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 - 罗马D3
后来想起,这是我在意大利经历的最美好的一个早晨和最美好的一个晚上。
来罗马就不能不去Borghese,去Borghese要预约,约并不难,但是要约:)
我很早起床,坐了地铁到Piazza Barberini,早晨的广场很静,只有Bernini设计的Triton Fountain.在坐公车还是走路到Borghese中我还是选择走路,罗马的早晨异常清新。
穿过蜿蜒的小巷走到一段古老的城墙下,顺着城墙一直走就会看到郁郁葱葱的Villa Borghese, Gallery Borghese就在这里。我到得很早,从地下一层取了票时间刚好,跟罗马其他的地方的喧闹不同,这里很静,人很少,加上早上稍凉的空气和不太耀眼的阳光,非常享受。
Borghese。。。从何说起呢,这座只有两层并不大的美术馆中几乎件件都是珍品中的珍品,我来这里主要是看Bernini。如果说罗马众多大师中我算有些了解的只有米开朗琪罗和Bernini,我对于Bernini的认识来自于BBC的纪录片Power of Arts,当时就被他的雕塑震了,这次来罗马自然不能错过。
这里收藏了Bernini最著名的几件作品,The Rape of Proserpina,Aeneas, Anchises, and Ascanius,Apollo and Daphne,David,即使是最不懂得艺术的人一眼看到也会觉得他们与众不同,不同之处就是你会一眼被他们吸引过去,而周围摆放的那些雕塑与其相比则黯然失色。
因为曾经看过纪录片,所以对雕塑背后的故事还知道的七七八八,于是看起来就更加觉得有兴趣。
Borghese还收藏了Caravaggio的大量作品,那个拿水果篮的男孩儿,怎么看怎么都让我觉得Caravaggio有不雅嗜好。。。
逛Borghese差不多两小时就够了,我在Bernini的几个展厅绕来绕去好几遍,终于还是离开了Borghese,罗马还有更多地方要去。
从美术馆出来,顺着门前的林荫道,我在Villa Borghese中溜达,我喜欢这种森林一样公园,有老人坐在路旁椅子上看书,有卖艺的人在拉手风琴,有人遛狗,有人只是走路,比如我,没有人匆匆忙忙。Villa很大,这后来成了我在罗马的遗憾之一,没有足够的时间好好在这里走走看看。
罗马城里有一种很小的公车,小到只有两排面对面的座位,中间有空间可以放轮椅。坐了小公车到附近地铁站,然后钻进地铁到了罗马第二重要的教堂,San Giovanni in Laterano,它被称作the Mother of all churches,是罗马主教的驻地。教堂所在的地区原属于Laterano家族,后君士坦丁的第二位妻子来自Laterano家族,于是这片地区就成了陪嫁,后君士坦丁大帝在这里建了San Giovanni教堂,并把它送给教皇作为驻地,Laterano这个姓氏就一直跟随着教堂。San Giovanni跟San Peter相比,没有那么金碧辉煌,却更加美轮美奂一些,加之游人较少,非常宁静。
San Giovanni马路对面还有一座小教堂,里面收藏着28级台阶,传说耶稣当年就是踩着这28个台阶去受难的,后背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从耶路撒冷运回罗马。这28级台阶只能用膝盖跪着上,不能用脚踩,我对这种不平等十分不能理解,耶稣当年不也是脚踩着上去的吗?我们就贱了多少,非得用膝盖?
