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分享一下哈里波波。《哈利波特秘密档案》
电影开拍第一天,丹尼尔在化妆间花了两个小时才上好妆。他深棕色的头发被染成了黑色,额头画上了闪电伤疤,还戴上了一副圆圆的平光眼镜。当他穿上霍格沃茨的巫师袍,拿起了魔杖,和小伙伴站在一起时,丹尼尔觉得自己马上就可以念咒语了。
他身边的两个小伙伴是鲁伯特和艾玛,在电影里饰演哈利的好朋友罗恩和赫敏。鲁伯特有一头红发,比丹尼尔大一岁,说话的时候经常脸红;艾玛比丹尼尔小一岁,是个金发小姑娘,她为了演赫敏这个角色不得不把头发染成棕色,丹尼尔觉得艾玛这样的小美女哪怕把头发染成翠绿色也依然漂亮。
当丹尼尔站在镜头前,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时,他觉得当主角可远远没有过去当配角轻松。且不说要当着几百人念台词做动作有多别扭,光是和那些大明星演对手戏就叫人喘不过气来。
英国最优秀的演员有一半都溜达到霍格沃茨学校来施魔法了。而丹尼尔的第一场戏就是和爸爸妈妈的偶像理查德·哈里斯先生演对手戏。
丹尼尔看着从小就在银幕上见到的英雄站在自己面前,他背得滚瓜烂熟的台词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别紧张,小伙子,慢慢来。”饰演邓布利多校长的老先生乐呵呵地对丹尼尔说。
几天的拍摄下来,丹尼尔有些绝望了。
“我一定是最糟糕的演员,一个镜头拍了一遍又一遍。”休息的时候丹尼尔难过地对鲁伯特和艾玛说。
“别担心,我昨天的戏也拍了8遍。”艾玛对他说,“不过我可没觉得自己有多糟糕。”
“丹尼尔,我们当然不能和那些大明星比,不过有一天我们会和他们一样出色的。”鲁伯特也颇有自信。
“也许我来演哈利·波特是个失误,我让大家失望了。”丹尼尔自顾自地哀怨着。
“为了大英帝国的荣誉,你得挺住!”艾玛重重地拍了拍丹尼尔的肩。
“没这么夸张吧。”丹尼尔缩了缩脖子。
艾玛瞪了他一眼,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哈利·波特这个角色多么珍贵。如果不是罗琳女士坚持一定要英国孩子来演,不定落到好莱坞哪家小孩的手里了。丹尼尔得到了这个角色,一定要好好演,让那些美国佬看看英国孩子的实力。
丹尼尔一直在私立男校上学,平时和姑娘们没太多接触。面对艾玛他不知道是该大声打断还是该吻她。丹尼尔只好等艾玛全部演讲完后说声“谢谢”。
艾玛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对丹尼尔没起多大作用。不过艾玛的语气腔调像极了赫敏,她指着丹尼尔的鼻子演讲的嚣张劲,让丹尼尔一下子找到了哈利被赫敏教训的感觉。
丹尼尔发誓从此以后决不当着艾玛的面抱怨什么,当天下午他一扫前些天的低迷状态,精神抖擞地以哈利的心态参加了拍摄,他的表现让导演大声喝彩。
拍摄不同的场景要去不同的地方,丹尼尔在英国境内很惬意地旅游了一番,他很喜欢在伦敦动物园里和蟒蛇演的那场戏,不过在火车上的戏是丹尼尔的最爱。
火车车厢那场戏只有丹尼尔、鲁伯特、艾玛三个人演,他们身边还堆满了糖果。三个人在车厢里尽情玩耍打闹,丹尼尔盼着每场戏都像这样有吃有玩的。不过很可惜,他演的是苦孩子出身的哈利·波特,要面对大堆的魔法和冒险,并不像糖果店老板的儿子那样幸福。
丹尼尔在管化妆的阿姨那里发现了一台印标签的机器,他详细询问了如何操纵之后,亲手用这台机器印了一大堆“踢我”的标签,并且到处贴。艾玛加入丹尼尔恶作剧集中营,成功地把标签贴到了饰演海格的罗比·寇特兰先生身上。可怜的寇特兰先生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兴高采烈的小演员们踢了几下。当然孩子们的拳脚不会让这位出演过007电影的先生受什么伤,他也没有责怪丹尼尔。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更淘气呢。” 寇特兰先生骄傲地说。
“说说看,都怎么淘气呢?”丹尼尔好奇地打听起来。
旁边的导演忍不住呻吟了一声,他知道明天丹尼尔又有新花样了。
在影片拍摄进入尾声的时候,丹尼尔的嗓子突然不舒服了,声音瓮声瓮气,让人听了别扭。起初丹尼尔以为嗓子发炎,但是吃了一周消炎药毫无效果之后,丹尼尔被告知——他光荣地进入了变声期!
这突如其来的青春期特征让所有的人手忙脚乱,华纳公司赶紧找合适的孩子配音,丹尼尔的情绪跌到了谷底。
爸爸妈妈安慰丹尼尔,说每个男孩子都要经历变声期,这是成为男子汉的必经之路;鲁伯特从野地里找了块石头送给丹尼尔,说是从火星掉下来的;艾玛说丹尼尔变声后的声音非常有魅力,适合唱摇滚。
丹尼尔很感谢大家的安慰和鼓励,他想成为男子汉,但是这必经之路为什么不能晚些日子走呢;石头虽然漂亮,但没办法把他的声音恢复原样;他喜欢摇滚,但是鸭子一般的嗓音唱摇滚会有人听吗?
