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是这样养成的——泡网的恶性循环
我不知道写出来能不能对自己的症结好一点
尤其指人人、围脖、博客还有豆瓣这种
都是很方便的社交网络
它们对一个人的粘度,主要靠这些社交网上他所关注的人或说信息站的粘度
它们发布信息的特点就是,短小,新,多
当然也可以按照使用者的口味设置和调整所关注的信息源
但是,短小繁多的信息,又是【随机】的出现
其实对于大脑处理信息来说,是很很不效率的
可能你泡在这些网上只有15%的时间得到了你当下想要的东西
(注意“当下”两个字是重要的。虽然有些东西你可以存起来以后再看。但是首先不说你会不会真的吸收利用它们,其实你通过这个方式得到信息,绝大多数时比直接有目标地搜索浪费时间)
但因为这15%想要的信息里,可能又有一半给了你惊喜的感觉
所以总的来说,你被可能只有5%的诱饵诱惑着
心甘情愿地花掉了另外95%的时间
而且是不知不觉的
其实这也是这些网站赖以盈利和生存的方式
增加粘度和客户忠诚度
然后在让你好像很开心很方便地得到一些有用信息(而且它们看起来你只能在社交网络上'碰到'似的)的同时,很无伤大雅地让你接受一些无用信息,比如广告什么的
人总是容易偏离原来的搜索目标,被其他半路冒出的无关信息勾起好奇心
看上去代价也不大,其实就是右键里选择“在新标签页中打开”么~那就点开把
但是其实注意力早就分散了
最最重要的是,每天逐个打开这些网站很容易成为习惯
一旦成为习惯以后,即便你知道它浪费时间也很难不被它浪费了
撤销习惯的最强力方法是注销,但注销掉一个号还是需要决心的
牵制我不注销的原因,除了那些只在这个网上能跟踪到的朋友们,即这些我不舍得丢掉的信息源;
也还有早已养成的发布吐槽习惯:
有个事不吐个槽就难过。
其实吐槽的时候我也是在发布很多——短、小、似乎也没多少伤害的——垃圾信息
在这里要向所有忍受的人道歉
@_@
于是呢后果就来了——大脑就被引诱、半自动地做了很多碎片状的信息处理工作
(每一次看上去似乎都不是很费力,偶尔还冒出点小惊喜)
但是不知不觉你就被耗费了很多能量
跟赌博的概率问题差不多道理,跟赌博的成瘾也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口味较轻操作容易~
然后你一看时间:哎呀,天呐都晚上11点啦~
或者你本来有点想要做个什么事情的。一般有价值的事,还是需要一点集中精力的时间的——但是你一看钟表:哎呀,反正都10点半了,那件事也做不成了。。
又或者你一看钟表:9点了,其实要做事也来的及的!——但问题是就算时间还有,也没劲了~就像我今天发现的这样!
你以为上网是休闲呢,其实还是花精力的
我们的能量就在一堆碎片状的价值寥寥的事情中耗费了
而越是低能量,我们就越只能处理这种零碎的、需要能量不多的事情……
举例来说,一个晚上看一部好电影就比泡一晚上网站值不少,哪怕是豆瓣这个站。但是我常常一开始因为一些事要打开这些网站,然后就不小心比较晚了。这个时候我已经没时间看完整的电影,所以么…那干脆先把某朋友分享的这个搞笑视频看完好了~
连电影这样选择起来毫不费力的事情都会因为社交网站而搁置,更何况认真看一本专业上的学术性很强的书、研习专业英语、学习一个软件、构思自己原创的但是小有难度的设计呢。
而且持续信息摄入是有点成瘾的,当发现已经做不成正事儿的时候,又不想停下来,然后就让这些网站把我的能量耗光吧,直到我又无聊又困为止,倒头就睡。(有些时候还正巧在半夜发现了不无聊、看上去很重要的事情,于是就不知不觉熬夜了= =)
总之就是容易陷入这种越泡没时间,越没时间越泡;越泡越没力气,越没力气越泡的恶性循环。。
我们的人生便倾向于成为一坨无意义琐碎信息的集合。。
然后你瞧我现在写这篇文章也是带有无力感的、碎碎的吐槽体!= =这也是生动的恶果之一啊!!
