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贴】若不唱歌青春流水过
若不唱歌青春流水过
近来侗族大歌经过当地政府宣传和“申遗”等活动一下变得火了起来。其实我上高中的时候,音乐课的欣赏片断里面就有侗族大歌,当时我被深深吸引了。无奈老师说“我也觉得不好听,大家忍忍吧,这是教学要求。”我当时就想冲上去搧丫的。
侗族大歌,简单地说就是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每当我听到这样美妙的歌曲的时候,我总在想如此复杂的声部体系,是否就是和侗语有深刻的联系呢?试想一个人每天讲着五声十五调的语言,怎能没有良好的音乐感受力?更不要说从小还受到歌师的教导。
侗语不愧是侗台语的代表语言,其声调体系是平、上、去、短入、长入,再区分全清、半浊、全浊形成了15个声调。比起无声调或者3~5个声调的藏缅语诸语言,真是绚丽多彩。
可惜这么美妙的语言,却被一套堪称“神经质”的拉丁方案给毁了。因为侗语声母已经大量清化,用声调弥补差异,有关方案就不区分清浊,仅按实际读音书写是否送气,如b写不送气,p写送气。且不说这一点吧,最可恶的是用了9个字母来标声调(方案认为入声的调值和舒声相同,短入=平声,长入=上声):-l,-p,-c,-s,-t,-x,-v,-k,-h,请问这就是贵国贵党要的“可以普及给民众”的拉丁方案么?至今也有无数的侗语母语者感到无法学会这套侗文。而且ptk全用完了,就用-b,-d,-g表韵尾,囧死了。真想问两个侗族村民是怎么看待这套侗文的。
其实既然是五声十五调,那就充分利用清浊字母,可以用b, p, ph一类的,如果要和汉语拼音“接轨”,就用b, bh, p系列。声调就用调号标在字母上方,仅标上声和去声。具体调值要结合声母和调号一同判定。难道贵国那么多砖家不知道泰文就是声母就是有“高音组”、“中音组”、“低音组”的么。
现在一般听到的侗族大歌是女声唱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男声的大歌一般声部较少,但气势较宏大。《若不唱歌青春流水过》就是很著名的一首。http://www.gzlonge.com/read.php?tid=191
http://www.56.com/u75/v_NTcxMDI5MTI.html
前一个link里还有神经质的现行侗文以供观瞻。。。。
近来侗族大歌经过当地政府宣传和“申遗”等活动一下变得火了起来。其实我上高中的时候,音乐课的欣赏片断里面就有侗族大歌,当时我被深深吸引了。无奈老师说“我也觉得不好听,大家忍忍吧,这是教学要求。”我当时就想冲上去搧丫的。
侗族大歌,简单地说就是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每当我听到这样美妙的歌曲的时候,我总在想如此复杂的声部体系,是否就是和侗语有深刻的联系呢?试想一个人每天讲着五声十五调的语言,怎能没有良好的音乐感受力?更不要说从小还受到歌师的教导。
侗语不愧是侗台语的代表语言,其声调体系是平、上、去、短入、长入,再区分全清、半浊、全浊形成了15个声调。比起无声调或者3~5个声调的藏缅语诸语言,真是绚丽多彩。
可惜这么美妙的语言,却被一套堪称“神经质”的拉丁方案给毁了。因为侗语声母已经大量清化,用声调弥补差异,有关方案就不区分清浊,仅按实际读音书写是否送气,如b写不送气,p写送气。且不说这一点吧,最可恶的是用了9个字母来标声调(方案认为入声的调值和舒声相同,短入=平声,长入=上声):-l,-p,-c,-s,-t,-x,-v,-k,-h,请问这就是贵国贵党要的“可以普及给民众”的拉丁方案么?至今也有无数的侗语母语者感到无法学会这套侗文。而且ptk全用完了,就用-b,-d,-g表韵尾,囧死了。真想问两个侗族村民是怎么看待这套侗文的。
其实既然是五声十五调,那就充分利用清浊字母,可以用b, p, ph一类的,如果要和汉语拼音“接轨”,就用b, bh, p系列。声调就用调号标在字母上方,仅标上声和去声。具体调值要结合声母和调号一同判定。难道贵国那么多砖家不知道泰文就是声母就是有“高音组”、“中音组”、“低音组”的么。
现在一般听到的侗族大歌是女声唱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男声的大歌一般声部较少,但气势较宏大。《若不唱歌青春流水过》就是很著名的一首。http://www.gzlonge.com/read.php?tid=191
http://www.56.com/u75/v_NTcxMDI5MTI.html
前一个link里还有神经质的现行侗文以供观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