丹尼尔沙哑着嗓子完成了一幕又一幕的拍摄,虽然很沮丧,但是他坚持把每一个镜头拍好。
鲁伯特和艾玛都在片子剪辑后看了电影的大致内容,丹尼尔没有看。
丹尼尔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头像到处都是,从圣诞卡片到饮料包装,他还看见了自己圆柱形的脑袋——妈妈买的擀面杖也印着他的头像。
第四部电影里和人鱼有关的水下拍摄足足花了七个月时间,这是丹尼尔演电影以来最辛苦的一次拍摄,当然也很有趣。由于在水里泡得太久,丹尼尔的耳朵都发炎了,但是也有收获。丹尼尔学会了潜水,可以在60英尺长20英尺深的水箱里逍遥地游来游去。当然,身边有3位职业潜水员随时为他提供氧气。
和水有关的还有浴室的戏。丹尼尔满身泡泡坐在浴缸里解迷。一个幽灵女学生和他聊天。饰演幽灵学生的女士其实已经四十岁了,丹尼尔和她对戏倒没怎么害羞。让他头疼的是拍摄时大批女孩子涌进了浴室,窃窃私语评价着他没穿衣服的身材。丹尼尔小心翼翼地把浴缸里的泡泡尽量往身上堆,可是泡泡越来越少。丹尼尔宁可选择在水下再待七个月也不想在众目睽睽下泡在浴缸里了。
丹尼尔和鲁伯特的友谊与哈利和罗恩的感情一样深厚。他们俩一起打游戏,啃馅饼,恶作剧。同时为脸上的青春痘发愁,互相交换喜欢的CD,讨论哪个姑娘最漂亮。
丹尼尔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和艾玛的关系。像兄妹,像朋友,但要更亲密一些。他和鲁伯特对每个人都恶作剧,但总是对艾玛手下留情。他们一起唱歌跳舞逛街吵架热热闹闹度过每一天。丹尼尔无法想象七部电影都拍完后不能和艾玛见面这样可怕的事情,就像让他看着别人来演哈利一样让他难受。
关于罗恩的:
在试镜六七次后,导演终于通知鲁伯特,他得到了罗恩这个角色。从寄去录像带到得到角色几乎花了一年时间,鲁伯特对拍电影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个没什么效率的工作。而且后来导演承认从一开始他就相中了饰演哈利的丹尼尔,饰演赫敏的艾玛和饰演罗恩的鲁伯特,但还是让他们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镜。鲁伯特听到这些话后几乎愤怒了。当鲁伯特真正投身电影拍摄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第一印象简直太正确了。一个镜头竟然可以拍上十遍八遍,简直是在浪费全世界的青春。
鲁伯特在电影里一直都和丹尼尔在一起。丹尼尔比他小一岁,长得眉清目秀,一副乖宝宝样。两个小男孩熟悉之后就成了朋友,丹尼尔拉着鲁伯特在片场四处寻宝,鲁伯特向丹尼尔介绍冰淇淋的最新味道。有时候他们和艾玛在一起恶作剧,把大人们耍得团团转。
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鲁伯特觉得像是在放长假。片场里有他喜欢的糖果,电影里他有专门的宠物老鼠斑斑。他特别喜欢这只老鼠,总是把糖果分给它吃。因为他和老鼠友好的关系,他被允许把老鼠演员带回家做客。鲁伯特觉得拍电影的生活挺不错的。
在拍摄和蜘蛛的戏时鲁伯特完全是本色演出,他的每一个表情都是真的。丹尼尔说拉着他的手能感受到鲁伯特浑身发抖。他的确怕极了蜘蛛!
演吐鼻涕虫的戏鲁伯特倒是很高兴。他要把用黏液包着的鼻涕虫放进嘴里再吐出来。艾玛说看见那些粘糊糊的东西就觉得恶心,但是鲁伯特觉得那些黏液的味道美极了,可惜没人告诉他是怎么做的。
说句实话鲁伯特的画确实不错。他不拍戏的时候经常煞有介事拿张纸在片场描描画画。有次鲁伯特宣布要画艾伦·里克曼先生的画像。里克曼先生在电影里饰演斯内普教授,孩子们都有点怕他。
天不怕地不怕的鲁伯特潇洒地勾勒出里克曼先生的五官,还很夸张地为他加了个大鼻子。他正得意洋洋打算向伙伴们炫耀时,一抬头,看见面无表情的里克曼先生站在他面前。在课堂上画老师的滑稽像当场被抓的惨剧再一次重演!里克曼先生拿走了鲁伯特的画,丹尼尔和艾玛都为他捏了把汗。
不过事后里克曼先生也没有责怪鲁伯特,有次聊天的时候他说自己小时候特别渴望成为画家,但是后来成了演员。他觉得鲁伯特挺有绘画天赋,希望他好好利用。
第二部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鲁伯特开始收到一封封女孩子寄来的信,走在街上被认出来的频率也增多了。丹尼尔已经打定主意进军影视圈了,艾玛也有向娱乐界发展的意思。而鲁伯特从小的梦想是当个卖冰淇淋的小贩,他已经决定上中学后就在冰淇淋店打工。可是自从拍电影后这个梦想就被搁在了一边。鲁伯特喜欢表演,尤其喜欢喜剧,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不少喜剧天分。可是演员的职业和卖冰淇淋的职业在他眼里实在很难抉择。也许他可以一边演戏一边在片场卖冰淇淋,让丹尼尔和艾玛空闲的时候帮他看着铺子。 ---不厚道的笑喷~~
鲁伯特头疼的是导演在第三部里加了很多罗曼蒂克的内容。他和艾玛饰演的赫敏有许多牵手、拥抱的戏。这些戏差点要了鲁伯特的命!
每次拍这些镜头的时候鲁伯特的脸总是比他的头发还红。艾玛必须一次次安慰他:“没什么,鲁伯特。我们只是演戏。你看我都没有不好意思。”
然而出现在镜头前的这对伙伴看起来还是非常古怪,鲁伯特动作僵硬,表情惊恐,所有人都觉得他拥抱的是蜘蛛而不是艾玛。连艾玛都怀疑自己和鲁伯特是不是有深仇大恨。(再次不厚道的笑喷~~ )鉴于鲁伯特如此表现,导演只好减掉这些镜头,只留了一个看起来比较自然的牵手镜头。
鲁伯特一点都不希望成为浪漫爱情戏的男主角。他喜欢喜剧,影片中罗恩有许多诙谐的台词和搞笑表情,他应付得很好。虽然他收到很多姑娘的求爱信,但是面对罗曼蒂克,他就手足无措了。
第三部电影终于拍完了,鲁伯特和丹尼尔、艾玛一起参加了伦敦和纽约的首映式。鲁伯特在首映式上戴了顶夸张的假发,自我感觉非常酷。但是在盛夏的烈日下鲁伯特为他的酷发型付出了代价——满头大汗,头皮发痒,还要面对镜头灿烂微笑。
回到宾馆鲁伯特就把他的假发扔在了一旁,他发誓再也不为装酷找罪受了。
前三部电影的成功让媒体开始关注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们,记者的跟踪追问有时候真让人头疼。鲁伯特最讨厌的两个问题是:你和艾玛是不是在恋爱?你嫉妒丹尼尔吗?
