也不可能再有第二个潘玉良了),这也是法国给你的影响吗?你人体油画明显区别于国外画家,还是能看出中国画白描的底子,用钩线来展示的人体轮廓,但基本不用油画通常所用的光影对比,仿佛一幅蜡笔画,为什么呢?这是你故意的还是尚未掌握油画中光影的技巧呢?你的自画像眼光为什么那么迷离,看不出是悲是喜,你就这么凝望着我,一声不吭,从半个世纪之前的地方。在民国,女人的地位是很低微的,命运也经常是苦的,而你却选择了艺术,选择了飘洋过海,你一定是个内心自由的人。也许,在这点上我能稍稍读懂你。
在门口,我粗粗扫了一眼关于展览的唯一的介绍,才知道,你故于法国,遗嘱要求把你4000多幅原作送回祖国。如今,你回来了,如愿以偿展现在国人面前,可国人能懂得你吗,你的画作被装上不太合适的玻璃镜框,一幅挨一幅挂在临时搭建的塑料展板上面,人们被要求花十块钱才能进入,整个下午,大概只有我一个人孤独地朝拜着。
我总是喜欢买点纪念品什么的,所以离开前我买了一套明信片,一共十二张,都是我喜欢的几幅画,算带走了一部分关于我们对话的记忆。
其实我是没有资格说的,我原先甚至不知道她是个她,更不用说她的生平云云了。我只知道,在我出生之前,她死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失之交臂。然而,她是个女人,艺术家,民国人,旅法画家,这就足以让我对她产生足够的兴趣,在一个懒洋洋的周日的下午,花十块钱,跑去看那个只装满一个小展厅的简陋的画展,即便在四个工作人员关于“给不给孩子买巧克力”和“今晚吃不吃烤鸭”的热烈讨论中,整个展厅自始至终只有我一个参观者。
记得上次看到陈丹青给南京的四方美术馆写的“民国美术作品展”的序言,对民国美术长了一点记性,如今这记性变成眼前活生生的东西,怎能不好好满足一下好奇心呢。
于是我站在你的画面前,仿佛开始和你展开了一场时隔半个世纪的对话,你的语言是含蓄的,隐晦的,你想考我,所以在跟我打哑谜,我偏不买账,直视着你目光曾经着陆的地方,我好像渐渐可以把自己的目光和你的合为一体了。
这就是民国油画的感觉吗?这使我想起曾经在广东美术馆看过的赵兽的东西,也是那种感觉。在你的作品上,我看到一种很纯粹的朴实,这是你画画时用过的真诚吗?看得出来,你对家乡风景的眷恋,河岸边停泊的小船,荒野上孤零零地一座古塔,热闹的南京夫子庙。还有你对人体线条的把握真绝了,即便现在科班出生的画家,我想也未必能画得出来(当然,也不可能再有第二个潘玉良了),这也是法国给你的影响吗?你人体油画明显区别于国外画家,还是能看出中国画白描的底子,用钩线来展示的人体轮廓,但基本不用油画通常所用的光影对比,仿佛一幅蜡笔画,为什么呢?这是你故意的还是尚未掌握油画中光影的技巧呢?你的自画像眼光为什么那么迷离,看不出是悲是喜,你就这么凝望着我,一声不吭,从半个世纪之前的地方。在民国,女人的地位是很低微的,命运也经常是苦的,而你却选择了艺术,选择了飘洋过海,你一定是个内心自由的人。也许,在这点上我能稍稍读懂你。
在门口,我粗粗扫了一眼关于展览的唯一的介绍,才知道,你故于法国,遗嘱要求把你4000多幅原作送回祖国。如今,你回来了,如愿以偿展现在国人面前,可国人能懂得你吗,你的画作被装上不太合适的玻璃镜框,一幅挨一幅挂在临时搭建的塑料展板上面,人们被要求花十块钱才能进入,整个下午,大概只有我一个人孤独地朝拜着。
我总是喜欢买点纪念品什么的,所以离开前我买了一套明信片,一共十二张,都是我喜欢的几幅画,算带走了一部分关于我们对话的记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