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每个人都有一段必须奠基的青春
结束一年多之后,我决定重新审视这段感情。
她说: “对于遗憾的记忆,我有种与生俱来的逃脱的本能。那么绵长的感情嘎然而止,别人多多少少为撰文缅怀一下,我却自始至终都提不起笔来。但是看到大学同窗来信,每天好好的生活,一如既往,让时间快进。只是,只是,总以为已经好透的自己,现在仍是很幸福的自己,还是会被[大学同窗的来信]轻轻地撞击一下。有时候真想你的,我的,我们大家过去的时光。"
她最后一次更新博客,已是近一年以前。从19岁到24岁,在结束的时候,我们人生的1/5都在这段感情里度过,从出生开始每五天里就有一天,算一算,也很惊人。
她好像比我坚强,之前博客里有关我的记载仍在,只是字体改成了白色,惨白惨白,仿佛一堆尸骨,被时间和距离吮吸掉了所有的活力和元气。而我,则偷偷地把有关她的记载全部删掉,照片全部隐藏,仿佛一切从开始就没有发生。
只是每隔段时间,或是在深夜入睡前,或是听到这首两年多前的夏天我为她唱过的最后一首歌,那段记忆的某个片段会突然闪现,可能是晚自习时手牵手去后山上散步;或者拥坐在草地上看星星;或者在女生宿舍楼前告别,直到阿姨示意要关大门;或者是每天一起去食堂吃饭,相对而坐,吃自己的饭,八别人的卦。零零总总,不免鼻子一酸,热泪盈眶,时光倒错。
她总是不相信,我对她的一见钟情,在那届新生第一次班会上。之后每次遇见,总是屏住呼吸。她说,现实中怎么可能会有一见钟情。她总是不相信,即使是确立关系后的几年,我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她,是每时每刻,即使她在身边。上课时会走神,工作后也不例外。我和兄弟说,不知道为什么,爱上她三年之后我上课时看到她的背影依然很澎湃,好像大一那会儿。她也总不相信,我每晚都会梦见她,她说她不做梦。这些都是为了讨好她的情话而已。但是这都是真的。我无法证明,只能作证。
So much so,以至于在那一时期认识的其他女生朋友,至今我也很难承认她们的性别,比如“表姐”,比如“表妹”。
一段感情,很难双方平等,总有一方付出多一些,或者多很多。付出多的一方,总生出很多怨气。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付出这么多,她却总是坚称从来没有想过我,不确定是不是爱我,也不知道我的生日;为什么明知道知道我这人的缺点就是时常自以为英明神武,却在公共场合让我难以下台;为什么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爱她的男友,还不能延迟她去欧洲游历的计划,即使知道这一分开至少有5年;为什么第一年结束时,宁愿在欧洲继续游历,也不愿回国小聚,直到我帮她买好机票。
当然她也不明白,在她离开后,年长的亲朋好友难免时常劝说我实际一些,因为根据他们的经验跨国恋必将失败;或者当我收到其他人的生日礼物和祝福或者关照,我不免心中咯噔一下,在潜意识里做一个比较。
傻人有傻福,把事情看透了只会给自己带来苦恼。我难免会分析,她之所以不愿留在上海陪我,而是迫不及待飞去法国,那是因为我和那个国家相比,显然没有后者重要;她之所以不愿做一些事,不愿说一些话,那可不是矜持含蓄,而是因为她真的不想这么做,这么说。 说情到深处不言爱,而是因为行胜于言。如果两者皆无,那就是 "She is not that into you." 即使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点,但这事实就是这样残酷。
我就像一支依靠自带燃料燃烧的火炬,没有补给,在我燃烧殆尽时,感情戛然而止。最后一次见面,我看到身边这位在咖啡杯里转动银匙的优雅女人,一个开始会为我考虑、关心我、对我谦让的女人,我想,以后我做了合伙人,带出去,会很有面子,但是这如果这种转变早些发生,该有多好。
有人会文青的问一问自己,如果走的太远,会不会忘记最初的目的。我想对于我,确实如此。我这样不停地折腾,这样拼命地奋斗,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给她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其他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给予的生活。但渐渐地,我的事业长出了它自己的生命,它对我的吸引不断上升,她对我的吸引逐渐下降,拐点之后,我便不会因为她而改变事业的轨迹,而会因为事业,改变与她的缘分。
我们俩,总是事业太大,爱情太小。年轻时心高气傲,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一个憧憬香街,一个崇拜墙街。算一笔账,谁是谁非,已经分不清、道不明。心中一丝遗憾,两分惆怅,终也随着时间和身边的事件不断淡去。
这段感情,有太多的目击者,八卦总是难以遏制。去年的一天,收到一个陌生人的消息,说我和她分手,在母校很轰动,我想,当时在校的还认识我们的,还有几个人?不知道是究竟如何,更不愿探究。
两个人,在最青春的岁月里,相爱过,哭闹过,互相影响过、教育过。她总是教训我,说上班不喷香水,不愿意学习领带的不同打法,不注意衣着的品味,当时我很反感,因为我曾幼稚地认为自己一贯并在各个方面英明神武。现在想一想,她是对的,我应该谦虚和尊重。
我们身上带着的,不论是伤疤也好,勋章也罢,总希望对两人今后各自的人生有所启迪和收获,用很潮的话来说,就是至少,至少也没有辜负这场青春中让人心碎的颠沛流离。