鲁伯特真想把自己和艾玛拍牵手戏的那些镜头拿给记者们看,恋爱中的人会有他那样惊恐的表情吗?书里的主人公彼此有好感不一定代表演员也照搬照做吧。
如果鲁伯特嫉妒丹尼尔,他一开始就会竞争哈利的角色。可是他喜欢的是罗恩。丹尼尔的片酬比他高,长得比他帅,影迷比他多。但是他不想成为丹尼尔,罗恩这样的可爱男孩才是他向往的。资质平凡,相貌普通,但是心地善良,热情开朗。鲁伯特知道自己无法像丹尼尔那样成为偶像派的明星,但是他可以演普通人,演生活中真实可亲的人物。虽然大家看电影喜欢看英雄,但是电影里更多的是身边那些不起眼的人,这些人的故事才是真实的生活,才值得关注。
鲁伯特的生活很低调,他挣的钱一部分存在了银行,一部分被拿来买卡丁车。在高尔夫球之后他又迷上了卡丁车,这为他在拍摄第四部电影时解了不少闷。
在第四部影片中罗恩和赫敏的微妙感情成为一道亮色。鲁伯特不仅要拍让他头疼的感情戏,还要花大量时间学华尔兹,这样在拍摄圣诞舞会的戏时才不会显得笨拙。
在第四部戏里罗恩穿着镶花边的家传长袍,请赫敏当他的舞伴却被拒绝,好朋友哈利成为争霸赛的勇士却没他的份,几乎所有不如意的事都碰到一起了。把握罗恩这种心态对鲁伯特而言倒不算太难,只有感情戏才让他皱起眉头。按理说鲁伯特和艾玛在一起合作有四年了,彼此的关系也很不错。他觉得艾玛是个好姑娘,但是要他和好姑娘谈情说爱就有点为难了。
自从罗琳女士在第五本书中牺牲了小天狼星,表示第六本书要再牺牲一位主角时,他们三个就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有了种种猜测。丹尼尔认为哈利会和伏地魔同归于尽,他觉得只有哈利牺牲伏地魔才会从世界上消失。艾玛的推测还有点道理,她觉得罗恩和赫敏最后会在一起,罗琳女士给的线索已经很清楚了。鲁伯特的推测让大家都无法接受:他说罗恩最后会变坏,会出卖哈利。理由是他太想演个坏蛋了。
鲁伯特特别喜欢那些在电影里看起来很酷的坏蛋角色,他觉得越坏越有味道。丹尼尔和艾玛几乎不看自己演过的电影,鲁伯特倒是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形象。电影是个神奇的东西,在镜头前表演过的人都会被迷住。那种渴望表演渴望被注视的感觉是没演过电影的人很难体会的。
鲁伯特在第四部电影里和丹尼尔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前三部多,他更多的时间在和艾玛演感情戏。丹尼尔开玩笑地说他俩一个负责动作一个负责感情,两条主线征服魔法世界。
在第三部电影中饰演卢平教授的大卫·休里斯先生对三位主演做过一番未来的预测。他说三个孩子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是鲁伯特,他在电影圈的戏路会很宽,他可以适应很多角色;其次是艾玛;戏路最窄的是丹尼尔,休里斯先生担心丹尼尔入戏太深无法摆脱哈利的影子,另外丹尼尔帅气的外表也限制了他多方面的发展。
当艾玛和饰演哈利的丹尼尔、饰演罗恩的鲁伯特一起站在镜头前时,哥伦布导演幸福得几乎哽咽了,他说好像一道电流在身体里穿过,他找到了最合适的演员。
艾玛被告知:她如果演出赫敏的角色就必须改变头发的颜色,把她引以为傲的金发染成棕色。艾玛实在舍不得放弃漂亮的金发,但更舍不得放弃赫敏这个角色。她只好含着眼泪和金发说“拜拜”了。
艾玛没拍过电影,电影世界的一切东西都让她好奇。
她饰演的赫敏是个聪明的小姑娘,喜欢读书,有点自以为是。艾玛说话的语气很像赫敏。但是说话的速度却没有赫敏快,赫敏一口气说完的话艾玛总要分几次说。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艾玛不得不狂练嘴皮子。和丹尼尔、鲁伯特辩论就是个极佳的训练方法。
拍摄第一部电影时,艾玛不到11岁,丹尼尔11岁,鲁伯特12岁。三个孩子凑在一起搞了不少恶作剧,把剧组的大人们折腾得人仰马翻。
艾玛的妈妈希望女儿将来能演《罗马假日》里可爱的公主角色,艾玛觉得和这两个小子混久了大概只能演《霹雳娇娃》那类角色。不过两个小伙子在片场很照顾艾玛,丹尼尔把新买的CD给她听,鲁伯特把喜欢的糖果分一半给她。
第一部电影拍完没多久就紧接着拍摄第二部了。在这两部电影里面所有的小演员都穿着巫师校服,艾玛不只一次表示反对。她觉得那校服长袍又大又重,穿在身上又闷又痒,尤其不能显示她的好身材。艾玛试图号召大家一起提议换演出服装,可惜响应者寥寥。
艾玛对于服装搭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平时穿的也是T恤牛仔,但是看似平常的衣服穿在她身上就有特别的味道。丹尼尔和鲁伯特关于这件事曾经虚心地向艾玛请教过。
艾玛得意地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她出生在巴黎,在法国的浪漫之都足足待了五年,在那样的时尚城市长大的孩子血液里都流淌着时尚元素。
艾玛的话让丹尼尔和鲁伯特非常失望,没想到要成为时尚人士还要从小培养。他们决定走另类路线,就是乱穿衣。于是他们每天都穿得奇形怪状在艾玛眼前晃悠。
第二部电影的结尾导演安排艾玛和丹尼尔拥抱。伶牙俐齿的艾玛结结巴巴地反复强调这不是合约的内容。不过最后还是听从了导演的安排,赫敏热情地拥抱了哈利,却和罗恩尴尬地握了握手。这个拥抱的镜头拍了好几遍才通过,艾玛想如果在现实世界,她也许会和鲁伯特毫无顾忌地拥抱,和丹尼尔尴尬的握手。
只有一件事让艾玛不高兴,就是学校里的女孩子总是找她要丹尼尔的签名照和电话号码。她可不想去找丹尼尔要上几十张照片,丹尼尔受欢迎她很高兴,但要她亲手把丹尼尔的照片交给女孩子,可是她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拍摄《哈利·波特》第三部电影时换了导演,新导演在电影里加了许多拉丁风情,并且告诉小演员他们在剧中可以脱掉校服长袍穿T恤和牛仔裤。艾玛为这事高兴极了。她对卡隆导演的印象很好,并自告奋勇担当起他的发型设计师。艾玛在没有拍戏任务的时候,就抓着导演的一头乱发辫小辫。于是全剧组的人经常看见卡隆先生顶着一头毛茸茸并且七歪八扭的辫子在片场大声指挥。
在前两部电影中赫敏只是个站在哈利和罗恩背后的小女孩。顶多在哈利身边出出主意。不过在这部电影里,愤怒的赫敏给了坏孩子马尔福一耳光。艾玛对这场动作戏非常期待,拍摄前导演告诉她,为了显示赫敏的愤怒,把打耳光改成挥拳了。不过为了不出意外艾玛只是做做动作,他们会调整摄像机的位置并且加上音效,让观众看起来好像是在真打。
艾玛和饰演马尔福的汤姆在片场演练了几次,艾玛的动作咄咄逼人,汤姆不得不担心真被打在脸上。不过几次排演之后,汤姆觉得艾玛非常专业,虽然杀气腾腾,但对他绝对手下留情。