从教堂出来,脑子一热突然决定去一个之前没打算去的地方,因为今天感觉很户外,想在外边逛逛,所以决定去罗马人的大洗澡堂子,Caracalla。
我只知道这是罗马最大的大浴场,可是没想到它居然规模这么庞大,大到像个一个小镇。这个建于公元200多年的浴场堪比当今世界上任何豪华娱乐场所,这里据说又有用车,桑拿池,私人浴室,图书馆,餐厅,美容院,会议室,花园,购物中心等等,任何人都可进出,男女可混浴。你别说,古人会享乐多了。终于公元350上下,教会看不过眼,禁止女人进入浴场,之后200,浴场供水系统遭破坏,逐渐被废弃。
如今的大浴场已经面目全非,不看旁边的注解和还原的图片,很难想象这就是当年豪华的娱乐场所,不过即使是残垣断壁,也不难分辨这在当年是座多么高大壮观的建筑。我对建筑不懂,只是很赞叹在那个年代罗马人已经能有如此高超的建筑工艺。
从大浴场出来走回大路,我其实并不知道左手边那片有大片废墟有郁郁葱葱高树的地方是什么,我这个不看地图的人也不看路就直接走,于是顺着Via di San Gregorio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个大门可进,大门有两个箭头,左走Palatino,右走Roman Forum。而这条道一直走到黑就是前天去过的斗兽场,当时我就纳闷Palatino山上那些人是怎么上去的,死也没找着入口,今儿被我碰见了:)
Palatino就是古罗马旧墟与Roman Forum连成一片,Roman Forum是古罗马的市场和人们集会的地方,有大量神庙和集会堂,规模最大的当属Basilica di Costantino,君士坦丁集会堂。这一片小山丘曾是古罗马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如今在这一片庞大的废墟中只能运用想象力来体会当年的繁荣了。我的体会是这里完全不用地图,因为真的是很废墟,就跟着人流走好了,站在山丘上可以俯瞰整个罗马城,在这里看古罗马竞技场视野真是极佳啊。
我真的是在太阳下被暴晒了一下午,一路走一路在路边的泉水下狂喝,也顾不上黑不黑的了,古罗马旧墟是我认为来罗马必来的地方之一,如今的罗马已是意大利的一部分,可是在罗马,你很少听到意大利,你听到的最多的是罗马,他们会说我们是罗马人,而不是意大利人。在这里,罗马的概念大过国家,而这一切恐怕都要追溯到当年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
逛完旧墟已是下午6点,我从Colosseo那边出口出去,刚好坐红线回到旅店,照例洗澡吃东西,晚上我打算去逛一个广场,Piazza Navona。其实Navona广场就在威尼斯广场对面那条大道Via del Corso的左手边,穿过小巷就到。
我顺着Via del Corso大道没走几步就到Piazza Colonna,广场中心有个密密麻麻刻满了小人儿的柱子,这个柱子叫做Column of Marcus Aurelius为纪念罗马皇帝Marcus Aurelius,柱子上密密麻麻的小人儿其实是在讲Marcus Aurelius领导的一场战争。这个皇帝是罗马五贤帝中的最后一个皇帝,他不光是个皇帝,也是罗马历史上重要的哲学家,《沉思录》就是他的作品,查了查资料,《沉思录》英语叫做Meditations:)
柱子广场虽然不大,但是出于罗马古城的中心,闹钟取静,广场北边的Palazzo Chigi曾是奥匈帝国驻意大利的大使馆,现在是意大利政府所在地。
从这里往东走穿过小巷子就是另外一个广场Palazzo di Montecitorio,广场的北边曾是一座宫殿,由Bernini设计给教皇的侄子,但是Bernini并没有完工,后由另外的建筑师完成。现在是意大利下议院Italian Chamber of Deputies。
从这里往东走,并不用看地图,跟着人流,穿过小巷,看着墙上指路的箭头就能走到Nanona广场,中间会路过万神殿,emm,怎么说呢,现在想想我有点儿后悔,我没有进去万神殿,不为什么,因为听着名字我很不喜欢,就没去。。。
到了Navona广场已经夜幕降临,而广场上却异常喧闹,周围的露天餐厅自不用说,还有各色街头艺人助兴,广场上更是挤满了各色卖画画画的人。来了罗马,我注意到街头常卖一种小小的水彩画,很漂亮,几次想卖,因为懒得拎着手里都没买。在Navona广场的角落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和其他人不同,他真的再画,他所卖的画都是他画的,感觉确实不同,自然价格也不同,我本来毫不吝啬想买,可是晚上出来溜达的我除了拿了一把房间门钥匙和地铁卡还有10欧现金什么都没拿,居然不够钱,于是作罢。我很有兴趣,同他聊了很久天儿,他把他今天画了的画给我看,然后问我你画画么?我说我曾经画。他说那你现在工作和画画有关么?我笑说,完全无关。聊了一会儿,天很黑了,他要走了,我也该走了,他说你是美国人么?我当场差点儿晕倒,我说不是,我英国来的。没英国口音没所谓,可是也不至于天天在英国有了美国口音吧?!