以上讲的是社交网络上,俺作为旁观者、信息摄入者的典型症状~
引申思考下——作为被关注的更多的人,情况会稍微好一些。通常他们在网上活动的主动性和目标性会强一点点。
不过对于不少人,粉丝们的回复对就是这个网络的对他主要粘性所在。
对于另外一部分人,过多的粉丝回复提醒又挺烦人的,一个个看烦,但是可能里面还是有些重要的人的回复么…所以又会为少部分信息多花时间了
而且刚发布完东西的时候也是有点空虚的,那就看看其他人在干嘛吧。。
其实大家受到的诱惑和浪费时间的概率也大差不差了。
总之大家要加油~有觉知地使用这些可爱的网站呀~
突然觉得此日志有雅思作文的影子呀@w@。。
尤其指人人、围脖、博客还有豆瓣这种
都是很方便的社交网络
它们对一个人的粘度,主要靠这些社交网上他所关注的人或说信息站的粘度
它们发布信息的特点就是,短小,新,多
当然也可以按照使用者的口味设置和调整所关注的信息源
但是,短小繁多的信息,又是【随机】的出现
其实对于大脑处理信息来说,是很很不效率的
可能你泡在这些网上只有15%的时间得到了你当下想要的东西
(注意“当下”两个字是重要的。虽然有些东西你可以存起来以后再看。但是首先不说你会不会真的吸收利用它们,其实你通过这个方式得到信息,绝大多数时比直接有目标地搜索浪费时间)
但因为这15%想要的信息里,可能又有一半给了你惊喜的感觉
所以总的来说,你被可能只有5%的诱饵诱惑着
心甘情愿地花掉了另外95%的时间
而且是不知不觉的
其实这也是这些网站赖以盈利和生存的方式
增加粘度和客户忠诚度
然后在让你好像很开心很方便地得到一些有用信息(而且它们看起来你只能在社交网络上'碰到'似的)的同时,很无伤大雅地让你接受一些无用信息,比如广告什么的
人总是容易偏离原来的搜索目标,被其他半路冒出的无关信息勾起好奇心
看上去代价也不大,其实就是右键里选择“在新标签页中打开”么~那就点开把
但是其实注意力早就分散了
最最重要的是,每天逐个打开这些网站很容易成为习惯
一旦成为习惯以后,即便你知道它浪费时间也很难不被它浪费了
撤销习惯的最强力方法是注销,但注销掉一个号还是需要决心的
牵制我不注销的原因,除了那些只在这个网上能跟踪到的朋友们,即这些我不舍得丢掉的信息源;
也还有早已养成的发布吐槽习惯:
有个事不吐个槽就难过。
其实吐槽的时候我也是在发布很多——短、小、似乎也没多少伤害的——垃圾信息
在这里要向所有忍受的人道歉
@_@
于是呢后果就来了——大脑就被引诱、半自动地做了很多碎片状的信息处理工作
(每一次看上去似乎都不是很费力,偶尔还冒出点小惊喜)
但是不知不觉你就被耗费了很多能量
跟赌博的概率问题差不多道理,跟赌博的成瘾也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口味较轻操作容易~
然后你一看时间:哎呀,天呐都晚上11点啦~
或者你本来有点想要做个什么事情的。一般有价值的事,还是需要一点集中精力的时间的——但是你一看钟表:哎呀,反正都10点半了,那件事也做不成了。。
又或者你一看钟表:9点了,其实要做事也来的及的!——但问题是就算时间还有,也没劲了~就像我今天发现的这样!
你以为上网是休闲呢,其实还是花精力的
我们的能量就在一堆碎片状的价值寥寥的事情中耗费了
而越是低能量,我们就越只能处理这种零碎的、需要能量不多的事情……
举例来说,一个晚上看一部好电影就比泡一晚上网站值不少,哪怕是豆瓣这个站。但是我常常一开始因为一些事要打开这些网站,然后就不小心比较晚了。这个时候我已经没时间看完整的电影,所以么…那干脆先把某朋友分享的这个搞笑视频看完好了~
连电影这样选择起来毫不费力的事情都会因为社交网站而搁置,更何况认真看一本专业上的学术性很强的书、研习专业英语、学习一个软件、构思自己原创的但是小有难度的设计呢。
而且持续信息摄入是有点成瘾的,当发现已经做不成正事儿的时候,又不想停下来,然后就让这些网站把我的能量耗光吧,直到我又无聊又困为止,倒头就睡。(有些时候还正巧在半夜发现了不无聊、看上去很重要的事情,于是就不知不觉熬夜了= =)
总之就是容易陷入这种越泡没时间,越没时间越泡;越泡越没力气,越没力气越泡的恶性循环。。
我们的人生便倾向于成为一坨无意义琐碎信息的集合。。
然后你瞧我现在写这篇文章也是带有无力感的、碎碎的吐槽体!= =这也是生动的恶果之一啊!!
以上讲的是社交网络上,俺作为旁观者、信息摄入者的典型症状~
引申思考下——作为被关注的更多的人,情况会稍微好一些。通常他们在网上活动的主动性和目标性会强一点点。
不过对于不少人,粉丝们的回复对就是这个网络的对他主要粘性所在。
对于另外一部分人,过多的粉丝回复提醒又挺烦人的,一个个看烦,但是可能里面还是有些重要的人的回复么…所以又会为少部分信息多花时间了
而且刚发布完东西的时候也是有点空虚的,那就看看其他人在干嘛吧。。
其实大家受到的诱惑和浪费时间的概率也大差不差了。
总之大家要加油~有觉知地使用这些可爱的网站呀~
突然觉得此日志有雅思作文的影子呀@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