这个镜头拍了几遍就过了,摄影师说回去剪接一下就可以了。不过艾玛却意犹未尽,再三对汤姆说“咱们再来一遍吧,我会做得更好。”汤姆断然拒绝了。
艾玛觉得拍电影最棒的事情就是和这些大明星合作。他们不需要说什么,他们的行为就是最好的学习材料。
这些大演员个个多才多艺,饰演卢平教授的大卫·休里斯先生除了演员这个身份外,还是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艾玛·汤普森女士拿过两次奥斯卡奖,一次是最佳女演员,一次是最佳编剧;饰演小天狼星的加里·奥德曼还是著名的吉他手……这些人即使不做演员也能在别的领域干一番大事业。
艾玛除了在片场和学校学习之外,每周还去上舞蹈课。她喜欢舞蹈,也喜欢唱歌。丹尼尔疯狂地迷上了吉他,每天扛着他的宝贝吉他在片场乱弹乱唱。他经常热情地要求为艾玛跳舞时伴奏,被艾玛婉言拒绝。丹尼尔经常拉上艾玛一起在片场开摇滚音乐会。虽然丹尼尔的演奏水平时好时坏,艾玛唱歌总是忘词,但是他们俩每次合作都很愉快。
艾玛在片场和丹尼尔、鲁伯特、汤姆这些男孩子的关系都不错。越来越多的人好奇她究竟会和谁擦出爱的火花。许多记者都追问艾玛到底喜欢哪个男孩子,艾玛狡猾地说她最喜欢布莱德·皮特。
没错,年逾四十的大帅哥皮特一直以来都是艾玛的偶像。让艾玛着迷的不是他的容貌和身材,而是笑容。艾玛觉得皮特笑起来的样子非常纯真,像孩子一样无邪。她觉得有这样笑容的人一定有一颗善良的心。
第三部电影的拍摄基本完成了,后期录音在片场附近的舍普顿录音棚。去舍普顿的路上,丹尼尔和鲁伯特悄悄告诉艾玛,《特洛伊》剧组也在那里拍摄。
艾玛惊呆了,这意味着布莱德·皮特也在那里!到了地点艾玛压根忘了录音的事情,先跑到《特洛伊》剧组去看皮特了。中年帅哥皮特穿着短短的裙子,上身也没几块布遮着。皮特稍稍做几个动作就引来艾玛以及其他女性的欢呼尖叫。在旁边的丹尼尔和鲁伯特觉得这回丢人丢大了,在艾玛还没来得及冲上去要签名之前就把她拖回了录音棚。
录音回去的路上,丹尼尔一直没有说话。快到片场的时候,丹尼尔像是鼓足勇气似地终于对艾玛开了口:“艾玛,你喜欢皮特那样的身材是吗?”
艾玛愣了一下,“他的身材是不错。”
“那么你喜欢的男孩子也一定要有那样的身材了?”丹尼尔的声音闷闷的。
艾玛忍住笑,他们前些天才量过身高,大家的个子都长高了,可是丹尼尔似乎还停留在原地,连她都比丹尼尔高了半毫米。
“嗯……”艾玛故作思考状沉默了很久,“身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每个女孩子都会考虑的。”
“哦。”丹尼尔垂下了头,艾玛看得出他的肩无精打采地垮了下来。
“但是如果我真的喜欢一个人,才不会在乎他有多高多壮。哪怕比我低半毫米我也不介意。”艾玛说完,把头转向一边,装作看窗外的风景。
透过车窗玻璃的反射,她看见丹尼尔愣了几秒钟,然后笑了起来。丹尼尔笑的样子很可爱,像四月温暖的阳光。丹尼尔的笑容已经把艾玛心中皮特的笑容挤到了一边。
如果丹尼尔这个傻小子往窗外看两眼,他会从玻璃的反射中看见艾玛在偷偷地笑,那甜蜜的笑容能把冰块都融化掉。
2004年冬天,《哈利·波特》剧组的所有成员都在忙着影片的拍摄。丹尼尔在被潜水的戏折磨得筋疲力尽时,艾玛和鲁伯特也为他们在片中的感情戏头疼。大家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导演把艾玛找了过去,郑重其事地告诉她今年伦敦牛津的圣诞街灯由她点燃。
每年圣诞节前伦敦各条著名的街道都有大型灯展。今年的灯展由《哈利·波特》第三部电影的DVD发行商赞助,也是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助兴节目之一。灯展上还有哈利·波特的主题灯饰,一直展览到1月5日。
艾玛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惊呆了。她小的时候曾经看到辣妹那样的大明星点燃街灯,没想到自己也有这样的机会。
曾经有哈利·波特迷做过一项调查,和哈利关系最稳定的人是谁?结果出人意料,不是罗恩,不是赫敏,也不是伏地魔先生,而是哈利在学校的死对头——德拉科·马尔福。
这段好像前边有筒子贴过。不过还是觉得很搞笑。重复一遍吧。看过的可以忽略。
汤姆和丹尼尔一样都对女孩子的心思猜不明白。丹尼尔永远搞不清楚女孩子对他笑究竟是因为和他在一起才笑还是笑他这个人;汤姆也纳闷在英国为他着迷的女生并不多,直接导致他年近十七还是光棍一条。可是在纽约在日本迷恋他的女影迷却很多,参加那里的首映式时汤姆收到了手表,象征好运气的汤匙,还有很多幸运物。这些影迷在网络上激烈地讨论汤姆和丹尼尔谁更帅,如罗琳女士所料,女孩子因为汤姆的缘故疯狂地迷上了马尔福。
《哈利·波特》的小演员们经常收到大量的信件和礼物,其中丹尼尔、鲁伯特、艾玛、汤姆收到的最多。不过汤姆的信件都要先经过妈妈的审查,妈妈把一切不好的信件都过滤掉,只把她认为合适的信件给儿子看。所以汤姆看到的全是女孩子写来的情书和求婚申请,他猜也许更多的信件是骂他替哈利出气的。
记者采访汤姆的时候也会追问女朋友的事情,问他喜欢一起演出的哪个女孩子。当大家猜腻了艾玛的男朋友究竟是丹尼尔还是鲁伯特后,就把汤姆列入了艾玛的绯闻男友行列。
汤姆觉得这事不应该把他扯上,虽然艾玛是个挺可爱的姑娘,他俩经常在一起打球钓鱼,但是他只把艾玛当成小妹妹。艾玛不拍戏的时候经常和丹尼尔一起唱唱跳跳,拍戏时和鲁伯特有感情纠葛,除了艾玛惊天动地揍了他一拳外,他们俩什么关系都没有。
他身边的两个小伙伴是鲁伯特和艾玛,在电影里饰演哈利的好朋友罗恩和赫敏。鲁伯特有一头红发,比丹尼尔大一岁,说话的时候经常脸红;艾玛比丹尼尔小一岁,是个金发小姑娘,她为了演赫敏这个角色不得不把头发染成棕色,丹尼尔觉得艾玛这样的小美女哪怕把头发染成翠绿色也依然漂亮。
当丹尼尔站在镜头前,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时,他觉得当主角可远远没有过去当配角轻松。且不说要当着几百人念台词做动作有多别扭,光是和那些大明星演对手戏就叫人喘不过气来。
英国最优秀的演员有一半都溜达到霍格沃茨学校来施魔法了。而丹尼尔的第一场戏就是和爸爸妈妈的偶像理查德·哈里斯先生演对手戏。
丹尼尔看着从小就在银幕上见到的英雄站在自己面前,他背得滚瓜烂熟的台词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别紧张,小伙子,慢慢来。”饰演邓布利多校长的老先生乐呵呵地对丹尼尔说。
几天的拍摄下来,丹尼尔有些绝望了。
“我一定是最糟糕的演员,一个镜头拍了一遍又一遍。”休息的时候丹尼尔难过地对鲁伯特和艾玛说。