这个广场是个奇怪的长方形,有三座喷泉,中间那座是Bernini的作品,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尼罗河(Nile )代表非洲,多瑙河(Danube)代表Europe, 恒河(Ganges)代表亚洲, 普拉特河(Plate)代表美洲。广场南北各有一个喷泉,北边的叫做Fontana del Moro,虽不是Bernini所作,不过是由Bernini加了那个在中间和海豚摔跤的摩尔人Moor,不过现在的这个是仿制品,真品在Villa Borghese。
我在广场一直呆到10点多,Jason嘱咐过我晚上不要乱跑,不要到小巷里走来走去,我还是没听,不过不能太过分,也确实晚了,于是走到威尼斯广场,准备坐公车回去,可以沿途看夜景。夜里的威尼斯广场十分威严,比白天大日头底下美了不知道多少,我一落坐车回去,路过广场,教堂,罗马旧墟,灯光掩映下,我叹口气,罗马果真壮观。
在意大利的最后一晚了,突然觉得留恋,可是又心急,我实在等不及想见Jason。
来罗马就不能不去Borghese,去Borghese要预约,约并不难,但是要约:)
我很早起床,坐了地铁到Piazza Barberini,早晨的广场很静,只有Bernini设计的Triton Fountain.在坐公车还是走路到Borghese中我还是选择走路,罗马的早晨异常清新。
穿过蜿蜒的小巷走到一段古老的城墙下,顺着城墙一直走就会看到郁郁葱葱的Villa Borghese, Gallery Borghese就在这里。我到得很早,从地下一层取了票时间刚好,跟罗马其他的地方的喧闹不同,这里很静,人很少,加上早上稍凉的空气和不太耀眼的阳光,非常享受。
Borghese。。。从何说起呢,这座只有两层并不大的美术馆中几乎件件都是珍品中的珍品,我来这里主要是看Bernini。如果说罗马众多大师中我算有些了解的只有米开朗琪罗和Bernini,我对于Bernini的认识来自于BBC的纪录片Power of Arts,当时就被他的雕塑震了,这次来罗马自然不能错过。
这里收藏了Bernini最著名的几件作品,The Rape of Proserpina,Aeneas, Anchises, and Ascanius,Apollo and Daphne,David,即使是最不懂得艺术的人一眼看到也会觉得他们与众不同,不同之处就是你会一眼被他们吸引过去,而周围摆放的那些雕塑与其相比则黯然失色。
因为曾经看过纪录片,所以对雕塑背后的故事还知道的七七八八,于是看起来就更加觉得有兴趣。
Borghese还收藏了Caravaggio的大量作品,那个拿水果篮的男孩儿,怎么看怎么都让我觉得Caravaggio有不雅嗜好。。。
逛Borghese差不多两小时就够了,我在Bernini的几个展厅绕来绕去好几遍,终于还是离开了Borghese,罗马还有更多地方要去。
从美术馆出来,顺着门前的林荫道,我在Villa Borghese中溜达,我喜欢这种森林一样公园,有老人坐在路旁椅子上看书,有卖艺的人在拉手风琴,有人遛狗,有人只是走路,比如我,没有人匆匆忙忙。Villa很大,这后来成了我在罗马的遗憾之一,没有足够的时间好好在这里走走看看。
罗马城里有一种很小的公车,小到只有两排面对面的座位,中间有空间可以放轮椅。坐了小公车到附近地铁站,然后钻进地铁到了罗马第二重要的教堂,San Giovanni in Laterano,它被称作the Mother of all churches,是罗马主教的驻地。教堂所在的地区原属于Laterano家族,后君士坦丁的第二位妻子来自Laterano家族,于是这片地区就成了陪嫁,后君士坦丁大帝在这里建了San Giovanni教堂,并把它送给教皇作为驻地,Laterano这个姓氏就一直跟随着教堂。San Giovanni跟San Peter相比,没有那么金碧辉煌,却更加美轮美奂一些,加之游人较少,非常宁静。
San Giovanni马路对面还有一座小教堂,里面收藏着28级台阶,传说耶稣当年就是踩着这28个台阶去受难的,后背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从耶路撒冷运回罗马。这28级台阶只能用膝盖跪着上,不能用脚踩,我对这种不平等十分不能理解,耶稣当年不也是脚踩着上去的吗?我们就贱了多少,非得用膝盖?
