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帝国之旅——古老而又年轻的埃及(中)
位于埃及南部的卢克索,名字总是似曾相识,不过要是提到它的原名——底比斯,相信了解一点世界文明史的人都会听说过。不错,卢克索就是一座建立在古埃及首都底比斯原址上的伊斯兰老城。和开罗人偏红棕色的皮肤不同,卢克索人的肤色要更为黝黑,更像是非洲人的感觉。这里的阳光如此强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短的两天,正午平均温度都在40度以上,帝王谷之行更是超过了45度。上古的法老是因为在这里见识到了太阳神的威力,才建造了底比斯。
东西两岸,生死之隔。在这里,数千年的遗迹随处可见,什么六朝古都千年古城在卢克索面前都显得那么年轻。卢克索的城区,我们并没有更多的游览,不过在前往一个个神庙的路上,多少还是观察了一下这座曾经的世界之都。如果没有神庙与墓地的遗址,现在的卢克索就像是一座充满波斯风情的小城市。街道上的生活垃圾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在当地人看来,似乎缺少垃圾的城市就没有生活的情调,就像缺少了夹竹桃和金鱼缸的四合院。现在的埃及人早已不再是太阳神佑护的子民,他们也不再称呼ISIS为我们的女神,安拉在这里才是大多数人的精神支柱。椰枣树下的清真寺是这样告诉我的。尽管是埃及著名的旅游城市,但是在卢克索的老城区我并未看到各种先进便利的设施,尽管居民的生活相对不太富裕,也许这样才保留了淳朴民风与传统。日落下的卢克索,宁静却透着一丝无奈,就像早已远去的古埃及文明。首都开罗的喧嚣与动荡似乎离这里是那么的遥远,但是如此宁静的生活,还会继续多久呢?清晨,卢克索的码头一片寂静,尚未苏醒的城市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红光,仿佛还沉浸在古老的梦境中。日出时分,从西岸升起几个热气球,这是游客们在欣赏日出的美景,而他们,也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这另有一层寓意:气球从西岸的古墓来到了东岸的城镇,迎接早上第一缕阳光的宠幸。从过去到现在,由死向生的朝阳就像古埃及人所信仰的生命轮回一般,反复了数千年。
红海畔的Hurghada,名字比较难记,回去网上搜索才知道叫al-ġurdaqa,是埃及红海省的首府,不过这都不重要,入住的Azur酒店可以说是这九天来最为豪华的一栋。Azur,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坐在lobby的沙发上就能够看得到蔚蓝色的红海。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五点左右了,虽然遗憾地错过了红海的夕阳,但是入夜的星空却让我这个看惯繁星的人惊叹不已。晚餐后,出了酒店不过百余米,黝黑的海水轻抚着沙滩,八点左右,月亮还未升起,夜空中早已是万家灯火。大熊座的北斗高高地挂在半空中,北极星在附近闪着银光,仙后座的后冠在天顶清晰可见,就连在北京难见真容的仙王座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后悔没有带上一架天狼星来。躺在红海岸边的沙滩椅上,就这么看着星空,听着海涛,时间仿佛凝固了,大大小小的星座化身为一个个演员,以夜空为幕布演绎着几千年的神话与传说。回到酒店,大厅里闲坐的游客们早已散去,酒吧的服务生还在擦拭高脚杯,红海的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作为一个旅游度假的城市,Hurghada的街道比开罗要整洁的多,但是没有看到多少本地人。码头停靠着一艘艘游艇,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肤色各异的人们。在去码头的路上,可以看到一排排风力发电的装置,相对于首都开罗,这个城市在各方面都要先进得多,只是缺少了古老街道特有的历史沧桑感,而这种沧桑感,其实才是一个城市所具有的“人味”。Hurghada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主题公园,一切都是崭新的,包括城市里隐藏的一个个故事。这里,是年轻的埃及,是一个属于投机者和享乐者的城市。你可以看得到全世界的面孔,却找不到属于埃及自己的足迹。文化在这里中断,取而代之的是波普式的定格翻拍。在Hurghada停留了不到24小时,我们就坐上大巴,一路北上,经开罗,向着以英雄王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前进。
![]() |
古城卢克索 |
![]() |
卢克索的街道 |
![]() |
卢克索神庙的石像廊道 |
![]() |
城内的清真寺 |
![]() |
卢克索神庙与城区 |
![]() |
游览马车与几个看起来很二的游客 |