她说: “对于遗憾的记忆,我有种与生俱来的逃脱的本能。那么绵长的感情嘎然而止,别人多多少少为撰文缅怀一下,我却自始至终都提不起笔来。但是看到大学同窗来信,每天好好的生活,一如既往,让时间快进。只是,只是,总以为已经好透的自己,现在仍是很幸福的自己,还是会被[大学同窗的来信]轻轻地撞击一下。有时候真想你的,我的,我们大家过去的时光。"
她最后一次更新博客,已是近一年以前。从19岁到24岁,在结束的时候,我们人生的1/5都在这段感情里度过,从出生开始每五天里就有一天,算一算,也很惊人。
她好像比我坚强,之前博客里有关我的记载仍在,只是字体改成了白色,惨白惨白,仿佛一堆尸骨,被时间和距离吮吸掉了所有的活力和元气。而我,则偷偷地把有关她的记载全部删掉,照片全部隐藏,仿佛一切从开始就没有发生。
只是每隔段时间,或是在深夜入睡前,或是听到这首两年多前的夏天我为她唱过的最后一首歌,那段记忆的某个片段会突然闪现,可能是晚自习时手牵手去后山上散步;或者拥坐在草地上看星星;或者在女生宿舍楼前告别,直到阿姨示意要关大门;或者是每天一起去食堂吃饭,相对而坐,吃自己的饭,八别人的卦。零零总总,不免鼻子一酸,热泪盈眶,时光倒错。
她总是不相信,我对她的一见钟情,在那届新生第一次班会上。之后每次遇见,总是屏住呼吸。她说,现实中怎么可能会有一见钟情。她总是不相信,即使是确立关系后的几年,我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她,是每时每刻,即使她在身边。上课时会走神,工作后也不例外。我和兄弟说,不知道为什么,爱上她三年之后我上课时看到她的背影依然很澎湃,好像大一那会儿。她也总不相信,我每晚都会梦见她,她说她不做梦。这些都是为了讨好她的情话而已。但是这都是真的。我无法证明,只能作证。
So much so,以至于在那一时期认识的其他女生朋友,至今我也很难承认她们的性别,比如“表姐”,比如“表妹”。
一段感情,很难双方平等,总有一方付出多一些,或者多很多。付出多的一方,总生出很多怨气。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付出这么多,她却总是坚称从来没有想过我,不确定是不是爱我,也不知道我的生日;为什么明知道知道我这人的缺点就是时常自以为英明神武,却在公共场合让我难以下台;为什么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爱她的男友,还不能延迟她去欧洲游历的计划,即使知道这一分开至少有5年;为什么第一年结束时,宁愿在欧洲继续游历,也不愿回国小聚,直到我帮她买好机票。
当然她也不明白,在她离开后,年长的亲朋好友难免时常劝说我实际一些,因为根据他们的经验跨国恋必将失败;或者当我收到其他人的生日礼物和祝福或者关照,我不免心中咯噔一下,在潜意识里做一个比较。
傻人有傻福,把事情看透了只会给自己带来苦恼。我难免会分析,她之所以不愿留在上海陪我,而是迫不及待飞去法国,那是因为我和那个国家相比,显然没有后者重要;她之所以不愿做一些事,不愿说一些话,那可不是矜持含蓄,而是因为她真的不想这么做,这么说。 说情到深处不言爱,而是因为行胜于言。如果两者皆无,那就是 "She is not that into you." 即使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点,但这事实就是这样残酷。
我就像一支依靠自带燃料燃烧的火炬,没有补给,在我燃烧殆尽时,感情戛然而止。最后一次见面,我看到身边这位在咖啡杯里转动银匙的优雅女人,一个开始会为我考虑、关心我、对我谦让的女人,我想,以后我做了合伙人,带出去,会很有面子,但是这如果这种转变早些发生,该有多好。
有人会文青的问一问自己,如果走的太远,会不会忘记最初的目的。我想对于我,确实如此。我这样不停地折腾,这样拼命地奋斗,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给她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其他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给予的生活。但渐渐地,我的事业长出了它自己的生命,它对我的吸引不断上升,她对我的吸引逐渐下降,拐点之后,我便不会因为她而改变事业的轨迹,而会因为事业,改变与她的缘分。
我们俩,总是事业太大,爱情太小。年轻时心高气傲,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一个憧憬香街,一个崇拜墙街。算一笔账,谁是谁非,已经分不清、道不明。心中一丝遗憾,两分惆怅,终也随着时间和身边的事件不断淡去。
这段感情,有太多的目击者,八卦总是难以遏制。去年的一天,收到一个陌生人的消息,说我和她分手,在母校很轰动,我想,当时在校的还认识我们的,还有几个人?不知道是究竟如何,更不愿探究。
两个人,在最青春的岁月里,相爱过,哭闹过,互相影响过、教育过。她总是教训我,说上班不喷香水,不愿意学习领带的不同打法,不注意衣着的品味,当时我很反感,因为我曾幼稚地认为自己一贯并在各个方面英明神武。现在想一想,她是对的,我应该谦虚和尊重。
我们身上带着的,不论是伤疤也好,勋章也罢,总希望对两人今后各自的人生有所启迪和收获,用很潮的话来说,就是至少,至少也没有辜负这场青春中让人心碎的颠沛流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