从教堂出来,脑子一热突然决定去一个之前没打算去的地方,因为今天感觉很户外,想在外边逛逛,所以决定去罗马人的大洗澡堂子,Caracalla。
我只知道这是罗马最大的大浴场,可是没想到它居然规模这么庞大,大到像个一个小镇。这个建于公元200多年的浴场堪比当今世界上任何豪华娱乐场所,这里据说又有用车,桑拿池,私人浴室,图书馆,餐厅,美容院,会议室,花园,购物中心等等,任何人都可进出,男女可混浴。你别说,古人会享乐多了。终于公元350上下,教会看不过眼,禁止女人进入浴场,之后200,浴场供水系统遭破坏,逐渐被废弃。
如今的大浴场已经面目全非,不看旁边的注解和还原的图片,很难想象这就是当年豪华的娱乐场所,不过即使是残垣断壁,也不难分辨这在当年是座多么高大壮观的建筑。我对建筑不懂,只是很赞叹在那个年代罗马人已经能有如此高超的建筑工艺。
从大浴场出来走回大路,我其实并不知道左手边那片有大片废墟有郁郁葱葱高树的地方是什么,我这个不看地图的人也不看路就直接走,于是顺着Via di San Gregorio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个大门可进,大门有两个箭头,左走Palatino,右走Roman Forum。而这条道一直走到黑就是前天去过的斗兽场,当时我就纳闷Palatino山上那些人是怎么上去的,死也没找着入口,今儿被我碰见了:)
Palatino就是古罗马旧墟与Roman Forum连成一片,Roman Forum是古罗马的市场和人们集会的地方,有大量神庙和集会堂,规模最大的当属Basilica di Costantino,君士坦丁集会堂。这一片小山丘曾是古罗马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如今在这一片庞大的废墟中只能运用想象力来体会当年的繁荣了。我的体会是这里完全不用地图,因为真的是很废墟,就跟着人流走好了,站在山丘上可以俯瞰整个罗马城,在这里看古罗马竞技场视野真是极佳啊。
我真的是在太阳下被暴晒了一下午,一路走一路在路边的泉水下狂喝,也顾不上黑不黑的了,古罗马旧墟是我认为来罗马必来的地方之一,如今的罗马已是意大利的一部分,可是在罗马,你很少听到意大利,你听到的最多的是罗马,他们会说我们是罗马人,而不是意大利人。在这里,罗马的概念大过国家,而这一切恐怕都要追溯到当年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
逛完旧墟已是下午6点,我从Colosseo那边出口出去,刚好坐红线回到旅店,照例洗澡吃东西,晚上我打算去逛一个广场,Piazza Navona。其实Navona广场就在威尼斯广场对面那条大道Via del Corso的左手边,穿过小巷就到。
我顺着Via del Corso大道没走几步就到Piazza Colonna,广场中心有个密密麻麻刻满了小人儿的柱子,这个柱子叫做Column of Marcus Aurelius为纪念罗马皇帝Marcus Aurelius,柱子上密密麻麻的小人儿其实是在讲Marcus Aurelius领导的一场战争。这个皇帝是罗马五贤帝中的最后一个皇帝,他不光是个皇帝,也是罗马历史上重要的哲学家,《沉思录》就是他的作品,查了查资料,《沉思录》英语叫做Meditations:)
柱子广场虽然不大,但是出于罗马古城的中心,闹钟取静,广场北边的Palazzo Chigi曾是奥匈帝国驻意大利的大使馆,现在是意大利政府所在地。
从这里往东走穿过小巷子就是另外一个广场Palazzo di Montecitorio,广场的北边曾是一座宫殿,由Bernini设计给教皇的侄子,但是Bernini并没有完工,后由另外的建筑师完成。现在是意大利下议院Italian Chamber of Deputies。
从这里往东走,并不用看地图,跟着人流,穿过小巷,看着墙上指路的箭头就能走到Nanona广场,中间会路过万神殿,emm,怎么说呢,现在想想我有点儿后悔,我没有进去万神殿,不为什么,因为听着名字我很不喜欢,就没去。。。
到了Navona广场已经夜幕降临,而广场上却异常喧闹,周围的露天餐厅自不用说,还有各色街头艺人助兴,广场上更是挤满了各色卖画画画的人。来了罗马,我注意到街头常卖一种小小的水彩画,很漂亮,几次想卖,因为懒得拎着手里都没买。在Navona广场的角落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和其他人不同,他真的再画,他所卖的画都是他画的,感觉确实不同,自然价格也不同,我本来毫不吝啬想买,可是晚上出来溜达的我除了拿了一把房间门钥匙和地铁卡还有10欧现金什么都没拿,居然不够钱,于是作罢。我很有兴趣,同他聊了很久天儿,他把他今天画了的画给我看,然后问我你画画么?我说我曾经画。他说那你现在工作和画画有关么?我笑说,完全无关。聊了一会儿,天很黑了,他要走了,我也该走了,他说你是美国人么?我当场差点儿晕倒,我说不是,我英国来的。没英国口音没所谓,可是也不至于天天在英国有了美国口音吧?!
这个广场是个奇怪的长方形,有三座喷泉,中间那座是Bernini的作品,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尼罗河(Nile )代表非洲,多瑙河(Danube)代表Europe, 恒河(Ganges)代表亚洲, 普拉特河(Plate)代表美洲。广场南北各有一个喷泉,北边的叫做Fontana del Moro,虽不是Bernini所作,不过是由Bernini加了那个在中间和海豚摔跤的摩尔人Moor,不过现在的这个是仿制品,真品在Villa Borghese。
我在广场一直呆到10点多,Jason嘱咐过我晚上不要乱跑,不要到小巷里走来走去,我还是没听,不过不能太过分,也确实晚了,于是走到威尼斯广场,准备坐公车回去,可以沿途看夜景。夜里的威尼斯广场十分威严,比白天大日头底下美了不知道多少,我一落坐车回去,路过广场,教堂,罗马旧墟,灯光掩映下,我叹口气,罗马果真壮观。
在意大利的最后一晚了,突然觉得留恋,可是又心急,我实在等不及想见Jason。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