东西两岸,生死之隔。在这里,数千年的遗迹随处可见,什么六朝古都千年古城在卢克索面前都显得那么年轻。卢克索的城区,我们并没有更多的游览,不过在前往一个个神庙的路上,多少还是观察了一下这座曾经的世界之都。如果没有神庙与墓地的遗址,现在的卢克索就像是一座充满波斯风情的小城市。街道上的生活垃圾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在当地人看来,似乎缺少垃圾的城市就没有生活的情调,就像缺少了夹竹桃和金鱼缸的四合院。现在的埃及人早已不再是太阳神佑护的子民,他们也不再称呼ISIS为我们的女神,安拉在这里才是大多数人的精神支柱。椰枣树下的清真寺是这样告诉我的。尽管是埃及著名的旅游城市,但是在卢克索的老城区我并未看到各种先进便利的设施,尽管居民的生活相对不太富裕,也许这样才保留了淳朴民风与传统。日落下的卢克索,宁静却透着一丝无奈,就像早已远去的古埃及文明。首都开罗的喧嚣与动荡似乎离这里是那么的遥远,但是如此宁静的生活,还会继续多久呢?清晨,卢克索的码头一片寂静,尚未苏醒的城市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红光,仿佛还沉浸在古老的梦境中。日出时分,从西岸升起几个热气球,这是游客们在欣赏日出的美景,而他们,也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这另有一层寓意:气球从西岸的古墓来到了东岸的城镇,迎接早上第一缕阳光的宠幸。从过去到现在,由死向生的朝阳就像古埃及人所信仰的生命轮回一般,反复了数千年。
![]() |
卢克索的落日 |
![]() |
夕阳下的卢克索神庙 |
![]() |
日薄西岸 |
![]() |
码头的黄昏 |
![]() |
码头的黄昏 |
![]() |
静泊的游轮 |
![]() |
落日余晖 |
![]() |
夜幕下的卢克索 |
![]() |
古城的日出 |
![]() |
晨曦中的码头 |
![]() |
尚未苏醒的老城 |
![]() |
晨光中的城市 |
红海畔的Hurghada,名字比较难记,回去网上搜索才知道叫al-ġurdaqa,是埃及红海省的首府,不过这都不重要,入住的Azur酒店可以说是这九天来最为豪华的一栋。Azur,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坐在lobby的沙发上就能够看得到蔚蓝色的红海。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五点左右了,虽然遗憾地错过了红海的夕阳,但是入夜的星空却让我这个看惯繁星的人惊叹不已。晚餐后,出了酒店不过百余米,黝黑的海水轻抚着沙滩,八点左右,月亮还未升起,夜空中早已是万家灯火。大熊座的北斗高高地挂在半空中,北极星在附近闪着银光,仙后座的后冠在天顶清晰可见,就连在北京难见真容的仙王座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后悔没有带上一架天狼星来。躺在红海岸边的沙滩椅上,就这么看着星空,听着海涛,时间仿佛凝固了,大大小小的星座化身为一个个演员,以夜空为幕布演绎着几千年的神话与传说。回到酒店,大厅里闲坐的游客们早已散去,酒吧的服务生还在擦拭高脚杯,红海的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 |
Azur酒店的游泳池 |
![]() |
酒店lobby |
![]() |
酒店lobby |
![]() |
擅长乱室 |
作为一个旅游度假的城市,Hurghada的街道比开罗要整洁的多,但是没有看到多少本地人。码头停靠着一艘艘游艇,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肤色各异的人们。在去码头的路上,可以看到一排排风力发电的装置,相对于首都开罗,这个城市在各方面都要先进得多,只是缺少了古老街道特有的历史沧桑感,而这种沧桑感,其实才是一个城市所具有的“人味”。Hurghada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主题公园,一切都是崭新的,包括城市里隐藏的一个个故事。这里,是年轻的埃及,是一个属于投机者和享乐者的城市。你可以看得到全世界的面孔,却找不到属于埃及自己的足迹。文化在这里中断,取而代之的是波普式的定格翻拍。在Hurghada停留了不到24小时,我们就坐上大巴,一路北上,经开罗,向着以英雄王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前进。
![]() |
起航 |
![]() |
海天一色 |
![]() |
海涛 |
![]() |
红海的码头 |
![]() |
红海的码头 |
![]() |
珊瑚礁 |
![]() |
珊瑚礁 |
![]() |
帅气的游艇同志们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