“别担心,我昨天的戏也拍了8遍。”艾玛对他说,“不过我可没觉得自己有多糟糕。”
“丹尼尔,我们当然不能和那些大明星比,不过有一天我们会和他们一样出色的。”鲁伯特也颇有自信。
“也许我来演哈利·波特是个失误,我让大家失望了。”丹尼尔自顾自地哀怨着。
“为了大英帝国的荣誉,你得挺住!”艾玛重重地拍了拍丹尼尔的肩。
“没这么夸张吧。”丹尼尔缩了缩脖子。
艾玛瞪了他一眼,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哈利·波特这个角色多么珍贵。如果不是罗琳女士坚持一定要英国孩子来演,不定落到好莱坞哪家小孩的手里了。丹尼尔得到了这个角色,一定要好好演,让那些美国佬看看英国孩子的实力。
丹尼尔一直在私立男校上学,平时和姑娘们没太多接触。面对艾玛他不知道是该大声打断还是该吻她。丹尼尔只好等艾玛全部演讲完后说声“谢谢”。
艾玛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对丹尼尔没起多大作用。不过艾玛的语气腔调像极了赫敏,她指着丹尼尔的鼻子演讲的嚣张劲,让丹尼尔一下子找到了哈利被赫敏教训的感觉。
丹尼尔发誓从此以后决不当着艾玛的面抱怨什么,当天下午他一扫前些天的低迷状态,精神抖擞地以哈利的心态参加了拍摄,他的表现让导演大声喝彩。
拍摄不同的场景要去不同的地方,丹尼尔在英国境内很惬意地旅游了一番,他很喜欢在伦敦动物园里和蟒蛇演的那场戏,不过在火车上的戏是丹尼尔的最爱。
火车车厢那场戏只有丹尼尔、鲁伯特、艾玛三个人演,他们身边还堆满了糖果。三个人在车厢里尽情玩耍打闹,丹尼尔盼着每场戏都像这样有吃有玩的。不过很可惜,他演的是苦孩子出身的哈利·波特,要面对大堆的魔法和冒险,并不像糖果店老板的儿子那样幸福。
丹尼尔在管化妆的阿姨那里发现了一台印标签的机器,他详细询问了如何操纵之后,亲手用这台机器印了一大堆“踢我”的标签,并且到处贴。艾玛加入丹尼尔恶作剧集中营,成功地把标签贴到了饰演海格的罗比·寇特兰先生身上。可怜的寇特兰先生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兴高采烈的小演员们踢了几下。当然孩子们的拳脚不会让这位出演过007电影的先生受什么伤,他也没有责怪丹尼尔。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更淘气呢。” 寇特兰先生骄傲地说。
“说说看,都怎么淘气呢?”丹尼尔好奇地打听起来。
旁边的导演忍不住呻吟了一声,他知道明天丹尼尔又有新花样了。
在影片拍摄进入尾声的时候,丹尼尔的嗓子突然不舒服了,声音瓮声瓮气,让人听了别扭。起初丹尼尔以为嗓子发炎,但是吃了一周消炎药毫无效果之后,丹尼尔被告知——他光荣地进入了变声期!
这突如其来的青春期特征让所有的人手忙脚乱,华纳公司赶紧找合适的孩子配音,丹尼尔的情绪跌到了谷底。
爸爸妈妈安慰丹尼尔,说每个男孩子都要经历变声期,这是成为男子汉的必经之路;鲁伯特从野地里找了块石头送给丹尼尔,说是从火星掉下来的;艾玛说丹尼尔变声后的声音非常有魅力,适合唱摇滚。
丹尼尔很感谢大家的安慰和鼓励,他想成为男子汉,但是这必经之路为什么不能晚些日子走呢;石头虽然漂亮,但没办法把他的声音恢复原样;他喜欢摇滚,但是鸭子一般的嗓音唱摇滚会有人听吗?
丹尼尔沙哑着嗓子完成了一幕又一幕的拍摄,虽然很沮丧,但是他坚持把每一个镜头拍好。
鲁伯特和艾玛都在片子剪辑后看了电影的大致内容,丹尼尔没有看。
丹尼尔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头像到处都是,从圣诞卡片到饮料包装,他还看见了自己圆柱形的脑袋——妈妈买的擀面杖也印着他的头像。
第四部电影里和人鱼有关的水下拍摄足足花了七个月时间,这是丹尼尔演电影以来最辛苦的一次拍摄,当然也很有趣。由于在水里泡得太久,丹尼尔的耳朵都发炎了,但是也有收获。丹尼尔学会了潜水,可以在60英尺长20英尺深的水箱里逍遥地游来游去。当然,身边有3位职业潜水员随时为他提供氧气。
和水有关的还有浴室的戏。丹尼尔满身泡泡坐在浴缸里解迷。一个幽灵女学生和他聊天。饰演幽灵学生的女士其实已经四十岁了,丹尼尔和她对戏倒没怎么害羞。让他头疼的是拍摄时大批女孩子涌进了浴室,窃窃私语评价着他没穿衣服的身材。丹尼尔小心翼翼地把浴缸里的泡泡尽量往身上堆,可是泡泡越来越少。丹尼尔宁可选择在水下再待七个月也不想在众目睽睽下泡在浴缸里了。
丹尼尔和鲁伯特的友谊与哈利和罗恩的感情一样深厚。他们俩一起打游戏,啃馅饼,恶作剧。同时为脸上的青春痘发愁,互相交换喜欢的CD,讨论哪个姑娘最漂亮。
丹尼尔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和艾玛的关系。像兄妹,像朋友,但要更亲密一些。他和鲁伯特对每个人都恶作剧,但总是对艾玛手下留情。他们一起唱歌跳舞逛街吵架热热闹闹度过每一天。丹尼尔无法想象七部电影都拍完后不能和艾玛见面这样可怕的事情,就像让他看着别人来演哈利一样让他难受。
关于罗恩的:
在试镜六七次后,导演终于通知鲁伯特,他得到了罗恩这个角色。从寄去录像带到得到角色几乎花了一年时间,鲁伯特对拍电影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个没什么效率的工作。而且后来导演承认从一开始他就相中了饰演哈利的丹尼尔,饰演赫敏的艾玛和饰演罗恩的鲁伯特,但还是让他们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镜。鲁伯特听到这些话后几乎愤怒了。当鲁伯特真正投身电影拍摄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第一印象简直太正确了。一个镜头竟然可以拍上十遍八遍,简直是在浪费全世界的青春。
鲁伯特在电影里一直都和丹尼尔在一起。丹尼尔比他小一岁,长得眉清目秀,一副乖宝宝样。两个小男孩熟悉之后就成了朋友,丹尼尔拉着鲁伯特在片场四处寻宝,鲁伯特向丹尼尔介绍冰淇淋的最新味道。有时候他们和艾玛在一起恶作剧,把大人们耍得团团转。
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鲁伯特觉得像是在放长假。片场里有他喜欢的糖果,电影里他有专门的宠物老鼠斑斑。他特别喜欢这只老鼠,总是把糖果分给它吃。因为他和老鼠友好的关系,他被允许把老鼠演员带回家做客。鲁伯特觉得拍电影的生活挺不错的。
在拍摄和蜘蛛的戏时鲁伯特完全是本色演出,他的每一个表情都是真的。丹尼尔说拉着他的手能感受到鲁伯特浑身发抖。他的确怕极了蜘蛛!
