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要的自我欺骗
记得在高一的时候,在学校的倡议下各班都举行了一些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几个班的义卖活动。而我所在的班同样也参与了这次活动。而所谓的义卖,其实很容易理解。团委在各班组织,让同学们把家里一些限制的物品拿出来,让后统一摆摊卖掉,有些像跳蚤市场。卖掉物品的钱再捐到一些慈善机构。这个活动持续3年,最为主创人员之一的我,可以说对整个活动的运行是了如指掌的。
我和我的同学都自认为我们是不属于这个体制的青年,一旦有什么机会可以让我发挥,我们便像困在孤岛上的整日期盼来往船只的饥饿者一般,而对于这个活动我们有着不可抗拒的激动感。讲这些废话我只是想说明,虽然我们自认为这是一个善举,但打内心讲我们围绕着的都是对于活动组织和运营的讨论,而这件事的最终目的和实质却只是打动自己的一个借口和圆场。每次活动一搞完,把原来价值几千的物品贱卖到几百,看着白花花的钱,我们自以为是的心满意足的把它存到爱心账户中,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了内心的不忍还十分圆满的让我们充满了光荣感和充足感。我不否认我们这个活动的账目清晰有条理。但这些清晰条理在现在看来都是一场空。
【如果!你还有不想穿的旧衣服什么的,只要干净完整!不妨洗洗干净打上邮包按照下面的地址给他们寄过去,真的花不了多少钱的,平邮就可以了。 需要:衣服,鞋子,文具,书籍,书包等,援助邮寄地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 化旦尖措孤儿学校.邮编:747101.】
看到这条信息后,我开始自我否定,否定我办事的只能,否定我对这个社会的模糊认识,否定我为了锻炼自己的自私。为什么呢?
那些从同学家里拿来的物品中有尚未拆封的茶具,结果20元贱卖了;有原价二三十的课外书,于是两三元甚至一元贱卖了,有我们从网上批来的太阳能娃娃,却以原价转手了。大部分卖给了那些贪便宜的“有钱”的城里人。他们大可以自己出钱给自己的孩子去买书,他们大可以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又抢去了图中孩子们的资源。扪心自问,我有必要这么做吗?在景区扯着嗓子“招徕”游客,贱卖商品,把按5:1所换的钱在捐出去。为什么明明可以走一条直路,而我却偏偏要绕远路。自以为能欣赏沿途更多的风景吗?可是这件事的意义难道仅仅是让我欣赏风景吗?
我和我的同学都自认为我们是不属于这个体制的青年,一旦有什么机会可以让我发挥,我们便像困在孤岛上的整日期盼来往船只的饥饿者一般,而对于这个活动我们有着不可抗拒的激动感。讲这些废话我只是想说明,虽然我们自认为这是一个善举,但打内心讲我们围绕着的都是对于活动组织和运营的讨论,而这件事的最终目的和实质却只是打动自己的一个借口和圆场。每次活动一搞完,把原来价值几千的物品贱卖到几百,看着白花花的钱,我们自以为是的心满意足的把它存到爱心账户中,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了内心的不忍还十分圆满的让我们充满了光荣感和充足感。我不否认我们这个活动的账目清晰有条理。但这些清晰条理在现在看来都是一场空。
![]() |
【如果!你还有不想穿的旧衣服什么的,只要干净完整!不妨洗洗干净打上邮包按照下面的地址给他们寄过去,真的花不了多少钱的,平邮就可以了。 需要:衣服,鞋子,文具,书籍,书包等,援助邮寄地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 化旦尖措孤儿学校.邮编:747101.】
看到这条信息后,我开始自我否定,否定我办事的只能,否定我对这个社会的模糊认识,否定我为了锻炼自己的自私。为什么呢?
那些从同学家里拿来的物品中有尚未拆封的茶具,结果20元贱卖了;有原价二三十的课外书,于是两三元甚至一元贱卖了,有我们从网上批来的太阳能娃娃,却以原价转手了。大部分卖给了那些贪便宜的“有钱”的城里人。他们大可以自己出钱给自己的孩子去买书,他们大可以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又抢去了图中孩子们的资源。扪心自问,我有必要这么做吗?在景区扯着嗓子“招徕”游客,贱卖商品,把按5:1所换的钱在捐出去。为什么明明可以走一条直路,而我却偏偏要绕远路。自以为能欣赏沿途更多的风景吗?可是这件事的意义难道仅仅是让我欣赏风景吗?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