演吐鼻涕虫的戏鲁伯特倒是很高兴。他要把用黏液包着的鼻涕虫放进嘴里再吐出来。艾玛说看见那些粘糊糊的东西就觉得恶心,但是鲁伯特觉得那些黏液的味道美极了,可惜没人告诉他是怎么做的。
说句实话鲁伯特的画确实不错。他不拍戏的时候经常煞有介事拿张纸在片场描描画画。有次鲁伯特宣布要画艾伦·里克曼先生的画像。里克曼先生在电影里饰演斯内普教授,孩子们都有点怕他。
天不怕地不怕的鲁伯特潇洒地勾勒出里克曼先生的五官,还很夸张地为他加了个大鼻子。他正得意洋洋打算向伙伴们炫耀时,一抬头,看见面无表情的里克曼先生站在他面前。在课堂上画老师的滑稽像当场被抓的惨剧再一次重演!里克曼先生拿走了鲁伯特的画,丹尼尔和艾玛都为他捏了把汗。
不过事后里克曼先生也没有责怪鲁伯特,有次聊天的时候他说自己小时候特别渴望成为画家,但是后来成了演员。他觉得鲁伯特挺有绘画天赋,希望他好好利用。
第二部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鲁伯特开始收到一封封女孩子寄来的信,走在街上被认出来的频率也增多了。丹尼尔已经打定主意进军影视圈了,艾玛也有向娱乐界发展的意思。而鲁伯特从小的梦想是当个卖冰淇淋的小贩,他已经决定上中学后就在冰淇淋店打工。可是自从拍电影后这个梦想就被搁在了一边。鲁伯特喜欢表演,尤其喜欢喜剧,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不少喜剧天分。可是演员的职业和卖冰淇淋的职业在他眼里实在很难抉择。也许他可以一边演戏一边在片场卖冰淇淋,让丹尼尔和艾玛空闲的时候帮他看着铺子。 ---不厚道的笑喷~~
鲁伯特头疼的是导演在第三部里加了很多罗曼蒂克的内容。他和艾玛饰演的赫敏有许多牵手、拥抱的戏。这些戏差点要了鲁伯特的命!
每次拍这些镜头的时候鲁伯特的脸总是比他的头发还红。艾玛必须一次次安慰他:“没什么,鲁伯特。我们只是演戏。你看我都没有不好意思。”
然而出现在镜头前的这对伙伴看起来还是非常古怪,鲁伯特动作僵硬,表情惊恐,所有人都觉得他拥抱的是蜘蛛而不是艾玛。连艾玛都怀疑自己和鲁伯特是不是有深仇大恨。(再次不厚道的笑喷~~ )鉴于鲁伯特如此表现,导演只好减掉这些镜头,只留了一个看起来比较自然的牵手镜头。
鲁伯特一点都不希望成为浪漫爱情戏的男主角。他喜欢喜剧,影片中罗恩有许多诙谐的台词和搞笑表情,他应付得很好。虽然他收到很多姑娘的求爱信,但是面对罗曼蒂克,他就手足无措了。
第三部电影终于拍完了,鲁伯特和丹尼尔、艾玛一起参加了伦敦和纽约的首映式。鲁伯特在首映式上戴了顶夸张的假发,自我感觉非常酷。但是在盛夏的烈日下鲁伯特为他的酷发型付出了代价——满头大汗,头皮发痒,还要面对镜头灿烂微笑。
回到宾馆鲁伯特就把他的假发扔在了一旁,他发誓再也不为装酷找罪受了。
前三部电影的成功让媒体开始关注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们,记者的跟踪追问有时候真让人头疼。鲁伯特最讨厌的两个问题是:你和艾玛是不是在恋爱?你嫉妒丹尼尔吗?
鲁伯特真想把自己和艾玛拍牵手戏的那些镜头拿给记者们看,恋爱中的人会有他那样惊恐的表情吗?书里的主人公彼此有好感不一定代表演员也照搬照做吧。
如果鲁伯特嫉妒丹尼尔,他一开始就会竞争哈利的角色。可是他喜欢的是罗恩。丹尼尔的片酬比他高,长得比他帅,影迷比他多。但是他不想成为丹尼尔,罗恩这样的可爱男孩才是他向往的。资质平凡,相貌普通,但是心地善良,热情开朗。鲁伯特知道自己无法像丹尼尔那样成为偶像派的明星,但是他可以演普通人,演生活中真实可亲的人物。虽然大家看电影喜欢看英雄,但是电影里更多的是身边那些不起眼的人,这些人的故事才是真实的生活,才值得关注。
鲁伯特的生活很低调,他挣的钱一部分存在了银行,一部分被拿来买卡丁车。在高尔夫球之后他又迷上了卡丁车,这为他在拍摄第四部电影时解了不少闷。
在第四部影片中罗恩和赫敏的微妙感情成为一道亮色。鲁伯特不仅要拍让他头疼的感情戏,还要花大量时间学华尔兹,这样在拍摄圣诞舞会的戏时才不会显得笨拙。
在第四部戏里罗恩穿着镶花边的家传长袍,请赫敏当他的舞伴却被拒绝,好朋友哈利成为争霸赛的勇士却没他的份,几乎所有不如意的事都碰到一起了。把握罗恩这种心态对鲁伯特而言倒不算太难,只有感情戏才让他皱起眉头。按理说鲁伯特和艾玛在一起合作有四年了,彼此的关系也很不错。他觉得艾玛是个好姑娘,但是要他和好姑娘谈情说爱就有点为难了。
自从罗琳女士在第五本书中牺牲了小天狼星,表示第六本书要再牺牲一位主角时,他们三个就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有了种种猜测。丹尼尔认为哈利会和伏地魔同归于尽,他觉得只有哈利牺牲伏地魔才会从世界上消失。艾玛的推测还有点道理,她觉得罗恩和赫敏最后会在一起,罗琳女士给的线索已经很清楚了。鲁伯特的推测让大家都无法接受:他说罗恩最后会变坏,会出卖哈利。理由是他太想演个坏蛋了。
鲁伯特特别喜欢那些在电影里看起来很酷的坏蛋角色,他觉得越坏越有味道。丹尼尔和艾玛几乎不看自己演过的电影,鲁伯特倒是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形象。电影是个神奇的东西,在镜头前表演过的人都会被迷住。那种渴望表演渴望被注视的感觉是没演过电影的人很难体会的。
鲁伯特在第四部电影里和丹尼尔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前三部多,他更多的时间在和艾玛演感情戏。丹尼尔开玩笑地说他俩一个负责动作一个负责感情,两条主线征服魔法世界。
在第三部电影中饰演卢平教授的大卫·休里斯先生对三位主演做过一番未来的预测。他说三个孩子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是鲁伯特,他在电影圈的戏路会很宽,他可以适应很多角色;其次是艾玛;戏路最窄的是丹尼尔,休里斯先生担心丹尼尔入戏太深无法摆脱哈利的影子,另外丹尼尔帅气的外表也限制了他多方面的发展。
当艾玛和饰演哈利的丹尼尔、饰演罗恩的鲁伯特一起站在镜头前时,哥伦布导演幸福得几乎哽咽了,他说好像一道电流在身体里穿过,他找到了最合适的演员。
艾玛被告知:她如果演出赫敏的角色就必须改变头发的颜色,把她引以为傲的金发染成棕色。艾玛实在舍不得放弃漂亮的金发,但更舍不得放弃赫敏这个角色。她只好含着眼泪和金发说“拜拜”了。
艾玛没拍过电影,电影世界的一切东西都让她好奇。
她饰演的赫敏是个聪明的小姑娘,喜欢读书,有点自以为是。艾玛说话的语气很像赫敏。但是说话的速度却没有赫敏快,赫敏一口气说完的话艾玛总要分几次说。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艾玛不得不狂练嘴皮子。和丹尼尔、鲁伯特辩论就是个极佳的训练方法。
拍摄第一部电影时,艾玛不到11岁,丹尼尔11岁,鲁伯特12岁。三个孩子凑在一起搞了不少恶作剧,把剧组的大人们折腾得人仰马翻。
艾玛的妈妈希望女儿将来能演《罗马假日》里可爱的公主角色,艾玛觉得和这两个小子混久了大概只能演《霹雳娇娃》那类角色。不过两个小伙子在片场很照顾艾玛,丹尼尔把新买的CD给她听,鲁伯特把喜欢的糖果分一半给她。
第一部电影拍完没多久就紧接着拍摄第二部了。在这两部电影里面所有的小演员都穿着巫师校服,艾玛不只一次表示反对。她觉得那校服长袍又大又重,穿在身上又闷又痒,尤其不能显示她的好身材。艾玛试图号召大家一起提议换演出服装,可惜响应者寥寥。
艾玛对于服装搭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平时穿的也是T恤牛仔,但是看似平常的衣服穿在她身上就有特别的味道。丹尼尔和鲁伯特关于这件事曾经虚心地向艾玛请教过。
艾玛得意地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她出生在巴黎,在法国的浪漫之都足足待了五年,在那样的时尚城市长大的孩子血液里都流淌着时尚元素。
艾玛的话让丹尼尔和鲁伯特非常失望,没想到要成为时尚人士还要从小培养。他们决定走另类路线,就是乱穿衣。于是他们每天都穿得奇形怪状在艾玛眼前晃悠。
第二部电影的结尾导演安排艾玛和丹尼尔拥抱。伶牙俐齿的艾玛结结巴巴地反复强调这不是合约的内容。不过最后还是听从了导演的安排,赫敏热情地拥抱了哈利,却和罗恩尴尬地握了握手。这个拥抱的镜头拍了好几遍才通过,艾玛想如果在现实世界,她也许会和鲁伯特毫无顾忌地拥抱,和丹尼尔尴尬的握手。
只有一件事让艾玛不高兴,就是学校里的女孩子总是找她要丹尼尔的签名照和电话号码。她可不想去找丹尼尔要上几十张照片,丹尼尔受欢迎她很高兴,但要她亲手把丹尼尔的照片交给女孩子,可是她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拍摄《哈利·波特》第三部电影时换了导演,新导演在电影里加了许多拉丁风情,并且告诉小演员他们在剧中可以脱掉校服长袍穿T恤和牛仔裤。艾玛为这事高兴极了。她对卡隆导演的印象很好,并自告奋勇担当起他的发型设计师。艾玛在没有拍戏任务的时候,就抓着导演的一头乱发辫小辫。于是全剧组的人经常看见卡隆先生顶着一头毛茸茸并且七歪八扭的辫子在片场大声指挥。
在前两部电影中赫敏只是个站在哈利和罗恩背后的小女孩。顶多在哈利身边出出主意。不过在这部电影里,愤怒的赫敏给了坏孩子马尔福一耳光。艾玛对这场动作戏非常期待,拍摄前导演告诉她,为了显示赫敏的愤怒,把打耳光改成挥拳了。不过为了不出意外艾玛只是做做动作,他们会调整摄像机的位置并且加上音效,让观众看起来好像是在真打。
艾玛和饰演马尔福的汤姆在片场演练了几次,艾玛的动作咄咄逼人,汤姆不得不担心真被打在脸上。不过几次排演之后,汤姆觉得艾玛非常专业,虽然杀气腾腾,但对他绝对手下留情。
这个镜头拍了几遍就过了,摄影师说回去剪接一下就可以了。不过艾玛却意犹未尽,再三对汤姆说“咱们再来一遍吧,我会做得更好。”汤姆断然拒绝了。
艾玛觉得拍电影最棒的事情就是和这些大明星合作。他们不需要说什么,他们的行为就是最好的学习材料。
这些大演员个个多才多艺,饰演卢平教授的大卫·休里斯先生除了演员这个身份外,还是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艾玛·汤普森女士拿过两次奥斯卡奖,一次是最佳女演员,一次是最佳编剧;饰演小天狼星的加里·奥德曼还是著名的吉他手……这些人即使不做演员也能在别的领域干一番大事业。
艾玛除了在片场和学校学习之外,每周还去上舞蹈课。她喜欢舞蹈,也喜欢唱歌。丹尼尔疯狂地迷上了吉他,每天扛着他的宝贝吉他在片场乱弹乱唱。他经常热情地要求为艾玛跳舞时伴奏,被艾玛婉言拒绝。丹尼尔经常拉上艾玛一起在片场开摇滚音乐会。虽然丹尼尔的演奏水平时好时坏,艾玛唱歌总是忘词,但是他们俩每次合作都很愉快。
艾玛在片场和丹尼尔、鲁伯特、汤姆这些男孩子的关系都不错。越来越多的人好奇她究竟会和谁擦出爱的火花。许多记者都追问艾玛到底喜欢哪个男孩子,艾玛狡猾地说她最喜欢布莱德·皮特。
没错,年逾四十的大帅哥皮特一直以来都是艾玛的偶像。让艾玛着迷的不是他的容貌和身材,而是笑容。艾玛觉得皮特笑起来的样子非常纯真,像孩子一样无邪。她觉得有这样笑容的人一定有一颗善良的心。
第三部电影的拍摄基本完成了,后期录音在片场附近的舍普顿录音棚。去舍普顿的路上,丹尼尔和鲁伯特悄悄告诉艾玛,《特洛伊》剧组也在那里拍摄。
艾玛惊呆了,这意味着布莱德·皮特也在那里!到了地点艾玛压根忘了录音的事情,先跑到《特洛伊》剧组去看皮特了。中年帅哥皮特穿着短短的裙子,上身也没几块布遮着。皮特稍稍做几个动作就引来艾玛以及其他女性的欢呼尖叫。在旁边的丹尼尔和鲁伯特觉得这回丢人丢大了,在艾玛还没来得及冲上去要签名之前就把她拖回了录音棚。
录音回去的路上,丹尼尔一直没有说话。快到片场的时候,丹尼尔像是鼓足勇气似地终于对艾玛开了口:“艾玛,你喜欢皮特那样的身材是吗?”
艾玛愣了一下,“他的身材是不错。”
“那么你喜欢的男孩子也一定要有那样的身材了?”丹尼尔的声音闷闷的。
艾玛忍住笑,他们前些天才量过身高,大家的个子都长高了,可是丹尼尔似乎还停留在原地,连她都比丹尼尔高了半毫米。
“嗯……”艾玛故作思考状沉默了很久,“身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每个女孩子都会考虑的。”
“哦。”丹尼尔垂下了头,艾玛看得出他的肩无精打采地垮了下来。
“但是如果我真的喜欢一个人,才不会在乎他有多高多壮。哪怕比我低半毫米我也不介意。”艾玛说完,把头转向一边,装作看窗外的风景。
透过车窗玻璃的反射,她看见丹尼尔愣了几秒钟,然后笑了起来。丹尼尔笑的样子很可爱,像四月温暖的阳光。丹尼尔的笑容已经把艾玛心中皮特的笑容挤到了一边。
如果丹尼尔这个傻小子往窗外看两眼,他会从玻璃的反射中看见艾玛在偷偷地笑,那甜蜜的笑容能把冰块都融化掉。
2004年冬天,《哈利·波特》剧组的所有成员都在忙着影片的拍摄。丹尼尔在被潜水的戏折磨得筋疲力尽时,艾玛和鲁伯特也为他们在片中的感情戏头疼。大家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导演把艾玛找了过去,郑重其事地告诉她今年伦敦牛津的圣诞街灯由她点燃。
每年圣诞节前伦敦各条著名的街道都有大型灯展。今年的灯展由《哈利·波特》第三部电影的DVD发行商赞助,也是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助兴节目之一。灯展上还有哈利·波特的主题灯饰,一直展览到1月5日。
艾玛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惊呆了。她小的时候曾经看到辣妹那样的大明星点燃街灯,没想到自己也有这样的机会。
曾经有哈利·波特迷做过一项调查,和哈利关系最稳定的人是谁?结果出人意料,不是罗恩,不是赫敏,也不是伏地魔先生,而是哈利在学校的死对头——德拉科·马尔福。
这段好像前边有筒子贴过。不过还是觉得很搞笑。重复一遍吧。看过的可以忽略。
汤姆和丹尼尔一样都对女孩子的心思猜不明白。丹尼尔永远搞不清楚女孩子对他笑究竟是因为和他在一起才笑还是笑他这个人;汤姆也纳闷在英国为他着迷的女生并不多,直接导致他年近十七还是光棍一条。可是在纽约在日本迷恋他的女影迷却很多,参加那里的首映式时汤姆收到了手表,象征好运气的汤匙,还有很多幸运物。这些影迷在网络上激烈地讨论汤姆和丹尼尔谁更帅,如罗琳女士所料,女孩子因为汤姆的缘故疯狂地迷上了马尔福。
《哈利·波特》的小演员们经常收到大量的信件和礼物,其中丹尼尔、鲁伯特、艾玛、汤姆收到的最多。不过汤姆的信件都要先经过妈妈的审查,妈妈把一切不好的信件都过滤掉,只把她认为合适的信件给儿子看。所以汤姆看到的全是女孩子写来的情书和求婚申请,他猜也许更多的信件是骂他替哈利出气的。
记者采访汤姆的时候也会追问女朋友的事情,问他喜欢一起演出的哪个女孩子。当大家猜腻了艾玛的男朋友究竟是丹尼尔还是鲁伯特后,就把汤姆列入了艾玛的绯闻男友行列。
汤姆觉得这事不应该把他扯上,虽然艾玛是个挺可爱的姑娘,他俩经常在一起打球钓鱼,但是他只把艾玛当成小妹妹。艾玛不拍戏的时候经常和丹尼尔一起唱唱跳跳,拍戏时和鲁伯特有感情纠葛,除了艾玛惊天动地揍了他一拳外,他们俩什么关系都没有。
-
薤露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30 15:55:28
-
掐指一算小神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9-10 18:00:57
-
電気ブラ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09 22:49:36
-
尼鸟啊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1-16 20:13:31
-
xxxxxxxxxxx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0-29 11:23:29
-
打达欺负臭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11 23:54:14
-
W铁匠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9 12:52:22
-
吃香蕉的菠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4 14:37:27
-
芝士就是力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3 23:54:51
-
猫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3 18:51:59
-
想养一只威威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3 15:43:49
-
劉咳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3 02:55:25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2 20:47:27
-
hone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2 20:31:41
-
come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2 20:31:10
-
前进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2 20:30:08
-
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2 20:20:39
-
oaizz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2 20:03:48
-
格格..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09 23:06:17
-
coociv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08 22:58:30
-
Monst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08 00:15:52
-
平安健康富裕!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07 1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